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建地下通道结构下方小间距十字叠交穿越大直径原水管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传富 《建筑施工》 2021年第6期1087-1090,共4页
结合上海轨交14号线浦东大道站—源深路站区间施工实际,对盾构在既有地下通道结构下方小间距十字叠交穿越大口径市政管线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基于东西通道结构与原水管对盾构机的影响、盾构小间距推进对原水管及东西通道二次扰动的影... 结合上海轨交14号线浦东大道站—源深路站区间施工实际,对盾构在既有地下通道结构下方小间距十字叠交穿越大口径市政管线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基于东西通道结构与原水管对盾构机的影响、盾构小间距推进对原水管及东西通道二次扰动的影响,通过预隔离加固及同步盾构推进施工技术措施将小间距施工对上方穿越建(构)筑物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通过分阶段控制技术,对土压力、推进速度、刀盘扭矩、同步注浆等施工流程细化,形成完整的施工工艺,使盾构平稳、安全地穿越原水管及东西通道,有效地保障了相关结构的稳定,总结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穿越 小间距 预隔离 分阶段控制
下载PDF
预隔离管理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效果
2
作者 王小芹 李渊芳 +4 位作者 罗雪方 罗国英 张玉梅 殷康弘 肖敏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1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预隔离管理在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充市某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新入住ICU的患者1118例,其中554例患者为对照组,56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 目的探讨预隔离管理在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充市某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新入住ICU的患者1118例,其中554例患者为对照组,564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取预隔离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和三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隔离管理能早期隔离多重耐药菌带菌者,减少院内交叉感染,有效降低ICU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隔离管理 ICU 多重耐药菌 感染发生率
下载PDF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外墙板高效连接节点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华 卢清刚 +3 位作者 苗启松 张国伟 杜东升 史洪宇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2-38,共7页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LC)外墙板的连接节点有多种,勾头螺栓法应用最为普遍,该连接做法为半刚性节点,限制了ALC外墙板在高层建筑外墙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预埋件式减震摇摆节点,该连接节点解决了主体结构随动变形的适应性难题及墙板的损...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LC)外墙板的连接节点有多种,勾头螺栓法应用最为普遍,该连接做法为半刚性节点,限制了ALC外墙板在高层建筑外墙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预埋件式减震摇摆节点,该连接节点解决了主体结构随动变形的适应性难题及墙板的损伤问题,经理论分析、节点静力试验、平面推覆试验、振动台试验,系统地验证了该连接节点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对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应用于100m高层建筑外墙提供了可靠的柔性节点做法。该新型高效连接节点经过多个工程的实际应用,进一步验证了其安全性、安装便捷性、容差合理性、传力明确性,促进了外墙系统装配式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LC) 预埋件式减震摇摆节点 随动变形
原文传递
隔振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光 庞定慧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8-41,共4页
隔振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物抵抗地面振动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 ,无论这种振动源于建筑物周围的重工业设施、交通设施 (如铁路、重型货车通过等 ) ,还是地震引起的振动 ,在抗震结构体系中采用隔振装置均可弥补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的不足 。
关键词 隔振 隔振弹簧系统 阻尼器 建筑物 抗震结构
下载PDF
共生微生物对昆虫化学通讯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争艳 何梦婷 鲁玉杰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0-1248,共9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调控宿主信息化合物的合成或宿主对信息化合物的感受,共生微生物可以影响昆虫的化学通讯。在进化过程中,共生微生物对宿主化学通讯的功能为昆虫生殖隔离和物种分化提供了选择压力。共生微生物-昆虫化学通讯联系...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调控宿主信息化合物的合成或宿主对信息化合物的感受,共生微生物可以影响昆虫的化学通讯。在进化过程中,共生微生物对宿主化学通讯的功能为昆虫生殖隔离和物种分化提供了选择压力。共生微生物-昆虫化学通讯联系的多态性给其化学和生理本质的揭示造成困难。因此,本文围绕共生微生物对昆虫交配选择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展开综述,并讨论共生微生物对昆虫化学通讯功能的进化意义,以期为共生微生物对昆虫化学通讯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化学通讯 微生物 共生 交配前隔离 昆虫社会行为
原文传递
主动全覆盖筛查与预先接触隔离联用于ICU多重耐药菌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陈慧豪 李敏 +2 位作者 丁亚利 任艳 莫绮君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2144-2147,共4页
目的研究主动全覆盖筛查与预先接触隔离联用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所有入住ICU医疗单元的患者400例为对照组,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所有入住ICU医疗单元的患者40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执行常规多... 目的研究主动全覆盖筛查与预先接触隔离联用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所有入住ICU医疗单元的患者400例为对照组,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所有入住ICU医疗单元的患者40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执行常规多重耐药菌筛查与接触隔离程序,试验组执行主动全覆盖筛查与预先接触隔离联用管理模式,对2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ICU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信行评分高于对照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CRE感染占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全覆盖筛查的多重耐药菌敏感度为93.33%、特异度为99.00%。结论主动全覆盖筛查在多重耐药菌携带者早期识别领域应用价值较高,主动全覆盖筛查与预先接触隔离联用模式利于提升ICU医护人员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信行水平,可减低ICU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覆盖筛查 预先接触隔离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防控
