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华市大气降水的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张苗云 王世杰 +3 位作者 张迎 邱勇俊 杜东方 王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92,共7页
对2004年大气降水样品监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表明,金华市降水样品pH值的分布范围在3.64~6.76之间,降水的酸雨率为79.3%。SO4^2-和NO3^-是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分别占降水中阴离子总量的66.1%和21.7%。NH4^+和Ca^2+是降水中含量最... 对2004年大气降水样品监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表明,金华市降水样品pH值的分布范围在3.64~6.76之间,降水的酸雨率为79.3%。SO4^2-和NO3^-是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分别占降水中阴离子总量的66.1%和21.7%。NH4^+和Ca^2+是降水中含量最高的阳离子,分别占阴离子总量的56.6%和33.4%。降水中这些离子的浓度水平一般比世界上其它地方高,但大大低于国内的北方地区。由于降水中缺乏足够的中和物质,大约76%的降水酸度被NH4^+、Ca^2+和K^+等碱性成分中和。陆源型离子Ca^2+、Mg^2+和K^+以及海盐性离子Na^+和Cl^-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另外Ca^2+和SO4^2-、Mg^2+和SO4^2-、Mg^2+和NO3^-以及Mg^2+和Cl^-之间也可以观察到比较好的相关关系。土壤和海水的富集系数表明,研究区域的Ca^2+和K+主要来源于岩石/土壤风化,SO4^2-和NO3^-主要归因于人为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化学组成 酸度 中和作用 富集系数
下载PDF
中国西南酸雨区降水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周晓得 徐志方 +3 位作者 刘文景 武瑶 赵童 蒋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438-4446,共9页
西南酸雨区为我国主要酸雨沉降区,且是全球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本文将该区9个地点的降雨资料进行了总结、整理和分析,数据包括pH值和主离子成分(Cl^-、SO_4^(2-)、NO_3^-、Ca^(2+)、NH_4^+、Mg^(2+)、K^+、Na^+).该地区降雨中的... 西南酸雨区为我国主要酸雨沉降区,且是全球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本文将该区9个地点的降雨资料进行了总结、整理和分析,数据包括pH值和主离子成分(Cl^-、SO_4^(2-)、NO_3^-、Ca^(2+)、NH_4^+、Mg^(2+)、K^+、Na^+).该地区降雨中的主要阴离子为SO_4^(2-)和NO_3^-,主要阳离子为Ca^(2+)和NH_4^+.与我国其它地区相比,其酸性离子、碱性离子和总离子浓度均普遍高于东南地区、而低于我国北方地区.西南酸雨区主要以pH值为4.5~5.6的弱酸性降雨为主,占总降雨频次的58%左右.根据酸、碱性离子的相关性、中和因子等分析结果,该区雨水中的酸性物质可能受到了碱性离子的中和作用,其中起主要中和作用的离子为Ca^(2+)和NH_4^+.将该区雨水pH值和酸、碱性离子浓度与我国其它地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西南酸雨区降雨受到的中和作用要强于东南地区,但弱于北方地区的降雨.通过对西南酸雨区降雨中主要离子来源的分析和估算,降雨中的酸性离子SO_4^(2-)和NO_3^-主要来自于人为污染;99.7%的Ca^(2+)和84.0%的Mg^(2+)为陆源贡献,这可能与西南地区碳酸盐岩广泛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酸雨区 降雨 PH 中和作用 离子来源
原文传递
近3年太原市夏季降水的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郭晓方 崔阳 +2 位作者 王开扬 何秋生 王新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8-395,共8页
本研究采集了2011~2013年太原市夏季66场降水样品,分析了p H值、电导率和水溶性阴阳离子,探讨了太原市夏季降水的化学组成及来源.结果表明,近3年太原市夏季降水p H值范围为4.63~8.02,加权平均值为5.19;2011~2013年酸雨频率分别为37.0%、... 本研究采集了2011~2013年太原市夏季66场降水样品,分析了p H值、电导率和水溶性阴阳离子,探讨了太原市夏季降水的化学组成及来源.结果表明,近3年太原市夏季降水p H值范围为4.63~8.02,加权平均值为5.19;2011~2013年酸雨频率分别为37.0%、31.2%和17.4%.太原夏季降水的化学组成以SO2-4、NO-3、Ca2+和NH+4为主,阴离子SO2-4和NO-3加权平均浓度分别占阴离子总浓度的67.2%和22.0%,阳离子Ca2+和NH+4加权平均浓度分别占阳离子总浓度的55.1%和29.0%;降水中SO2-4、NO-3、Ca2+和NH+4浓度水平随年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近3年SO2-4/NO-3的当量浓度比分别为2.97、3.06和3.08,平均值为3.02,说明太原市夏季酸性降雨类型为硫酸和硝酸复合型,且硝酸盐的贡献逐年增强.通过中和因子分析,表明太原市夏季降水中Ca2+和NH+4对酸性中和起主导作用,但Mg2+的作用不可忽略.太原市夏季降水中水溶性化学组分主要与燃煤排放有关;结合气团的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太原市夏季降水主要受山西省内南部低空运行的短距离输送气团的控制;西南和东南气团是太原市夏季降水中水溶性化学组分的主要来源.为了有效改善太原市的空气质量,太原南部及本地焦化企业和燃煤电厂污染物的排放应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 降水 化学特征 中和因子 后向轨迹
原文传递
煤矿酸性废水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宗新 刘心中 董风芝 《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00年第3期29-32,共4页
