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束移植预构轴型皮瓣的血供范围 被引量:11
1
作者 欧阳天祥 郭恩覃 +1 位作者 张明利 邢新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26-329,402,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血管束移植预构轴型皮瓣范围的影响,将血管束移植入38只雄性兔的腹部皮下,对术后不同时间、植入不同管径血管束、植入皮下不同层次以及同时埋入皮肤扩张器的预构轴型皮瓣,进行了皮瓣活体血管染色和移植存活范围的比...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血管束移植预构轴型皮瓣范围的影响,将血管束移植入38只雄性兔的腹部皮下,对术后不同时间、植入不同管径血管束、植入皮下不同层次以及同时埋入皮肤扩张器的预构轴型皮瓣,进行了皮瓣活体血管染色和移植存活范围的比较研究。结果提示:行预构轴型皮瓣移转的合适时机在术后的3~4周;大管径较小管径血管束及血管束植入受区较丰富的血管网层次其预构皮瓣的面积大;所预构的皮瓣范围,包括以血管束为轴的受区邻近区域和发自该区域走向皮瓣中远部的小动脉所支配的区域,呈不规整形态;植入血管束同时皮下埋入扩张器,于术后2周开始扩张,术后4周移转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束植入 预构皮瓣 皮肤扩张器 皮瓣
原文传递
扩张预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儿童颈部瘢痕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爱武 张万锋 +6 位作者 李金有 张小峰 梁锋 牛雪涛 李林 赵丽靓 高秋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 探讨修复儿童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理想方法.方法 一期手术于颈部瘢痕周围以及背阔肌表面埋置扩张器,完成扩张后二期行颈部瘢痕切除、挛缩松解,用颈部局部扩张皮瓣修复部分创面后,解剖扩张预构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剩余创面,... 目的 探讨修复儿童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理想方法.方法 一期手术于颈部瘢痕周围以及背阔肌表面埋置扩张器,完成扩张后二期行颈部瘢痕切除、挛缩松解,用颈部局部扩张皮瓣修复部分创面后,解剖扩张预构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剩余创面,不损伤胸背神经内外侧支和背阔肌,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于临床应用10例,所有皮瓣均成活,颈部瘢痕松解后的刨面均一次性修复.随访3~30个月,皮瓣随生长发育而增长,畸形矫正完全且未再继发,皮瓣不臃肿,颏颈胸部形态良好,颜色差异不明显.供区瘢痕较轻,功能无影响.结论 扩张预构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儿童颈部较大面积瘢痕挛缩畸形,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扩张术 预构皮瓣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瘢痕 颈部
原文传递
知信行模式对瘢痕预构皮瓣治疗颜面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疗效探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俪娉 赵倩 +1 位作者 李媛媛 冯丽霞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的研究对瘢痕预构皮瓣治疗颜面部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知信行护理模式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行瘢痕预构皮瓣治疗的颜面部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以知信行护理模式为指导实... 目的研究对瘢痕预构皮瓣治疗颜面部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知信行护理模式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行瘢痕预构皮瓣治疗的颜面部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以知信行护理模式为指导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的不良情绪评分、疾病认知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认知度(90.00%)高于对照组的(55.00%)(P <0.05)。结论对瘢痕预构皮瓣治疗颜面部大面积烧伤患者采用知信行护理模式干预,可促进患者精神状态达到最佳,提高疾病认知,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构皮瓣 颜面部大面积烧伤 知信行护理模式 不良情绪
下载PDF
额部皮瓣的临床应用技术及适应证 被引量:5
4
作者 侯玉森 曹玉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152-155,共4页
作为修复面颈部损伤的最常用皮瓣之一,额部皮瓣因其血供丰富、毗邻受区、色泽和质地良好等解剖优势,被广泛用于面颈部瘢痕、色素痣、肿瘤等皮损术后的修复及鼻、眼睑等器官的再造。随着与软组织扩张、皮瓣延迟、皮瓣预构及显微外科等技... 作为修复面颈部损伤的最常用皮瓣之一,额部皮瓣因其血供丰富、毗邻受区、色泽和质地良好等解剖优势,被广泛用于面颈部瘢痕、色素痣、肿瘤等皮损术后的修复及鼻、眼睑等器官的再造。随着与软组织扩张、皮瓣延迟、皮瓣预构及显微外科等技术的联合运用,额部皮瓣临床适应证更广,手术技巧更丰富多样。本文就额部皮瓣的临床应用技巧及相关适应证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部皮瓣 软组织扩张术 预构皮瓣 显微外科
下载PDF
足跟撕脱皮肤预制皮瓣移植修复足跟撕脱伤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如祥 陈新荣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足跟撕脱皮肤于股前外侧预制成皮瓣移植修复足跟负重区撕脱伤创面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兰州手足外科医院急诊收住院治疗的13例足跟皮肤撕脱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足跟撕脱游离皮肤修薄... 目的探讨应用足跟撕脱皮肤于股前外侧预制成皮瓣移植修复足跟负重区撕脱伤创面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兰州手足外科医院急诊收住院治疗的13例足跟皮肤撕脱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足跟撕脱游离皮肤修薄成全厚皮片于股前外侧区预制成带血运皮瓣,完全成活后游离移植,修复足跟区创面。结果13例游离移植足跟预制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8个月,足跟原有组织结构恢复,皮纹、质底、感觉均基本恢复,与健侧足跟对比无明显差异,外形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足跟撕脱游离皮肤于股前外侧预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跟区撕脱伤创面可恢复足跟特殊的组织结构,后期外形功能满意,是解决足跟脱套伤较为可靠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撕脱伤 预制皮瓣 股前外侧 皮瓣移植 疗效