下载PDF
扩孔隔震桩-土相互作用受力性能拟静力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薛俊青 林毅标 +1 位作者 BRISEGHELLA Bruno 黄福云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3-165,共13页
整体桥上部结构在温度及地震作用下所产生的纵桥向变形极易导致混凝土桩的顶部区域发生破坏。扩孔并填充阻尼材料可形成扩孔隔震桩,提高整体桥中混凝土桩的抗震性能。以某整体桥的桥台下单桩为工程背景,考虑不同扩孔直径和阻尼填料(橡... 整体桥上部结构在温度及地震作用下所产生的纵桥向变形极易导致混凝土桩的顶部区域发生破坏。扩孔并填充阻尼材料可形成扩孔隔震桩,提高整体桥中混凝土桩的抗震性能。以某整体桥的桥台下单桩为工程背景,考虑不同扩孔直径和阻尼填料(橡胶颗粒和泡沫),开展扩孔隔震桩-土相互作用受力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研究发现:达到最大荷载时,无扩孔试件出现桩-砂土分离现象;当扩孔直径为2倍桩径时,试件出现桩-阻尼填料和阻尼填料-砂土分离现象,当扩孔直径为3倍桩径时,填充橡胶颗粒的试件的桩身水平位移完全被橡胶颗粒所吸收。故扩孔直径是影响桩身水平位移在阻尼填料中传递方式的关键参数;与无扩孔试件相比,扩孔隔震试件的滞回曲线更加饱满且等效黏滞阻尼比更大,可以发挥阻尼材料的耗能特性;填充橡胶颗粒的耗能效果优于填充泡沫,这是因为松散橡胶颗粒的变形能力和自动复位特性有利于能量耗散,而泡沫的整体性使其黏滞性和减震性不能完全发挥;在扩孔深度范围内,扩孔隔震试件的p-y曲线刚度明显低于无扩孔试件(最大降幅达到45.1%);随着扩孔直径增大或阻尼材料刚度减小,地基土模量系数减小;与无扩孔试件相比,扩孔隔震试件最大荷载略大,初始刚度和桩身最大弯矩略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扩孔隔震桩 拟静力试验 桩-土相互作用 阻尼材料
原文传递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n the Elegans-Group of Caenorhabditis
8
作者 Scott Everet Baird Sara R. Seibert 《Natural Science》 2013年第4期18-25,共8页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s the basis of the Biological Species Definition and can be a driving force of speciation. Theoretical studies have provided models of how reproductive isolation can arise within individual spe...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s the basis of the Biological Species Definition and can be a driving force of speciation. Theoretical studies have provided models of how reproductive isolation can arise within individual species. Genetic tests of these models are limited to populations in which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s present but not complete. Here,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n the Elgans-Group of the nematode genus Caenorhabditis is reviewed. Pre-mating barriers, assortative fertilization and post-zygotic barriers all have been observed in this clade. In some combinations of species, fertile F1 hybrids can be obtained. Therefore, the Elegans-Group of Caenorhabditis is poised to become an important experimental system for the study of reproductive iso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ENORHABDITIS pre-Mating isolation Assortative FERTILIZATION Post-Zygotic isolation
下载PDF
主动筛查结合预隔离在EICU多重耐药菌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敏 奂欢 +3 位作者 杜伶俐 马东玲 陈玉 张朝辉 《巴楚医学》 2022年第4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筛查结合预先接触隔离干预模式在EICU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EICU行主动筛查结合预先接触隔离干预模式1年前后MDRO院内感染发生率、菌种分布、感染部位分布指标的情况,并对临床主动筛查的敏... 目的:探讨主动筛查结合预先接触隔离干预模式在EICU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EICU行主动筛查结合预先接触隔离干预模式1年前后MDRO院内感染发生率、菌种分布、感染部位分布指标的情况,并对临床主动筛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78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869例,干预组918例。干预组院内MDRO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MDRO菌种总体分布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干预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科细菌(CRE)感染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DRO感染部位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动筛查MDRO的敏感度为88.57%,特异度为99.09%。主动筛查得出的检测结果与细菌学培养得出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筛查结合预先接触隔离干预模式能早期识别MDRO携带者,减少MDRO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筛查 预先接触隔离 多重耐药菌
下载PDF
芦鹀种群中的文化、遗传和形态进化的同时比较(英文)
10
作者 Giuliano MATESSI Andrea PILASTRO Guglielmo MARIN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0-737,共8页
我们比较了芦 (Emberizaschoeniclus)两个亚种组 ,即北部的薄喙亚种组和南部的厚喙亚种组的 10个种群中的文化、遗传和形态变异。使用了四个不同的变异标记物 ,其中两个用来测量文化分化 ,一个用来测量遗传分化 ,即微卫星等位基因的频... 我们比较了芦 (Emberizaschoeniclus)两个亚种组 ,即北部的薄喙亚种组和南部的厚喙亚种组的 10个种群中的文化、遗传和形态变异。使用了四个不同的变异标记物 ,其中两个用来测量文化分化 ,一个用来测量遗传分化 ,即微卫星等位基因的频次 ,一个用来测量种群的形态分化 ,即喙的高度。将遗传分化作为进化时间的尺度 ,我们计算了亚种组间和组内分化指标与所估计的进化率之间的相关性 ,发现只有文化定量指标和遗传分化与种群的形态分化相关 ,而两个文化分化指标之间没有关系 ,文化分化与遗传分化之间也没有关系。使用文化 -定量分化指标 ,发现亚种组间的文化进化率高于亚种内的文化进化率 ,提示鸣唱在防止杂交方面只有微弱的、也许是次要的作用。鸣唱定量特征的变异与微卫星频次相同 ,实际上在自然界中更可能是遗传决定的 ,这可以解释由于分析两个文化变异指标所得出的结果的不一致性。鸣唱的声学特性可能由于栖息地的差异或形态上的限制而发生了演变 ,而文化传播单位 (M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种 种群 遗传分化 形态分化 微卫星 杂交 变异 标记物 等位基因 定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