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喻性特征与语篇连贯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玮 张德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3,共5页
隐喻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探索,其重心已逐步由词汇句法层面向篇章和话语层面转移。人们虽已认识到隐喻在语篇连贯和话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但很多研究侧重隐喻在语篇中的修辞功能。本文拟从认知、语义以及语用三个维度对语篇中的隐喻... 隐喻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探索,其重心已逐步由词汇句法层面向篇章和话语层面转移。人们虽已认识到隐喻在语篇连贯和话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但很多研究侧重隐喻在语篇中的修辞功能。本文拟从认知、语义以及语用三个维度对语篇中的隐喻性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揭示这些特征对于语篇连贯研究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认知特征 语义特征 语用特征 语篇连贯
原文传递
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 被引量:27
2
作者 寿永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疑问代词除了表示询问、任指和虚指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用法:表示否定。文章以“什么”为例,分类讨论“什么”的否定用法及其语义特征,并分析了疑问代词表示否定的形成原因及语用功能。
关键词 否定用法 疑问代词 语用特征 语境 语义 成因 汉语
下载PDF
现代汉语列举助词探微 被引量:33
3
作者 张谊生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44,共10页
本文将现代汉语中的十二个列举助词分成四组 ,首先从搭配对象、句法功能、语义内涵和语用特征等各个方面对这四组助词逐一描写并比较其内部的异同 ,然后对这些助词进行总体的归纳和辨析。
关键词 列举助词 搭配对象 句法功能 语义内涵 语用特征 现代汉语
原文传递
反问格式“X什么X”的立场表达功能考察 被引量:23
4
作者 朱军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7,共8页
反问格式"X什么X"是汉语口语中一种特殊的应答方式,主要出现在话轮之首,也可单独使用,与听话者有各种交互模式。其与常规否定(否定词)有显著的区别,具有负面立场表达功能,具体表现为提醒、意外、反驳、斥责四个层级,以后两者... 反问格式"X什么X"是汉语口语中一种特殊的应答方式,主要出现在话轮之首,也可单独使用,与听话者有各种交互模式。其与常规否定(否定词)有显著的区别,具有负面立场表达功能,具体表现为提醒、意外、反驳、斥责四个层级,以后两者为主。"X什么X"还具有说话人不顾及对方"面子"、显示自身权势地位的立场表达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什么X” 反问格式 交互模式 立场表达功能 语用特点
下载PDF
“到底”的共时差异探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秀松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43,共12页
本文在界定“到底”义位的基础上,探讨了“到底”的共时差异,即“到底”作为短语、时间副词、评注性语气副词和疑问语气副词,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上的差异。短语性质的“到底”凸显运动体运动到终点或活动进行到达到目的,时间副... 本文在界定“到底”义位的基础上,探讨了“到底”的共时差异,即“到底”作为短语、时间副词、评注性语气副词和疑问语气副词,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上的差异。短语性质的“到底”凸显运动体运动到终点或活动进行到达到目的,时间副词性质的“到底”凸显目的达成之不易或结果出现在预料中。作为评注语气副词的“到底”凸显事物某特点足以作为推出结论之原因;作为疑问语气副词的“到底”用来追究问题答案,这些语义差异导致四种“到底”呈现一系列句法、语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底” 义位 时间副词 语气副词
原文传递
玩笑话语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涂靖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93,共4页
玩笑是相互取笑、逗弄的友好会话,通过攻击以促进情谊,不同于旨在逗人发笑或愉悦的笑话、幽默。玩笑具有多价性、非真诚性和不匹配性等特征,是一种对立框架的冲突。其理解是通过将这种冲突上升到"框架重构"。"亲情图式&q... 玩笑是相互取笑、逗弄的友好会话,通过攻击以促进情谊,不同于旨在逗人发笑或愉悦的笑话、幽默。玩笑具有多价性、非真诚性和不匹配性等特征,是一种对立框架的冲突。其理解是通过将这种冲突上升到"框架重构"。"亲情图式"是鉴别玩笑的重要依据。团体归属感的产生是其主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玩笑 语用特征 认知 功能
原文传递
情态动词的语用综观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汤敬安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9-21,共3页
