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战争观的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程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7-149,共3页
通过纵横比较,点面结合的方法,辨证系统地研究先秦时期的战争观。认为,先秦战争观的发展大约经历了4种形态:天命战争观、民本战争观、功利战争观和战争观的初步融合。在先秦战争领域,有三对矛盾相互角力,推动了战争观的发展:一是战争目... 通过纵横比较,点面结合的方法,辨证系统地研究先秦时期的战争观。认为,先秦战争观的发展大约经历了4种形态:天命战争观、民本战争观、功利战争观和战争观的初步融合。在先秦战争领域,有三对矛盾相互角力,推动了战争观的发展:一是战争目的上的服人与兼并;二是战争手段上的重人道与重实力;三是王权与军权,即政治与军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观 天命 民本 先秦
下载PDF
先秦时期墓上建筑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明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80,共18页
本文对先秦时期的墓上建筑进行类型学分析,总结了各时期墓上建筑的特点和分布状况。商代已出现墓上建筑,但为数很少,与等级无关,其源头还不能找出合理的答案。西周除商系前掌大墓地极少数西周早期墓葬沿用墓上建筑外,其他地区基本不见... 本文对先秦时期的墓上建筑进行类型学分析,总结了各时期墓上建筑的特点和分布状况。商代已出现墓上建筑,但为数很少,与等级无关,其源头还不能找出合理的答案。西周除商系前掌大墓地极少数西周早期墓葬沿用墓上建筑外,其他地区基本不见墓上建筑,北吕ⅤM301属孤例。墓上建筑的再度出现为春秋时期,见于雍城秦公陵园,战国时期在三晋地区流行开来,但其他地区不见。东周时期采用墓上建筑的,均为高级贵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墓上建筑 源流 等级
原文传递
先秦词汇的时代特征自动获取及文献时代的自动判定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浏 李斌 +1 位作者 曲维光 陈小荷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113,共7页
词汇的时代特征能反应词汇在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规律。该文将先秦分为前春秋、春秋和战国三个时代,获取并研究这三个时代的时代独有词、时代特征词及时代发源词。该文提出两种自动判断先秦文献时代的方法,分别基于向量相似度和朴素贝叶... 词汇的时代特征能反应词汇在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规律。该文将先秦分为前春秋、春秋和战国三个时代,获取并研究这三个时代的时代独有词、时代特征词及时代发源词。该文提出两种自动判断先秦文献时代的方法,分别基于向量相似度和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在25种先秦文献上后者的分类性能更稳定。最后该文使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验证了《列子》并非成书于先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词汇 时代 向量空间模型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下载PDF
汉语“可能”、“必然”意义表达的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海霞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2-86,共5页
文章选取先秦、明清和现代三个时段的语料来探究汉语"可能"、"必然"意义表达的发展。在《论》《孟》《老》《庄》里,"可得"(可能)的用例都能换成"可以",并仅出现于否定句和反问句。"必&qu... 文章选取先秦、明清和现代三个时段的语料来探究汉语"可能"、"必然"意义表达的发展。在《论》《孟》《老》《庄》里,"可得"(可能)的用例都能换成"可以",并仅出现于否定句和反问句。"必"修饰动词,用于某些具体条件下,尚不表达"无条件",它有时被夸张使用。"可得"和"必"都有明显的强调色彩。明清语料里,"可得"的表达依旧,"必然"已经发展成能作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的词。先秦和明清语料中表必然的都比表或然的多一倍以上。时代越早,语言越情绪化。真的"可能"见于中古,但是长期不发展。现代爆炸式发展,与"必然"构成了一个对立统一的逻辑范畴,表达清楚的模态概念。现代语料的"可能"词频是"必然"的六倍多,反映人们对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认识增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明清 现代 必然 可能 可得 模态词
下载PDF
从《诗经》看先秦的美女观 被引量:4
5
作者 焦杰 魏秀平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49-53,139,共5页
通过对《诗经》中诸多歌吟和感叹女性之美的诗篇的分析和论述,可以发现先秦时代对女性美的要求与后世传统社会有较大的区别,高大健壮的女性被视为最美的女性,最受君子欢迎。女性之美与男性之美并无明显的不同,只要高大健壮、眼睛明亮,... 通过对《诗经》中诸多歌吟和感叹女性之美的诗篇的分析和论述,可以发现先秦时代对女性美的要求与后世传统社会有较大的区别,高大健壮的女性被视为最美的女性,最受君子欢迎。女性之美与男性之美并无明显的不同,只要高大健壮、眼睛明亮,不论男女都是美丽的。此种美女观的产生与宗法社会要求女性多生多育以使家族繁衍和壮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先秦 美女观
下载PDF
先秦丧服制度中的性别等级地位差异问题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段塔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5-110,共6页
