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成学习的FRP加固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预测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书颖 陈适之 +1 位作者 韩万水 吴刚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5-256,共12页
为解决当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预测中模型不统一、计算繁琐、精度有限等问题,建立了统一化的抗弯承载力预测模型。根据既有文献收集外贴式、端锚式和嵌入式3种FRP典型加固方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试验数据,... 为解决当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预测中模型不统一、计算繁琐、精度有限等问题,建立了统一化的抗弯承载力预测模型。根据既有文献收集外贴式、端锚式和嵌入式3种FRP典型加固方式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试验数据,确定影响加固梁承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XGBoost(极限梯度提升树)算法训练回归各影响因素与加固后梁抗弯承载力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得到统一化的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预测模型。随后在测试样本集上对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两种代表性机器学习算法得到的预测模型进行了横向对比,并分析了不同加固方式下的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文得到的基于XGBoost的抗弯承载力预测模型拟合优度R^(2)=0.9417,可见整体精度较高,有良好的性能;相比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SVR和ANN建立的预测模型,基于集成学习算法XGBoost的拟合优度分别提升了8.00%及6.70%,均方根误差减少了33.94%和30.72%,平均绝对误差减少了32.38%和30.51%,表明基于XGBoost的模型精度更高,远优于SVR和ANN;基于XGBoost的模型在外贴式、端锚式和嵌入式加固方式下拟合优度分别达到0.9472、0.9631和0.9278,可见预测精度均表现优良,精度相当,说明该模型可以统一考虑三种不同加固方式;通过分析输入参数的特征重要性,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实际桥梁工程中FRP加固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承载力预测 集成学习 FRP加固 钢筋混凝土梁
下载PDF
隧道衬砌结构耐久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富学 荣耀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358-360,共3页
寿命预测是结构耐久性研究的一个重点。文章提出了以裂缝限值和承载力分别作为衡量隧道结构寿命终结标准,并分别对不同准则下结构寿命进行预测,通过比较确定衬砌结构最终寿命的方法。最后某海底隧道预测实例表明,该方法结果合理,可以作... 寿命预测是结构耐久性研究的一个重点。文章提出了以裂缝限值和承载力分别作为衡量隧道结构寿命终结标准,并分别对不同准则下结构寿命进行预测,通过比较确定衬砌结构最终寿命的方法。最后某海底隧道预测实例表明,该方法结果合理,可以作为同类研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 寿命预测 裂缝限值 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和快速建模的桥梁承载力预测 被引量:9
3
作者 陆新征 张炎圣 +1 位作者 黄盛楠 董春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12-16,共5页
根据桥梁检测结果,准确、快速地预测桥梁承载力,对桥梁运营和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对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的桥梁承载力预测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精细建模技术,并通过大比例模型桥试验,证明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为解决精细建... 根据桥梁检测结果,准确、快速地预测桥梁承载力,对桥梁运营和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对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的桥梁承载力预测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精细建模技术,并通过大比例模型桥试验,证明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为解决精细建模过于繁琐的问题,又开发了快速建模程序,以提高建模的方便性.最后,介绍了上述桥梁承载力预测技术的工程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承载力预测 非线性有限元 高精度 快速建模
下载PDF
Research on axial bearing capacity of rectangular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被引量:6
4
作者 Yansheng DU Zhihua CHEN +1 位作者 Changqing ZHANG Xiaochun CAO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SCIE EI CSCD 2017年第5期863-873,共11页
Design of rectangular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FT) columns has been a big concern owing to their complex constraint mechanism. Generally, most existing methods are based on simplified mechanical model with li... Design of rectangular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FT) columns has been a big concern owing to their complex constraint mechanism. Generally, most existing methods are based on simplified mechanical model with limited experimental data, which is not reliable under many conditions, e.g., columns using high strength material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s have shown the effectiveness to solve complex problems in many areas of civil engineering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ANN models were employed to predict the axial bearing capacity of rectangular CFT column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305 experimental data from articles were collected, and 275 experimental samples were chosen to train the ANN models while 30 experimental samples were used for testing.