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用临界慢化原理探讨常见未病状态——血糖失稳态 被引量:5
1
作者 石康乐 刘晓玉 +8 位作者 胡影 王晓聪 杨方燕 雷聪 王诗尧 于欣萍 王娟 于越凡 孟庆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37-1047,共11页
中医学使用阴平阳秘的相对平衡状态界定人的健康,即健康是人体这个开放复杂巨系统整体动态平衡的稳态。稳态失衡则进入狭义的未病状态,邪正相争,存在向愈与向疾的两种演化趋势,一旦扰动过强或干预不力,则系统持续失稳,突变形成疾病稳态... 中医学使用阴平阳秘的相对平衡状态界定人的健康,即健康是人体这个开放复杂巨系统整体动态平衡的稳态。稳态失衡则进入狭义的未病状态,邪正相争,存在向愈与向疾的两种演化趋势,一旦扰动过强或干预不力,则系统持续失稳,突变形成疾病稳态。治未病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原则,贯穿中医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临床过程始终,对于多种疾病未病人群的筛查与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围绕生理意义巨大、病理影响广泛的血糖失稳态,详述其防治意义、筛查现状与干预方式,系统分析其作为多种重大疾病未病状态的临界慢化原理,阐释中医治未病方法论所蕴含的基于系统整体性与开放性的藏-象映射模型思维、基于系统动态发展的临界慢化模型思维,探讨基于中医四诊合参的未病状态识别与干预路径,以期为复杂性科学视域下的中医诊疗模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病 血糖失稳态 临界慢化 藏象
原文传递
中医药跨学科交叉研究模式探讨——以痰湿体质血脂异常未病状态的客观表征为例
2
作者 王怀玉 赵彤 +4 位作者 王济 李玲孺 李英帅 高随祥 王琦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3-556,共4页
当前中医药跨学科研究多来自于中医药应用需求和成熟理工技术的简单对合。通过学科交叉的方式,提升中医药原创思维模式在当前时代的创新发展,同时以医学任务激发跨学科专业的创新与发展,可实现中医现代发展的更高目标。以痰湿体质血脂... 当前中医药跨学科研究多来自于中医药应用需求和成熟理工技术的简单对合。通过学科交叉的方式,提升中医药原创思维模式在当前时代的创新发展,同时以医学任务激发跨学科专业的创新与发展,可实现中医现代发展的更高目标。以痰湿体质血脂异常未病状态的客观表征研究为例,从科学问题定位、关键医学任务聚焦、跨学科理念与技术探索方面探讨跨学科交叉中医药研究的研究方法。总结中医药跨学科交叉研究的通用研究设计与思路,包括定位科学问题、明确医学任务、建立跨学科基础及以医学目的引导跨学科专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学科交叉 痰湿体质 血脂异常 未病状态 客观表征
原文传递
基于临界慢化理论的中医“未病”状态识别建模研究初探
3
作者 王诗尧 石康乐 +2 位作者 雷聪 杨方燕 孟庆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319,共8页
中医“未病”理论关注从健康到疾病动态、连续的演化特点,重视从健康到疾病复杂、渐变演化过程中的早期辨识和干预。从系统整体性、演化性角度来看,“未病”理论和复杂性科学具有相同本质的健康观和疾病观——将机体视为连续、动态变化... 中医“未病”理论关注从健康到疾病动态、连续的演化特点,重视从健康到疾病复杂、渐变演化过程中的早期辨识和干预。从系统整体性、演化性角度来看,“未病”理论和复杂性科学具有相同本质的健康观和疾病观——将机体视为连续、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呈现“稳态-失稳态-相变-另一稳态”的非线性特点。本文从复杂性科学非线性动力学视角,运用临界慢化理论阐释中医未病-已病演化规律的科学内涵,并基于该理论及其发展产生的动态网络生物标志物方法,结合中医四诊合参的宏观体征及包含转录组学和微生物组学的微观特征,提出融合宏观、微观多层级信息,构建具有中医诊疗特点的“未病”临界状态识别模型,为复杂疾病早期预警提供新视角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病 中医 临界慢化 复杂系统 模型框架 动态网络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疲劳与未病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珊 李乃民 +1 位作者 王春燕 李仕维 《光明中医》 2012年第10期1941-1944,共4页
目的为在未病的广泛含义概念中,寻找和发现诊断未病最简捷的方法。方法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排除常规体检,符合现代医学诊断标准,确诊为某一种疾病病例。对其不能确诊有疾病者,进一步规范西医疲劳问卷调查和医师四诊检查,按... 目的为在未病的广泛含义概念中,寻找和发现诊断未病最简捷的方法。方法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排除常规体检,符合现代医学诊断标准,确诊为某一种疾病病例。对其不能确诊有疾病者,进一步规范西医疲劳问卷调查和医师四诊检查,按照评分法,确定疲劳程度与未病和已病的关系。结果在2672名体检人群中除360人可确诊为某一种疾病,余2312人中有2108占91.17%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疲劳。并经中医四诊检查,可归类于14个中医证型。结论有疲劳就有未病存在,这是本研究的客观结论,使浩如烟海的未病领域,有一个简单而清晰易于确诊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未病 亚健康
下载PDF
亚健康与“治未病”的概念、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84
5
作者 王天芳 孙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29-933,共5页
本文在阐述亚健康的概念与范畴及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与范畴的基础上,论述了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的关系,认为亚健康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可指导亚健康的临床... 本文在阐述亚健康的概念与范畴及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与范畴的基础上,论述了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的关系,认为亚健康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可指导亚健康的临床辨识及干预,开展亚健康的研究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治未病"的内涵及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治未病 概念 范畴 关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药防治策略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33
6
作者 魏戌 章轶立 谢雁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5-9,共5页
