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理论透视与历史比较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浩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75,157-158,共25页
近年来,中美两国关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创议成为世界政治的热点话题。文章认为,对新型大国关系的研究应从理论与政策、历史和现实等多层面进行深入思考。要想准确把握当前中美关系的战略实质,一方面需要超越现有国际政治理论中以... 近年来,中美两国关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创议成为世界政治的热点话题。文章认为,对新型大国关系的研究应从理论与政策、历史和现实等多层面进行深入思考。要想准确把握当前中美关系的战略实质,一方面需要超越现有国际政治理论中以权力转移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旧有范式,将国内政治模式、对外战略选择和国际战略互动等多重变量纳入研究范畴;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包括中美在内的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上反复出现的"崛起国一主导国"二元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比较研究。总之,只有通过理论透视和历史比较,才能把握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所具备的学理基础和现有条件,进而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更有意义的判断,并努力"预为之谋"、最大限度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大国关系 权力转移理论 现代政治模式 中美关系
原文传递
“修昔底德陷阱”:一个站不住脚的概念 被引量:7
2
作者 何元国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5,共6页
艾利森认为“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理所当然,不需要什么理论支撑。本文的研究表明,结构现实主义并不能自动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各种“权力转换理论”(包括吉尔平的“争霸战理论”)也不能解释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艾利森打出“修昔底... 艾利森认为“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理所当然,不需要什么理论支撑。本文的研究表明,结构现实主义并不能自动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各种“权力转换理论”(包括吉尔平的“争霸战理论”)也不能解释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艾利森打出“修昔底德”的名号,只是为了这个概念更加响亮而已。从古典学已有的成果来看,它站不住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陷阱” 格雷厄姆·艾利森 吉尔平“争霸战理论” 权力转移理论
下载PDF
权力转移、地理距离与大国战和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逄锐之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73,157,158,共41页
权力转移理论对地区内大国关系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在解释地区间大国关系时存在明显不足。与同一地区内大国间发生的权力转移不同,不同地区大国间发生的权力转移几乎没有导致战争的先例。这源于权力转移理论本身的诸多缺点,尤其是其忽... 权力转移理论对地区内大国关系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在解释地区间大国关系时存在明显不足。与同一地区内大国间发生的权力转移不同,不同地区大国间发生的权力转移几乎没有导致战争的先例。这源于权力转移理论本身的诸多缺点,尤其是其忽略地理距离这一变量。在同一地区内发生权力转移时,权力转移双方横向压力与安全困境较大,双方对相对实力和战争结果有不同判断,权力转移易于触发同盟连锁效应,战争容易爆发;而在不同地区间发生权力转移时,这三个机制相对较弱,虽然权力转移过程中双方龃龉不断,但战争爆发的概率较小。作者选取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俄权力转移、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美权力转移以及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美苏权力转移作为案例,使用皮尔森卡方检验检测权力转移、地理距离与大国战和关系的相关性。依据修正过的权力转移理论,中美之间的权力对比变化将会导致两国关系持续紧张且长期对峙,美国将长期采取遏制中国影响力的政策,但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转移理论 地缘政治 地理距离 地区间关系 中美关系
原文传递
权力转移理论视角下的中俄美中亚格局演变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长敏 李益斌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32,共10页
近年来,中俄美分别提出了自己的中亚战略。俄罗斯和美国试图巩固自己在中亚的地位,在中国"一带一路"规划中,中亚地区也被囊括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范畴之内,形成三国中亚战略交错和对冲的局面。基于奥根斯基的权力... 近年来,中俄美分别提出了自己的中亚战略。俄罗斯和美国试图巩固自己在中亚的地位,在中国"一带一路"规划中,中亚地区也被囊括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范畴之内,形成三国中亚战略交错和对冲的局面。基于奥根斯基的权力转移理论,对这一事实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剖析,可以发现,冷战后中亚地区经历了从权力真空到美俄争霸,再到中俄美不等边三角关系形成的不同发展阶段,客观上形成了权力转移的事实。中俄美三者的中亚战略在地区指向方面有较多的重叠,但从战略意图到具体实施具有较大差异性。中国无意参与中亚地区争霸,但由于国家实力与战略意愿的提升,客观上会导致中国在该地区权力和影响力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转移理论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亚格局