采用石灰石中和沉淀 ,粉煤灰吸附二级处理煤矿酸性废水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用石灰石中和 pH值至 4.5,再用石灰中和至中性 ,并用粉煤灰吸附 ,粉煤灰用量为 10g/l时处理效果较好 .
关键词 石灰石 中和沉淀 粉煤灰 吸附 煤矿 酸性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Coagulation behavior of polyaluminum chloride: Effects of pH and coagulant dosage 被引量:12
5
作者 魏宁 张忠国 +3 位作者 刘丹 吴月 王军 汪群慧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041-1046,共6页
Coagulation mechanisms of polyaluminum chloride(PACl) at various dosages were studied using a conventional jar test at different final and initial pH values during treating kaolin suspension. The optimal final pH and ... Coagulation mechanisms of polyaluminum chloride(PACl) at various dosages were studied using a conventional jar test at different final and initial pH values during treating kaolin suspension. The optimal final pH and dosages for PACl were obtained based on residual turbidity and zeta potential of flocs. The coagulation zones at various PACl dosages and solution p H values were develop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lum. It is found that the optimal mechanism under acidic condition is charge neutralization, while alkaline condition will facilitate the coagulation of PACl. Both charge neutralization coagulation and sweep coagulation can achieve high coagulation efficiency under the alkaline condition ranging from final p H 7.0 to 10.0. Stabilization, charge neutralization destabilization, restabilization and sweep zones occur successively with increasing PACl dosages with the final p H values fixed at 7.0 and 8.0, but restabilization zone disappears at final p H 10.0. When the final p H is not controlled and consequentl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PACl dosage, no typical sweep zone can be observed and the coagulant efficiency decreases at high PACl dosage. It seems that the final pH is more meaningful than the initial p H for coagulation. Charge neutralization coagulation efficiency is dominated by zeta potential of flocs and PACl precipitates. The charge neutralization and sweep coagulation zones of PACl are broader in the ranges of coagulant dosage and p H than those of alum. The results are helpful for us to treat water and wastewater using PACl and to understand the coagulation process of PA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ARATION COAGULATION AGGREGATION precipitation Charge neutralization Sweep flocculation Polyaluminum chloride
下载PDF
硫化沉淀—石灰中和工艺处理矿山酸性废水 被引量:9
6
作者 庄明龙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用硫化沉淀一石灰中和工艺处理矿山酸性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硫化钠加入量为0.80g/L,反应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经硫化沉淀处理后,Cu回收率可达99.96%,Fe沉淀率为7.92%,达到了铜铁分离的目的。再经石灰中和处理后的矿山酸性废水达到G... 采用硫化沉淀一石灰中和工艺处理矿山酸性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硫化钠加入量为0.80g/L,反应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经硫化沉淀处理后,Cu回收率可达99.96%,Fe沉淀率为7.92%,达到了铜铁分离的目的。再经石灰中和处理后的矿山酸性废水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可回用于生产系统或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沉淀 石灰中和 矿山酸性废水
下载PDF
广州市白云山降水的化学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曹玉珍 王少毅 +2 位作者 张干 罗继英 陆少游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9年第6期20-23,共4页