丧服制度是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与先秦宗法制互为表里的社会制度,先秦时期的丧服制度是在确保父系(夫系)家族利益优先的前提下,对女性在服制内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普遍采取“压降”的办法加以限制,甚至剥夺... 丧服制度是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与先秦宗法制互为表里的社会制度,先秦时期的丧服制度是在确保父系(夫系)家族利益优先的前提下,对女性在服制内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普遍采取“压降”的办法加以限制,甚至剥夺,这必然导致先秦服制中性别等级地位的不平等。先秦服制中性别等级地位的差异,正是先秦统治者将“亲亲”、“尊尊”、“长长”以及“男女有别”等一套宗法制精神“外化”于丧礼服饰中的表现。其目的在于维系和巩固父权家长制的统治和宗法家族社会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丧服制度 父权制 性别等级地位差异
下载PDF
士之溯源及其早期衍变 被引量:3
7
作者 余江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9-116,共8页
“士”对中国古代文明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士”之初义为“任事”,后来,时代的推进和与士相关的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带来了词义的改变。殷周时期,士成为社会等级制中最低级的贵族。春秋中后期,士开始了向“古代知识分子”的伟大过... “士”对中国古代文明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士”之初义为“任事”,后来,时代的推进和与士相关的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带来了词义的改变。殷周时期,士成为社会等级制中最低级的贵族。春秋中后期,士开始了向“古代知识分子”的伟大过渡。春秋战国之交,新型的文士集团已经略具雏形。战国时期的士,则呈现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面目。国祚短暂的秦代对士的演进也有着颇为深长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古代文明 中国 词义 社会等级制 文化史
下载PDF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史揆要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子方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4,136,共6页
在先秦,真、善、美密不可分,艺术与诸子学说更是交织在一起,它们从美与艺术的外部规律入手,构成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母体,但实用艺术理论则因其远离哲理而首先独立。尽管儒家将其补入经典,《考工记》仍顽强地体现出实用艺术... 在先秦,真、善、美密不可分,艺术与诸子学说更是交织在一起,它们从美与艺术的外部规律入手,构成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母体,但实用艺术理论则因其远离哲理而首先独立。尽管儒家将其补入经典,《考工记》仍顽强地体现出实用艺术本体论的独有属性。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发展史上第一个转型时期。人们的认识已不局限于诸子美学,也不满足于外部规律探讨,而拓展和深入到艺术各个门类。在唐代,门类艺术理论进一步发展,构成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核心范畴得以形成。宋代以后,各种艺术门类基本健全,理论上同样显示了前所未有全面和成熟,涌现出一些具有总结性的有关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创作问题的著作。晚清学者刘熙载的《艺概》一书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著者标举"观其全"和"兼通",用"艺"这个词将文、诗、词、曲、书法等艺术形式囊括其中,与后世谈论的艺术学基本概念暗合,在艺术理论史上,体现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独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史 艺术理论 先秦 中古 近世 刘熙载
下载PDF
中国先秦时期的素食观 被引量:2
9
作者 邓永芳 刘国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5-32,共8页
中国先秦时期形成了农业文明时代素食观的基本思想形态,其中有较为明确观点的主要有儒家、道家和墨家。儒家的素食观念不甚清晰,但也为维护社会秩序建立了因礼而设的素食制度,并开始把仁爱理念拓展到饮食文化中,总体上不反对肉食,但主... 中国先秦时期形成了农业文明时代素食观的基本思想形态,其中有较为明确观点的主要有儒家、道家和墨家。儒家的素食观念不甚清晰,但也为维护社会秩序建立了因礼而设的素食制度,并开始把仁爱理念拓展到饮食文化中,总体上不反对肉食,但主张在特定时间范围内食素。道家通过提倡素食达到节性适欲的目的,以此调适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墨家和《吕氏春秋》都提出了论述系统、逻辑明晰的素食主张,其中墨家通过提倡素食来达到节财养俭的目的,以此反对和批判统治阶级的贪婪行为。先秦素食观是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在当今生态文明时代,先秦素食观既可以也应该通过创造性转化而重获生机。事实上,健康、科学、合理、有文化品位的饮食观才是这个时代我们应提倡的。先秦素食传统中的优秀文化因子丰富了中华民族饮食观念里面的传统意蕴、民族底蕴和人文涵蕴,既可以也应该成为现代饮食观的有机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食观 先秦 时代性转化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历代释“忠”述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裴传永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99,共4页
