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and its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 prefectural-level analysis 被引量:15
1
作者 QI Yuanjing YANG Yu JIN Fengju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3年第2期297-314,共18页
As important mechanisms of regional strategy and policy, prefecture-level regions have played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However, little research has grasped the essence o... As important mechanisms of regional strategy and policy, prefecture-level regions have played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However, little research has grasped the essenc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process at the prefecture level; this may lead to biased policies and their ineffective implementations. Based on Chene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y, this paper identifie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s at both national and prefectural levels. Both the Global Moran I index and the Getis-Ord Gi* index a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1990 to 2010. Major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as follows. (1)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generally in the state of agglomeration. It entered the Primary Production Stage in 1990, and the Middle Industrialized Stage in 2010, with a 'balanced-unbalanced-gradually rebalanced' pattern in the process. (2)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experienced a spatial shift from the coastal areas to the the inland areas. Most advanced cities in mid-western China can be roughly categorized into regional hub cities and resource-dependent cities. (3) Hot spots in China's economy moved northward and westwar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ities and prefectures became weaker in Eastern China, while cities and prefectures i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were still at the stage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with limited effect on the surrounding cities. (4) While the overall growth rate of China's economy has gradually slowed down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growth rate of cities and prefectures i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was much faster than those in coastal areas. (5) Areas rich in resources, such as Xinjiang and Inner Mongolia, have become the new hot spots of economic growth in recent years. For these regions, however, more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their unbalanced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the lagging social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spatial pattern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prefectural-level regions
原文传递
Exploring Temporal Activity Patterns of Urban Areas Using Aggregated Network-driven Mobile Phone Data:A Case Study of Wuhu,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ZHANG Shanqi YANG Yu +1 位作者 ZHEN Feng LOBSANG Tashi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0年第4期695-709,共15页
The increasing availability of data in the urban context(e.g.,mobile phone,smart card and social media data)allows us to study urban dynamics at much finer temporal resolutions(e.g.,diurnal urban dynamics).Mobile phon... The increasing availability of data in the urban context(e.g.,mobile phone,smart card and social media data)allows us to study urban dynamics at much finer temporal resolutions(e.g.,diurnal urban dynamics).Mobile phone data,for instance,are found to be a useful data source for extracting diurnal human mobility patterns and for understanding urban dynamics.While previous studies often use call detail record(CDR)data,this study deploys aggregated network-driven mobile phone data that may reveal human mobility patterns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can mitigate some of the privacy concerns raised by mobile phone data usage.We first propose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characterizing and classifying urban areas based on their temporal activity patterns extracted from mobile phone data.Specifically,urban areas’diurnal spatiotemporal signatures of human mobility patterns are obtained through longitudinal mobile phone data.Urban areas are then classified based on the obtained signatures.The classification provides insights into city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Using the proposed framework,a case study was implemented in the city of Wuhu,China to understand its urban dynamics.The empirical study suggests that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city of Wuhu are highly concentrated at the Traffic Analysis Zone(TAZ)level.This large portion of local activities suggests that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strategie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used by metropolitan Chinese cities should be applied in the city of Wuhu.This article concludes with discussions on several common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using network-driven mobile phone data,which should be addressed in futur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phone data human mobility urban travel patterns prefectural-level Chinese city Wuhu