以2006年广州市白云山降水监测资料为基础,对其降水样品的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山降水样品pH值分布为3.04—6.41,雨量加权pH平均值为4.26,酸雨频率为70.2%,降水中的主要阳离子是Ca^2+和NH^+4分别占阳离子总量的46.... 以2006年广州市白云山降水监测资料为基础,对其降水样品的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山降水样品pH值分布为3.04—6.41,雨量加权pH平均值为4.26,酸雨频率为70.2%,降水中的主要阳离子是Ca^2+和NH^+4分别占阳离子总量的46.4%和17.5%;主要阴离子为SO^2-4和NO^-3,分别占阴离子总量的59.0%和19.9%。相对酸度(FA)和中和因子(NF)计算结果表明,约有84.7%的降水酸度被碱性成分Ca^2+和NH^+4中和。利用富集系数方法,计算结果表明SO^2-4和NO^-3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而Ca^2+和K^+主要来源于岩石/土壤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化学特征 源估计 富集系数 中和因子 广州白云山
下载PDF
氰化污水零排放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天贵 赵晓娟 《黄金》 CAS 2001年第5期41-43,共3页
氰化污水零排放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 ,酸化—沉淀—碱中和后废水全循环为氰化工艺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 ,同时可回收有价金属 ,降低氰化物消耗 ,实现含氰废水零排放 。
关键词 氰化贫液 杂质离子 循环 酸化 沉淀 中和 污水处理
下载PDF
2000~2021年中国典型地区大气降水化学与沉降特征
9
作者 程昳璇 关净文 +3 位作者 浮天 蒋伯琪 陈倩 于兴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17-4825,共9页
基于2000~2021年中国东北、华北、华东、东南、西北、西南6个区域10个城市的大气降水组分资料,针对各地区降水量、pH值、降水电导率、水溶性离子浓度及其氮硫湿沉降特征开展了长期变化特征研究,分析了典型地区降水组分的离子中和特性.... 基于2000~2021年中国东北、华北、华东、东南、西北、西南6个区域10个城市的大气降水组分资料,针对各地区降水量、pH值、降水电导率、水溶性离子浓度及其氮硫湿沉降特征开展了长期变化特征研究,分析了典型地区降水组分的离子中和特性.结果表明:2000~2021年中国各研究站点pH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重庆和上海地区的年均pH值至今未达到5.6.济南、西安和重庆站电导率呈现出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西北地区陆源性特征较为明显,Ca^(2+)浓度较高(可达1035.2μeq/L);NO_(3)^(-)浓度在重庆地区有上升趋势,这与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有关;而NH_(4)^(+)在各个地区均有下降;东南地区受海盐影响,Na^(+)和Cl^(-)的浓度相对较高.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硫、氮湿沉降量明显高于东南地区,NH_(4)^(+)-N/NO_(3)^(-)-N各地区均呈下降趋势,但该比值年平均值均大于1,说明大气降水中氮沉降以还原态氮为主.东南地区的降水酸度相对较高,然而酸性离子(SO_(4)^(2-)和NO_(3)^(-))浓度却较低,说明降水酸度还会受到碱性离子(Ca^(2+)和NH_(4)^(+))的影响.在厦门和西安NO_(3)^(-)、NSS-SO_(4)^(2-)和NH_(4)^(+)浓度年变化很小,而pH值、中和潜力和酸化潜力的比值(NP/AP)有明显上升趋势;但西安NP/AP值明显较高,反映西安土壤尘埃中的中和能力比东南地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化学 时空分布 中和能力 硫沉降 氮沉降
下载PDF
广东云浮市降水的离子组成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琰明 钟巍 +3 位作者 彭晓莹 薛积彬 马巧红 蔡颖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115,共5页
2005年4~9月在广东省云浮市采集到28场降水样品进行降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SO4^2-和Ca^2+是物质的量浓度最高的阴、阳离子,平均量浓度分别为291.71μeq/L和284.65μeq/L,占离子物质量浓度总量的75%;SO4^2-/NO3^-的量浓度... 2005年4~9月在广东省云浮市采集到28场降水样品进行降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SO4^2-和Ca^2+是物质的量浓度最高的阴、阳离子,平均量浓度分别为291.71μeq/L和284.65μeq/L,占离子物质量浓度总量的75%;SO4^2-/NO3^-的量浓度比平均为8.64,降水污染主要为硫酸型;降水中碱性离子对酸性离子的中和作用显著.离子浓度高值出现在5月和8月的汛期过渡期,低值则发生在6~7月的主汛期;除NH4^+离子外,其他离子的月平均浓度的变化趋势比较类似,说明这些离子有相近的来源以及类似的传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化学 离子组成 中和作用 云浮市
下载PDF
某黄金冶炼高砷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海辉 王云 +3 位作者 徐晓辉 郭持皓 常耀超 孙留根 《矿冶》 CAS 2015年第4期73-75,88,共4页
对某黄金冶炼高砷废水进行了硫化沉淀与中和沉淀的试验研究,考察了药剂用量、酸度等因素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制适宜的药剂用量及p H值,一级硫化沉淀与一级中和沉淀的除砷率均能达到99.9%以上,经过二级铁盐的深化处理,出水含... 对某黄金冶炼高砷废水进行了硫化沉淀与中和沉淀的试验研究,考察了药剂用量、酸度等因素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制适宜的药剂用量及p H值,一级硫化沉淀与一级中和沉淀的除砷率均能达到99.9%以上,经过二级铁盐的深化处理,出水含砷均小于0.5 mg/L。从处理效果、成本、产渣量及操作环境等因素分析,工程上应用中和沉淀工艺处理该废水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冶炼 高砷废水 硫化沉淀 中和沉淀