情态动词是极具语用特征的语言学范畴,语用渗透到情态使用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情态动词语义的语用蕴涵、语境顺应性和情态动词间接言语行为、情态动词隐含的言语行为类别进行分析,阐明了情态动词的语用实质和语用综观性。
关键词 情态动词 语用特征 语用综观性
下载PDF
反语的语用特征及功能 被引量:9
8
作者 邵新光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2期77-82,共6页
反语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语言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反语这一语言现象有了新的认识。本文运用语用学的理论知识,探讨了反语的主要语用特征,如反语的回应性、隐性展示性和语境顺应性。本文还结合实例分析了反语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 反语 语用特征 语用功能
下载PDF
“是……的”句式的比较与系统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余足云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50-53,共4页
“是……的”包含两种不同类型的句式,前人已在某些方面对两类句式进行了比较。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两类句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特别是从焦点、语气方面来分析两类句式的不同功能特点。
关键词 句式 语法 语义 语用 语气 汉语 句法
下载PDF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茶艺解说话语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萍 《学术探索》 CSSCI 2014年第8期135-137,共3页
以往对茶艺解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美学的欣赏,鲜有对话语本身的应用进行思虑的。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从其"三分论",即言内、言外和言后行为三方面,尝试分析茶艺解说话语的语用特点,探讨言语行为理论... 以往对茶艺解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美学的欣赏,鲜有对话语本身的应用进行思虑的。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从其"三分论",即言内、言外和言后行为三方面,尝试分析茶艺解说话语的语用特点,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对促进茶艺解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茶艺解说 语用特点
下载PDF
今文《尚书》语气词的语用范围和语用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钱宗武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3,共3页
在首次对今文《尚书》语气词进行穷尽性语用分析的基础上,统计其篇目词次,考察其发展变化,演绎其语用范围和语用特征。其结论对于研究文献语言语气词的生成和演变具有理论价值。
关键词 语气词 今文《尚书》 语用特征 语用分析 言语 语言 篇目 发展变化 演变 演绎
下载PDF
汉语非真诚性邀请行为的语用特征——非真诚性言语行为研究之一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秀成 张绍杰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0,共5页
非真诚性邀请通常是在跨文化交际领域进行探讨。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对汉语真诚性与非真诚性邀请自然语料进行分析,总结出非真诚性的语用特征,并指出这些特征实际上是邀请者在实施非真诚性邀请中为达到维系人际关系的目的所采取的交际策略。
关键词 言语行为 非真诚性邀请 语用特征
原文传递
“就是说”所标示的A、B之间的语义关系及语用特点 被引量:6
13
作者 盛新华 邱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4-27,66,共5页
"就是说"作为话语单位之间的连接成分,它所标示的前行句A和后续句B之间具有解释与被解释、抽象与具体、深奥与浅显、补充与被补充、强调与被强调、限制与被限制、概括与被概括、前提与结论等关系。通过对"就是说"... "就是说"作为话语单位之间的连接成分,它所标示的前行句A和后续句B之间具有解释与被解释、抽象与具体、深奥与浅显、补充与被补充、强调与被强调、限制与被限制、概括与被概括、前提与结论等关系。通过对"就是说"与其相关的"这/也就是说"之间的语用特点进行比较后,发现"就是说"主要起表程序性的语法作用,具有强烈的肯定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是说 语义关系 语用特点
下载PDF
列举助词“这样” 被引量:6
14
作者 童盛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3-86,共4页
本文在实例调查的基础上 ,从句法功能、语义内涵和语用特征三个方面对列举助词“这样”进行描写和分析 ,并强调它与指示代词“这样”的差别。
关键词 列举助词 句法功能 语义内涵 语用特征
下载PDF