下载PDF
地市级官员交流与地方经济发展--基于广东省(1988-2009)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董志强 周敏丹 魏下海 《南方经济》 CSSCI 2012年第10期32-42,共11页
既有文献均从省级层面检验官员交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地市级官员交流的经济后果将是对既有文献的有益补充。本文利用广东省21地市1988-2009年间党政首长任职数据展开的经验研究表明,广东省地市官员交流促进了地市经济增长,即便考虑... 既有文献均从省级层面检验官员交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地市级官员交流的经济后果将是对既有文献的有益补充。本文利用广东省21地市1988-2009年间党政首长任职数据展开的经验研究表明,广东省地市官员交流促进了地市经济增长,即便考虑不同时期跨度、不同交流类型、不同时间阶段以及考察弱内生性样本,上述结果都显著且稳健。此外还发现,官员的跨省交流比同省交流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1999年前的官员交流对经济增长作用比较有限,而1999年后的交流对增长的作用则相当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员交流 经济增长 地级市 政治经济
下载PDF
从专项债看我国地方经济增长 被引量:5
4
作者 肖建华 熊如意 《财经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137,共10页
利用2015—2020年我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了专项债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明确的限额范围内,专项债对地方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在拐点之前专项债抑制地方经济增长,在拐点之后正向激励经济增长... 利用2015—2020年我国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了专项债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明确的限额范围内,专项债对地方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在拐点之前专项债抑制地方经济增长,在拐点之后正向激励经济增长,且市场化程度高有利于专项债激励经济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专项债对不同层级城市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明显异质性,在中心城市,专项债抑制经济增长;而在非中心城市,专项债与地方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可以解释专项债对不同层级城市经济增长的异质性。从政策操作层面来看,未来要进一步完善非中心城市风险管理机制、提升专项债市场化水平、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推动专项债额度向非中心城市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专项债 地区经济增长 地级市数据 城市异质性
原文传递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基本医保市级统筹推进的政策文本分析与启示
5
作者 朱晓丽 黄心悦 王玙珩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2,共8页
目的:通过对我国261份基本医保市级统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在政策时间、政策工具类型和政策目标不同维度上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基本医保市级统筹、推进省级统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内容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构建“政策工具类... 目的:通过对我国261份基本医保市级统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在政策时间、政策工具类型和政策目标不同维度上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基本医保市级统筹、推进省级统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内容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构建“政策工具类型—政策目标—政策时间”三维框架,对地市级层面医保统筹政策条目进行多维分类和交叉分析。结果:从政策工具类型维度来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不断完善,医保与医疗服务协同、权责关系划分等日益得到重视,但局部政策子工具缺失等问题突出;从政策目标维度来看,政策目标多维覆盖,但缺乏协同性;从政策时间维度来看,政策工具的发展呈现循序渐进、行政指令层级扩散的特点。启示:优化多种政策工具,完善政策内容与目标适配性,形成政策合力;总结基本医保市级统筹政策变迁及政策工具应用的经验,为我国推进省级统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保 市级统筹 政策工具 内容分析
下载PDF
市场细分理论在地市级报业集团营销创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季忠和 《商业观察》 2023年第27期50-53,共4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当前媒体行业的发展处于开放且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之中,然而,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地市级报业媒体,要想在自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把握住发展的先机,同时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整合自身的优势及特点。从内容选择、传...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当前媒体行业的发展处于开放且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之中,然而,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地市级报业媒体,要想在自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把握住发展的先机,同时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整合自身的优势及特点。从内容选择、传播渠道以及传统观念等方面进行革新,关注媒体用户的真切需求,遵循媒体行业细分化、垂直化的发展趋势,开发科学且高效的营销策略。基于此,文章主要在分析了地市级报业媒体的特征及其垂直细化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目前地市级报业集团发展中所面临的现状与问题,并以市场细分理论为支撑,为我国地市级报业媒体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市场营销策略的有益支持,以期为我国地市级报业集团的转型提供更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市级报业集团 市场细分理论 市场营销
下载PDF
安徽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现状及优化策略
7
作者 赵蓉 奚淼 《图书情报导刊》 2023年第12期33-39,共7页
智库服务是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增强服务能力、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抓手。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安徽省16个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查的数据,总结了安徽省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工作情况,提... 智库服务是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增强服务能力、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抓手。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安徽省16个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查的数据,总结了安徽省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工作情况,提出了下一步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市级公共图书馆 智库服务 优化策略 安徽省
