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鲜肉贮藏前处理及保鲜包装技术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玉琴 齐小晶 +4 位作者 梁敏 王羽 宋树鑫 刘林林 董同力嘎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5-39,共5页
冷鲜肉因其营养物质丰富、安全卫生和肉质柔嫩,已逐渐成为生肉市场的消费主流。但裸露放置极易受到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感染,适宜的包装保鲜技术能使冷鲜肉的卫生条件良好,也可避免肉品因失水而品质下降,从而延长冷鲜肉的货架期,同时有效... 冷鲜肉因其营养物质丰富、安全卫生和肉质柔嫩,已逐渐成为生肉市场的消费主流。但裸露放置极易受到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感染,适宜的包装保鲜技术能使冷鲜肉的卫生条件良好,也可避免肉品因失水而品质下降,从而延长冷鲜肉的货架期,同时有效的贮藏前处理也是延长货架期的关键过程。本文综述了目前冷鲜肉贮藏前处理的技术及国内外冷鲜肉常用的包装技术,旨在为冷鲜肉贮藏前处理及保鲜包装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肉 贮藏前处理 包装技术
下载PDF
双孢菇贮藏不同时期乙醇处理对其保鲜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锦 李云云 +2 位作者 程圣 何欣遥 张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7-233,共7页
在双孢菇贮藏的第0天,第4天,第8天,用浓度400μL/L的乙醇对其熏蒸处理以研究乙醇不同处理时间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前期处理组(第4天)虽然在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m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和维持硬度方面效果不如... 在双孢菇贮藏的第0天,第4天,第8天,用浓度400μL/L的乙醇对其熏蒸处理以研究乙醇不同处理时间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前期处理组(第4天)虽然在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m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和维持硬度方面效果不如入库前处理(第0天)(P<0.05),但在降低呼吸强度方面效果显著,且在相对电导率、总酚含量、菌落总数、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维持较高白度值和感官评价等方面则与入库前处理效果相当(P>0.05)。而贮藏后期乙醇处理(第8天)虽能减弱PPO酶活,但是不能有效抑制呼吸强度的加剧,与感官评价有关的白度、硬度,贮藏后期处理组也不能有效维持。因此,如果双孢菇无法进行入库前乙醇处理,贮藏前期处理(第4天)是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但是不建议在贮藏后期才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乙醇熏蒸 入库前处理 贮藏前期处理 贮藏后期处理
下载PDF
采后热处理对枇杷果实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风娟 邵兴锋 +1 位作者 屠康 赵妍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9-653,共5页
以解放钟枇杷为材料,研究热水和热空气处理对枇杷冷藏(4℃)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8℃36h和48h热空气处理均能够延缓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出汁率的下降,阻止木质素、硬度、细胞膜透性以及果心褐变指数的上升,显著抑制枇杷果实腐... 以解放钟枇杷为材料,研究热水和热空气处理对枇杷冷藏(4℃)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8℃36h和48h热空气处理均能够延缓枇杷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出汁率的下降,阻止木质素、硬度、细胞膜透性以及果心褐变指数的上升,显著抑制枇杷果实腐烂的发生,冷藏后枇杷保持较好的食用品质。2组处理相比38℃热空气处理48h的效果较好一点,但是该处理出现了轻微的热伤害。50℃10min、20min热水处理导致严重的热伤害,加剧了枇杷果实的腐烂,在冷藏14d后失去了商品价值,该热水处理不适合枇杷果实的采后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热处理 冷藏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