下载PDF
预构皮瓣再血管化时间测定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新海 李养群 +5 位作者 李森恺 唐勇 周传德 李强 吕淑贞 王伊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307-309,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预构皮瓣再血管化现象,确定预构皮瓣再血管化成熟的时间,为何时转移皮瓣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以北京小型香猪为实验动物,转移胃网膜左血管预构左胸腹部皮瓣,以76%泛影葡胺连续数周做X线血管造影,观察血管在皮瓣内的形态学... 目的:动态观察预构皮瓣再血管化现象,确定预构皮瓣再血管化成熟的时间,为何时转移皮瓣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以北京小型香猪为实验动物,转移胃网膜左血管预构左胸腹部皮瓣,以76%泛影葡胺连续数周做X线血管造影,观察血管在皮瓣内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皮瓣在术后1周少量血管化,术后2周部分血管化,术后3周完全血管化,术后4周结果与术后3周无明显差异。结论:预构皮瓣再血管化成熟时间为血管转移术后3周,血管束植入皮瓣3周后即可以植入血管束为蒂安全转移皮瓣。预构皮瓣再血管化现象是从植入血管束的远端开始,血管束的主干始终不发生再血管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构皮瓣 再血管化 成熟时间 动脉造影
下载PDF
低氧模拟剂预处理提高预构皮瓣成活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玢 程辰 +1 位作者 李华 昝涛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第3期142-145,151,共5页
目的探索应用低氧模拟剂预处理以促进预构皮瓣的再血管化,提高皮瓣成活率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利用Wistar大鼠制作腹部预构皮瓣模型。一期先将股血管束转位至腹壁皮下形成腹壁预构皮瓣,经4周的再血管化;二期时掀起以股血管束为蒂的岛状... 目的探索应用低氧模拟剂预处理以促进预构皮瓣的再血管化,提高皮瓣成活率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利用Wistar大鼠制作腹部预构皮瓣模型。一期先将股血管束转位至腹壁皮下形成腹壁预构皮瓣,经4周的再血管化;二期时掀起以股血管束为蒂的岛状腹部皮瓣。实验分4组:对照组、去铁胺腹腔注射组、去铁胺皮下注射组及手术延迟组。对比评价每组二期术后预构皮瓣的成活率及微血管密度,同时在体外实验中观察低氧模拟剂去铁胺(DFO)及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DMOG)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结果不论皮下局部用药还是腹腔全身用药,去铁胺治疗组的皮瓣存活率及微血管密度皆高于对照组(P<0.001),与延迟组的治疗效果相当。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加入DFO及DMOG后,血管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在预构皮瓣一期手术时使用低氧模拟剂去铁胺,能显著提高预构皮瓣的血管化并增强皮瓣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构皮瓣 去铁胺 再血管化
下载PDF
预构皮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马显杰 鲁开化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目的 总结预构皮瓣的实验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成果。方法 广泛查阅有关预构皮瓣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报道综述及研究成果 ,提出尚需解决的问题。结果 实验研究已证明 :预构皮瓣的血管化过程主要是植入血管与皮瓣原血管间的直接... 目的 总结预构皮瓣的实验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成果。方法 广泛查阅有关预构皮瓣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报道综述及研究成果 ,提出尚需解决的问题。结果 实验研究已证明 :预构皮瓣的血管化过程主要是植入血管与皮瓣原血管间的直接沟通 ,其次是植入血管新生形成完整的血管网并支配整个皮瓣 ,3~ 4周血管成熟 ,可进行皮瓣转移。临床应用方面将颞浅动静脉、胃网膜血管、旋股外侧血管及胸背血管等预构皮瓣带蒂移位或游离移植 ,均获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构皮瓣 皮瓣 血管束植入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带神经、血管预构皮瓣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占胜 王伯珉 +4 位作者 王永会 张云峰 李连欣 穆卫东 陈振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讨带神经、血管的预构皮瓣治疗四肢严重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动物实验:新西兰大耳白兔15只,随机分为3组各5只。A组:植入腹壁下动静脉血管束;B组:植入阴部外动静脉血管束;C组:植入股动静脉血管束及部分股神经。术后3周观察... 目的 探讨带神经、血管的预构皮瓣治疗四肢严重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动物实验:新西兰大耳白兔15只,随机分为3组各5只。A组:植入腹壁下动静脉血管束;B组:植入阴部外动静脉血管束;C组:植入股动静脉血管束及部分股神经。术后3周观察血管、神经生长情况。临床应用:手背皮肤缺损患者2例,用腹壁下深动脉和股外侧皮神经转移至腹壁皮下预构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动物实验:3组预构皮瓣血管生长良好,C组可见少量神经纤维和轴突向远端生长。临床应用: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良好,且有皮肤浅感觉。结论 预制带神经、血管的皮瓣并用于治疗四肢严重皮肤缺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构皮瓣 动物实验 带神经 临床应用研究 手背皮肤缺损 血管束 大耳白兔 股动静脉 神经生长 神经转移 股外侧皮 血管生长 修复创面 神经纤维 腹壁下 新西兰 植入 股神经 严重 四肢 治疗 C组 患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