下载PDF
地级市医院32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验总结
8
作者 刘林 谢辉 +4 位作者 李晓东 谭煜炜 冯乾 宋思思 麦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地级市医院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2年7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LP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32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431.2±142.5... 目的探讨地级市医院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2年7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LP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32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431.2±142.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24.6±165.5)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15.2±3.6)d。术后发生B/C级胰瘘4例(12.5%),胆瘘2例(6.2%),胃排空障碍5例(15.6%),出血2例(6.2%),肺部感染2例(6.2%),肠梗阻1例(3.1%)。术后,患者的平均总胆红素、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对于有丰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经验及一定腹腔镜手术操作经验的地级市医院,LPD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地级市医院 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地市级科技情报机构的发展战略探索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岩 苏东艳 《江苏科技信息》 2019年第9期5-9,共5页
战略发展规划是一个组织发展的纲领,有助于明确发展方向,指明发展策略和发展措施;有利于建立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共同愿景,产生凝聚力,使员工对单位产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文章通过调研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对标行业先进院所... 战略发展规划是一个组织发展的纲领,有助于明确发展方向,指明发展策略和发展措施;有利于建立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共同愿景,产生凝聚力,使员工对单位产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文章通过调研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对标行业先进院所,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以某市科技情报所为例,对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所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市级科技情报研究机构 发展战略 互联网+
下载PDF
广西地级市碳排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方林 蒙瑞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8,共9页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广西地级市碳排放活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广西地级市碳排放的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集聚态势基本相似;第二,存在"极化效应";第三,广西地级市各相关因素对碳排放量贡献最大的是产...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广西地级市碳排放活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广西地级市碳排放的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集聚态势基本相似;第二,存在"极化效应";第三,广西地级市各相关因素对碳排放量贡献最大的是产值单耗和产业结构,其次分别为工业企业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后为研发投入、对外开放度。广西各地级市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改造水平,降低碳排放,注意引进和发展高技术、高增长、高效益、低排放的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ESDA 空间滞后模型 广西地级市
下载PDF
论地级市立法质量的提升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喜萍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1-13,34,共4页
随着地方立法数量的不断增加,地方立法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地级市立法质量的含义出发,阐述了好的地方立法不仅要符合"良法"的一般要求,还要具备地方立法的特殊性才是真正优良的地方立法。进而分析制约地级市立... 随着地方立法数量的不断增加,地方立法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地级市立法质量的含义出发,阐述了好的地方立法不仅要符合"良法"的一般要求,还要具备地方立法的特殊性才是真正优良的地方立法。进而分析制约地级市立法质量的典型因素,相应提出实现地级市立法质量提升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级市 立法质量 提升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东北地区收缩型地级市城市竞争力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晨卉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3期187-189,共3页
"收缩城市"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东北地区收缩城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着力构建了东北地区收缩型地级城市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其次,利用2004、2009、2014三年统计数据对所选取的东北... "收缩城市"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东北地区收缩城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着力构建了东北地区收缩型地级城市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其次,利用2004、2009、2014三年统计数据对所选取的东北地区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到了2004、2009、2014三年各年东北地级收缩城市的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并比较变化趋势。最后,通过分析东北地级收缩城市之间的得分趋势差异,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地级市 收缩城市 城市竞争力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应加快建设地级党校数字图书馆的步伐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明 崔美瑛 《延边党校学报》 2002年第1期63-64,共2页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丰富的大型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它能够实现一般数据库和图书馆无法实现的智能化操作。党校图书馆应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关键词 地级党校 数字图书馆 建设
原文传递
提升地市地震监测机构专业能力的构想
14
作者 祁国亮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7期29-33,共5页
地市地震监测机构是做好地市防震减灾工作的中坚力量,随着监测预报工作的不断加强,提升地市地震监测机构专业能力迫在眉睫。结合社会功能、职责任务、人员和岗位结构,明确了地市地震监测机构的定位,指出了提升其专业能力的重大意义。在... 地市地震监测机构是做好地市防震减灾工作的中坚力量,随着监测预报工作的不断加强,提升地市地震监测机构专业能力迫在眉睫。结合社会功能、职责任务、人员和岗位结构,明确了地市地震监测机构的定位,指出了提升其专业能力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市地震监测机构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和现状,提出了提升专业能力的根本途径和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市 地震监测机构 专业能力 提升
