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包气带变化对入渗的影响 被引量:46
1
作者 张光辉 费宇红 +1 位作者 申建梅 杨丽芝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1-617,共7页
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试验方法,通过对不同降水量的入渗过程中岩土含水率和水势变化规律分析,发现入渗水流在包气带内下渗过程的岩土吸水、过水(即水分通量不变、且不等于零)和脱水的不同阶段,当岩土水势的梯度分别大于、等于和小于1cmH2O... 采用野外试验和室内试验方法,通过对不同降水量的入渗过程中岩土含水率和水势变化规律分析,发现入渗水流在包气带内下渗过程的岩土吸水、过水(即水分通量不变、且不等于零)和脱水的不同阶段,当岩土水势的梯度分别大于、等于和小于1cmH2O/cm(厘米水柱/厘米)时,岩土含水率分别表现为增加、稳定和减少。对包气带不同埋深的岩土含水率和水势变化特征分析表明,随着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包气带增厚对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影响程度和方式都发生改变。当包气带厚度小于潜水蒸发极限深度时,包气带的增厚使得岩土水分亏缺累积量增大,导致入渗速率和地下水获取的总入渗补给量减小;当包气带厚度大于潜水蒸发极限深度时,随着包气带厚度增大,入渗速率趋于稳定,无限时间内地下水获取的总入渗补给量不因包气带增厚而变化,但是有限时间内地下水获取的入渗补给量趋小。这是因为入渗途径的延长导致入渗所需时间增加,以至在有限时间内包气带内过剩的入渗水分尚未充分排出补给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增厚 潜水蒸发极限深度 入渗速率 水势 入渗补给地下水
下载PDF
滞后补给权函数——降雨补给潜水滞后性处理方法 被引量:34
2
作者 陈崇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6期22-24,共3页
本文分析了当前数值模型中处理降雨入渗补给潜水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刻画滞后补给且使用方便的方法——滞后补给权函数法。
关键词 降雨入渗补给 滞后补给 权函数法 地下水
下载PDF
高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预选区地下水的形成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永海 王驹 +6 位作者 肖丰 王志明 刘淑芬 苏锐 宗自华 李亚伟 王海龙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8,共6页
在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地选择和性能评价中,水文地质特征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地下水的形成则是水文地质研究中的首要问题。在水文地质、地下水化学、同位素、CFC、地下水动态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预选区地... 在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地选择和性能评价中,水文地质特征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地下水的形成则是水文地质研究中的首要问题。在水文地质、地下水化学、同位素、CFC、地下水动态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预选区地下水的形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北山地区地下水以赋存于变质岩、岩浆岩、碎屑岩、碳酸岩节理、裂隙中的基岩裂隙潜水为主,地下水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特征,地下水动态类型主要为入渗—蒸发—径流型,结合地下水同位素和CFC特征,认为区内地下水主要由当地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形成。浅部地下水主要由现代区内降水补给形成,而深部地下水则可能由地质历史时期降水补给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预选区 地下水形成 降水入渗补给
下载PDF
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中优先流的确定 被引量:12
4
作者 齐登红 靳孟贵 刘延锋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0-424,共5页
优先流是降水、灌溉水等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主要形式之一,流速快,流动路径复杂,难以定量描述.针对优先流难以定量描述的问题,以郑州地中渗透仪观测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新乡亚砂土等试筒降水入渗过程及其中的优先流补给量比例.根据土壤的水... 优先流是降水、灌溉水等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主要形式之一,流速快,流动路径复杂,难以定量描述.针对优先流难以定量描述的问题,以郑州地中渗透仪观测资料为基础,探讨了新乡亚砂土等试筒降水入渗过程及其中的优先流补给量比例.根据土壤的水力性质、气候等资料建立不存在优先流的数值模拟模型来刻画降水入渗补给过程,通过模拟获得的地下水入渗补给量与实测地下水入渗补给量的历时曲线,将大于模拟值的实测值视为优先流的量及确定其在总补给量中所占的比例.结果表明,优先流占总补给量的比例在10%~80%之间;随着土壤粘性增加,优先流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随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大,优先流所占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渗透仪 优先流 降水入渗补给 模拟模型
下载PDF
应用D、^(18)O同位素峰值位移法求解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福刚 廖资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4-287,334,共5页
采用D、18O同位素峰值位移法求出研究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通过野外地中渗透计法和降水入渗系数法对同位素法计算结果检验,发现D、18O同位素法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同时验证了在研究区用D、18O同位素方法求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是可行... 采用D、18O同位素峰值位移法求出研究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通过野外地中渗透计法和降水入渗系数法对同位素法计算结果检验,发现D、18O同位素法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同时验证了在研究区用D、18O同位素方法求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是可行和可靠的。用该方法求解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具有方便快捷、经济省时的优点,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大气降水补给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入渗补给 同位素峰值位移法 地下水
下载PDF
