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项五针治疗中风后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敏 孙建华 +2 位作者 陆军伟 刘兰英 耿昊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73-875,共3页
目的:比较项五针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项五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项五针组穴取哑门、天柱、治呛穴,行针刺治疗,行针时配合吞咽训练。常规针刺组穴取廉泉、通里、照海,行针... 目的:比较项五针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项五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项五针组穴取哑门、天柱、治呛穴,行针刺治疗,行针时配合吞咽训练。常规针刺组穴取廉泉、通里、照海,行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项五针组总有效率达93.3%,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达80.0%,项五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项五针比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中风后遗症 假球性麻痹 吞咽障碍 项五针
原文传递
双侧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悦 伊怀成 +2 位作者 张石 柴学森 宋志刚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12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观察双侧头针结合体针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双侧头针结合体针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体针及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进行洼田氏饮... 目的观察双侧头针结合体针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双侧头针结合体针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体针及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VFSS评分、营养评分及疗效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洼田饮水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洼田饮水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F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0.0%)(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营养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营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侧头针联合体针及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头针 中风后遗症 吞咽障碍 假性延髓麻痹 康复 洼田饮水试验 VFSS评分 简易营养评分
下载PDF
针刺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3
作者 杨健峰 党玉兰 +1 位作者 庞一强 张馥晴(翻译)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观察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12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舌压抗阻反馈训练... 目的:观察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12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通关利窍针刺法。两组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总结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FILS)评分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SWAL-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FILS及SWAL-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舌压抗阻反馈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中风后遗症 假性延髓麻痹 吞咽障碍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基于“少阴少阳为枢”探讨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病机与证治 被引量:4
4
作者 熊志浩 韩宝杰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2096-2101,共6页
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病因病机为少阳、少阴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常,导致气滞、血瘀、痰凝闭阻口舌颃颡等官窍,引起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神机失用,不能导气于官窍是形成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根源。少阳少阴为枢,气机通过胆、三焦、... 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病因病机为少阳、少阴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失常,导致气滞、血瘀、痰凝闭阻口舌颃颡等官窍,引起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神机失用,不能导气于官窍是形成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根源。少阳少阴为枢,气机通过胆、三焦、心、肾的气化,使气血精华升降出入,产生神机。故作为脑卒中后的独立症状,在治疗上应重视调和脑神的重要性,运用导气针法调节少阳、少阴枢机,有利于平复患者情绪,调神定志,使升降逆乱之气各归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假性延髓性麻痹 “少阴少阳为枢” 枢机不利 导气针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