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烷/空气在微小型Swiss-roll燃烧器内燃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军伟 钟北京 王建华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5-200,共6页
为了解微小型Swiss-roll燃烧室的工作特点,进行了甲烷/空气预混气的燃烧实验,获得了燃烧器的可燃极限,研究了回热对燃烧器可燃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烷流量在0.8-2.7mg/s之间时,所设计的微燃烧器能够实现CH4/空气的稳定燃烧,并确保... 为了解微小型Swiss-roll燃烧室的工作特点,进行了甲烷/空气预混气的燃烧实验,获得了燃烧器的可燃极限,研究了回热对燃烧器可燃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烷流量在0.8-2.7mg/s之间时,所设计的微燃烧器能够实现CH4/空气的稳定燃烧,并确保火焰位于燃烧器的中心。存在回热时,燃烧器的富氧极限减小,从没有回热时的0.7减小到0.5。但是可燃极限并不关于ER=1对称,富燃极限大,而富氧极限小。同时,对微燃烧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燃烧器中心的回流区使燃烧器能够在较大的可燃极限范围内稳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燃烧室 预混燃烧 甲烷 燃烧特性
下载PDF
当量比对甲烷预混低旋流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柳伟杰 葛冰 +3 位作者 田寅申 袁用文 臧述升 翁史烈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9,共5页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燃烧的流场结构及当量比对甲烷低旋流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气流在喷嘴出口处扩张,形成有利于燃烧稳定的低速区;预混火焰“悬浮”于喷嘴上方,在剪切区的内侧...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燃烧的流场结构及当量比对甲烷低旋流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气流在喷嘴出口处扩张,形成有利于燃烧稳定的低速区;预混火焰“悬浮”于喷嘴上方,在剪切区的内侧,火焰呈 W 型;富燃时,随着当量比的增加,火焰的推举高度略有增加;甲烷/空气预混低旋流流场具有自相似性,无量纲轴向速度的径向分布几乎不受当量比的影响.同时,燃烧室出口的温度随着当量比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当量比为0.8~1.4时变化较为明显,当量比超过1.4后,增加趋势变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旋流 预混燃烧 当量比 甲烷 排温
下载PDF
障碍物场中预混燃烧火焰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于梅春 张登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83-86,92,共5页
利用k-ε湍流模型和拉切滑(SCASM)预混燃烧模型,对障碍物场中预混燃烧火焰进行了三维空间数值模拟。通过对控制方程添加不同的源项以反映障碍物对流场的影响,采用交错网格控制容积法将计算区域进行离散,用SIMPLE算法求解离散控制方程。... 利用k-ε湍流模型和拉切滑(SCASM)预混燃烧模型,对障碍物场中预混燃烧火焰进行了三维空间数值模拟。通过对控制方程添加不同的源项以反映障碍物对流场的影响,采用交错网格控制容积法将计算区域进行离散,用SIMPLE算法求解离散控制方程。模拟结果表明,障碍物的存在改变了燃烧流场的结构,成为加速燃烧甚至诱导爆炸过程的不稳定因素。该研究结果对有效预测障碍物场中火焰走势及其流场的分布情况,加强人们对火焰传播规律的认识,对预防工业灾害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预混燃烧 拉切滑模型(SCASM) 障碍物
下载PDF
电除尘器内转炉煤气爆炸与泄爆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丁志江 王丹 肖立春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2-347,共6页
转炉煤气在回收利用时需要使用电除尘器对其进行除尘处理。针对转炉煤气在混入氧气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爆炸的特性,在改变初始压强、初始温度、氧气浓度及泄爆阀直径等参数的条件下,对转炉煤气爆炸与泄爆过程中压强、温度等发展特征进行... 转炉煤气在回收利用时需要使用电除尘器对其进行除尘处理。针对转炉煤气在混入氧气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爆炸的特性,在改变初始压强、初始温度、氧气浓度及泄爆阀直径等参数的条件下,对转炉煤气爆炸与泄爆过程中压强、温度等发展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氧气浓度对爆炸过程的影响最大,向后依次为初始温度、初始压强,温度发展速率高达7.5×10^5K/s,压强发展速率达到123MPa/s;最大爆炸压强与初始压强呈线性增长的关系.但随初始温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泄爆过程中,泄爆阀直径越大泄爆效率越高,当直径为1400mm时,泄爆时间为1.07s;综合考虑泄爆阀的泄爆能力和经济性,采用3个直径为1200mm的泄爆阀效果最好。数值模拟结果为转炉煤气用电除尘器净化中泄爆阀的设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预混燃烧 泄爆 数值模拟 转炉煤气
下载PDF
不同燃烧方式下甲烷与空气火焰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梦然 朱小磊 +4 位作者 田正林 费林锐 余岳峰 张忠孝 杜梅芳 《能源工程》 2020年第1期34-38,共5页
