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产后缺乳护理观察 被引量:24
1
作者 郑红连 陈桂云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9期166-168,共3页
目的观察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后乳汁分泌过少的产妇120例,按照分娩先后顺序将全部产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产后常规护理干... 目的观察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后乳汁分泌过少的产妇120例,按照分娩先后顺序将全部产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产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及乳房胀痛程度并比较。结果在泌乳始动时间以及开始泌乳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泌乳效果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乳房胀痛程度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产后缺乳,能促进产妇乳房的血液循环,构建泌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增加泌乳量,最终实现纯母乳喂养,此外还能增加母婴之间的感情,让其身心保持健康,减轻经济负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穴位按摩 耳穴埋豆 产后缺乳
下载PDF
中医按摩联合低频脉冲护理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高萍 闵丽华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按摩联合低频脉冲护理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疗效。方法:选取140例产后缺乳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70例。两组均予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路径护理,治疗组再予中医按摩联合低频脉冲护理;比较两组不同... 目的:探讨中医按摩联合低频脉冲护理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疗效。方法:选取140例产后缺乳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70例。两组均予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路径护理,治疗组再予中医按摩联合低频脉冲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护理后乳房充盈度及乳汁分泌情况。结果:治疗组护理后1 d、2 d、3d产妇泌乳比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乳房充盈度、泌乳量均高于同组护理前(P<0.01),护理后治疗组乳房充盈度、泌乳量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5.7%,治疗组为95.7%,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产后缺乳产妇采用中医按摩联合低频脉冲护理,能有效促进乳房泌乳、充盈,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按摩 低频脉冲 产后缺乳 护理体会
下载PDF
中医体质与产妇泌乳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静茹 王晓倩 +1 位作者 吴慢莉 董昌武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产妇泌乳情况的相关性,为体质与疾病相关理论和预防产妇缺乳提供相关依据,预防或减少产后缺乳的发生,达到治未病的效果。方法随机调查安徽省合肥市、安庆市、宿州市产妇152例,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产妇泌乳情况的相关性,为体质与疾病相关理论和预防产妇缺乳提供相关依据,预防或减少产后缺乳的发生,达到治未病的效果。方法随机调查安徽省合肥市、安庆市、宿州市产妇152例,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实施体质类型的判定,泌乳情况调查参照相关内容制定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与产妇泌乳情况相关的因素。结果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中医体质类型存在差异,排除较少参数的体质类型并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分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平和质为保护体质。结论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与气郁质是产妇缺乳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提示我们可以对偏颇体质早期识别和调节,预防或减少产后缺乳的发生,发挥体质在疾病防治中的能动作用,以更好地实践中医"调体""治未病"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产后缺乳 治未病
下载PDF
土人参通乳方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后缺乳患者乳汁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罗窅 姜霞 +3 位作者 覃莎娜 楚嫣琳 余昌云 王丽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6期80-81,共2页
目的:探究土人参通乳方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后缺乳患者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产后缺乳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1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通乳方口服;治疗2组给予通乳方口服,再加以... 目的:探究土人参通乳方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后缺乳患者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产后缺乳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1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通乳方口服;治疗2组给予通乳方口服,再加以穴位按摩等中医综合特色护理。比较三组产妇的乳房充盈程度及产妇泌乳量。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乳房充盈程度显著提高,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2组充盈度优于治疗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泌乳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2组泌乳量均增加,治疗2组泌乳量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人参通乳方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增加泌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人参通乳方 穴位按摩 产后缺乳 乳汁分泌
下载PDF
产后缺乳应用中医护理的预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马明霞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13期136-137,共2页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对于产后缺乳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以及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对比两组...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对于产后缺乳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以及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产后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乳房充盈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泌乳素(PRL)水平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缺乳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产后泌乳始动时间,预防产后缺乳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缺乳 泌乳 中医护理
下载PDF
手法外治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气血虚弱证产妇产后缺乳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许小宴 丘院宜 《中国临床护理》 2021年第9期570-573,共4页
目的研究手法外治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气血虚弱证产妇产后缺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分娩的气血虚弱证产妇14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 目的研究手法外治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气血虚弱证产妇产后缺乳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分娩的气血虚弱证产妇14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手法外治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泌乳初始时间,产后1~3 d每日乳汁量,产妇产后乳房充盈占比情况及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初始时间短于对照组(t=1.054,P<0.001)。观察组每日乳汁量均高于对照组(F组间=6.141,P<0.001),观察组产妇产后1、3、5天的乳房充盈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χ^(2)=5.818,P=0.016)。结论手法外治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气血虚弱证产妇产后缺乳的预防效果较佳,有利于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气血虚弱证 产后缺乳 手法外治 中医特色护理
下载PDF
王翠霞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缺乳经验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娜 王翠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151-152,共2页