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刻不容缓。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慢性病中的常见病,具有病因复杂、病程长、病情迁延、预后差、常伴有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的特点。中医药防治... 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刻不容缓。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慢性病中的常见病,具有病因复杂、病程长、病情迁延、预后差、常伴有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的特点。中医药防治策略主要是辨识中医危险因素,评估发病风险;遵循中西医临床实践指南、重视中药高级别研究证据;开展远期随访研究,采集研究人群中医学信息并建立生物样本库。具体研究方法是在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将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与试验研究方法有机结合开展疾病防治工作。骨量正常或减少阶段,重点评价中医干预方案改善骨密度情况;骨质疏松尚未发生骨折阶段,重点验证中医、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预防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骨质疏松性骨折阶段,重点研究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是否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和防止骨折再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从而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防治 治未病
下载PDF
吴学苏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经验拾萃 被引量:17
7
作者 姚启政 吴学苏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679-681,共3页
[目的]归纳总结吴学苏教授对桥本甲状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吴师多年诊治本病的典型医案,研究分析其临床辨证及遣方用药规律,归纳总结其治疗经验,并列举验案进行佐证。[结果]吴师结合中西医理论及... [目的]归纳总结吴学苏教授对桥本甲状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吴师多年诊治本病的典型医案,研究分析其临床辨证及遣方用药规律,归纳总结其治疗经验,并列举验案进行佐证。[结果]吴师结合中西医理论及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本病最常见的病因是情志内伤,以痰浊内郁为重要病理环节,治疗上强调从痰论治,以二陈汤为基础方,根据不同证型辨证加减。同时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合理运用中医药,干预本病发生进展,可有效避免或延缓不可逆甲减及癌变的发生。所举验案为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甲减期,吴师据其“脾肾阳虚、痰浊内郁”的病机,以温肾健脾、化痰散结法治之,成功降低其抗体水平,避免临床甲减的发生。[结论]吴学苏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经验丰富且颇具疗效,其临证方法及诊治特色,对临床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瘿病 名医经验 吴学苏 医案 中医治疗 治未病
下载PDF
从体质谈哮喘的“治未病”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尚礼 宋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哮喘发病有明显体质差异,而辨体论治是防治哮喘的关键。应用"治未病"思想,在"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两个阶段进行干预,可以预防哮喘发病,减少发作次数。
关键词 哮喘 体质 治未病
下载PDF
我国基层骨质疏松症防治的问题及策略 被引量:15
9
作者 林贤灿 吴建军 +9 位作者 黄宏兴 万雷 林燕平 黄佳纯 袁嘉尧 林适 杨志杰 杨彬彬 东智卓玛 唐子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78-1682,共5页
人口老龄化势不可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安全的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增龄性的慢病,有着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费用高、病程长、疗程长、生存质量低的特点,社会关注度仍旧不足。... 人口老龄化势不可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安全的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增龄性的慢病,有着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费用高、病程长、疗程长、生存质量低的特点,社会关注度仍旧不足。基层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基层”)作为我国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然而基层仍存在知晓率低、药物选择不明确、自我定位不清晰、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尚未建立及人才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本文结合基层的实际情况及特点,认为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模式是关键,提出“营养、阳光、运动”六字方针,建议不断推进学科及学术组织建设,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及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呼吁骨质疏松症纳入慢病管理,推进分级诊疗,以实现全程管理及综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基层医疗机构 预防 对策建议 治未病
下载PDF
五运六气与疾病发生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璐颖 翁於欢 +2 位作者 郑勇 毛盈颖 李正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617-621,630,共6页
[目的]通过系统整理相关文献,对五运六气理论与疾病发生相关性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方法]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对数据库中1958年至2018年9月30日关于五运六气理论临... [目的]通过系统整理相关文献,对五运六气理论与疾病发生相关性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方法]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对数据库中1958年至2018年9月30日关于五运六气理论临床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五运六气学说与疾病发生相关性研究现状。[结果]运气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研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多出生于不平和年份;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病)的患者与太阳寒水之气密切相关;恶性肿瘤中的肺癌,从气而言在风火或燥热易于发生等。人体后天易患疾病与胎孕期、出生或发病时运气特征有一定的关联。[结论]目前绝大多数研究仅回顾性地研究运气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五运六气理论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运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方法,深入研究五运六气理论与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运六气理论 相关性研究 治未病 中医体质学 系统综述