下载PDF
广西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15
作者 吴衍昌 周兴 吴壮金 《大众科技》 2018年第2期95-98,共4页
广西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也面临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文章选取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四项分项承载力建立广西地级市市辖区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对广西地级市市辖区的... 广西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也面临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可承载能力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文章选取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四项分项承载力建立广西地级市市辖区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对广西地级市市辖区的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并提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承载力 熵值法 广西地级市
下载PDF
中国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因子空间修正及价值评估 被引量:70
16
作者 薛明皋 邢路 王晓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88,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地区差异,构建空间异质评估模型,并分析中国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规律。研究方法: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构建了中国地级层面空间异质评估模型;(2)自2000年...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地区差异,构建空间异质评估模型,并分析中国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规律。研究方法: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构建了中国地级层面空间异质评估模型;(2)自2000年以来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分别减少2.05×10~4 km^2和1.45×10~4 km^2,建设用地增长最多,增长4.94×10~4 km^2;(3)2015年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9.12万亿元,其中林地贡献最多,其次为草地和水域;15年间总价值先增后减,共增长7.42亿元;空间分布总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研究结论:空间异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模型能够为中国土地生态评估和保护提供更客观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当量因子修正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全国地级层面
下载PDF
中国地级市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口增长脱钩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牧 郝晋珉 +3 位作者 陈丽 顾恬玮 管青春 陈爱琪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97-1910,共14页
本文基于脱钩理论与方法,以中国地级市为研究区,对中国各地级市城镇、乡村、城乡人地脱钩状态及特征进行分析,并构建了基于脱钩类型的土地利用分区模型,探究了不同用地分区模式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策略。研究表明:①国家尺度下,中国城... 本文基于脱钩理论与方法,以中国地级市为研究区,对中国各地级市城镇、乡村、城乡人地脱钩状态及特征进行分析,并构建了基于脱钩类型的土地利用分区模型,探究了不同用地分区模式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策略。研究表明:①国家尺度下,中国城乡人地关系整体处于不协调状态,城镇建设用地与城镇人口同向增长态势相对稳定,乡村建设用地显著扩张和乡村人口快速持续减少的反向两极分化日趋严重。②市级尺度下,不同维度各地市的人地关系脱钩类型各有不同,74.2%地市的"城-乡"人地关系处于不协调状态;36.2%地市的"城"人地关系处于不协调状态;81.6%地市的"乡"人地关系处于非常不协调状态。③中国土地利用可以划分"城-乡"双集约、"城"集约、"乡"集约、"城-乡"双控4种类型区,"城"集约和"城-乡"双控两种类型区地市个数占到97.9%,不同类型区土地集约利用调控方向和措施存在差异,但其最终目标均是要通过对人口、产业和土地利用的科学合理引导和管控,实现"城""、乡"以及"城与乡"的人地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钩理论 城乡建设用地 人口 土地利用分区 地级市尺度 中国
原文传递
浅议如何搞好地市级党报的新闻策划
18
作者 焦烜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19-121,共3页
地市级党委机关报是发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地方党委政府具体工作布署、督办措施的主渠道。在新时期,地市级党报只有做好新闻策划,彰显本土新闻亮点,充分体现党报性质,凸显新闻策划的针对性,强化编辑策划意识,做好新闻的选题策划,... 地市级党委机关报是发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地方党委政府具体工作布署、督办措施的主渠道。在新时期,地市级党报只有做好新闻策划,彰显本土新闻亮点,充分体现党报性质,凸显新闻策划的针对性,强化编辑策划意识,做好新闻的选题策划,才能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增强报纸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进而增强党报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市级 党报 新闻策划
下载PDF
浅谈新形势下县级环境监测工作
19
作者 许振东 汪骏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9年第6期4-4,6,共2页
阐述了县级环境监测站在改革的新形势下,必须积极争取财政的支持,加强监测能力的建设,强化监测质量管理,拓宽技术服务领域,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县级 监测能力 环境监测站
下载PDF
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219
20
作者 陈诗一 陈登科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34,共15页
本文使用2004—2013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这一独特的雾霾数据,采用劳动生产率来度量经济发展质量,系统考察了雾霾污染对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创新性地选取能够控制雾霾污染空间溢出效应的空气流动系数... 本文使用2004—2013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这一独特的雾霾数据,采用劳动生产率来度量经济发展质量,系统考察了雾霾污染对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创新性地选取能够控制雾霾污染空间溢出效应的空气流动系数以及能够全面度量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和治理力度的政府环境治理指标作为减缓雾霾污染变量内生性的两个工具变量,在两阶段最小二乘的统一框架内估计了政府环境治理的减霾效果和对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雾霾污染显著降低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城市化与人力资本是雾霾污染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两个重要传导渠道;政府环境治理能够有效降低雾霾污染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雾霾污染对大中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负面影响显著高于小城市,且随时间推移雾霾污染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显著。本文的政策启示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政府治霾有助于提升大气环境和经济发展质量,助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污染 经济发展质量 政府治理 地级市PM2.5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