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交错带典型溪流沟渠沉积物氮污染特征及硝化-反硝化潜力 被引量:11
1
作者 秦如彬 李如忠 +1 位作者 高苏蒂 张瑞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6-945,共10页
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合肥市城乡交错带3条溪流沟渠上,按季节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分析沉积物的氮素污染特征,解析潜在硝化速率PNR、表面硝化速率ANR及反硝化速率的时空变化性,并以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进行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关镇... 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合肥市城乡交错带3条溪流沟渠上,按季节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分析沉积物的氮素污染特征,解析潜在硝化速率PNR、表面硝化速率ANR及反硝化速率的时空变化性,并以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进行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关镇河支渠氮素污染最为严重,TN均值达4 516.39 mg·kg-1,分别为磨店小溪流和陶冲小溪流的2.56、1.36倍,NH_4^+-N和NO_3^--N含量也表现为关镇河支渠最高,磨店小溪流最低;2 3条溪流沟渠PNR和ANR几乎都表现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秋两季则大体相当,高低排序为陶冲小溪流>磨店小溪流>关镇河支渠;3关镇河支渠反硝化速率均值为10.59 mg·(kg·h)-1,分别为磨店小溪流和陶冲小溪流的3.16、1.75倍,3条溪流沟渠的反硝化速率和反硝化活性都表现为夏季高于春季;4根据参数FVIP,各溪流沟渠ANR、PNR和反硝化速率几乎都与沉积物的pH、OM、NH_4^+-N、NO_3^--N、TN、TP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不同溪流水体之间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污染 潜在硝化速率(pnr) 表面硝化速率(ANR) 反硝化速率 城乡交错带
原文传递
巢湖十五里河沉积物硝化速率的城乡梯度变化及相关性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如忠 戴源 +1 位作者 刘晓薇 王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8-695,共8页
2017年7月—2018年5月,在巢湖十五里河干流城乡梯度方向的5个采样点位,按两月一次的频率采集表层沉积物及其上覆水.在此基础上,开展沉积物硝化速率城乡梯度变化规律分析,并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十五里河水体氮磷污染严重,并具... 2017年7月—2018年5月,在巢湖十五里河干流城乡梯度方向的5个采样点位,按两月一次的频率采集表层沉积物及其上覆水.在此基础上,开展沉积物硝化速率城乡梯度变化规律分析,并识别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十五里河水体氮磷污染严重,并具有氨氮浓度相对较高的污染特点;②潜在硝化速率(PNR)变幅为0.003~0.021μmol·g^(-1)·h^(-1),均值为0.011μmol·g^(-1)·h^(-1),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城乡梯度规律;③表面硝化速率(ANR)变幅为0.73~15.23μmol·m^(-2)·h^(-1),均值为4.19μmol·m^(-2)·h^(-1),也未表现出明显的城乡梯度规律;④十五里河沉积物硝化速率季节性变化规律明显,基本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但5个采样点之间硝化速率的差异性程度不完全相同;⑤PNR与上覆水水温相关性较为显著,ANR与上覆水中NH^+_4-N和NO^-_3-N存在显著相关性,沉积物中对PNR和ANR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都是TN、NH^+_4-N和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硝化速率(pnr) 表面硝化速率(ANR) 沉积物 巢湖 十五里河
原文传递
巢湖十五里河河床地貌单元沉积物硝化速率及污染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如忠 阙凤翔 +1 位作者 熊鸿斌 王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1-218,共8页
2017年7月~2018年3月,在巢湖流域十五里河城市段河床地貌特征丰富的两处河段,就深潭、浅滩、砾石滩、点砂坝和常规流水区等5种地貌单元类型,按季节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和水样,解析不同地貌单元沉积物硝化速率及其变化性,并开展不同地貌单... 2017年7月~2018年3月,在巢湖流域十五里河城市段河床地貌特征丰富的两处河段,就深潭、浅滩、砾石滩、点砂坝和常规流水区等5种地貌单元类型,按季节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和水样,解析不同地貌单元沉积物硝化速率及其变化性,并开展不同地貌单元硝化速率的差异性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十五里河中上游河段氮磷污染严重,且水体氧化还原电位(ORP)值基本都低于零,表明河水处于显著的还原状态.(2)5种地貌单元沉积物的PNR变化范围为0.002~0.079μmol·(g·h)-1,均值为0.023μmol·(g·h)-1,高低排序依次为:深潭>点砂坝>浅滩>砾石滩>流水区,相应的季节变化规律基本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3)5种地貌单元表层沉积物ANR变幅为0.140~13.543μmol·(m2·h)-1,均值为3.658μmol·(m2·h)-1,总体表现为浅滩最高,常规流水区次之,砾石滩和点砂坝大体相当,深潭最小,且季节变化规律与PNR相似.(4)差异性分析表明,深潭、浅滩与其他4种地貌PNR均存在显著差异性,超过半数的地貌单元ANR呈极显著差异性.(5)回归分析表明,5种地貌单元的PNR、ANR与上覆水水质指标的相关性相对较强,而与沉积物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略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单元 沉积物 潜在硝化速率(pnr) 表面硝化速率(ANR) 巢湖
