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治理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建构 被引量:13
1
作者 童敏 刘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6,共7页
一、问题的提出自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战略部署以来,中国社会工作进入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社会组织蓝皮书: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0)》的数据,中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已突破53万人,... 一、问题的提出自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战略部署以来,中国社会工作进入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社会组织蓝皮书: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0)》的数据,中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已突破53万人,民办社工机构超过50万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已涉及儿童青少年、老年、家庭、残疾人、妇女、社区、学校、禁毒、司法、医务以及精神健康等广泛领域。显然,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工作急需总结本土的实践经验,提炼其中的有效做法和模式,以便给未来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践性知识 理论体系 基层治理 系统论
下载PDF
社会工作者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与存在内容 被引量:7
2
作者 安秋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42,共7页
一、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建构的时代任务“尽管社会工作的实践特色决定了发展和推进知识创生是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1],但到目前为止,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究竟“是什么”仍未有系统的解答。多年来,社会工作知识一直是社会工作领域中最存在争... 一、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建构的时代任务“尽管社会工作的实践特色决定了发展和推进知识创生是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1],但到目前为止,关于社会工作知识究竟“是什么”仍未有系统的解答。多年来,社会工作知识一直是社会工作领域中最存在争议的话题之一[2]。这主要是因为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的知识构成难以阐明其专有知识库而使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受到质疑[3]。在社会工作诞生之初,社会工作的知识主要是“实证性的、科学性的”知识,可以被明确的陈述,作为一种命题知识或陈述性知识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践性知识 理论体系 基层治理 系统论
下载PDF
系统论视角下社会工作理论的多元整合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
3
作者 林茂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51,共10页
一、问题的提出:在个体与社会之间社会工作理论的多元整合,不仅包括传统的理论与实践、西方与本土、普遍与特殊等二元结构视角下的理论整合趋势,还应当包括更为多元和更深层次的多重二元结构理论的整合①。在这一基础上,试图重建以人与... 一、问题的提出:在个体与社会之间社会工作理论的多元整合,不仅包括传统的理论与实践、西方与本土、普遍与特殊等二元结构视角下的理论整合趋势,还应当包括更为多元和更深层次的多重二元结构理论的整合①。在这一基础上,试图重建以人与社会关系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对社会行动主体--社会工作者及其服务对象--人本身的哲学基础与伦理的反思必不可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实践性知识 理论体系 基层治理 系统论
下载PDF
为侨服务工作体系的实践系统论建构
4
作者 李忠壹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32-38,共7页
为侨服务是党的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实践系统论的视角深入研究为侨服务工作的本质和规律,致力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研究相关各系统、要素、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优化系统结构和联系,在实践... 为侨服务是党的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实践系统论的视角深入研究为侨服务工作的本质和规律,致力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研究相关各系统、要素、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优化系统结构和联系,在实践系统中,发挥其核心要素人的积极作用,提升系统的整体功能。从外延角度研究为侨服务工作作为要素与党的侨务工作系统、时代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内涵角度研究为侨服务工作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践行“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全面加强为侨服务工作体系的实践系统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系统论 为侨服务工作体系 整体功能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研究——以实践系统论为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忠壹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54-160,共7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三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系统地推动“三进”工作。在理论上,需要创新研究视角,以实践系统论为视角,把“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三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系统地推动“三进”工作。在理论上,需要创新研究视角,以实践系统论为视角,把“三进”作为一个有机系统,研究系统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的联系,优化系统结构、协调要素联系、提升整体功能。在实践上,坚持系统观念,探索科学有效的推动路径,系统构建“大三进”工作格局和大中小学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双格局,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三进”工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践系统论 “大三进”格局
下载PDF
系统论在齐鲁工业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吕玉霞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4-36,89,共4页
探讨运用系统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的思路与方法。依据系统论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原理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调整与改进,促进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总体目标的实现。系统论在齐鲁工业大学思政... 探讨运用系统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的思路与方法。依据系统论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原理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调整与改进,促进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总体目标的实现。系统论在齐鲁工业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深化了教学人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有力提升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系统论
下载PDF
区域性商务英语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恒 刘健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1期78-79,共2页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商务英语人才应具备符合区域特点的实践能力。基于系统论,剖析了商务英语内在和外在的多元性,针对自贸区的语言、文化等因素构建了实践能力的子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动态性特征,探讨了培养人才实践能力方案的制定...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商务英语人才应具备符合区域特点的实践能力。基于系统论,剖析了商务英语内在和外在的多元性,针对自贸区的语言、文化等因素构建了实践能力的子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动态性特征,探讨了培养人才实践能力方案的制定,并期望社会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实践能力 系统论 中国东盟自贸区
下载PDF
系统论指导下交通管理工程课内实践教学整合初探
8
作者 胡鹏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培养合格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的基础。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课内实践教学良好效果的取得离不开课内实践教学系统中各组成元素的丰富及相互之间的整合。以基层交通民警岗位工作任务为重点组织教学内容,通过教学... 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培养合格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的基础。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课内实践教学良好效果的取得离不开课内实践教学系统中各组成元素的丰富及相互之间的整合。以基层交通民警岗位工作任务为重点组织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资力量等系统元素相互之间的有机整合,达到强化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管理工程 课内实践教学 整合 系统论
下载PDF
从系统论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
9
