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房助产士护理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处理效果观察
1
作者 吴昳欣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究产房助产士护理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处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产妇,根据随机原则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产房助产士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探究产房助产士护理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处理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产妇,根据随机原则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产房助产士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房助产士护理的临床预防处理能够显著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同时可以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房助产士 产后出血 临床预防 处理效果
下载PDF
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处理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3
2
作者 沈玉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4期140-141,145,共3页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45例产后出血产妇(观察组)和45例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产妇是否进行孕期保健、围生期保健及产程处理等进行分析比...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45例产后出血产妇(观察组)和45例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产妇是否进行孕期保健、围生期保健及产程处理等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45例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观察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各种产后出血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及胎盘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66.67%、13.33%、8.89%。分别采取子宫按摩或宫腔填塞、软产道裂伤缝合及取盘术等方法处理后,均达到止血效果,无一例发生大出血死亡。结论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软产道损伤及胎盘因素,可通过加强孕期保健及产程处理等预防措施有效防止产后出血,同时根据产妇出血原因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可有效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预防 处理
下载PDF
湖南鲜食葡萄产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雯 易芊 +4 位作者 蒋辉 杨国顺 聂松青 钟晓红 彭淼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100-103,共4页
湖南省是我国南方葡萄生产大省,产后是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笔者从产后加工、品牌意识、产品流通、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湖南省葡萄产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建议,为葡萄产品产后发展提供参考,以推动湖南省葡萄产业... 湖南省是我国南方葡萄生产大省,产后是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笔者从产后加工、品牌意识、产品流通、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湖南省葡萄产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建议,为葡萄产品产后发展提供参考,以推动湖南省葡萄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产后 商品化处理 品牌意识
下载PDF
花生荚果干燥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伯凯 谢焕雄 +3 位作者 孙昀璟 颜建春 魏海 吴惠昌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1年第2期51-56,70,共7页
为探究花生荚果干燥技术研究现状,在综合对比国内外花生荚果干燥技术模式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花生荚果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现有干燥模式类型、特点,从干燥装备、干燥工艺两个方面对干燥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适用于我国国情... 为探究花生荚果干燥技术研究现状,在综合对比国内外花生荚果干燥技术模式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花生荚果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现有干燥模式类型、特点,从干燥装备、干燥工艺两个方面对干燥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花生干燥技术发展方向,以期为花生荚果干燥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加工 花生荚果 干燥装备 干燥工艺 干燥模式
下载PDF
基于恶露不尽模型大鼠的秀山地区特色炮制技术“十三制”香附炮制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明容 支世君 +2 位作者 商思阳 贾琳 吴文辉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5期39-4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香附“十三制”法炮制前后对药物流产后雌性大鼠恶露不尽模型的炮制增效作用。方法: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灌胃早孕大鼠复制恶露不尽模型,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后7d出血量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G)、雌二醇(E2)和孕酮(P)等... 目的:对比分析香附“十三制”法炮制前后对药物流产后雌性大鼠恶露不尽模型的炮制增效作用。方法: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灌胃早孕大鼠复制恶露不尽模型,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后7d出血量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G)、雌二醇(E2)和孕酮(P)等雌激素的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模型组每日出血量和7d总出血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血清雌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G)、雌二醇(E2)和孕酮(P)水平亦显著下降(P<0.01)。给药后,“十三制”香附中剂量具有显著降低第2-4日每日出血量、7d总出血量和升高血清雌二醇(E2)的作用,“十三制”香附高剂量组具有显著降低第2-7日每日出血量(P<0.05)、7d总出血量(P<0.01)、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G)(P<0.05)和升高血清雌二醇(E2)(P<0.05)的作用,其余各组无显著差异。结论:秀山地区特色炮制技术“十三制”法炮制香附确有治疗妇女产后恶露不尽的炮制增效作用,值得进一步传承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十三制 恶露不尽 模型大鼠 炮制增效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4
6
作者 董丹旭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3期231-232,共2页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发生时间、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26例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切口裂开、子宫内膜炎、胎盘残留、蜕膜残...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发生时间、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26例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切口裂开、子宫内膜炎、胎盘残留、蜕膜残留、重度贫血。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时间不仅局限于产褥期内,主要病因是子宫切口裂开。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威胁很大,需要及时针对病因给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晚期产后出血 原因 处理
下载PDF
产后与非产后抑郁症患者心理表征信息加工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唐英 陈玖 杨来启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产后与非产后抑郁症患者心理表征信息加工机制的差异,以便为产后抑郁症提供易感性指标。方法对2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产后抑郁组)、28例非产后抑郁症患者(非产后抑郁组)进行心理旋转任务的测定,测量其错误数和反应时,并与28名健... 目的探讨产后与非产后抑郁症患者心理表征信息加工机制的差异,以便为产后抑郁症提供易感性指标。方法对2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产后抑郁组)、28例非产后抑郁症患者(非产后抑郁组)进行心理旋转任务的测定,测量其错误数和反应时,并与28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18.6±4.1)%]相比,产后抑郁组[(35.4±7.5)%]、非产后抑郁组[(29.6±6.8)%]错误率均显著升高,且产后抑郁组错误率也显著高于非产后抑郁组(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852.1±91.2)ms]相比,产后抑郁组[(1012.2±102.5)ms]、非产后抑郁组[(964.2±114.2)ms]反应时显著延长,且产后抑郁组反应时显著长于非产后抑郁组(P<0.05)。结论产后与非产后抑郁患者心理表征信息加工受损机制不一致,提示心理表征信息加工受损机制可能为产后抑郁患者的易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心理表征 信息加工 易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