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改善我国除草剂品种结构状况的思考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焕民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共5页
多种因素使中国除草剂使用的效益下降 ,其中主要有苗前土壤处理剂比重过大使除草效果不稳定 ,除草剂残留造成药害时有发生 ,缺乏小面积作物用除草剂等。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研发推广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关键词 中国 除草剂 品种结构 农药残留 苗前除草剂 植物药害 转基因作物 抗草甘膦作物
下载PDF
10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耿亚玲 王华 +6 位作者 王玲慧 刘明轩 蒿文仙 刘小民 高占林 袁立兵 石洁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90-2896,共7页
为筛选适宜在大豆(Glycine max)-玉米(Zea mays)带状复合种植田使用的土壤处理除草剂,本试验选用10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大豆和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 为筛选适宜在大豆(Glycine max)-玉米(Zea mays)带状复合种植田使用的土壤处理除草剂,本试验选用10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大豆和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唑嘧磺草胺、扑草净、噻吩磺隆、2,4-滴异辛酯对大豆、玉米安全;二甲戊灵对大豆有轻微药害,嗪草酮、西草净对大豆和玉米均有轻微药害,药后25 d恢复正常。推荐剂量下,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乙草胺对狗尾草和马唐防效在90%以上;唑嘧磺草胺和扑草净对反枝苋和藜防效在90%以上,其他药剂防效较低。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可优先选用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防治禾本科杂草,选用唑嘧磺草胺或扑草净防治阔叶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土壤处理剂 除草效果
下载PDF
3种芽前除草剂在直播油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田丰 黄晓勤 +1 位作者 周安兴 朱飞翔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1期76-78,共3页
敌草胺(旱克)、乙草胺(禾耐斯)、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3种油菜芽前除草剂均有较好的除草效果,施药后30 d调查,对禾本科杂草防效为72.3%~92.2%,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为46.7%~80.3%。其中,以金都尔效果最好,旱克除草效果稍差,但旱克对油菜... 敌草胺(旱克)、乙草胺(禾耐斯)、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3种油菜芽前除草剂均有较好的除草效果,施药后30 d调查,对禾本科杂草防效为72.3%~92.2%,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为46.7%~80.3%。其中,以金都尔效果最好,旱克除草效果稍差,但旱克对油菜出苗及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禾耐斯除草效果较好,但需掌握好用量及施药环境。3种药剂处理的油菜产量均比对照显著提高,增产幅度为10.6%~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前除草剂 油菜 直播
下载PDF
不同控草措施对高温季节华南地区蔬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国奇 冯莉 田兴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444-7453,共10页
华南地区高温季节从6月持续到10月,田间杂草危害严重,当前高温季节田间杂草群落发生格局相关的研究资料积累不足。因此在广州高温季节于标准化菜田通过田间杂草调查、小区控草试验和室内土壤培养,研究了杂草群落发生规律和菜田不同清园... 华南地区高温季节从6月持续到10月,田间杂草危害严重,当前高温季节田间杂草群落发生格局相关的研究资料积累不足。因此在广州高温季节于标准化菜田通过田间杂草调查、小区控草试验和室内土壤培养,研究了杂草群落发生规律和菜田不同清园和土壤处理控草措施对田间杂草群落短期防效和后续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田休耕50 d后,田间杂草群落中禾草类杂草种类较少但发生量明显占优,阔叶类杂草种类较多而危害总体较轻,莎草类杂草种类较少,发生量与阔叶草相当;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呈现明显的单优势,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a)、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碎米莎草(Cyperus iria)、草龙(Ludwigia hyssopifolia)等的盖度也较高。休耕后取田间土壤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的结果亦表明,高温促进禾草类杂草的出苗和幼苗生长(尤其是40℃/35℃)而15℃恒温培养14 d几乎仅有阔叶类杂草出苗。不同控草措施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百草枯处理(900 g a.i./hm^2)后阔叶类杂草总盖度上升的趋势被扭转为禾草类杂草持续占优势;喷施百草枯并铲草处理30 d后杂草盖度即恢复至60%以上,而配合喷施丁草胺(1350 ga.i./hm^2)、乙草胺(750 ga.i./hm^2)、精异丙甲草胺(750 ga.i./hm^2)或二甲戊灵(600 ga.i./hm^2)进行土壤处理30 d后可使杂草盖度与仅喷施百草枯处理分别下降72.9%、84.6%、83.9%和77.5%;土壤处理前配合浅翻耕可明显提升控草效果。