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优势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文革 周永进 +8 位作者 张健美 陈刚 许有尊 李胜群 左庆 叶为发 余友玲 杨成林 孙雪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27-1434,共8页
为明确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的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特点,加快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大穗型品种广两优1128、Y两优900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徽两优6号、徽两优996为试材,设置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进行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为明确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的群体特征及产量形成特点,加快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技术的发展,以大穗型品种广两优1128、Y两优900和穗粒兼顾型品种徽两优6号、徽两优996为试材,设置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进行大田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毯苗机插相比,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方式秧苗茎基宽、百株干重、发根力显著增加,秧苗素质提高;分蘖早生快发、群体茎蘖消长平稳,成穗率提高5.11%;中后期LAI与光能利用率高,干物质积累能力强,其中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7.17%。钵苗机插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机插,其中大穗型品种增产9.52%-10.78%,穗粒兼顾型品种增产5.03%-5.86%,群体颖花量的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原因。因此,杂交中籼稻钵苗机插群体质量优良,产量形成优势显著,穗大粒多,而大穗型品种更适宜于钵苗机插,增产优势更明显。研究结果为机插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钵苗机插 群体特征 产量形成
下载PDF
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殷跃军 何静 +8 位作者 林添资 吴小美 项忠兰 吴如成 赵青松 成春枫 王银 高金成 钟志仁 《中国稻米》 2018年第6期80-82,共3页
在镇江市3个不同试验点,以当地主推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钵苗机插、钵苗撒抛和常规毯苗机插3种栽插方式的生产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塑盘旱育秧相比,钵盘旱育秧苗素质更优;钵苗机插和钵苗撒抛方式的移栽质量比毯苗机插更高,... 在镇江市3个不同试验点,以当地主推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钵苗机插、钵苗撒抛和常规毯苗机插3种栽插方式的生产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塑盘旱育秧相比,钵盘旱育秧苗素质更优;钵苗机插和钵苗撒抛方式的移栽质量比毯苗机插更高,成熟期获得较多颖花量和较高的充实度,最终实产较毯苗机插分别高8.4%和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钵苗机插 钵苗撒抛 毯苗机插 秧苗素质 产量及产量构成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滨海稻区钵苗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小红 付立东 +5 位作者 王宇 隋鑫 任海 李旭 杜萌 马畅 《中国稻米》 2018年第1期92-95,共4页
以滨海稻区代表性水稻品种盐丰47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钵苗机插水稻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光合速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仅施用速效肥料的前提下,氮素中基肥、一次蘖肥、二次蘖肥、一... 以滨海稻区代表性水稻品种盐丰47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钵苗机插水稻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光合速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仅施用速效肥料的前提下,氮素中基肥、一次蘖肥、二次蘖肥、一次穗肥、二次穗肥比例为40∶12∶18∶16∶14时,盐丰47的收获穗数、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有效叶面积率、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指数、光合速率较高,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钵苗机插水稻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钵苗机插水稻群体动态特征及高产形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96
4
作者 胡雅杰 邢志鹏 +11 位作者 龚金龙 刘国涛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郭保卫 沙安勤 周有炎 罗学超 刘国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65-879,共15页