人称指示有标记指称的语用及认知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赖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0-134,166,共6页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有时在语境作用下违反人称指示的常规命题用法使用一些超常规的人称指称,因而出现人称或数的语法范畴与言语行为参与者角色关系不对应的有标记指称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出于礼貌原则、语用移情、权势与同等和语体...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有时在语境作用下违反人称指示的常规命题用法使用一些超常规的人称指称,因而出现人称或数的语法范畴与言语行为参与者角色关系不对应的有标记指称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出于礼貌原则、语用移情、权势与同等和语体顺应等语用理据,而且这种有标记指称的语义所指涉及空间输入、空间连接、空间冲突、空间转换和空间合成的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标记指称 语用特征 语用理据 认知过程
下载PDF
湘方言中的“蛮”类程度副词 被引量:7
16
作者 龚娜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6-101,108,共7页
湘方言"蛮"类程度副词在语义上同属高量级程度副词,相当于普通话的"很";功能上大部分也与普通话的"很"类似,个别词稍有不同;在使用上,它们的使用频率一般较高,且有一定的湘方言特色。
关键词 湘方言 程度副词 语法功能 语用特征
下载PDF
汉语非真诚邀请语用特征与言语行为适切条件 被引量:7
17
作者 于秀成 张绍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91,共4页
非真诚性邀请中不仅仅是其真诚条件不被满足。通过对汉语中非真诚性邀请的语用特征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这种言语行为中,除真诚条件外,至少一个其他条件不被满足,但交际依然可以成功。这些语用特征一方面作为邀请者实施这种言语行为的交际... 非真诚性邀请中不仅仅是其真诚条件不被满足。通过对汉语中非真诚性邀请的语用特征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这种言语行为中,除真诚条件外,至少一个其他条件不被满足,但交际依然可以成功。这些语用特征一方面作为邀请者实施这种言语行为的交际策略,以掩盖真诚条件的不被满足,另一方面也是被邀请者正确理解邀请者真正意图的理解策略,而Searle提出的言语行为适切条件无法解释这类言语行为。交际的成功与否不取决于是否满足这些条件,而在于交际者的命题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真诚性邀请 语用特征 适切条件
下载PDF
“不管”的语法化历程及语用特点 被引量:7
18
作者 梁洁 汪秀军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6-28,共3页
连词"不管"的形成是其长期语法化的结果,它先由偏正结构语法化为动词,再进一步语法化为连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不管"的语用特点,并进而指出连词"不管"与"不论"的异同。
关键词 “不管” 语法化 语用特点
下载PDF
语用身份视角下汉语称呼语泛化现象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娟娟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60-67,共8页
称呼语研究由来已久,其中对称呼语泛化现象的研究或从构词、语义角度对(亲属)称呼语泛化进行静态分析,或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某类称呼语泛化所涉及的社会因素、成因,而对动态交际过程中称呼语泛化的语用维度鲜有触及。本研究从语用学... 称呼语研究由来已久,其中对称呼语泛化现象的研究或从构词、语义角度对(亲属)称呼语泛化进行静态分析,或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某类称呼语泛化所涉及的社会因素、成因,而对动态交际过程中称呼语泛化的语用维度鲜有触及。本研究从语用学视角尝试提出称呼语的语用泛化概念,对其进行界定、分类,并以语用身份论为框架阐释称呼语语用泛化的语用特征及功能,以期为称呼语泛化方面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呼语 语用泛化 语用身份 语用特征 语用功能
下载PDF
引述性回驳构式“X怎么了”形成动因与语用功能
20
作者 史春磊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7-53,60,共8页
“X怎么了”是汉语口语表达中常见的引述回驳格式,“X怎么了”格式由引述句“X”、疑问代词“怎么了”、辩驳句(可隐现)三部分构成,“X”表示的引述内容有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两种,辩驳句体现出凸显立场、解释说明、强化回驳、评说注述... “X怎么了”是汉语口语表达中常见的引述回驳格式,“X怎么了”格式由引述句“X”、疑问代词“怎么了”、辩驳句(可隐现)三部分构成,“X”表示的引述内容有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两种,辩驳句体现出凸显立场、解释说明、强化回驳、评说注述四种话语功能。引发“X怎么了”回驳构式形成的动因基于两点:一是事物认知差异的回驳,主要包含影响/作用度、主观评价两方面;二是事件立场差异的回驳。在互动语言观指导下,文章还论述了立场差异回驳的语义特征,实际话语中回驳构式“X怎么了”具有凸显言者立场、表达负面情绪等语用功能,同时本文还涉及了“X怎么了”的语义推导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怎么了” 引述性回驳 形成动因 语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