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控草处理70d后,百草枯、铲草和翻耕处理均对试验田间杂草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P<0.01),田间各主要杂草在CCA排序图中明显分为两个类群:1)光头稗、牛筋草、千金子、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水虱草(Fimbristylis miliacea)和三头水蜈蚣(Kyllinga triceps);2)草龙、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鳢肠(Eclipta prostrata)、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等阔叶类杂草和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高温 杂草群落 百草枯 翻耕 铲草 芽前除草剂
下载PDF
不同药械喷施33%氟噻·吡酰·呋SC防控小麦田杂草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洪爱梅 吴佳文 +6 位作者 韩敏 张海艳 孙国俊 郑飞 崔照平 朱阿秀 段云辉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为进一步优化麦田杂草防控器械使用技术,2022年选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担架式植保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土壤封闭除草剂33%氟噻·吡酰·呋SC,比较防控小麦田杂草的效果和作业效率。结果表明:药后30、100 ... 为进一步优化麦田杂草防控器械使用技术,2022年选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担架式植保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施土壤封闭除草剂33%氟噻·吡酰·呋SC,比较防控小麦田杂草的效果和作业效率。结果表明:药后30、100 d,4种施药器械处理阔叶杂草的防效分别为96.94%~98.98%、91.84%~95.92%,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处理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分别为84.36%~94.40%、74.00%~84.53%,均显著高于担架式植保机处理。综合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防效及安全性较好、作业效率较高的优势,应作为规模化小麦生产封闭除草剂喷施主要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器械 小麦 封闭除草 杂草防效 作业效率
下载PDF
3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小麦田菵草的防除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傅潇霞 张旭娟 +2 位作者 魏有莹 毛光锋 王华英 《杂草学报》 2022年第4期70-76,共7页
菵草是稻茬麦田难防禾本科杂草,现有主要茎叶除草剂防效一般,目前主要采用小麦播后苗前封闭处理或“一封一杀”来防除。通过温室和田间药效试验,比较麦田主要土壤封闭剂氟噻草胺、丙草胺、异丙隆对菵草的防除效果及其持效期,结果表明,... 菵草是稻茬麦田难防禾本科杂草,现有主要茎叶除草剂防效一般,目前主要采用小麦播后苗前封闭处理或“一封一杀”来防除。通过温室和田间药效试验,比较麦田主要土壤封闭剂氟噻草胺、丙草胺、异丙隆对菵草的防除效果及其持效期,结果表明,氟噻草胺和丙草胺土壤封闭处理对菵草效果好,异丙隆防效中等;氟噻草胺持效期最长,丙草胺次之,异丙隆最短。供试10个菵草种群中有部分菵草种群对异丙隆表现低抗,但未发现抗氟噻草胺、丙草胺的菵草种群,菵草对这2种药剂无抗药性。表明稻茬麦田菵草种群对异丙隆有一定抗性发展趋势,建议采用氟噻草胺或其复配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防除稻茬麦田菵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噻草胺 丙草胺 异丙隆 菵草 防效 土壤处理除草剂 一封一杀
下载PDF
40%砜吡草唑悬浮剂防除小麦田杂草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彭静澜 刘昱彤 +1 位作者 刘乐 吴平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3期56-60,共5页
为明确40%砜吡草唑悬浮剂在小麦田的应用技术,采用土壤喷雾法评价4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4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小麦田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持效期达120 d以上,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优于对阔叶... 为明确40%砜吡草唑悬浮剂在小麦田的应用技术,采用土壤喷雾法评价4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4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小麦田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持效期达120 d以上,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优于对阔叶杂草的防效。施药后120 d,40%砜吡草唑悬浮剂150~360 g a.i./hm^(2)对禾本科杂草看麦娘和菵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大于95%,对阔叶杂草荠菜和牛繁缕的株防效分别为90.1%~96.3%和80.4%~85.5%,鲜重防效分别为93.6%~95.4%和83.2%~88.4%。40%砜吡草唑悬浮剂150~360 g a.i./hm^(2)对小麦出苗和生长安全,对小麦增产明显,增产率为16.3%~17.5%。40%砜吡草唑悬浮剂是防除小麦田杂草的优良除草剂,推荐施用剂量为150~180 g a.i./hm^(2),适宜施用时期为小麦播种后出苗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砜吡草唑 小麦 封闭除草剂 杂草
