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D滴剂、维生素AD滴剂中维生素D的含量 被引量:8
1
作者 林思荣 王勇 +5 位作者 林晨 王磊 许永彬 石贞香 林芳 陈鼎雄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1-500,共10页
目的:建立用于快速测定维生素D滴剂、维生素AD滴剂中维生素D含量的柱切换二维液相色谱方法。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溶解后直接注入液相色谱系统,在第一维色谱完成前维生素D_(3)、维生素D_(3)的初步净化;以9 mL大体积的收集流路收集含有前维... 目的:建立用于快速测定维生素D滴剂、维生素AD滴剂中维生素D含量的柱切换二维液相色谱方法。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溶解后直接注入液相色谱系统,在第一维色谱完成前维生素D_(3)、维生素D_(3)的初步净化;以9 mL大体积的收集流路收集含有前维生素D_(3)、维生素D_(3)的组分,在第二维色谱完成前维生素D_(3)与维生素D_(3)的分离和定量。本方法可以直接分析2种制剂(维生素D滴剂和维生素AD滴剂),无需烦琐的样品制备程序。结果:2种制剂中维生素D_(3)在0.1008~0.9072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重复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4%、0.8%;平均回收率(RSD)分别为100.5%(0.78%)、100.7%(1.6%);检测下限为1.6 ng·mL^(-1),定量下限均为5.3 ng·mL^(-1);7批维生素D滴剂样品的维生素D_(3)含量范围在102.6%~111.8%,11批维生素AD滴剂样品的维生素D_(3)含量范围在97.4%~104.7%。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操作简单,对于油性和脂溶性维生素D制剂中维生素D_(3)的含量测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切换 二维液相色谱 前维生素D_(3) 维生素D_(3) 维生素D滴剂 维生素AD滴剂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高分辨采样二维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D滴剂中维生素D_(3)含量研究
2
作者 吴珏 郭伟斌 +1 位作者 邱晓峰 郑淑凤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9-1175,共7页
目的:建立高分辨采样二维液相色谱法(HiRes 2D-LC)对维生素D滴剂中维生素D_(3)进行准确定量分析。方法:第一维液相色谱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Silica(100 mm×2.1 mm,1.9μm)色谱柱,以正己烷-正戊醇(996∶4)为流动相,流速0.2 mL&... 目的:建立高分辨采样二维液相色谱法(HiRes 2D-LC)对维生素D滴剂中维生素D_(3)进行准确定量分析。方法:第一维液相色谱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Silica(100 mm×2.1 mm,1.9μm)色谱柱,以正己烷-正戊醇(996∶4)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265 nm,柱温40℃;第二维液相色谱采用ShimPack Velox Hilic(50 mm×2.1 mm,2.7μm)色谱柱,以正己烷-正戊醇-异丙醇(98∶1∶1)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265 nm,柱温40℃。二维接口采用六位十四通阀,并配置2个多中心切割阀,对前维生素D_(3)峰和维生素D_(3)峰进行多次连续切割。结果:维生素D_(3)质量浓度在1.0184~5.092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前维生素D_(3)和维生素D_(3)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0.95%和0.40%,重复性试验RSD为0.4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1.4%。供试品溶液在4℃和10℃放置12 h稳定,RSD分别为0.58%、0.66%。采用本法测得6批维生素D滴剂样品中维生素D_(3)的含量分别为100.4%、101.6%、100.9%、101.6%、102.7%、101.6%,与采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0722第四法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方法具有优异的灵敏度、重复性和定量准确性,且省去烦琐的样品前处理步骤,缩短分析时间,改善长样品环带来的峰展宽等问题,显著提高了维生素D_(3)的含量测定效率,降低分析成本,为维生素D滴剂等主成分与辅料难分离制剂的准确定量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采样 二维液相色谱法 正相色谱法 维生素D滴剂 前维生素D_(3) 维生素D_(3) 含量测定 峰纯度确证
原文传递
基于定量核磁共振与色谱含量测定相结合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技术研究
3
作者 王娇娇 葛志伟 +3 位作者 陆诗燕 袁京群 唐宇 王迎超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6-450,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定量核磁共振(qNMR)与色谱融合的相对校正因子(RCF)测定方法,探讨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充分利用qNMR同一次测定中,所有激发原子的光谱常数相同的特点,由核磁信号计算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运用色谱技术测定色谱峰面... 目的建立基于定量核磁共振(qNMR)与色谱融合的相对校正因子(RCF)测定方法,探讨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充分利用qNMR同一次测定中,所有激发原子的光谱常数相同的特点,由核磁信号计算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运用色谱技术测定色谱峰面积之比,进而将两者结果融合,计算出RCF;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相对于香豆素的校正因子为例,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并将该方法用于前维生素D_(3)的RCF的计算。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斜率比值法、多点法、融合技术3种方法测得的RCF值相同,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此外使用该方法测定了前维生素D_(3)相对于维生素D_(3)的RCF,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了该计算方法准确可靠。结论液相色谱与定量核磁共振融合技术,为在缺乏对照品的情况下,计算化合物RCF提供了新思路,解决了性质不稳定、对照品不易获得的化合物RCF测定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核磁共振 液相色谱法 相对校正因子 维生素D_(3) 前维生素D_(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