下载PDF
印刷电路板生产厂高浓度含油墨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小君 路中培 +2 位作者 王春光 吴瑞祥 苏志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8,共3页
对某印刷电路板生产厂高浓度含油墨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并采用硫化沉淀—中和沉淀—混凝沉淀—催化氧化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出水COD小于90mg/L,ρ(Cu2+)小于0.5mg/L,SS小于50mg/L,出水水质达到GB8... 对某印刷电路板生产厂高浓度含油墨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并采用硫化沉淀—中和沉淀—混凝沉淀—催化氧化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出水COD小于90mg/L,ρ(Cu2+)小于0.5mg/L,SS小于50mg/L,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板 油墨 硫化沉淀 中和 混凝 催化氧化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石灰乳沉淀工艺制备的MHP酸浸-中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爱国 王多冬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67,72,共7页
针对石灰乳沉淀得到的MHP,研究了采用硫酸作为浸出剂进行酸浸,然后利用MHP物料本身的碱性特点,直接对酸浸后液进行中和的工艺过程。考察了温度、终点pH值、MHP放置时间对MHP酸浸过程中镍、钴、锰浸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5℃、... 针对石灰乳沉淀得到的MHP,研究了采用硫酸作为浸出剂进行酸浸,然后利用MHP物料本身的碱性特点,直接对酸浸后液进行中和的工艺过程。考察了温度、终点pH值、MHP放置时间对MHP酸浸过程中镍、钴、锰浸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85℃、终点pH值1.0、MHP放置时间3 d的条件下进行酸浸,MHP中镍、钴、锰浸出率分别达到了99.50%、98.84%和38.58%。为避免MHP中的钴和氢氧化锰中的锰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被氧化、提高钴和锰的浸出率、减少还原剂的加入量,工业化生产时,压滤得到MHP应直接浆化后送酸浸工序。同时,考察了温度和终点pH值对采用新鲜的MHP中和过程中金属浸出率的影响,发现在温度为70~80℃、终点pH值2.0~3.0的条件下,镍、钴、锰的浸出率变化不明显,分别达到了99.5%、98.5%和35%。本工艺可以实现MHP中镍、钴的高效浸出与锰的选择性浸出,可为红土镍矿湿法全流程制备硫酸镍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乳 沉淀 MHP 酸浸 中和
下载PDF
Kosa (yellow sand) components in precipitation collected at central Japan
14
作者 Chohji Tetsuji Kitamura Moritsugu Tabata Masahir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2年第z1期71-77,共7页
In east Asia, acidic gases derived from fossil fuel combustion have increased in the pastdecad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sian dust, also called Kosa (yellow sand) is transported follow-ing windstorms from arid lands ... In east Asia, acidic gases derived from fossil fuel combustion have increased in the pastdecad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sian dust, also called Kosa (yellow sand) is transported follow-ing windstorms from arid lands in the Asian continent. Many researchers have been interested inthe reaction between acidic aerosols and Kosa aerosols as well as the long-range transport ofthese emissions.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in precipitation on along-term basis over Japan, precipitation was sequentially collected from April 1984 to March 1997at Kanazawa located near the coast of the Sea of Japan. Precipitatio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1mm intervals for the first 5 mm rainfall and all volume of rainwater after 6 mm for all precipitationevents with an automatic wet only precipitation collector. According to the analyses of precipitationincluding Kosa aerosols during Kosa periods, the reaction in the air between Kosa and acidiccomponents during the long-range transport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SA aerosols ACIDIC gases precipitation chemical components neutralization.