下载PDF
权力转移论、制度主义论与美国的对华战略
5
作者 张建红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6-42,共7页
21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进而在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在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界引发了激烈的辩论,并出现两种观点相互对立的理论:权力转移论和制度主义论。两种理论视角针对中国崛起提出不同的预测... 21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进而在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在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界引发了激烈的辩论,并出现两种观点相互对立的理论:权力转移论和制度主义论。两种理论视角针对中国崛起提出不同的预测:中国崛起带来的是挑战,还是制度建设的机遇。通过深入分析这两种理论,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美国近期在东亚针对中国的一系列政治动向背后的意图和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权力转移论 制度主义论 美国 对华战略
下载PDF
大国协调之下的四方会谈——试论朝鲜半岛的安全机制构建的“新”途径
6
作者 王守都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年第5期21-31,128-129,共11页
自2017年年初至今,朝鲜半岛的局势在一系列事件(诸如金正男遇刺、蒂勒森出访东北亚三国、美韩军演、"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新任韩国总统文在寅上任)的综合作用下显得愈发扑朔迷离。另一方面,自1993年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 自2017年年初至今,朝鲜半岛的局势在一系列事件(诸如金正男遇刺、蒂勒森出访东北亚三国、美韩军演、"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新任韩国总统文在寅上任)的综合作用下显得愈发扑朔迷离。另一方面,自1993年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之后,朝鲜核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诸如六方会谈的一些区域性的制度构建也并未得到预期的效果。考虑到在东北亚地区建立长久稳定、强制有效的安全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中国崛起和东北亚地区两极格局的回归作为新的分析框架,并且在文末处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度建设尝试,即以中美两大国协同为前提,包括朝韩两国在内建立制度化的四方会谈,以消除朝鲜半岛上不断升级的核安全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朝核六方会谈 区域安全制度 东北亚区域秩序 霸权转移理论
下载PDF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转型分析的智慧电网发展障碍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聂龑 吕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70,79,共8页
本文基于社会—技术转型理论,首先从宏观环境、中观体制和微观利基三个层次分析了中国电网向智慧电网转型的关键要素及机制,并据此将电网转型分为宏观压力强化、多利基涌现、优势利基成长、新体制确立四个阶段;然后从电网安全、电网结... 本文基于社会—技术转型理论,首先从宏观环境、中观体制和微观利基三个层次分析了中国电网向智慧电网转型的关键要素及机制,并据此将电网转型分为宏观压力强化、多利基涌现、优势利基成长、新体制确立四个阶段;然后从电网安全、电网结构演化、政策引导和市场消费者习惯四个方面分析了电网转型存在的障碍,提出了突破电网转型障碍的四种路径:运行安全、管理智能、使用智能和绿色电网。最后,从加强政策引导和电网监管提出了加速电网转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电网 电网转型 社会-技术转型理论
下载PDF
考虑温备用和相关故障的核动力冗余泵组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冀斌 陈力生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9-41,51,共4页
止回阀的切换故障和冷却剂泵之间的共因故障大大削弱了冗余的安全作用,采用基于可靠性框图和Markov状态转移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考虑两泵为温备用的逻辑关系,通过定义温备用因子,推导了温备用共因故障模型,建立了考虑止回阀切换故障和两... 止回阀的切换故障和冷却剂泵之间的共因故障大大削弱了冗余的安全作用,采用基于可靠性框图和Markov状态转移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考虑两泵为温备用的逻辑关系,通过定义温备用因子,推导了温备用共因故障模型,建立了考虑止回阀切换故障和两泵共因故障情况下的系统可靠性模型;实例研究表明:止回阀和共因故障大大削弱了冗余对于泵组系统可靠性的提高作用,该方法能够量化以上两因素对泵组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备用 相关故障 核动力装置 Markov状态转移理论 可靠性评估 冗余泵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