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在医护合作治疗产妇产后重度乳房疼痛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进入研究的112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并按摩挤奶;对照组接受常规按摩挤奶。评估医护...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在医护合作治疗产妇产后重度乳房疼痛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进入研究的112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并按摩挤奶;对照组接受常规按摩挤奶。评估医护合作状况、疼痛治疗满意度,比较治疗后3、7 d 及产后42 d 乳房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母乳喂养状态。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 d 乳房肿胀程度比较,Z=-5.91,P<0.05(其中Ⅰ度肿胀19例比1例);母乳喂养状态比较, Z=-4.18,P<0.01(其中纯母乳喂养6例比1例)。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后7 d 乳房疼痛评分比较[(2.34±0.78)分比(4.79±0.92)分],t=16.84,P<0.01;乳房肿胀程度比较,Z=-3.97,P<0.01(其中Ⅰ度肿胀37例比18例);母乳喂养状态比较,Z=-6.23,P<0.01(其中纯母乳喂养23例比0例)。产后42 d 回访,干预组与对照组乳房疼痛评分比较[(1.22±0.47)分比(2.12±0.81)分],t=6.82,P<0.01;乳房肿胀程度比较,Z=-4.74,P<0.01(其中Ⅰ度肿胀43例比21例);母乳喂养状态比较, Z=-4.05,P<0.01(其中纯母乳喂养39例比20例)。医护合作状况评分(98.66±2.96)分,产妇对乳房疼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为94%(47/50)。结论标准化医护合作关系下,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能显著改善重度乳房疼痛产妇乳房疼痛程度及乳房肿胀度,提高母乳喂养状态,提高疼痛治疗满意度。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在医护合作治疗产妇产后重度乳房疼痛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进入研究的112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并按摩挤奶;对照组接受常规按摩挤奶。评估医护合作状况、疼痛治疗满意度,比较治疗后3、7 d 及产后42 d 乳房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母乳喂养状态。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 d 乳房肿胀程度比较,Z=-5.91,P<0.05(其中Ⅰ度肿胀19例比1例);母乳喂养状态比较, Z=-4.18,P<0.01(其中纯母乳喂养6例比1例)。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后7 d 乳房疼痛评分比较[(2.34±0.78)分比(4.79±0.92)分],t=16.84,P<0.01;乳房肿胀程度比较,Z=-3.97,P<0.01(其中Ⅰ度肿胀37例比18例);母乳喂养状态比较,Z=-6.23,P<0.01(其中纯母乳喂养23例比0例)。产后42 d 回访,干预组与对照组乳房疼痛评分比较[(1.22±0.47)分比(2.12±0.81)分],t=6.82,P<0.01;乳房肿胀程度比较,Z=-4.74,P<0.01(其中Ⅰ度肿胀43例比21例);母乳喂养状态比较, Z=-4.05,P<0.01(其中纯母乳喂养39例比20例)。医护合作状况评分(98.66±2.96)分,产妇对乳房疼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为94%(47/50)。结论标准化医护合作关系下,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能显著改善重度乳房疼痛产妇乳房疼痛程度及乳房肿胀度,提高母乳喂养状态,提高疼痛治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