下载PDF
论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丛晶 黄晓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13-314,共2页
"治未病"是中医学中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它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层面的指导思想和丰富内容。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是指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 "治未病"是中医学中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代表着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它包含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个层面的指导思想和丰富内容。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是指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种社区卫生综合服务功能。两者在理论上和具体实施时有着不谋而合的相通点,开发和拓展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中的应用,无论是对于人类的健康生存还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六位一体 社区卫生服务 中医
下载PDF
论中医“治未病”的学术特色 被引量:13
12
作者 马烈光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从理论层面阐述中医"治未病"的学术特色,以利于"治未病"学术思想的传播,把握"治未病"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方法:以基本观念、目标、干预客体、策略等为研究对象,比较中西医之间的异同,阐明中医&qu... 目的:从理论层面阐述中医"治未病"的学术特色,以利于"治未病"学术思想的传播,把握"治未病"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方法:以基本观念、目标、干预客体、策略等为研究对象,比较中西医之间的异同,阐明中医"治未病"的学术特色。结果:中医"治未病"学术的基本观念是整体动态,其根本目标是和谐适度,其干预客体着重在于人体自身,其根本策略在于通过综合调理以提高机体自身的素质和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结论:中医"治未病"在学术特征上有着现代医学尚不具备的特色,这些特色从理论上看较之更具有广泛适应性和方便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预防医学 中医理论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大健康理念在浙江中医“治未病”工程中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嘉璐 郭滢 +7 位作者 张乐吟 张舟 马好梦 俞晓东 何富乐 吴夏秋 曹维明 郭清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562-568,共7页
[目的]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大健康理念在浙江中医"治未病"工程的实践经验,为国家"治未病"健康工程提供参考并树立典范。[方法]研读2003~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有关大健康理念的讲话,纵向比较浙江省&qu... [目的]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大健康理念在浙江中医"治未病"工程的实践经验,为国家"治未病"健康工程提供参考并树立典范。[方法]研读2003~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有关大健康理念的讲话,纵向比较浙江省"治未病"工作近年来的进展,横向比较浙江省各地区工作成效,对经典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并开展群众访谈,系统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大健康理念在浙江中医"治未病"工程中的实践经验。[结果]自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大健康理念的讲话以后,浙江省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中医药方面财政投入快速增长,中医药人才获得更好培养,中医药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中医"治未病"工程不断推进,杭州、湖州、嘉兴等地成效显著。[结论]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健康理念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前瞻性等特性,其在浙江中医"治未病"工程的实践,不但能让群众了解支持"治未病"理念,并为国家"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更能将其向全国推广,让全民共享"治未病"工程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讲话 浙江 大健康 治未病 中医药服务 理念 实践
下载PDF
基于“治未病”思想从中医体质论经间期出血防治 被引量:10
14
作者 朱玲玲 张翼宙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959-960,964,共3页
[目的]运用"治未病"思想探讨中医体质在经间期出血防治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归纳法总结经间期出血患者的常见体质偏颇类型,使用演绎法分别阐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护中纠正各型体质偏颇的具体方法。[结果]经间期出血... [目的]运用"治未病"思想探讨中医体质在经间期出血防治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归纳法总结经间期出血患者的常见体质偏颇类型,使用演绎法分别阐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护中纠正各型体质偏颇的具体方法。[结果]经间期出血患者常见体质为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瘀血质,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可以通过药物、饮食、情志、锻炼等方法滋补肾阴、补气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调整体质偏颇。[结论]运用"治未病"思想纠正经间期出血患者体质偏颇,可以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中医体质 经间期出血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愈后防复 月经不调 中医妇科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防治郁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叶金竹 郭霞珍 《中医药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9-11,共3页
运用"治未病"思想防治郁病,不仅能防止郁病的发生,并且能提高患者自我预防意识,主动积极配合,从而收到较好疗效。理论探讨,结合临证体会,试从未病先防、欲病先调、已病防变的角度论述其在防治郁病中的临床运用。