下载PDF
10种芽前除草剂防除红麻田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史鹏飞 郭晓彦 +8 位作者 张丽霞 张琳 杨光 乔利 吕玉虎 陈雪青 聂良鹏 凌敬伟 潘兹亮 《中国麻业科学》 2019年第5期193-198,共6页
旨在筛选出对红麻苗期安全、高效的除草剂,通过小区对比试验研究10种化学除草剂对红麻田间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施药后10、20、30、40d,50%敌草胺水分散粒剂和450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两处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 旨在筛选出对红麻苗期安全、高效的除草剂,通过小区对比试验研究10种化学除草剂对红麻田间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施药后10、20、30、40d,50%敌草胺水分散粒剂和450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两处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分别为95.94%、96.58%、98.48%、96.46%和100.00%、98.33%、95.07%、98.31%,对阔叶草防效分别为91.05%、90.82%、90.99%、85.08%和86.69%、90.57%、86.92%、84.86%,鲜重防效分别为92.79%、86.98%、83.76%、86.31%和84.92%、86.05%、84.28%、84.64%。在对红麻的安全性评价方面,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处理的畸形苗率为0,50%敌草胺水分散粒剂和450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两处理安全水平次之,畸形率为1.67%,对红麻生长较安全。故从除草效果和安全性两方面综合考虑,红麻田芽前防除杂草推荐除草剂50%敌草胺水分散粒剂和450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芽前除草剂 防除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特丁净与3种封闭除草剂混配对多花黑麦草的协同作用
9
作者 冯建琦 义珊池 +5 位作者 孙兰兰 薛飞 徐洪乐 苏旺苍 王素娜 吴仁海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53-858,共6页
[目的]为评估特丁净与吡氟酰草胺、砜吡草唑、二氯异草酮3种封闭除草剂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除草效果与混用效应,寻找高效防治多花黑麦草的混配药剂。[方法]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评估3种封闭除草剂与特丁净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防除效... [目的]为评估特丁净与吡氟酰草胺、砜吡草唑、二氯异草酮3种封闭除草剂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除草效果与混用效应,寻找高效防治多花黑麦草的混配药剂。[方法]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评估3种封闭除草剂与特丁净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防除效果,利用孙云沛联合作用系数法评估不同除草剂混用效应。[结果]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特丁净、吡氟酰草胺、砜吡草唑、二氯异草酮对多花黑麦草的ED50值分别为120.10、42.67、4.89、8.19 g a.i./hm^(2)。吡氟酰草胺与特丁净混配比例为1∶5、1∶6、1∶7、1∶8时,表现出拮抗作用,而1∶4的比例有增效作用;砜吡草唑和特丁净混配比例为1∶6、1∶8、1∶10、1∶12、1∶14时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1∶12的比例下的增效作用最佳;二氯异草酮与特丁净配比为1∶2、1∶4、1∶6、1∶8、1∶10时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1∶8的比例下的增效作用最佳。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砜吡草唑与特丁净在剂量为112.5+1125 g a.i./hm^(2)和105+1260 g a.i./hm^(2)处理下,对多花黑麦草的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4.97%、99.38%。二氯异草酮+特丁净在剂量为189+756 g a.i./hm^(2)和189+1134 g a.i./hm^(2)处理下对多花黑麦草的鲜质量防效分别为87.1%、84.83%。[结论]二氯异草酮、砜吡草唑与特丁净混用对防治多花黑麦草有增效作用,且二氯异草酮与特丁净在1∶4(162 g a.i./hm^(2)二氯异草酮+648 g a.i./hm^(2)特丁净)和砜吡草唑与特丁净在1∶10(112.5 g a.i./hm^(2)砜吡草唑+1125 g a.i./hm^(2)特丁净)、1∶12(105 g a.i./hm^(2)砜吡草唑+1260 g a.i./hm^(2)特丁净)比例下对多花黑麦草的防除效果很好,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丁净 封闭除草剂 协同作用 多花黑麦草
原文传递
复种马铃薯田间除草剂的优选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武 张文伟 +5 位作者 高彦萍 吴雁斌 王芳芳 杨昕宇 吕和平 梁宏杰 《杂草学报》 2023年第2期41-48,共8页