原文传递
铍矿浸出中和液室温循环沉淀工艺试验研究
15
作者 苏玉成 雷治武 +5 位作者 赵旭 郭昊童 胡鄂明 王红强 胡芳 王清良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111,共7页
目前铍矿浸出生产Be(OH)_(2)工艺一般在煮沸的条件下加入氨水至浸出中和液并搅拌进行沉淀,导致能耗增加、大量氨水挥发,挥发出的氨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并携带含毒性铍物质,严重影响工人的工作环境。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了... 目前铍矿浸出生产Be(OH)_(2)工艺一般在煮沸的条件下加入氨水至浸出中和液并搅拌进行沉淀,导致能耗增加、大量氨水挥发,挥发出的氨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并携带含毒性铍物质,严重影响工人的工作环境。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了中和液循环沉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第1次至第5次循环沉淀时,悬浊液沉淀体积明显上升,进行到第10次后,悬浊液沉淀体积保持平稳波动,分层现象明显,每次沉淀的氨水消耗量均在55-65 mL,悬浊液沉淀体积稳定在2 500-2 800 mL;相较于现有工艺,氨水消耗量降低近70%,Be(OH)_(2)中BeO含量及杂质含量与现有生产方式相当。该试验工艺很大程度上节省氨水用量、减少加热设备的投入、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操作岗位的安全风险,为后续铍中和液沉淀工序的改进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矿 浸出 氢氧化铍 循环沉淀 点滴法 中和液 氨水
下载PDF
典型西南岩溶区工业城市降水酸化缓解原因探究——以柳州市为例
16
作者 朱海燕 辛存林 +2 位作者 刘齐 吴亮君 于奭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3-600,共8页
利用柳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3—2017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分析近年来柳州岩溶区工业城市降水酸化缓解原因,并对离子来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统计柳州近5年的降水pH值发现研究区降水酸化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具有季节性差异,春冬季... 利用柳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3—2017年大气降水监测数据,分析近年来柳州岩溶区工业城市降水酸化缓解原因,并对离子来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统计柳州近5年的降水pH值发现研究区降水酸化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具有季节性差异,春冬季降水酸化相对夏秋季较重.②通过分析降水中主要离子组成及变化特征、计算中和因子(NF)和相对酸度(FA)发现,降水中主要离子浓度出现减少趋势,酸化类型逐渐向硫-硝酸混合型过渡,且99.97%的酸性离子被NH^+_4、Ca^(2+)等离子所中和,所以得出酸性物质的减少和碱性离子的中和作用可能是降水酸化改善的重要因素.③采用Hysplit模型对研究区降水酸化较严重的2016年(共60场)的降水水汽来源进行后向轨迹追踪及聚类分析,显示降水离子组成与浓度不仅与当地污染源有关,还与来自大陆内部西北和西南远距离物质输送有关.上述结果指示由于喀斯特化学风化作用、柳州市严格执行环保规定、大环境改善导致远程传输污染减弱等原因使得柳州市降水酸化情况得到极大改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柳州市酸雨类型逐渐向硫-硝酸混合型过渡,指示随着工业污染的控制得到减弱,日益增长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或许成为研究区下一步治理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州 PH 离子特征 降雨酸化 中和作用 离子来源 后向轨迹模拟
原文传递
广州市黄埔区降水的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
17
作者 许国 马玉凤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3期131-132,153,共3页
