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脱贫战略下图书馆文化扶贫模式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武建光 姜瑞鹏 +1 位作者 贺培风 苏云梅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19,共6页
基于国家精准扶贫的大战略背景,文章在对山西省石楼县、苛岚县、右玉县、左权县、吉县等地贫困现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右玉县元堡子镇为例,系统探讨了图书馆的精准文化扶贫模式。此扶贫模式本着"精准"原则,研究了"扶持... 基于国家精准扶贫的大战略背景,文章在对山西省石楼县、苛岚县、右玉县、左权县、吉县等地贫困现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右玉县元堡子镇为例,系统探讨了图书馆的精准文化扶贫模式。此扶贫模式本着"精准"原则,研究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扶贫核心问题,为脱贫攻坚、精准摆脱文化贫困提供理论参考,促进广大农村形成"全民阅读"氛围,为建设"精神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脱贫 文化扶贫 贫困识别 全民阅读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辉 王洪阁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49,共4页
高校大学生奖助学金的资助政策是我国为了解决大学生家庭贫困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是教育公平以及社会正义的核心内容。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再到步入21世纪以来,这一政策在施行的过程中也是几经波折,形成"奖、... 高校大学生奖助学金的资助政策是我国为了解决大学生家庭贫困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是教育公平以及社会正义的核心内容。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再到步入21世纪以来,这一政策在施行的过程中也是几经波折,形成"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资助模式,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如资助体系设计不完善、信息平台宣传不到位、资助未能让所有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受惠、资助力度不足以有效缓解部分受助学生的经济负担、贫困认定存在问题、识别机制有待完善等。因此,提出以下建议可供参考:首先,确定资助主体的责任,构建政府与社会各界多元参与的新模式;其次,优化学生资助结构;最后,实现精准资助,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资助 资助体系 贫困认定 奖助学金 精准资助
下载PDF
高校贫困生认定理论变迁述评 被引量:10
3
作者 毕鹤霞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96,共5页
贫困理论是贫困生认定的最主要理论基础,其中贫困的内涵为贫困生的界定提供了研究基础,贫困的识别、贫困的成因理论为贫困生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资源的稀缺性与需求膨胀的矛盾,决定了高校必须将稀缺资源分配给最需要资助的学生,这也是... 贫困理论是贫困生认定的最主要理论基础,其中贫困的内涵为贫困生的界定提供了研究基础,贫困的识别、贫困的成因理论为贫困生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资源的稀缺性与需求膨胀的矛盾,决定了高校必须将稀缺资源分配给最需要资助的学生,这也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基本诉求。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在《正义论》中提出"作为公平的正义"的观点对保障贫困生认定公平性提供了理论的支撑。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揭示了贫困的根源,贫困救助的思想进一步阐明了贫困生认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生 贫困识别 贫困救助 效率与公平
下载PDF
博弈论视角下贫困识别的利率设计研究
4
作者 苏斌 訾永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7-13,共7页
精准扶贫的目标是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而识别贫困户是其第一步,这也是精准扶贫重在“精准”的要义。引入机制设计博弈模型,根据居民对三种不同利率水平的反应,可以判断出真假贫困户,从而有效解决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结果表... 精准扶贫的目标是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而识别贫困户是其第一步,这也是精准扶贫重在“精准”的要义。引入机制设计博弈模型,根据居民对三种不同利率水平的反应,可以判断出真假贫困户,从而有效解决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结果表明,稍高于市场利率的利率水平既能有效识别贫困户,也有利于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而等于市场利率和低于市场利率水平的机制设计不能完成贫困识别的任务。对信贷扶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的认识理念和寻租行为提出了四条对策建议:第一,信贷扶贫的稍高利率设计和理念普及;第二,建立政府与信贷机构的信息对接;第三,建立健全信贷扶贫的监督机制;第四,实施信用的奖惩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贫困识别 机制设计 利率 贫困户
下载PDF
中国农村低保户贫困程度瞄准与识别分析——基于H区域居民实际生活指标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增文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75-81,共7页
由于农村低保对象救助层次很不明显,没有针对低保家庭的不同贫困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导致政府很难把有限农村低保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笔者利用层次分析加权法(AHP法),将政府对农村低保群体贫困程度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在目标因素结构复... 由于农村低保对象救助层次很不明显,没有针对低保家庭的不同贫困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导致政府很难把有限农村低保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笔者利用层次分析加权法(AHP法),将政府对农村低保群体贫困程度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其解决农村低保对象的贫困程度更为方便,从而更好地实施农村低保及配套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瞄准机制 统筹资助 综合评价的理论 贫困程度识别
下载PDF
融合灯光强度和斑块空间分布特征的贫困区域识别模型构建——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昝骁毓 谭晓悦 +1 位作者 李强 陈晋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68-1376,共9页
贫困区域识别对于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山西省2013~2017年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灯光总强度、平均灯光强度、灯光斑块面积、最大斑块灯光强度、灯光斑块聚集度等参数,应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参... 贫困区域识别对于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山西省2013~2017年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灯光总强度、平均灯光强度、灯光斑块面积、最大斑块灯光强度、灯光斑块聚集度等参数,应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参数差异;以2013年NPP-VIIRS数据构建贫困区域识别模型,并应用于2014~2017年的贫困县识别。结果表明:模型的综合识别准确率为71.43%~77.31%,贫困县识别精度较高,为79.31%~86.21%,非贫困县识别精度为59.02%~73.77%。除了灯光强度参数,模型中包含灯光斑块空间分布特征参数能够提高总体精度。进一步分析贫困概率与GDP关系、不同类型县的贫困概率年际变化,可以认为:夜间灯光数据能够用于贫困区域识别和退出评估,融合灯光强度与灯光斑块空间分布特征有助于提高贫困区域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区域识别 NPP-VIIRS数据 判别分析 山西省 灯光斑块空间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