原文传递
Responses of soil ammonia oxidizers to a short-term severe mercury stress
4
作者 Zhi-Feng Zhou Yu-Rong Liu +1 位作者 Guo-Xin Sun Yuan-Ming Zhe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8-13,共6页
The responses of soil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 and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 to mercury(Hg) stres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a short-term incubation experiment.Treated with four different concentrati... The responses of soil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 and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 to mercury(Hg) stres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a short-term incubation experiment.Treated with fou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g(CK,Hg25,Hg50,and Hg100,denoting 0,25,50,and 100 mg Hg/kg dry soil,respectively),samples were harvested after 3,7,and 28 day incubation.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potential nitrification rate(PNR)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Hg stress during the incubation.However,lower abundances of AOA(the highest in CK: 9.20 × 10~7 copies/g dry soil; the lowest in Hg50: 2.68 × 10~7 copies/g dry soil) and AOB(the highest in CK: 2.68 × 10~7 copies/g dry soil; the lowest in Hg50:7.49 × 10~6 copies/g dry soil) were observed only at day 28 of incubation(P 〈 0.05).Moreover,only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oil AOB obviously shifted under Hg stress as seen through DGGE profiles,which revealed that 2-3 distinct AOB bands emerged in the Hg treatments at day 28.In summary,soil PNR might be a very useful parameter to assess acute Hg stress on soil ecosystems,an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oil AOB might be a realistic biological indicator for the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stress on soil ecosystem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cury (Hg) potential nitrification rate pnr Amonia oxidizers ABUNDANCE Community structure
原文传递
基于不同测试终点的土壤锌毒性阈值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28
5
作者 陈世宝 林蕾 +2 位作者 魏威 刘继芳 马义兵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2-930,共9页
采用基质诱导硝化(PNR)、大麦根伸长、西红柿及小白菜生长毒性测试方法,结合Log-logistic模型,对我国16种典型土壤中锌(Zn)的毒性阈值(ECx)进行了测定,同时对Zn毒性与土壤主要影响因子间的量化关系及其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 采用基质诱导硝化(PNR)、大麦根伸长、西红柿及小白菜生长毒性测试方法,结合Log-logistic模型,对我国16种典型土壤中锌(Zn)的毒性阈值(ECx)进行了测定,同时对Zn毒性与土壤主要影响因子间的量化关系及其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壤中Zn的毒性阈值在不同测试物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以小白菜、大麦、西红柿及土壤微生物(PNR)测试的EC10均值分别为322,356,336,297mg/kg,以土壤微生物测试最低,以大麦根伸长测定结果最高;EC50均值则分别为:846,1471,1160,768mg/kg.不同测试方法对土壤中Zn毒性的敏感性顺序为:土壤微生物(PNR)>西红柿>小白菜>大麦,而不同测试方法的稳健性顺序则相反,表明PNR法是土壤Zn毒害最敏感的测试方法,而西红柿则是对土壤Zn污染胁迫最敏感的植物品种;不同毒性测试结果显示,EC50阈值的测定结果要敏感于EC10,而EC10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普遍大于EC50的测定结果.pH值是影响土壤Zn毒性阈值最为重要的因子,而基于土壤pH值,CEC,有机碳含量的归趋化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土壤中Zn的生态风险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测试 基质诱导硝化 毒性阈值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