黑河中游不同灌溉方式下地下水入渗补给特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崔虎群 李文鹏 +5 位作者 康卫东 刘振英 尹德超 吴玺 安永会 耿红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28,共7页
降水和人工灌溉是黑河中游浅层地下水重要的补给来源。长期以来入渗补给量评价采用经验参数法,但没有成熟的监测方法和实证数据。采用人工溴示踪法研究黑河中游不同灌溉条件和不同深度条件下的地下水入渗补给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 降水和人工灌溉是黑河中游浅层地下水重要的补给来源。长期以来入渗补给量评价采用经验参数法,但没有成熟的监测方法和实证数据。采用人工溴示踪法研究黑河中游不同灌溉条件和不同深度条件下的地下水入渗补给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降水条件下包气带溴离子含量峰值年均运移距离为21.25 cm,年平均入渗补给量为11.93 mm,入渗补给系数为0.1;大水漫灌条件下包气带溴离子含量峰值年均运移距离为86.51 cm,年平均入渗补给量为148.7 mm,入渗补给系数为0.16;小水漫灌条件下包气带溴离子含量峰值年均运移距离为46.35 cm,年平均入渗补给量为53.81 mm,入渗补给系数为0.07;滴灌条件下年包气带溴离子含量峰值年均运移距离为41.72 cm,年平均入渗补给量为52.6 mm,入渗补给系数为0.11。人工溴示踪剂应投放在包气带水分单向入渗下行区,一般西北内陆盆地在地表3 m以下为宜。此研究成果可为黑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实证参数,对西北内流盆地地下水水资源量与合理开发利用的科学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溴示踪试验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灌溉水入渗补给 灌溉方式 黑河中游盆地
下载PDF
滞后补给权函数与包气带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钱静 王旭升 陈添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11,共6页
降雨入渗补给潜水存在滞后效应。利用HYDRUS程序建立垂直一维非饱和渗流数值模型,模拟了补给过程对脉冲式地面入渗的响应。根据不同潜水面埋深补给强度的变化过程计算补给权重,获得了滞后补给权函数曲线。模拟结果表明权函数曲线具有单... 降雨入渗补给潜水存在滞后效应。利用HYDRUS程序建立垂直一维非饱和渗流数值模型,模拟了补给过程对脉冲式地面入渗的响应。根据不同潜水面埋深补给强度的变化过程计算补给权重,获得了滞后补给权函数曲线。模拟结果表明权函数曲线具有单峰形式,随潜水面埋深增加,峰值减小,其出现的时间推迟。相对粗颗粒土壤,细颗粒土壤产生的权函数峰值较小,出现时间更晚。前人提出的滞后补给权函数经验公式能够近似地刻画单峰曲线形态,在包气带介质颗粒较粗、潜水面埋深较小时比较适用,但是对细颗粒土壤和潜水面埋深较大的情况则存在一定的偏差。土壤类型和含水量的垂向分布,都可以通过对包气带渗透性的控制而影响滞后补给过程。可为研究地下水模型处理动态降雨入渗补给及包气带溶质淋滤过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地下水补给 滞后 包气带 HYDRUS
下载PDF
有入渗补给的层状非均质含水层圆岛潜水井流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崇希 唐仲华 +1 位作者 谢永桦 王旭升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6,共12页
作为圆岛状均质含水层稳定井流模型,经典的Dupuit井流模型既没有考虑普遍存在的降水入渗补给,也不适用于层状非均质含水层系统,有必要加以完善。在考虑降水入渗补给改进Dupuit井流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拓展到层状非均质潜水含水层。... 作为圆岛状均质含水层稳定井流模型,经典的Dupuit井流模型既没有考虑普遍存在的降水入渗补给,也不适用于层状非均质含水层系统,有必要加以完善。在考虑降水入渗补给改进Dupuit井流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拓展到层状非均质潜水含水层。引入Гиринский(吉林斯基)势函数,根据水均衡原理建立极坐标下的地下水流微分方程,再依边界条件解析得到了相应的流量方程、水位方程和分水岭公式。以双层结构为例,观察30组不同参数条件的典型水位曲线组,发现不同渗透系数的水位曲线交于一点的特殊现象并从理论上给出了证明。解析模型仍引入Dupuit假定,且没有考虑抽水井的井壁“水跃”现象,为判断这些条件对解析公式适用能力的影响,建立轴对称剖面二维流数值模型并做了对比研究。除抽水井附近外,水位解析方程产生的相对误差一般低于4%,在最偏离Dupuit假定的分水岭处,距离和水位的解析误差均小于0.1%。Dupuit假定并没有严重影响解析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puit公式 降水入渗补给 层状非均质 分水岭 水跃 解析解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城市化对趵突泉泉域降水入渗补给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倪寒茜 束龙仓 +5 位作者 韩刚 张曼琦 王鑫 王小博 余亚飞 OPOKU Portia Annabelle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70,147,共8页
为研究济南城市化发展对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的影响,利用济南市1980、1990、2000、2018年的遥感数据和Feflow软件识别不同时段的趵突泉泉域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分析城市化发展引起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趵突泉泉域降水入渗补给量的影响。结... 为研究济南城市化发展对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的影响,利用济南市1980、1990、2000、2018年的遥感数据和Feflow软件识别不同时段的趵突泉泉域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分析城市化发展引起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趵突泉泉域降水入渗补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2018年,研究区耕地和林地面积显著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2000-2018年,研究区不透水面积增加了213.13km^2,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减少了2625万m^3。研究成果可为济南市未来的城区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也为济南保泉供水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FLOW 城市化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遥感 土地利用类型
下载PDF
西北内陆盆地降水入渗补给季节性变化——以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场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齐子萱 周金龙 +3 位作者 季彦桢 孙英 王新中 郑玉莲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20,共9页