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among different model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l (ANN1)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2 (ANN2) with a 20- neuron hidden layer were chosen as the fit prediction models. ANN1 has five inputs: the length (D) and width (B) of cross section, the thickness of steel (t), the yield strength of steel (fy), the cylinder strength of concrete (fc')- ANN2 has ten inputs: D, B, t, fy, f′, the length to width ratio (D/B), the length to thickness ratio (D/t), the width to thickness ratio (B/t), restraint coefficient (ξ), the steel ratio (α). The axial beating capacity is the output data for both models.The outputs from ANN1 and ANN2 were verifi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EC4, ACI, GJB4142 and AISC360-1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lemented models have good prediction and generalization capacity. Parametric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ANN1 and ANN2 which indicates that effect law of basic parameters of columns on the axial bearing capacity of rectangular CFT columns differs from design codes.The results also provide convincing design reference to rectangular CFT colum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tangular CFT column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xial bearing capacity model prediction parametricstudy
原文传递
改进BP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构件承载力预测仿真
5
作者 夏运生 白鑫 马三蕊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4期436-440,共5页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直径混凝土受弯构件在使用期间其承载力将发生变化,为此提出大直径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预测方法。确定影响大直径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的五大因素,将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建立用于大直径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预测的B...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直径混凝土受弯构件在使用期间其承载力将发生变化,为此提出大直径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预测方法。确定影响大直径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的五大因素,将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建立用于大直径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模拟退火-粒子群混合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并使用优化后BP神经网络模型完成大直径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大直径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预测精度和效率更高,整体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混凝土 承载力预测 受弯构件 神经网络模型 模拟退火-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uplift piles using intact and non-intact load−displacement curve 被引量:5
6
作者 WANG Qin-ke MAJian-lin +2 位作者 JI Yu-kun ZHANG Jian CHEN Wen-l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470-485,共16页
Based on the field destructive test of six rock-socketed piles with shallow overburden,three prediction models ar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and predict the intact load−displacement curve.The predicted values of ... Based on the field destructive test of six rock-socketed piles with shallow overburden,three prediction models ar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and predict the intact load−displacement curve.The predicted values of ultimate uplift capacity were further determined by four methods(displacement controlling method(DCM),reduction coefficient method(RCM),maximum curvature method(MCM),and critical stiffness method(CSM))and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valu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rate of pullout stiffness and displacement,a method used to determine the ultimate uplift capacity via non-intact load−displacement curve was propo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value determined by DCM is more conservative,while the predicted value determined by MCM is larger than the measured value.This suggests that RCM and CSM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can be preferentially applied.Moreover,the development law of the change rate of pullout stiffness with displacement agrees well with the attenuation form of power function.The theoretical predicted results of ultimate uplift capacity based on the change rate of pullout stiffness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the integrity of the curve.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applicable for the piles that are not loaded to failure state,and thus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ultimate uplift capacity determination of test p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ad−displacement curve prediction model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bearing capacity change rate of pullout stiffness