缺乳是指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者,称"缺乳"又称"产后乳汁不行,吾师认为导致缺乳的主要病因是由气血虚弱、肝郁气滞所致,根据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产虚则宜补,塞则宜通,故导师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缺乳,... 缺乳是指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者,称"缺乳"又称"产后乳汁不行,吾师认为导致缺乳的主要病因是由气血虚弱、肝郁气滞所致,根据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产虚则宜补,塞则宜通,故导师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缺乳,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缺乳 气血虚弱 肝郁气滞 补中益气汤
下载PDF
初产妇产后缺乳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纯 杜巧婷 刘令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9期1446-1449,共4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剖宫产率升高等各种因素影响,产后缺乳情况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初产妇缺乳情况更为严重,如果没有及时解决,严重影响婴儿远期生长发育水平。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初产妇的产后缺乳相关中西医病因病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剖宫产率升高等各种因素影响,产后缺乳情况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初产妇缺乳情况更为严重,如果没有及时解决,严重影响婴儿远期生长发育水平。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初产妇的产后缺乳相关中西医病因病机、治疗现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产后缺乳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董氏奇穴联合按摩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枫 龚丽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第3期163-165,169,共4页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联合按摩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4月收治的产后缺乳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董氏奇穴联合按摩治疗,对照组给予按摩治疗,疗程均为3 ...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联合按摩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4月收治的产后缺乳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董氏奇穴联合按摩治疗,对照组给予按摩治疗,疗程均为3 d。观察两组产妇泌乳量评分、乳房充盈度评分、泌乳素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泌乳量评分、乳房充盈度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均下降,泌乳素水平均提高,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董氏奇穴联合按摩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能够降低患者乳房充盈度,增加泌乳素分泌量,提高泌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氏奇穴 按摩 产后缺乳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产后缺乳的临床护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郝凌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4期112-113,共2页
目的研究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48例)及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48例),对比两组患... 目的研究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48例)及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缺乳病发率为6.3%,对照组患者产后缺乳病发率为29.2%。两组患者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初始泌乳时间为产后(52.5±11.4)h、产后乳房充盈评分(5.2±0.5)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中医护理干预手法对降低产妇产后缺乳病发率有积极效果,患者乳房充盈程度及初始泌乳时间均明显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缺乳 中医护理干预 初始泌乳时间 乳房充盈评分
下载PDF
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佩珊 《智慧健康》 2020年第16期133-134,155,共3页
目的探究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6例产后缺乳产妇,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案后的泌乳量、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 目的探究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6例产后缺乳产妇,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案后的泌乳量、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泌乳量评分、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泌乳始动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后24h的泌乳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产后第2d、产后第4d,产后第7d泌乳量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可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高泌乳量及PRL水平,显著改善产后缺乳症状,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缺乳 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 泌乳量 催乳素
下载PDF
自拟通乳汤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玲玲 王转红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5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自拟通乳汤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中医妇科门诊就诊符合产后缺乳的产妇6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自拟通乳汤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观察本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症... 目的:分析自拟通乳汤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中医妇科门诊就诊符合产后缺乳的产妇6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自拟通乳汤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观察本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在经自拟通乳汤治疗后38例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03%;治疗后患者面色、精神、饮食、舌苔、脉象等证候积分均显著改善(P <0.05)。结论:自拟通乳汤结合耳穴贴压疗法在产后缺乳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该上述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通乳汤 耳穴贴压疗法 产后缺乳
下载PDF
金维太全能营养素对产妇催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莉 熊国平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金维太全能营养素对产妇催乳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120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乳汁分泌不足诊断标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产后缺乳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金维太全能营养素对产妇催乳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120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乳汁分泌不足诊断标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产后缺乳诊断标准",符合母乳喂养条件且有母乳喂养意愿的适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营养指导、产后护理、且母婴同室、按需哺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金维太全能营养素,20 g/袋,2袋/d,共14d;对照组不服用任何同类型产品,于产后第1、7、14天进行缺乳程度及相关证候评分,比较两组乳母乳量、精神状况及新生儿体重增长情况。结果:加服金维太全能营养素7~14d催乳效果最佳,观察组第7天和14天的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7天和14天体重也明显重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维太全能营养素在改善产妇营养状况、促进乳汁分泌、改善乳汁质量及提高新生儿体重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缺乳 金维太营养素 催乳 新生儿体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