西北内陆盆地降水稀少,一年中有较长时间的冻结期,了解其降水入渗补给规律的季节性变化对于准确评估其地下水资源量和解释气候变化对其地下水补给的影响非常重要。采用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27套地中蒸渗仪1992—2015年试验资料,应... 西北内陆盆地降水稀少,一年中有较长时间的冻结期,了解其降水入渗补给规律的季节性变化对于准确评估其地下水资源量和解释气候变化对其地下水补给的影响非常重要。采用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27套地中蒸渗仪1992—2015年试验资料,应用拉依达法则筛选出长系列观测资料中的异常值,结合昌吉试验场相关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划分西北内陆盆地冻结期、冻融期和非冻结期的时间区间,分析不同时期影响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主要因素;计算不同时期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占多年平均年降水入渗补给量的百分比,确定不同季节对年降水入渗补给的重要性;依据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随潜水埋深的变化规律,确定冻融期、非冻结期不同土质降水入渗的最佳潜水埋深。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砂卵砾石和细砂非冻结期最佳潜水埋深为0.5 m,轻黏土非冻结期最佳潜水埋深0.1 m;细砂冻融期最佳潜水埋深为1.0 m,砂卵砾石冻融期最佳潜水埋深为0.5 m,轻黏土冻融期最佳潜水埋深为0.1 m;冻结期地下水位埋深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十分明显,潜水埋深和降水入渗补给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冻融期是西北内陆盆地浅埋型地下水降水入渗补给的重要时期,冻结期是西北内陆盆地深埋型地下水降水入渗补给的重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入渗补给 非冻结期 冻融期 冻结期 西北内陆盆地
下载PDF
基于长系列观测资料的干旱区降水入渗补给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齐子萱 周金龙 +3 位作者 季彦桢 孙英 王新中 郑玉莲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124-133,共10页
利用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地中蒸渗仪长系列(1992-2015年)降水入渗实测资料,探讨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中的滞后现象,分析影响降水入渗补给的主要因素;依据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研究降水入渗补给量随潜水埋深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地层的最佳... 利用新疆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站地中蒸渗仪长系列(1992-2015年)降水入渗实测资料,探讨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中的滞后现象,分析影响降水入渗补给的主要因素;依据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研究降水入渗补给量随潜水埋深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地层的最佳潜水埋深和稳定埋深。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砂卵砾石地层和细砂地层最佳潜水埋深点为0.5 m,轻黏土地层最佳潜水埋深点为0.0 m;降水入渗补给量随潜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并趋于稳定,稳定潜水埋深为6.0 m。依据最佳潜水埋深点和稳定点建立了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潜水埋深间的指数型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入渗补给 最佳潜水埋深 稳定潜水埋深 经验公式 干旱区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HYDRUS-1D in understanding soil water movement at two typical site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被引量:1
12
作者 WANG Shi-qin SONG Xian-fang +1 位作者 WEI Shou-cai SHAO Jing-li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6年第1期1-11,共11页
Recharge and discharge, such as rainfall infiltration and evapotranspiration in vertical direction, are major processes of water cycle in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area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During these processes, ... Recharge and discharge, such as rainfall infiltration and evapotranspiration in vertical direction, are major processes of water cycle in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area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During these processes, soil water movement in the unsaturated zo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rainfall infiltration to groundwater. The soil water movement models were developed by using HYDRUS-1D software at two typical experimental sites in Cangzhou(CZ) and Hengshui(HS) with different soil, vegetation and similar climate conditions. As shown in the results, the comparison in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features between the two sites is distinct. The soil water experiences strong evaporation after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which accounts for 63% of the total infiltration at the HS site where the soil is homogenous. It is this strong evaporation effect that leads to slight increase of soil water storage. At the CZ site, where the soil is heterogeneous, the evaporation effect exists from July to October of the simulation period. The total evaporation accounts for 33% of the total infiltration, and the evaporation rate is slow. At the end of the simulation period, the soil water storage increases and the water table decreases, indicating a strong storage capacity at this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US-1D software Soil water movement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Groundwater recharge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Study on the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Recharge over the Past 50 Year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被引量:1