“忠”这个概念首见于《论语》。在先秦典籍中,对“忠”字的解释可谓多种多样,视角不同,侧重点各异,但基本上都是围绕人的心志展开论说,强调的是内心的真诚不欺和外在行为的大公无私。汉唐至明清时期,学者们对“忠”意蕴的诠释,具有较... “忠”这个概念首见于《论语》。在先秦典籍中,对“忠”字的解释可谓多种多样,视角不同,侧重点各异,但基本上都是围绕人的心志展开论说,强调的是内心的真诚不欺和外在行为的大公无私。汉唐至明清时期,学者们对“忠”意蕴的诠释,具有较之以前明显不同的几个特点,具体说来就是:其一,许多学者都能自觉地运用声训、形训、义训等训诂方法释“忠”;其二,不少学者关于“忠”的训释是结合对《论语》文本的解读而进行的;其三,学者们的训释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了各自的时代特点和学派特点。近现代学者释“忠”,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荡除旧伦理、建设新道德的时代背景下,勇于剔除附加在忠范畴上的封建意识,并在复归其原初意义的同时,又赋予其以鲜明的时代精神,使“忠”这个古老的伦理概念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汉唐 明清 近现代 伦理
下载PDF
先秦时期的人口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文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6,共6页
先秦时期的人口思想主要包括重民、爱民、养民、简单的人口分工、提倡人口众多、揭示人的本性等内容。其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人学与人口思想相互交融、与诸多思想家的政治理想相联系。这种以现实需要为研究问题出发点的基本思路、... 先秦时期的人口思想主要包括重民、爱民、养民、简单的人口分工、提倡人口众多、揭示人的本性等内容。其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人学与人口思想相互交融、与诸多思想家的政治理想相联系。这种以现实需要为研究问题出发点的基本思路、揭示人的本性的探求精神、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准确把握,尤其是诸多思想家所展示的辨证联系等方法论,对我们构建科学的人口思想,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人口思想 人口问题
下载PDF
浅论先秦时代“士”阶层与道德教育传播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元业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6-108,共3页
从历史的观点看,“士”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阶级,也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阶层,但在先秦时代的道德教育传播活动中,传播者的角色主要由“士”阶层担当。他们积极投入社会变革的洪流中,成为先秦时代道德教育信息的积极传播者,极大地促进了道... 从历史的观点看,“士”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阶级,也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阶层,但在先秦时代的道德教育传播活动中,传播者的角色主要由“士”阶层担当。他们积极投入社会变革的洪流中,成为先秦时代道德教育信息的积极传播者,极大地促进了道德教育传播活动的发展。而在先秦时代“士”阶层则主要通过游说、设私学、身教、文字媒介等四种方式来传播道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代 士阶层 道德教育 传播
下载PDF
上古至中古“宁”类测度问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素琴 《兰州学刊》 CSSCI 2013年第4期177-182,共6页
古汉语"宁"类测度问句的系统研究目前尚未展开。通过对选定文献的穷尽性考察,我们发现"宁"表推度询问的用法来源于反问,"邪"在"宁"类测度问句的句末语气词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该类测度问句具有... 古汉语"宁"类测度问句的系统研究目前尚未展开。通过对选定文献的穷尽性考察,我们发现"宁"表推度询问的用法来源于反问,"邪"在"宁"类测度问句的句末语气词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该类测度问句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一般用来表示积极测度问。"宁"类测度问句中的动词具有类同化倾向,一般是表示客观存在和主观感知类的动词。中古时期新产生的句末语气词"不"与"宁"类测度问句的疑问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度问句 上古 中古
下载PDF
先秦射文化中的鸟崇拜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永义 仇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69,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先古初民原始射文化形态、殷周射礼、东周弋射中的鸟崇拜现象进行考察。认为:我国先秦存在丰富的射文化形态;先古初民原始射文化形态、殷周射礼、东周弋射中都存在鸟崇拜的文化因素;先秦射文化中的鸟崇拜表明,先秦时期...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先古初民原始射文化形态、殷周射礼、东周弋射中的鸟崇拜现象进行考察。认为:我国先秦存在丰富的射文化形态;先古初民原始射文化形态、殷周射礼、东周弋射中都存在鸟崇拜的文化因素;先秦射文化中的鸟崇拜表明,先秦时期人们对鸟及鸟象征的"日"存在一种复杂甚至矛盾背离的文化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原始射文化 射礼 弋射 鸟崇拜
