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体式镁熔砣余热回收窑的研发及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秀平 张卫军 +3 位作者 司鹏 张克宇 池中源 蔡特 《冶金能源》 2015年第2期48-51,共4页
开展镁熔砣余热回收技术的研究,对革新我国菱镁矿熔炼工艺、实现新形势下的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总结已有的镁熔砣余热回收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体式镁熔砣余热回收窑,利用往复炉排进行逆流换热,将余热回收和物料预热... 开展镁熔砣余热回收技术的研究,对革新我国菱镁矿熔炼工艺、实现新形势下的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总结已有的镁熔砣余热回收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体式镁熔砣余热回收窑,利用往复炉排进行逆流换热,将余热回收和物料预热一体化,系统简单,同时减少了能量损失,余热回收效率达30.37%,具有广泛投入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熔砣 余热回收窑 物料预热 往复炉排
下载PDF
微波混合加热中SiC预加热体工艺参数对升温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智 杨林 +2 位作者 于传斌 马宁 车磊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微波混合加热是利用微波烧结低介电损耗陶瓷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SiC是一种典型的预加热体材料。本文利用自制的微波烧结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SiC的用量、粒径、成型温度等参数对其微波场中升温特性的影响,对微波场中SiC预加热体的应用具... 微波混合加热是利用微波烧结低介电损耗陶瓷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SiC是一种典型的预加热体材料。本文利用自制的微波烧结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SiC的用量、粒径、成型温度等参数对其微波场中升温特性的影响,对微波场中SiC预加热体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烧结 混合加热 预加热材料 升温特性
下载PDF
物料预热塔预热过程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池中源 张卫军 +4 位作者 高秀平 杨爱伟 杨宏飞 闫志刚 崔薇薇 《冶金能源》 2014年第4期21-24,57,共5页
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6.3为平台,针对预热塔内换热的特点,建立了物料预热塔二维仿真模型,重点研究多孔介质理论模型。选用标准的双方程模型模拟预热塔内的流场,采用用户自定义函数的UDFs构建多孔介质非局部热力学平衡的双能量方程模... 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6.3为平台,针对预热塔内换热的特点,建立了物料预热塔二维仿真模型,重点研究多孔介质理论模型。选用标准的双方程模型模拟预热塔内的流场,采用用户自定义函数的UDFs构建多孔介质非局部热力学平衡的双能量方程模型,模拟预热塔内的温度场;探讨影响预热过程的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对物料预热塔换热过程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优运行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预热塔 多孔介质 双能量方程模型 正交实验
下载PDF
旋风预热器新型料封分散装置对上升管道中流场的影响
4
作者 陈金祥 夏友明 《西南工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通过对新开发的旋风预热器新型料封分散装置在下料点附近的流场测定,分析了该流场的特点,找出了该装置对物料具有较高分散能力的机理和具有较低的系统阻力的原因。更进一步地证明了该装置的优越性能。同时,为设计应用该装置提供了... 本文通过对新开发的旋风预热器新型料封分散装置在下料点附近的流场测定,分析了该流场的特点,找出了该装置对物料具有较高分散能力的机理和具有较低的系统阻力的原因。更进一步地证明了该装置的优越性能。同时,为设计应用该装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更进一步完善该装置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预热器 料封 管道 流场
下载PDF
新型小球烧结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单继国 石红梅 《中国冶金》 CAS 2004年第1期29-31,40,共4页
介绍了新型小球烧结法的一些新技术,采用这些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烧结固体燃耗,改善烧结矿质量,提高烧结机利用系数。这些新技术必将促进我国优质烧结矿的生产。
关键词 小球烧结 混合料预热 石灰分加 燃料分加 圆筒混合造球机 烧结矿
下载PDF
爆炸烧结过程及其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钟盛文 焦永斌 刘卫明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分析了在柱面聚合激波的作用下,粉体材料的爆炸烧结过程,计算了理想的柱面收缩率和粉粒的熔化量.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粉体材料在烧结过程中的内能增加及其能量转化,并探讨和计算了预热粉体爆炸烧结的有利因素.
关键词 爆炸烧结 过程分析 烧结 热力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