13
作者 Suhua Meng Jin Liu +4 位作者 Zhaoji Zhang Ting Lei Yong Qian Yasong Li Yuhong Fei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416-424,共9页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recharge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is research is significant for groundwater resource rational utilization. The...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recharge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is research is significant for groundwater resource rational utiliza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recharge coefficients in the 1960 s, 1980 s, and 2000 s can be obtained using unsaturated zone lithology and depth to water table at different times. The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recharge in the 1960 s, 1980 s, and 2000 s can be calculated using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recharge coefficients and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of China.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in the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recharge coeffici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ater table decrease. From the 1960 s to the 1980 s, the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recharge coefficient clearly increased in all units. From the 1980 s to the 2000 s, the value slightly increased in the ancient Yellow River alluvial-proluvial and eastern alluvial-marine plains and slightly decreased in the piedmont alluvial-proluvial and central alluvial-lacustrine plains. The piedmont alluvial-proluvial and ancient Yellow River alluvial-proluvial plains exhibited a large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recharge coefficient for the coarse lithology. The amounts of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recharges were 16.23×109(1960s), 19.11×109(1980s), and 19.42×109 m3/a(2000s). The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recharge increased from the 1960 s to the 1980 s then decreased from the 1980 s to the 2000 s in the piedmont alluvial-proluvial and the central alluvial-lacustrine plains. However, this value increased from the 1960 s to the 2000 s in the ancient Yellow River alluvial-proluvial and eastern alluvial-marine pl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China Plain precipitation infiltration recharg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water table
原文传递
湖北襄阳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成刚 《中国防汛抗旱》 2015年第2期57-59,68,共4页
在水资源评价中,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利用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湖北襄阳市降水对浅层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分析雨前不同埋深条件下,次降雨与地下水位上升的关系,最终得到襄阳市多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及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在水资源评价中,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利用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湖北襄阳市降水对浅层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分析雨前不同埋深条件下,次降雨与地下水位上升的关系,最终得到襄阳市多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及年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变化规律,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降水量 降水入渗补给量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襄阳市
下载PDF
气候变化条件下咸阳市城区降水入渗补给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朝逢 郑太林 《地下水》 2019年第3期1-4,共4页