以2006年广州市黄浦区降水样品监测资料为基础对广州市工业区降水的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浦区降水样品pH值分布范围在3.56—6.41,雨量加权平均值为4.44。降水的酸雨频率为94.6%,降水中的主要阴离子为SO4^2-和NO3-,分... 以2006年广州市黄浦区降水样品监测资料为基础对广州市工业区降水的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浦区降水样品pH值分布范围在3.56—6.41,雨量加权平均值为4.44。降水的酸雨频率为94.6%,降水中的主要阴离子为SO4^2-和NO3-,分别占阴离子总量的50.6%和29.8%;主要阳离子是Ca2+和NH4+分别占阳离子总量的52.6%和30.5%。相对酸度(FA)计算结果表明约有67.6%的降水酸度被碱性成分的Ca2+和NH4+中和。此外,利用富集系数方法,计算了降水中重要离子的来源,结果表明SO4^2-和NO3-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而Ca2+和K+主要来源于岩石/土壤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化学特征 源估计 富集系数 中和因子
下载PDF
粉煤灰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心中 姚德 董风芝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8-100,共3页
采用石灰石中和沉淀 ,粉煤灰吸附处理煤矿酸性废水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石灰石调节 p H至 4.5 ,再用石灰中和至中性 ,并用粉煤灰吸附 ,粉煤灰用量为 10 g/L时处理效果较好。
关键词 粉煤灰 煤矿 酸性废水 废水处理 石灰石 中和沉淀 吸附
下载PDF
强酸性高浓度含砷废水处理方法与经济性评价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中超 朱利军 +1 位作者 刘锐平 曲久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05-2210,共6页
研究了硫化物沉淀和中和沉淀工艺对强酸性体系下As(Ⅲ)和As(Ⅴ)处理效果,考察了沉淀剂种类与投量、酸度(或平衡pH)等因素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结合共沉淀产物的元素组成与价态分析探讨了2种工艺的除砷机理。研究表明,硫化物沉淀对As(Ⅲ)去... 研究了硫化物沉淀和中和沉淀工艺对强酸性体系下As(Ⅲ)和As(Ⅴ)处理效果,考察了沉淀剂种类与投量、酸度(或平衡pH)等因素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结合共沉淀产物的元素组成与价态分析探讨了2种工艺的除砷机理。研究表明,硫化物沉淀对As(Ⅲ)去除效果优于As(Ⅴ),且As(Ⅴ)去除过程中存在As(Ⅴ)转化为As(Ⅲ)的还原过程;中和沉淀对As(Ⅲ)和As(Ⅴ)去除率均可达到98%以上,但不存在砷形态转化过程。进一步以云南某硫精制酸化工厂实际含砷废水为对象,研究了硫化物沉淀(以Na2S为硫源)、中和共沉淀(Fe(Ⅲ)-Ca(OH)2,Fe(Ⅲ)-NaOH,单独Ca(OH)2和Ca(OH)2-Fe(Ⅱ)等)除砷效果和处理成本,发现上述几种工艺砷去除率均可达到99.0%左右;Na2S共沉淀法处理成本最高,单独Ca(OH)2成本最低但废渣产生量大;Ca(OH)2-Fe(Ⅱ)可在不大幅提高成本的基础上确保处理效果并降低废渣产生量。在工程中应综合原水水质特点、处理水质目标、可接受的处理成本以及含砷废渣处置要求等,确定最佳的处理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沉淀 中和沉淀 强酸性含砷废水 Ca(OH)2-Fe(Ⅱ)共沉淀
原文传递
湿法处理氧化铋渣分离铋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杜新玲 马科友 葛道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30,共5页
采用氯化浸出—水解沉锑—中和沉铋工艺流程从火法处理铜铅阳极泥过程中产出的氧化铋渣中分离铋。研究了终酸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液固比、浸出温度等对铋浸出率的影响;水解方式、pH和水解时间对锑水解率的影响;以及pH、中和时间对铋沉... 采用氯化浸出—水解沉锑—中和沉铋工艺流程从火法处理铜铅阳极泥过程中产出的氧化铋渣中分离铋。研究了终酸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液固比、浸出温度等对铋浸出率的影响;水解方式、pH和水解时间对锑水解率的影响;以及pH、中和时间对铋沉淀率的影响。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铋浸出率可以达到95.25%,锑水解率可达83.77%,铋沉淀率可达99%以上,同时可以回收锑、铜等有价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铋渣 氯化浸出 水解沉锑 中和沉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