关键词 郁病 治未病 未病先防 欲病先调 已病防变
下载PDF
从三焦气化试论恶性肿瘤的防治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亚平 胡守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945-948,共4页
[目的]探讨三焦气化的概念,并由此论述恶性肿瘤的防治。[方法]分析三焦气化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联性,结合中医'治未病'观,并和现代预防医学理念俱进,重点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方面探讨恶性肿瘤的防治。[结果]三焦气... [目的]探讨三焦气化的概念,并由此论述恶性肿瘤的防治。[方法]分析三焦气化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联性,结合中医'治未病'观,并和现代预防医学理念俱进,重点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方面探讨恶性肿瘤的防治。[结果]三焦气化异常可促使人体正虚变化,此和恶性肿瘤的产生有关联。从三焦气化去应对恶性肿瘤发展的三阶段,即未病时助平人保持健康状态、抑制将病的态势以防恶性肿瘤的发生,已病时直接铲除病邪、截断传变的途径以治疗恶性肿瘤及防止转移,疾病后期着重恢复人体正气。[结论]三焦气化作为一衍生概念,渊源于经典,它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恶性肿瘤未生、既生、发生后期发挥重要作用。此理论可作为临床指导,更好地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气化 恶性肿瘤 预防 三阶段 治未病
下载PDF
基于生物网络的中医药学原理探索 被引量:6
17
作者 谌攀 吴博文 +1 位作者 张鹏 李梢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9,共13页
中医药生物学基础不清、方剂作用机制不明、缺乏符合中医药整体特点的研究方法学体系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面临的关键瓶颈.随着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以生物网络为切入点开展中医药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学等前沿科学... 中医药生物学基础不清、方剂作用机制不明、缺乏符合中医药整体特点的研究方法学体系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面临的关键瓶颈.随着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发展,以生物网络为切入点开展中医药学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学等前沿科学技术的交叉研究,成为探索中医药科学原理、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基于生物网络的“网络靶标”理论有望突破宏微观内在关联解析的鸿沟,实现还原论和整体论的有机融合,架起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研究桥梁,成为探索中医药学原理的突破口之一.“寒、热”等中医药核心诊疗概念、治未病等中医特色理论的科学内涵阐明是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李梢课题组的研究,综述了基于生物网络的中医药研究理论与技术方法,及其应用于“寒、热”“治未病”等中医特色理论的病证结合科学原理探索所取得的进展,以期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解读中医药学原理,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原理 生物网络 寒热证候 治未病 网络靶标
原文传递
构建“治未病”IGT干预模式和评价体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纲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86-587,共2页
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这种健康维护理念的变化与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息息相关。构建"治未病"IGT干预模式和评价体系,以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干预IGT... 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这种健康维护理念的变化与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息息相关。构建"治未病"IGT干预模式和评价体系,以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干预IGT必将给糖尿病的预防带来新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糖耐量低减 糖尿病 干预模式 评价体系
下载PDF
“治未病”思想在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龚震 马勇 +2 位作者 郭杨 刘孟敏 于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86-1390,共5页
探讨“治未病”思想在指导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基于“治未病”思想的内涵,遵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对于“治未病”思想的解读,依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机制,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既病防渐”三个方面,... 探讨“治未病”思想在指导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基于“治未病”思想的内涵,遵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对于“治未病”思想的解读,依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机制,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既病防渐”三个方面,浅析“治未病”思想在指导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防治中的具体应用。“治未病”思想指导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法简、便、验、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思想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痿
下载PDF
CATCH-LIFE中国多中心研究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概念验证和新思路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海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7-309,共3页
来源于中国14家三甲医院合计4000余例的前瞻性慢性肝病急性加重患者队列对目前的慢加急肝衰竭前期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验证。同时基于上述队列获取的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三种寻找ACLF早期阶段的思路。
关键词 肝衰竭 慢加急性 肝衰竭前期 黄金干预窗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