下载PDF
抗浮锚杆极限荷载现场试验及抗拔承载力预测
7
作者 苏杭 孙淦 +3 位作者 陈建强 白晓宇 包希吉 孙培富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3-49,共7页
基于青岛某工程抗浮锚杆的极限承载力现场拉拔试验,对抗浮锚杆荷载-位移规律进行分析,明确“一锚多筋”型抗浮锚杆破坏形式、破坏机理,同时,采用三次多项式函数预测极限上拔位移下抗浮锚杆的抗拔承载力。研究表明:锚杆的荷载-位移曲线... 基于青岛某工程抗浮锚杆的极限承载力现场拉拔试验,对抗浮锚杆荷载-位移规律进行分析,明确“一锚多筋”型抗浮锚杆破坏形式、破坏机理,同时,采用三次多项式函数预测极限上拔位移下抗浮锚杆的抗拔承载力。研究表明:锚杆的荷载-位移曲线呈“缓变-陡升”型;锚-岩界面黏结强度较小,抗浮锚杆主要产生锚固体拔出破坏;规范公式预测值存在较大偏差。通过三次多项式函数的回归分析,杆体位移的误差控制在10%以内,且锚杆杆体位移小于20 mm时,预测精度最高可达97.4%。研究结果对该地层抗浮锚杆的设计与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浮锚杆 现场拉拔试验 荷载-位移模型 承载力预测
下载PDF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唐其贵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39,共3页
运用灰色理论 ,建立了荷载与沉降的 GM( 1 ,1 )模型 .结合某根桩的静载试验结果 ,对该桩的荷载与沉降分别进行了预测 ,并在只有部分实测结果的情况下 ,对单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 .预测出完整的荷载沉降曲线 。
关键词 灰色预测 静载试验 极限承载力 单桩 GM(1 1)模型 荷载沉降曲线
下载PDF
基于小波概率神经网络的单桩竖向承载力预测模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丽萍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7-109,161,共4页
分析小波概率神经网络(WPNN)与数据融合技术在预测单桩竖向承载力中的应用原理,建立基于小波概率神经网络和数据融合技术的预测模型。根据长期的工程实测资料,利用高层建筑物静载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并选取典型的样本进行预测值的... 分析小波概率神经网络(WPNN)与数据融合技术在预测单桩竖向承载力中的应用原理,建立基于小波概率神经网络和数据融合技术的预测模型。根据长期的工程实测资料,利用高层建筑物静载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并选取典型的样本进行预测值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预测的结果与静载试验数据吻合较好,从而证实了WPNN预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承载力 WPNN 承载力预测 预测方法 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发射场坪承载能力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励明君 姜毅 +1 位作者 马立琦 潘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2-991,共10页
为进一步提高发射场坪的快速选定能力,提出基于线性多元回归算法、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算法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算法的发射场坪承载特性近似模型,对其承载能力进行快速预测。采用了引入参数敏感度的优化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构建... 为进一步提高发射场坪的快速选定能力,提出基于线性多元回归算法、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算法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算法的发射场坪承载特性近似模型,对其承载能力进行快速预测。采用了引入参数敏感度的优化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构建样本空间并分别建立起竖载荷和发射载荷下的算法预测近似模型;利用上述预测算法,通过某结构参数未知的场坪在起竖载荷下的动力学响应,预测其在发射载荷下的可能最大弯沉值,判断土基弹性模量未知的发射场坪承载能力。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算法对起竖载荷和发射载荷下的场坪最大弯沉量均具有最优的预测性能,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对比,回归系数分别为0.941和0.983,模型精度较高,具有可信性;预测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平均误差为10.46%;对于承载强度较大的场坪,残差范围在±2 mm以内,对发射过程中的场坪选定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场坪 神经网络算法 承载能力预测 反向传播 径向基函数 线性多元回归算法
下载PDF
X形圆钢管相贯节点焊缝断裂预测及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涵 郑涛 +1 位作者 王旭东 黄政华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99-105,共7页
为了验证应力加权损伤模型(SWDM)对相贯节点在单调荷载作用下延性断裂预测的适用性,对正交设计的23个X形圆钢管相贯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应用空穴扩张模型(VGM)和SWDM,得到了荷载和断裂点损伤度曲线,通过洛德角参数的变化,分析了断裂点... 为了验证应力加权损伤模型(SWDM)对相贯节点在单调荷载作用下延性断裂预测的适用性,对正交设计的23个X形圆钢管相贯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应用空穴扩张模型(VGM)和SWDM,得到了荷载和断裂点损伤度曲线,通过洛德角参数的变化,分析了断裂点的应力状态,对比了VGM和SWDM预测结果;运用ABAQUS子程序模拟了焊缝破坏过程,分析了节点几何参数对焊缝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WDM预测的断裂荷载要低于VGM,断裂点的应力状态是由轴对称拉伸或压缩状态向平面应变状态的趋势变化,通过引入洛德角参数,SWDM能准确地模拟节点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损伤累积,预测精度高于VGM,适用性更好;焊缝的开裂始于鞍点处,并迅速向冠点发展,导致节点破坏;节点支主管壁厚一定时,支主管外径比和主管径厚比越大,焊缝承载力越低;《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中焊缝承载力计算公式未考虑焊缝受力不均匀的影响,计算结果会出现偏不安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贯节点 应力加权损伤模型 空穴扩张模型 断裂预测模型 焊缝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旁压试验的桩基承载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会元 戴国亮 +1 位作者 竺明星 龚维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9-24,共6页