为解决复种马铃薯田间次生油菜、次生小麦及杂草对马铃薯的危害,筛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及施药模式。除草剂在播种后第3天喷施,茎叶除草剂在马铃薯植株8~10 cm后喷施,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除草剂施用70%嗪草酮WP 30 g/667 m... 为解决复种马铃薯田间次生油菜、次生小麦及杂草对马铃薯的危害,筛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及施药模式。除草剂在播种后第3天喷施,茎叶除草剂在马铃薯植株8~10 cm后喷施,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除草剂施用70%嗪草酮WP 30 g/667 m^(2)+10.8%精喹禾灵EC 30 mL/667 m^(2)+33%二甲戊灵EC 35 mL/667 m^(2),施药后25 d对次生油菜等阔叶杂草的防效达84.61%,对次生小麦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达69.69%;茎叶除草剂施用3%砜嘧磺隆WP 33 g/667 m^(2)+12%烯草酮EC 30 mL/667 m^(2)效果最佳,施药后15 d对次生油菜等阔叶杂草的防效达84.36%,对次生小麦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达86.86%;2种处理在规范使用剂量下对马铃薯安全。复种马铃薯土壤封闭除草剂推荐选用70%嗪草酮WP+10.8%精喹禾灵EC+33%二甲戊灵EC,在马铃薯播种后3~5 d于地表面喷施;茎叶除草剂推荐选用3%砜嘧磺隆WP+12%烯草酮EC,在马铃薯苗后8~10 cm、杂草3~4叶期喷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马铃薯 土壤封闭除草剂 茎叶除草剂 防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苗前除草剂对浅埋滴灌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敏华 董永义 +4 位作者 庄得凤 郭园 兴安 杨恒山 李健民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6-390,共5页
[目的]杂草是玉米生长过程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化学除草被认为是控制杂草最便捷、经济、有效的方式,但生产上苗前除草剂施药的关键时间不明确,试验旨在筛选出苗前除草剂最佳的施药方式和施药时间。[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药效... [目的]杂草是玉米生长过程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化学除草被认为是控制杂草最便捷、经济、有效的方式,但生产上苗前除草剂施药的关键时间不明确,试验旨在筛选出苗前除草剂最佳的施药方式和施药时间。[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苗前除草剂的喷雾方式下采用喷雾防除第1天效果最好,防效达到88.09%以上,第1天喷雾对苘麻、打碗花和酸模叶蓼的防效显著高于第3天和第5天喷雾,滴药方式下采用第3天滴药防除效果最好,防效达到87.10%以上,第3天滴药对杂草苘麻、藜、反枝苋、稗草、打碗花和酸模叶蓼的防效显著高于第1天和第5天滴药。[结论]建议浅埋滴灌玉米田苗前除草剂第1天喷雾或第3天滴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前除草剂 浅埋滴灌 玉米田 施药时间 杂草防效
原文传递
甘蓝型冬油菜及其田间杂草对苗前与苗后共施不同浓度除草剂的响应
12
作者 王芙蓉 王亚宏 +7 位作者 范提平 张建学 裴国平 张亚宏 郭岷江 张桂荣 雷建明 张岩 《杂草学报》 2023年第1期57-65,共9页
为了探究苗前与苗后除草剂不同浓度单施或共施对冬油菜田间杂草的防效以及对冬油菜生长的影响,以甘蓝型冬油菜(天油2266)为试验材料,选用苗前除草剂(精异丙甲草胺)和苗后除草剂(高效氟吡甲禾灵),于2017—2019年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苗前与苗后除草剂不同浓度单施或共施对冬油菜田间杂草的防效以及对冬油菜生长的影响,以甘蓝型冬油菜(天油2266)为试验材料,选用苗前除草剂(精异丙甲草胺)和苗后除草剂(高效氟吡甲禾灵),于2017—2019年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蓝型冬油菜成熟期,共施比单施的总株防效与总鲜重防效平均提升了18.07%和15.07%,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的平均提升幅度达26.78%和40.83%。苗前除草剂施用浓度的增加会减弱其增产效应,增产幅度为20.56%~34.11%,平均增产1801.61kg/hm^(2);苗后除草剂施用浓度的增加有一定减产风险,产量变幅为-2.02%~16.06%;苗前与苗后除草剂共施之下,产量增加784.40~2575.98kg/hm^(2),增产30.17%~99.09%,平均增产1235.00kg/hm^(2),平均增幅47.51%。因此,在冬油菜田应用苗前除草剂能显著抑制杂草暴发。苗前除草剂对越冬前苗期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的防效达9389%和86.98%;成熟期对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到76.98%和54.05%。苗后除草剂主要显著地作用于禾本科杂草,对于生育周期较长的北方冬油菜,在禾本科杂草严重发生时可在越冬后再应用苗后除草剂,以防禾本科杂草对冬油菜后期生长产生危害;杂草发生严重,尤其是阔叶类杂草多的田块可适当提高苗前除草剂的施用浓度,以提高冬油菜产出效益,同时,在保障冬油菜籽粒产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低浓度施用苗后除草剂,在禾本科杂草少时可只施苗前除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杂草 苗前除草剂 苗后除草剂 产量
下载PDF
7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冬小麦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翠霞 徐加利 +3 位作者 宋敏 杨丽娜 张田田 马冲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1期105-111,共7页