【目的】旨在阐明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构成特征和群体动态特征以及高产形成机制。【方法】2010年选用24个不同单穗重粳稻品种统一高产栽培,以成熟期平均单穗重聚类分析划分3种穗型,并每种穗型筛选2个具有代表性品种。2011—2012年采用大穗... 【目的】旨在阐明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构成特征和群体动态特征以及高产形成机制。【方法】2010年选用24个不同单穗重粳稻品种统一高产栽培,以成熟期平均单穗重聚类分析划分3种穗型,并每种穗型筛选2个具有代表性品种。2011—2012年采用大穗型品种甬优8号和甬优2640,中穗型品种武运粳24号和宁粳3号,小穗型品种淮稻5号和淮稻10号为试验材料,在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进行大田试验,以毯苗机插水稻为对照,系统研究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群体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动态和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并从秧苗素质、栽后物质积累、阶段光合物质生产、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株型特征、茎鞘物质输出与转运、根系活力等方面深入探讨钵苗机插水稻高产形成机制。【结果】钵苗机插水稻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大穗型品种增产8.71%—11.11%,中穗型品种增产6.85%—7.89%,小穗型品种增产5.30%—6.34%。钵苗机插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在足够穗数的基础上,显著或极显著增加每穗粒数,进而提高群体颖花量,同时保持稳定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与对照相比,钵苗机插水稻群体茎蘖数栽后增长快,高峰苗适宜,拔节后群体茎蘖数消减缓慢,最终有效穗数足,成穗率高;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钵苗机插水稻显著高于对照,拔节期两者相当,孕穗后钵苗机插水稻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成熟期叶面积指数钵苗机插水稻较对照高出5.17%—11.00%,干物质积累量钵苗机插水稻较对照高出5.36%—9.20%。钵苗机插水稻高产形成机制为带土带蘖栽插,秧苗素质高,群体起点质量优,活棵早,分蘖快,低位分蘖多,栽后地上和地下部物质积累多,为争足穗、促壮秆和攻大穗奠定生物学基础;抽穗期株型紧凑,叶系配置优,叶面积大,比叶重高,基部茎秆粗壮,粒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钵苗机插 产量构成特征 群体动态特征 高产形成机制
下载PDF
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钵苗机插超高产群体若干特征探讨 被引量:39
5
作者 胡雅杰 朱大伟 +11 位作者 钱海军 曹伟伟 邢志鹏 张洪程 周有炎 陈厚存 汪洪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郭保卫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16-2027,共12页
选用大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基地江苏东海、兴化和海安6.4、6.8和7.3 hm2连片超高产攻关方为依托,对籼粳杂交稻钵苗机插超高产群体(13.5 t hm–2左右)和高产群体(12.0 t hm–2左右)系统比较研究,旨在阐明... 选用大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基地江苏东海、兴化和海安6.4、6.8和7.3 hm2连片超高产攻关方为依托,对籼粳杂交稻钵苗机插超高产群体(13.5 t hm–2左右)和高产群体(12.0 t hm–2左右)系统比较研究,旨在阐明秸秆还田条件下钵苗机插水稻超高产产量构成及其群体特征。结果表明,与高产群体相比,籼粳杂交稻钵苗机插超高产群体表现穗型大、粒数多和群体颖花量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相当;群体茎蘖数生育前期稳步增长,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达适宜穗数,拔节期高峰苗数量少,拔节之后缓慢消减,最终成穗率高;群体叶面积指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较小,孕穗期达最大值(8.5左右),此后平稳减少,成熟期仍保持3.5以上;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和拔节期相当,拔节后积累较快,孕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显著或极显著增高,且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比例高;群体氮素积累、群体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表现为"前小,中高,后强"。说明水稻钵苗机插超高产群体生育中、后期具有较强的光合物质生产力和较高的氮素积累量。本文还探讨了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钵苗机插 籼粳杂交稻 超高产 产量构成 群体特征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钵苗机插稻产量及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军 王兴龙 +3 位作者 方书亮 张永进 刘忠红 杜乃通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2,共4页
以淮稻11号和甬优2640为材料,研究了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对钵苗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7∶3或6∶4时,2个品种穗粒结构协调性好;群体茎蘖消长平稳,最终成穗率达70%以上,并能增加中后期群体叶面积指数... 以淮稻11号和甬优2640为材料,研究了基蘖肥与穗肥不同比例对钵苗机插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7∶3或6∶4时,2个品种穗粒结构协调性好;群体茎蘖消长平稳,最终成穗率达70%以上,并能增加中后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最终实产明显高于其他比例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钵苗机插 氮肥运筹 产量
下载PDF
控释氮肥运筹对钵苗摆栽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柯健 陈婷婷 +6 位作者 徐浩聪 朱铁忠 吴汉 何海兵 尤翠翠 朱德泉 武立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72-1382,共11页
研究籼粳杂交稻钵苗摆栽超高产栽培模式下适宜的控释氮肥运筹。试验于2016—2017年在安徽庐江进行,以当地高产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设置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single basal application of CRNF,BC)、与尿素分蘖肥配施(basal app... 研究籼粳杂交稻钵苗摆栽超高产栽培模式下适宜的控释氮肥运筹。