非洲某工程桥梁基础穿越深厚砂性土,为了研究砂性地层钻孔桩承载特性,选取了主桥的TP-1和TP-2两根2.0 m直径的桩基进行现场试验及对临近钻孔进行旁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深厚砂性土会对成桩质量产生影响,砂性土越厚,桩端沉渣越显著。桩... 非洲某工程桥梁基础穿越深厚砂性土,为了研究砂性地层钻孔桩承载特性,选取了主桥的TP-1和TP-2两根2.0 m直径的桩基进行现场试验及对临近钻孔进行旁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深厚砂性土会对成桩质量产生影响,砂性土越厚,桩端沉渣越显著。桩端沉渣会显著影响桩基沉降,使桩端阻力产生弱化和强化特性。此外,基于欧洲规范(BS EN 1997—2)旁压试验预测桩基承载力,会高估95%~140%桩基承载力,而公路桥涵规范计算的承载力也明显大于实测值。通过对旁压试验进行三段线性分类,可得到一种直接利用旁压试验预测桩基承载力的方法,相较于欧洲规范和公路桥涵规范更适用于深厚砂性土桩基承载力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砂土 现场试验 旁压试验 桩端沉渣 承载力预测
下载PDF
New design equations for estimation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shallow foundations resting on rock masses 被引量:2
13
作者 Amir H.Alavi Ehsan Sadrossadat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91-99,共9页
Rock masses are commonly used as the underlying layer of important structures such as bridges, dams and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s. The success of a foundation design for such structures mainly depends on the accura... Rock masses are commonly used as the underlying layer of important structures such as bridges, dams and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s. The success of a foundation design for such structures mainly depends on the accuracy of estimat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rock beneath them. Several traditional numerical approaches are proposed for the estimation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foundations resting on rock masses to avoid performing elaborate and expensive experimental studies. Despite this fact, there still exists a serious need to develop more robust predictive models. This paper proposes new nonlinear prediction models for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shallow foundations resting on non-fractured rock masses using a novel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al approach, called linear genetic programming. A comprehensive set of rock socket, centrifuge rock socket, plate load and large-scaled footing load test results is used to develop the models. In order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s,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conducted and discu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odels accurately characteriz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shallow foundation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predicted bearing capacity values are equal to 0.95 and 0.96 for the best LGP models. Moreover, the derived models reach a notably better prediction performance than the traditional eq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ass properties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Shallow foundation predicti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Linear genetic programming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灰色预测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童瑞铭 程永锋 +1 位作者 鲁先龙 张益纯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70-273,共4页
在电厂建设工程中大承载力桩非常普遍,此类桩在静载试验中不能达到极限状态或破坏阶段,其极限承载力通常依据有限实测数据通过计算进行预测,灰色预测法便是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传统GM(1,1)灰色预测模型的拟合程度与预测精度有限,本文结... 在电厂建设工程中大承载力桩非常普遍,此类桩在静载试验中不能达到极限状态或破坏阶段,其极限承载力通常依据有限实测数据通过计算进行预测,灰色预测法便是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传统GM(1,1)灰色预测模型的拟合程度与预测精度有限,本文结合灰色预测的检验方法,将后验差比作为目标函数,实现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灰色预测法.应用实例表明,与传统灰色预测法相比,该方法能有效减小预测结果的后验方差比,并能得出更合理的桩基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灰色预测 桩基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水泥粉喷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灰色预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焦文宇 章光 +1 位作者 李亚阁 毛伶俐 《土工基础》 2008年第4期66-69,共4页