为了探明7种除草剂土壤喷雾施药对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与对冬小麦的安全性,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相应方法于田间比较了施药前浇水与施药后浇水两种模式下防效与安全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药剂在施药后浇水处理模式下对... 为了探明7种除草剂土壤喷雾施药对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与对冬小麦的安全性,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相应方法于田间比较了施药前浇水与施药后浇水两种模式下防效与安全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药剂在施药后浇水处理模式下对杂草总体的防效优于施药前浇水处理模式;试验剂量下,施药后浇水模式中氟噻草胺药后150天对猪殃殃、播娘蒿、看麦娘3种杂草的总体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均高于95%,噁草酮有效量720 g/hm^(2)处理对播娘蒿、看麦娘的鲜重防效高于95%,对猪殃殃的鲜重防效则高于85%。从安全性、防效及除草剂减量角度综合分析,推荐在小麦田使用氟噻草胺和噁草酮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一次施药即有理想的防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处理除草剂 冬小麦 杂草 防治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3种芽前除草剂混用防控容器苗不同季节杂草的效果试验
14
作者 刘华红 王霁 +4 位作者 陈林敬 郭娟 陈徐平 孙丽娜 沈柏春 《中国园艺文摘》 2017年第12期40-42,105,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检验氨氟乐灵、乙氧氟草醚、二甲戊灵3种芽前除草剂混用对春、夏、秋3个季度容器苗杂草的防除效果,并调查各种芽前除草剂处理的苗木安全性。结果表明:秋季喷施芽前除草剂,对容器苗杂草的防控效果最佳;夏季喷施芽前除草剂... 采用正交试验法,检验氨氟乐灵、乙氧氟草醚、二甲戊灵3种芽前除草剂混用对春、夏、秋3个季度容器苗杂草的防除效果,并调查各种芽前除草剂处理的苗木安全性。结果表明:秋季喷施芽前除草剂,对容器苗杂草的防控效果最佳;夏季喷施芽前除草剂,对容器苗杂草的防控效果最差。处理15和处理16的株防效最高,3个季度的株防效均达到90%以上;喷施芽前除草剂的处理中,处理4、5、9的苗木安全性最好,不同季节的平均苗木安全性评分都达到9分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苗 芽前除草剂 杂草
下载PDF
直播稻田除草剂飞防技术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玲玲 孙亮 李贵 《杂草学报》 2022年第3期1-7,共7页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直播稻田杂草发生量大、草相复杂,与水稻争夺资源,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植保无人机用于直播稻田除草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用工少等优点。本文基于直播稻田...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直播稻田杂草发生量大、草相复杂,与水稻争夺资源,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植保无人机用于直播稻田除草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用工少等优点。本文基于直播稻田除草剂飞防技术使用现状,分析直播稻田除草剂土壤处理剂与茎叶处理剂飞防技术的主要制约因素,从植保无人机装备、专用除草剂剂型和助剂以及相应栽培管理措施等方面探讨直播稻田除草剂飞防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无人机在直播稻田杂草防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直播水稻 除草剂 土壤处理 茎叶处理
下载PDF
77%乙·莠·滴异辛酯悬乳剂除草剂对春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雅杰 赵存虎 +3 位作者 杜磊 云晓鹏 田晓燕 白全江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为了早期防除一年生单子叶、双子叶杂草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危害,明确试验药剂对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对春玉米的安全性。【方法】选用三元混配除草剂77%乙·莠·滴异辛酯悬乳剂和单剂900 g/L乙草胺乳油、38%莠去津... 【目的】为了早期防除一年生单子叶、双子叶杂草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危害,明确试验药剂对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对春玉米的安全性。【方法】选用三元混配除草剂77%乙·莠·滴异辛酯悬乳剂和单剂900 g/L乙草胺乳油、38%莠去津悬浮剂、87.5%2,4-滴异辛酯乳油对春玉米田进行土壤封闭处理防除杂草试验。【结果】77%乙·莠·滴异辛酯悬乳剂不同用量[1732.5、2310.0、2887.5、4620.0 g(a.i)/hm^2]处理可以有效地防除田间一年生杂草稗草、狗尾草、反枝苋和龙葵,施药后45 d各处理总株防效均在96.9%以上,优于各单剂处理的防效,而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三元混配除草剂各处理增产作用显著,与空白对照处理相比增产幅度达35.4%~50.8%。各药剂处理对春玉米生长无不良影响。【结论】利用该三元混配除草剂进行春玉米田土壤封闭处理,田间选择用药量1732.5~2310.0 g(a.i)/hm^2,可实现一次用药有效控制一年生单子叶、双子叶杂草、避免杂草与春玉米生长早期竞争水肥、节本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7%乙·莠·滴异辛酯悬乳剂 春玉米田 一年生杂草 土壤封闭 防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