试验于2016—2017年在安徽庐江进行,以当地高产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设置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single basal application of CRNF,BC)、与尿素分蘖肥配施(basal application of CRNF combined with urea top-dressing at the tillering stage,BC+TU)、与尿素穗肥配施(basal application of CRNF combined with urea top-dressing at panicle initiation,BC+PU)三种运筹模式,以尿素分次施肥(conventional high-yield fertilization,SU)和不施氮肥(0N)为对照,研究控释氮肥运筹对钵苗摆栽籼粳杂交稻产量、氮肥吸收利用及相关农艺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阶段释放基蘖肥:穗肥比例为7∶3,较传统优化氮肥运筹SU(6∶4)整体表现基蘖肥冗余,穗肥不足,因而BC和BC+TU处理显著降低了钵苗摆栽籼粳杂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与BC和BC+TU处理相比,BC+PU通过基肥减量和尿素穗肥配施,在保证水稻营养生长期基本氮素供应的同时,显著增加了穗分化至成熟期氮素吸收,促进了穗分化至成熟期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在稳定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同时,显著提高了钵苗摆栽籼粳杂交稻每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很好的匹配了钵苗摆栽籼粳杂交稻全生育期氮素需求。BC+PU两年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为12.2~13.1 t hm^(-2)和43.8%~44.1%,分别较BC显著提高7.4%~9.2%和48.5%~59.9%,较BC+TU显著提高8.0%~11.9%和63.9%~74.5%。另外,BC+PU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与SU无显著差异,但由于大幅降低了施氮人工成本,最终提高净收益6.5%~12.3%。在籼粳杂交稻钵苗摆栽超高产栽培模式下,采用70%控释氮肥+30%尿素穗肥处理可有效取代常规尿素分次施肥,获得无显著差异的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同时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钵苗摆栽 控释氮肥运筹 产量 氮素吸收
下载PDF
水稻钵苗机插与传统毯苗机插栽培方式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久山 王立勇 +2 位作者 吴文革 李泽福 许有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22-23,25,共3页
[目的]比较水稻钵苗机插与传统毯苗机插栽培方式,为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插水平和机插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对新型钵苗育秧机插和传统毯苗育秧机插栽培技术在定远县水稻生产中的综合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比较水稻钵苗机插与传统毯苗机插栽培方式,为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插水平和机插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对新型钵苗育秧机插和传统毯苗育秧机插栽培技术在定远县水稻生产中的综合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传统毯苗育秧相比,钵苗育秧秧苗素质显著提高,株高、茎基宽、百株地上部干重和单株根数分别增加了17.3%、26.9%、124.2%和49.4%;机插后无缓苗期,茎蘖动态发展平缓,成穗率比传统毯苗提高19.9%,穗长明显增加,穗粒数提高17.4%,总颖花量增加5.2%,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所提高,最终产量增加9.4%。[结论]钵苗育秧机插技术有利于水稻品种尤其是大穗型品种高产潜力的发挥,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型机插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毯苗机插 钵苗机插 栽培方式
下载PDF
钵苗机插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产量、株型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8
9
作者 胡雅杰 曹伟伟 +11 位作者 钱海军 邢志鹏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郭保卫 高辉 沙安勤 周有炎 刘国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3-757,共15页
选用3种穗型水稻品种,设置3种钵苗机插密度,以毯苗机插为对照(CK),系统研究钵苗机插不同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穗部性状、冠层叶系配置、茎秆物理特性和抗倒伏的影响,旨在探明水稻钵苗机插配套不同穗型品种适宜栽插规格及其增产特点... 选用3种穗型水稻品种,设置3种钵苗机插密度,以毯苗机插为对照(CK),系统研究钵苗机插不同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穗部性状、冠层叶系配置、茎秆物理特性和抗倒伏的影响,旨在探明水稻钵苗机插配套不同穗型品种适宜栽插规格及其增产特点;同时,阐明钵苗机插不同密度下水稻株型特征和抗倒伏特性。结果表明:(1)3种钵苗机插密度处理下,大穗型品种产量随密度降低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但均显著高于CK;中、小穗型品种产量有随着密度降低而下降的趋势。不同穗型品种穗数随着密度降低而显著减少,每穗粒数显著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明显变化规律。(2)钵苗机插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穗长、着粒密度、单穗重、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和二次枝梗粒数均随密度降低而增加,且高于CK;一、二次枝梗数比值和一、二次枝梗粒数比值随密度降低而呈下降趋势。(3)钵苗机插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上三叶的叶长、叶宽、叶基角、披垂度和比叶重随着密度降低而呈增加趋势;且上三叶的叶长、叶宽和比叶重高于CK。(4)随着密度降低,不同穗型品种钵苗机插水稻基部N1、N2、N3节间长度减少,茎秆粗度、茎壁厚度和节间干重增加,穗下节间长、秆长、株高、重心高增加,而相对重心高有减小趋势。(5)不同穗型品种钵苗机插水稻基部节间N1、N2、N3抗折力和弯曲力矩随着密度降低而增加,倒伏指数呈下降趋势,且低于CK。说明水稻钵苗机插配套大穗型品种宜适当降低密度,增加每穗粒数以获高产;中穗型品种需兼顾穗数和每穗粒数,提高群体颖花量而增产;小穗型品种依靠穗数而提高产量。水稻钵苗机插降低密度能改善穗部性状和增加上三叶的叶面积,但增大了叶基角和披垂度,同时利于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增加基部节间粗度、茎壁厚度和充实度,从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钵苗机插 栽插规格 产量 株型 抗倒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