利用粉喷桩静载荷试验的部分实测数据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以灰色理论为基础,介绍了建立荷载与沉降的GM(1,1)模型的过程。结合某工程中的两根粉喷桩的实测结果,对其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良好的预测精度... 利用粉喷桩静载荷试验的部分实测数据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以灰色理论为基础,介绍了建立荷载与沉降的GM(1,1)模型的过程。结合某工程中的两根粉喷桩的实测结果,对其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良好的预测精度,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喷桩 灰色预测 极限承载力 GM(1 1)模型
下载PDF
单桩极限承载力实例分析灰色预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恺华 李志斌 +1 位作者 叶观宝 徐超 《上海地质》 2004年第2期18-21,共4页
该文简要介绍了GM(1,1)模型的建模及精度检验方法。依据单桩载荷试验中桩顶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建立了单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对单桩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灰色预测。
关键词 灰色预测 单桩 极限承载力 载荷试验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剪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文烨 张健新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4,共8页
神经网络(ANN)模型作为土木工程领域中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用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基于试验数据采用神经网络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进行预测,收集160个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试验数据,建立数据库,选取140个试验样本... 神经网络(ANN)模型作为土木工程领域中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用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基于试验数据采用神经网络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进行预测,收集160个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试验数据,建立数据库,选取140个试验样本对ANN模型进行训练,20个试验样本进行测试验证。ANN1和ANN2有14个输入参数:混凝土抗压强度、剪跨比、轴压比、竖向钢筋强度、横向钢筋强度、墙体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墙体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边缘构件纵向钢筋配筋率、边缘构件横向钢筋配筋率、边缘构件与截面面积比、截面高厚比、总截面面积、墙高和截面形状,输入数据分别被归一化到区间[0,1]和[0.1,0.9]。两个模型的输出数据均为剪力。对比分析ANN模型预测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剪承载力与采用规范GB 50011和ACI 318-14公式计算的抗剪承载力,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能够精确地预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具有较好的预测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剪力墙 钢筋混凝土 模型预测 抗剪承载力
下载PDF
桥梁桩基极限承载力预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红星 王兴国 宋帅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6年第4期127-134,共8页
典型的桩基静载荷试验所测得的荷载-沉降曲线分为缓变型和陡降型两种,其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也因此不同。对于不同形态的荷载-沉降曲线,由于试验条件限制而导致无法实测桩基极限承载力时,选择合理预测方法是获取极限承载力的快捷有效... 典型的桩基静载荷试验所测得的荷载-沉降曲线分为缓变型和陡降型两种,其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也因此不同。对于不同形态的荷载-沉降曲线,由于试验条件限制而导致无法实测桩基极限承载力时,选择合理预测方法是获取极限承载力的快捷有效的方式。结合两种不同形态下桩基现场试验结果,分别采用折线法、双曲线法、百分率法、抛物线法及灰色理论等方法对现场试验桩基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双曲线法和抛物线法的预测误差较大,不宜采用;折线法和百分率法的预测误差在10%以内,精度较高;灰色GM(1,1)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其中修正的新陈代谢GM(1,1)模型的预测误差可达到1%。并通过现场试验中未达极限破坏的不完整荷载-沉降曲线进行预测,验证了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方法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承载力预测 灰色理论 GM(1 1)模型
下载PDF
钻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翁光远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5,共4页
根据长期的工程实测资料,提出了运用神经网络技术的方法来预测钻孔灌注桩的承载能力,从而达到在施工过程中减少或不做试桩的效果。通过对高层建筑物和大跨度桥梁钻孔灌注桩的静载实验数据分析,选择神经网络方法对承载力进行预测。首先,... 根据长期的工程实测资料,提出了运用神经网络技术的方法来预测钻孔灌注桩的承载能力,从而达到在施工过程中减少或不做试桩的效果。通过对高层建筑物和大跨度桥梁钻孔灌注桩的静载实验数据分析,选择神经网络方法对承载力进行预测。首先,构造了合理的神经网络模型;接着对神经网络模型经过样本学习训练进行承载能力预测;最后,证实了神经网络技术在预测钻孔灌注桩的承载能力时可以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钻孔灌注桩 承载力预测 学习训练
下载PDF
四面受火钢筋混凝土偏压柱承载力的灰色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媛媛 贾玉琴 张玉明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13,共5页
根据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在不同温度(20℃~650℃)后的承载力试验的结果,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预测四面受火后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剩余承载力的GM(1,1)模型.并以后验差比值方法检验了模型的精度,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精度... 根据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在不同温度(20℃~650℃)后的承载力试验的结果,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预测四面受火后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剩余承载力的GM(1,1)模型.并以后验差比值方法检验了模型的精度,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偏心受压柱 灰色预测 火灾 承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