为研究不同燃烧方式下甲烷燃烧火焰光谱特性,利用高速光纤光谱仪分别对预混和扩散燃烧方式下甲烷与空气燃烧火焰光谱进行采集,对比分析了不同燃烧工况中火焰辐射光谱特点,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扩散燃烧方式下的光谱强度明显高... 为研究不同燃烧方式下甲烷燃烧火焰光谱特性,利用高速光纤光谱仪分别对预混和扩散燃烧方式下甲烷与空气燃烧火焰光谱进行采集,对比分析了不同燃烧工况中火焰辐射光谱特点,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扩散燃烧方式下的光谱强度明显高于预混燃烧;随着空气流量增加, C2*辐射强度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其余三种自由基辐射强度均呈小幅增加趋势,且扩散燃烧火焰中C2*辐射强度峰值明显高于预混燃烧;随着甲烷流量增加,在两种燃烧方式下各自由基辐射强度均呈减少趋势;根据C2*、OH*辐射强度大小与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连续光谱强度可以判断火焰燃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光纤光谱仪 预混燃烧 扩散燃烧 辐射光谱 自由基
下载PDF
燃气热风发生器热风温度控制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庞志辉 冯良 +1 位作者 葛雪 李建设 《上海煤气》 2011年第6期22-25,共4页
针对热风发生器热风温度控制精度不足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全预混燃烧系统的热风发生器。通过实验研究了PID控制模式下热风温度的控制性能,并与传统的ON-OFF控制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PID控制模式下温控精度达到±2℃,而ON-OF... 针对热风发生器热风温度控制精度不足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全预混燃烧系统的热风发生器。通过实验研究了PID控制模式下热风温度的控制性能,并与传统的ON-OFF控制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PID控制模式下温控精度达到±2℃,而ON-OFF模式下的温度波动范围为±20℃。结果表明PID控制模式应用到全预混燃烧系统的热风发生器取得更好的温度控制效果,是一种有效的热风发生器的温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预混 燃烧 热风发生器 PID ON-OFF
下载PDF
一种降低柴油机有害排放物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银山 姚春德 李云强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利用进气预混甲醇来降低柴油机碳烟和NOx排放量,在柴油机高负荷情况下,对喷醇柴油机与原柴油机的负荷特性与外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证明采用喷醇柴油机在碳烟、NOx排放方面明显优于原柴油机。
关键词 柴油机 甲醇 预混燃烧 排放
下载PDF
全预混热风发生器燃烧特性研究
8
作者 董劲松 冯良 鲁泓 《上海煤气》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对全预混燃烧热风发生器进行燃烧实验,观察到该热风发生器的CO、NOx排放浓度都很低,通过对实验数据及误差进行分析,得出了CO、NOx的排放浓度和热风温度与热负荷和风量的关系,即CO、NOx的排放浓度随着风机风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热负荷的... 对全预混燃烧热风发生器进行燃烧实验,观察到该热风发生器的CO、NOx排放浓度都很低,通过对实验数据及误差进行分析,得出了CO、NOx的排放浓度和热风温度与热负荷和风量的关系,即CO、NOx的排放浓度随着风机风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热负荷的增大而上升;一定风机风量下,热风温度随着热负荷的增大而增大,一定热负荷下,热风温度随着风机风量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预混燃烧 热风发生器 排放浓度 热风温度 热负荷
下载PDF
预混合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刘雄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08年第4期1-6,27,共7页
对预混合燃烧降低碳烟形成的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仅有主喷射的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证明采用预混合燃烧确能降低柴油机碳烟形成。
关键词 柴油机 预混合燃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煤矿平巷火灾数值模拟及其特征参数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文虎 张铎 郑学召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67,共6页
为了研究火灾产生的烟气在巷道中的运移和分布规律,采用单混合分数PDF非预混燃烧模型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煤矿水平巷道发生火灾时期的温度场和烟气逆流层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火源强度一定时,通过对火灾过程中0.5、1.0、... 为了研究火灾产生的烟气在巷道中的运移和分布规律,采用单混合分数PDF非预混燃烧模型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煤矿水平巷道发生火灾时期的温度场和烟气逆流层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火源强度一定时,通过对火灾过程中0.5、1.0、1.5、1.8、2.0、2.5 m/s等不同进风速度的模型求解,得出存在阻止高温烟气向火源点上风侧传播和运移的极限风速,模型中的极限风速V_(min)=2.0~2.5 m/s;并推出了逆流层关于风流速度的函数表达式。风流速度一定时,通过对火灾过程中5.24、10.48、15.72、20.96 MW等不同火源强度的模型求解,得出不同火源强度,巷道内温度场的瞬态变化规律;并推算出逆流层关于火源强度的函数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F非预混燃烧模型 巷道火灾 烟气逆流层 火源强度
下载PDF
全预混冷凝壁挂炉冷凝水堵塞保护优化设计研究