下载PDF
简论先秦语言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燕秋 《晋中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2-15,共4页
早在先秦时期,语言学研究就已悄然兴起,从中央到地方,到诸子百家,都在不同程度地关注着语言学的研究,其研究范围已经涉及方言、词义辨析、修辞、训诂、语言理论等诸多方面。这些研究不仅启迪了先秦之后的语言学家,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语... 早在先秦时期,语言学研究就已悄然兴起,从中央到地方,到诸子百家,都在不同程度地关注着语言学的研究,其研究范围已经涉及方言、词义辨析、修辞、训诂、语言理论等诸多方面。这些研究不仅启迪了先秦之后的语言学家,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语言学研究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方言 修辞 训诂
下载PDF
先秦诸子关于君臣关系的阐释及现代启示
16
作者 梁洪武 《南昌高专学报》 2012年第1期1-2,20,共3页
本文通过对先秦诸子及其后历朝历代关于君臣关系的理论阐释、争论及发展脉络的介绍,结合当前我国领导干部工作实际,分析现代领导者科学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干群关系的做法与要求。
关键词 先秦诸子 君臣关系 现代启示
下载PDF
试析先秦时期的问题意识
17
作者 陈智勇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33-36,共4页
夏商西周时期,问题意识主要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对发明创造的关注和对社会内容的思考。夏商时期人们通过占卜表达疑问,通过民众的责问表达对国家前途的思考。西周后期社会危机加深,社会问题最多,问题意识日益凸显。春秋战国时... 夏商西周时期,问题意识主要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对发明创造的关注和对社会内容的思考。夏商时期人们通过占卜表达疑问,通过民众的责问表达对国家前途的思考。西周后期社会危机加深,社会问题最多,问题意识日益凸显。春秋战国时期,问题意识更加偏重于社会层面。如何实现争霸、如何改革和自强、如何看待传统礼仪标准的变革等,在有识之士的言论中以及在孔门师徒之间的对话中都有所表述。先秦时期问题意识存在着人们充分重视、具有时代色彩、具有忧患色彩以及推动认知水平的提高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问题意识 关注社会 时代色彩 认知水平
下载PDF
先秦义利观的历史反思
18
作者 盛婉玉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3-16,共4页
本文论述了先秦诸家中儒家尚义轻利、墨家重义贵利,道家义利双弃、杨朱“为我”、法家重利贱义的不同义利观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先秦 义利之辨 价值观
下载PDF
论先秦儒学对李贽思想的影响
19
作者 石教余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4-18,共5页
李贽的反孔批儒曾起了启蒙、解放思想的作用,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但不能因此否定其基本思想倾向上的儒家观念。其被认为是"异端"的诸多观点,都受先秦儒家的巨大影响,或是继承,或是发展和延续。其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与时俱... 李贽的反孔批儒曾起了启蒙、解放思想的作用,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但不能因此否定其基本思想倾向上的儒家观念。其被认为是"异端"的诸多观点,都受先秦儒家的巨大影响,或是继承,或是发展和延续。其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与时俱进的思想来承袭和阐发先秦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先秦儒学 与时俱进
下载PDF
中国先秦经典死亡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发
20
作者 姚站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76-81,共6页
中国先秦传统经典死亡伦理文化主要包含儒、道、兵、墨等的死亡伦理思想。它们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蕴含着丰富的死亡伦理思想智慧。儒家强调死亡的社会属性,提倡"杀身成仁""舍身取义"。道家则注重人自身的存在价值... 中国先秦传统经典死亡伦理文化主要包含儒、道、兵、墨等的死亡伦理思想。它们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蕴含着丰富的死亡伦理思想智慧。儒家强调死亡的社会属性,提倡"杀身成仁""舍身取义"。道家则注重人自身的存在价值,反对追名逐利,主张通过养生以"尽年","守道"以"久生","合道"以"永生"。兵家认为"道"可以使"上下同欲",生死与共。墨家以"兼爱"众生为基本出发点,提倡"节葬""非攻"。他们虽各有主张,但也有共识,比如尊"道"、爱民等。这些死亡伦理思想智慧对于当代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有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家 死亡伦理思想智慧 尊道爱民 当代启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