降水入渗补给受诸如气象、下垫面等多种因素影响和控制,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复杂性以及刻画它们的不确定性,因此降水入渗补给呈现出复杂的变化。基于1985-2015年的降水和地下水位监测资料,分析咸阳城区降水的变化趋势,用动态资料分析法... 降水入渗补给受诸如气象、下垫面等多种因素影响和控制,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复杂性以及刻画它们的不确定性,因此降水入渗补给呈现出复杂的变化。基于1985-2015年的降水和地下水位监测资料,分析咸阳城区降水的变化趋势,用动态资料分析法计算研究区的入渗补给系数值,做出研究区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近15年的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分布图,并求得相应的降水入渗量。结果表明,30多年来尽管咸阳城区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但是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呈减小的趋势,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降水入渗量呈减少的趋势。三个年代的降水入渗量分别为3 034.2万m^3,2 821.2万m^3,2 723.6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入渗补给 降水量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气候变化 咸阳城区
下载PDF
小流域地下裂隙潜流对降雨入渗补给的响应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建生 刘昌明 张万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23,26,共5页
采用翻斗法自动量水技术和时域反射仪,对“岩土二元结构”小流域降雨过程、流域出口地下裂隙潜流以及坡地岩土水分的变化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小流域坡地特有的岩土二元结构体具有较强的储、透水性能,小流域在前期坡地岩土... 采用翻斗法自动量水技术和时域反射仪,对“岩土二元结构”小流域降雨过程、流域出口地下裂隙潜流以及坡地岩土水分的变化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小流域坡地特有的岩土二元结构体具有较强的储、透水性能,小流域在前期坡地岩土水分平均为14.48%(埋深100cm范围内)的前提下,发生总降雨量170.25mm,降雨历时31h,平均强度5.5mmh的大暴雨,在小流域出口处未产生地表迳流;地下裂隙潜流对降雨具有明显的响应,起涨和回落过程均较为明显,峰值流量达到810Lh,是降雨前的32.4倍。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岩土二元结构”的水文地质特性对缓解洪峰的形成,降低洪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山区的雨水资源化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裂隙潜流 地下水补给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降水入渗补给条件空间分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颖 郭兆成 +1 位作者 王强强 焦润成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95,共5页
降水入渗补给条件在地下水资源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利用遥感技术,通过构建基于专家经验知识的评价系统和模型,以30 m×30 m栅格单元、一级岩溶水系统的基岩山区及其碳酸盐岩区3个尺度评价分析北京市各区降水入渗... 降水入渗补给条件在地下水资源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利用遥感技术,通过构建基于专家经验知识的评价系统和模型,以30 m×30 m栅格单元、一级岩溶水系统的基岩山区及其碳酸盐岩区3个尺度评价分析北京市各区降水入渗补给条件空间分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范围内碳酸盐岩区的降水入渗补给条件最优;基岩山区的降水入渗补给条件从优到劣的区域依次为房山、门头沟、延庆、平谷和怀柔;碳酸盐岩区的降水入渗补给条件从优到劣的区域依次是怀柔、门头沟、房山、延庆和平谷;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因子是影响降水入渗补给条件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降水入渗 补给条件 分异性
下载PDF
兴国县北部地下水补给量估算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丽珊 刘金辉 +1 位作者 李林波 徐卫东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9年第1期75-79,共5页
地下水是江西省兴国县北部地区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在分析研究区自然地理、地质、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降水入渗系数法、地下径流模数法对不同含水岩组及不同地下水系统的地下水补给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地下水补给量与... 地下水是江西省兴国县北部地区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在分析研究区自然地理、地质、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降水入渗系数法、地下径流模数法对不同含水岩组及不同地下水系统的地下水补给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地下水补给量与含水层出露面积及降水入渗系数有关,兴国县北部地区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1 565万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入渗系数法 地下径流模数 地下水补给量
下载PDF
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常珂 齐登红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8-11,共4页
该文总结了降水入渗补给的模式,通过分析活塞式降水入渗、降水入渗补给的滞后和延迟、降水入渗优先补给等,研究了土壤不同岩性、不同埋深、不同降水时段与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降水入渗补给过程.图5,表1,参8.
关键词 降水入渗 补给地下水 过程分析
下载PDF
降水入渗补给滞时的确定及其在泉流量模拟与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季叶飞 邹靖 +1 位作者 顾锦 张维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2,共3页
由于岩溶含水系统的调蓄作用,降水入渗补给泉水具有明显的滞后,滞后时间视具体水文地质条件而定。本文以济南泉域为例,利用逐步回归方法确定降水对泉水入渗补给的滞时为一年,说明不仅当年的降水量对泉流量有贡献,前一年的降水量对泉流... 由于岩溶含水系统的调蓄作用,降水入渗补给泉水具有明显的滞后,滞后时间视具体水文地质条件而定。本文以济南泉域为例,利用逐步回归方法确定降水对泉水入渗补给的滞时为一年,说明不仅当年的降水量对泉流量有贡献,前一年的降水量对泉流量也有明显的贡献,并得到了相应的泉流量模拟与预测模型,得到了较好的模拟与预测精度,证明考虑降水入渗补给滞时的泉流量模拟与预测模型比不考虑的模型精度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回归 降水入渗补给滞时 泉流量模拟与预测 济南泉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