11
作者 林林勇 《日用电器》 2022年第12期29-33,共5页
本文基于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的结构特点及其使用环境,研究分析造成冷凝水堵塞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火焰探针检测和虹吸管增设液位开关这两种冷凝水堵塞保护设计方法的差异性及优缺点,并整合得出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案... 本文基于全预混冷凝壁挂炉的结构特点及其使用环境,研究分析造成冷凝水堵塞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火焰探针检测和虹吸管增设液位开关这两种冷凝水堵塞保护设计方法的差异性及优缺点,并整合得出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案能达到更佳保护效果的结论,从而提出全预混冷凝壁挂炉冷凝水堵塞安全保护的优化设计方案,可有效避免对全预混冷凝壁挂炉零部件的损坏,减少其维护成本,以达到延长全预混冷凝壁挂炉使用寿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壁挂炉 冷凝 全预混 冷凝水 堵塞 火焰探针 液位开关
下载PDF
燃气全预混燃烧液槽加热器的研究
12
作者 金芮 冯良 +2 位作者 姬颖 谭建新 陈祥善 《上海煤气》 2011年第5期24-26,30,共4页
在分析目前国内液槽加热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燃气全预混燃烧液槽加热系统,包括金属纤维燃烧器、加热浸管及控制系统等部分。对样机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实际功率、排烟温度、CO和NOx排放量等实验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和设计金属纤维燃气... 在分析目前国内液槽加热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燃气全预混燃烧液槽加热系统,包括金属纤维燃烧器、加热浸管及控制系统等部分。对样机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实际功率、排烟温度、CO和NOx排放量等实验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和设计金属纤维燃气全预混液槽加热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槽加热 全预混燃烧 加热器
下载PDF
顶置式燃气全预混液槽加热器的研究
13
作者 孟莉莉 冯良 +1 位作者 齐亚腾 王会详 《上海煤气》 2014年第6期27-29,共3页
针对目前国内液槽加热器的存在现状,设计了一套顶置式的燃气全预混燃烧液槽加热系统,将加热浸管改造为可拆卸移动的箱状吊装入液槽内,解决了改造老式液槽(特别是非金属液槽)需在侧面液位下方开孔的难题,优化了燃气液槽加热器的结构,保... 针对目前国内液槽加热器的存在现状,设计了一套顶置式的燃气全预混燃烧液槽加热系统,将加热浸管改造为可拆卸移动的箱状吊装入液槽内,解决了改造老式液槽(特别是非金属液槽)需在侧面液位下方开孔的难题,优化了燃气液槽加热器的结构,保证了其更为便捷可移动的效果。对样机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在某功率不同过剩空气系数下的CO和NOx排放量等实验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和设计金属纤维燃气全预混小功率液槽加热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槽加热 顶置式加热器 全预混燃烧 金属纤维燃烧器
下载PDF
先进旋涡燃烧室流动与燃烧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邓洋波 刘世青 钟兢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8-493,共6页
应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应用先进旋涡燃烧室(AVC)概念设计的燃烧室流动和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AVC的总压损失系数、燃烧效率、旋涡结构和燃烧稳定性以及污染物排放,受前后钝体形成的凹腔结构内的气流喷射位置、喷射角度和主气流... 应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应用先进旋涡燃烧室(AVC)概念设计的燃烧室流动和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AVC的总压损失系数、燃烧效率、旋涡结构和燃烧稳定性以及污染物排放,受前后钝体形成的凹腔结构内的气流喷射位置、喷射角度和主气流当量比的影响,其中受凹腔结构内的气流喷射位置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旋涡燃烧室(AVC) 数值模拟 预混合燃烧 污染物排放
原文传递
预混燃烧对湍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志军 武文斐 李保卫 《冶金能源》 2013年第2期21-24,共4页
为研究预混燃烧对湍流影响的机理,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对丙烷/氧气预混燃烧流场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热态燃烧流场的射流扩展区域比冷态射流流场的宽,而且沿着射流方向热态射流速度衰减比较慢,燃烧造成的高温气体膨胀对射流的影... 为研究预混燃烧对湍流影响的机理,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对丙烷/氧气预混燃烧流场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热态燃烧流场的射流扩展区域比冷态射流流场的宽,而且沿着射流方向热态射流速度衰减比较慢,燃烧造成的高温气体膨胀对射流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热态燃烧流场的湍流度要比冷态射流流场的大,由此可知燃烧造成的火焰脉动导致流场的湍流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预混燃烧 湍流度 PIV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