作者 颜星华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13-114,共2页
结合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从系统论的几个基本属性出发,探讨将系统论的思想方法融入数学教学,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定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教学质量 实效性 系统论 教育教学改革
下载PDF
系统论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
10
作者 赵瑶 段恒耀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87-90,共4页
系统论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适切性,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这种复杂任务,从而对课程建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系统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特点相契合。所以,系统论视... 系统论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适切性,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这种复杂任务,从而对课程建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系统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特点相契合。所以,系统论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构,可以结合内部子系统和外部系统动力,以实现系统效能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系统论 课程建构 学生综合素质
下载PDF
跳出来与走进去: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的复杂科学视野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冬平 朱德全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6-80,共5页
影响因素众多纷纭、涉及关系错综复杂的内在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必须探寻多种理论视角。先用系统论解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系统的应然形态,进而以信息论探索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系统的生成机理,再以协同论审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系... 影响因素众多纷纭、涉及关系错综复杂的内在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必须探寻多种理论视角。先用系统论解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系统的应然形态,进而以信息论探索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系统的生成机理,再以协同论审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系统的价值取向,最终以耗散结构论探究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演化机制,力图能够运用复杂科学的相关理论构建出一条逻辑清晰的理论解析框架,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进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 系统论 信息论 协同论 耗散结构论
下载PDF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实训支持体系架构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建新 蓝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2-36,共5页
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高职实训可概括为示范、模仿、综合、应用四个环节,各环节的实训任务及关涉的支持要素对职业能力培养成效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系统论的方法,架构形成的高职实训支持体系包括核心作用、多元作用、外围支持三... 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高职实训可概括为示范、模仿、综合、应用四个环节,各环节的实训任务及关涉的支持要素对职业能力培养成效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系统论的方法,架构形成的高职实训支持体系包括核心作用、多元作用、外围支持三个作用层,以及实践教学、师资、设备条件、行业、企业、政策、市场、资金、文化等九个要素子系统。在实践路径中,必须以学习者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对各作用层和要素进行关联性设计,并明确要素子系统的功能,才能形成全面的高职实训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能力 技能学习 高等职业教育 实训 支持体系 系统论
下载PDF
生态补偿在小流域尺度的实践——以安徽省秋浦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乐勤 荣慧芳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1-605,共5页
针对小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补偿交易成本高,补偿标准、补偿主体、范围难以确定,补偿方式单一等弊端,以安徽境内秋浦河为例,采用系统研究、模型研究、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方法,运用系统理论,构建了其生态补偿实施体... 针对小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补偿交易成本高,补偿标准、补偿主体、范围难以确定,补偿方式单一等弊端,以安徽境内秋浦河为例,采用系统研究、模型研究、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方法,运用系统理论,构建了其生态补偿实施体系。结果表明: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框架,由驱动力、法规保障、管理与运行、监督等子系统构成。政策与社会基础、流域上下游对水质、水流调节的供求关系是生态补偿的驱动力;制定生态补偿法规、成立生态补偿委员会是实施补偿的基础;构建多元融资与支付机制、多元补偿方式机制、协商、调解为主的补偿途经机制、监督机制、科学确定补偿标准等是实施补偿的关键。基于秋浦河流域上游提供的生态服务及保护生态受损的发展成本,估算了2009年实际补偿金额为40553.66万元。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有利于协调流域不同群体的环境与经济利益,有利于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可为我国小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驱动力 实践构建 系统理论 秋浦河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的法制理论与实践──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
14
作者 黄振东 《宁夏党校学报》 2001年第3期41-46,共6页
中国共产党法制建设的实践,是整个革命与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开创宪政、探索受挫、拨乱反正、发展创新四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的法制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法制理论 党法 宪政 拨乱反正 实践 开创 受挫 组成部分 时期
下载PDF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机制建构
15
作者 蔺艳娥 王慧茵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8-11,34,共5页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有助于提升远程教育质量。现代系统论认为,系统无处不在。据此,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形成一个互动系统。其中,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及其主体、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及其主体是系统构成件,教育...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有助于提升远程教育质量。现代系统论认为,系统无处不在。据此,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形成一个互动系统。其中,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及其主体、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及其主体是系统构成件,教育中介是联系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及实践的连接件。系统各要素充分发展、有机配合,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达成理解与对话,最终才能促使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双向转化,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 系统论 互动
下载PDF
现代教育学体系的实践取向与逻辑成分 被引量:7
16
作者 余清臣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7,共7页
在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中,是否坚持为教育实践服务以及如何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实践取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基本问题,不同时期的教育学研究在此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立场。面对自身的价值危机,现代教育学体系需要实现更为彻底的实践取向,即在整... 在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中,是否坚持为教育实践服务以及如何为教育实践服务的实践取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基本问题,不同时期的教育学研究在此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立场。面对自身的价值危机,现代教育学体系需要实现更为彻底的实践取向,即在整体上转变为实践教育学体系,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行动提供支持应成为整个教育学体系的根本取向。实践教育学体系在逻辑上应该包括提供教育认识的教育学板块和支持具体教育行动的教育学板块,可以分别称为教育认识论与教育行动论。从现代教育学体系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发展实践教育学体系需要重点建设为情境性、自由性教育实践提供明智建议的教育行动论,并在关注教育复杂性的背景下加强对教育的整体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育学体系 教育认识论 教育行动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