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后穴位按摩对产妇乳房胀痛及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聂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穴位按摩在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顺利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采用随机、平行、双盲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给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的产后泌乳、乳房胀痛情况以及生... 目的:探讨产后穴位按摩在产妇乳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顺利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采用随机、平行、双盲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给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的产后泌乳、乳房胀痛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乳房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乳房胀痛少于对照组,48 h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1个月时在健康感觉、躯体感觉、睡眠状态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穴位按摩有利于促进产妇产后泌乳,减少乳房胀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穴位按摩 乳房胀痛 泌乳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在医护合作治疗产妇产后重度乳房疼痛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紫琪 李明慧 廖碧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29期-,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在医护合作治疗产妇产后重度乳房疼痛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进入研究的112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并按摩挤奶;对照组接受常规按摩挤奶。评估医护...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在医护合作治疗产妇产后重度乳房疼痛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将进入研究的112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并按摩挤奶;对照组接受常规按摩挤奶。评估医护合作状况、疼痛治疗满意度,比较治疗后3、7 d 及产后42 d 乳房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母乳喂养状态。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 d 乳房肿胀程度比较,Z=-5.91,P<0.05(其中Ⅰ度肿胀19例比1例);母乳喂养状态比较, Z=-4.18,P<0.01(其中纯母乳喂养6例比1例)。干预组与对照组治疗后7 d 乳房疼痛评分比较[(2.34±0.78)分比(4.79±0.92)分],t=16.84,P<0.01;乳房肿胀程度比较,Z=-3.97,P<0.01(其中Ⅰ度肿胀37例比18例);母乳喂养状态比较,Z=-6.23,P<0.01(其中纯母乳喂养23例比0例)。产后42 d 回访,干预组与对照组乳房疼痛评分比较[(1.22±0.47)分比(2.12±0.81)分],t=6.82,P<0.01;乳房肿胀程度比较,Z=-4.74,P<0.01(其中Ⅰ度肿胀43例比21例);母乳喂养状态比较, Z=-4.05,P<0.01(其中纯母乳喂养39例比20例)。医护合作状况评分(98.66±2.96)分,产妇对乳房疼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为94%(47/50)。结论标准化医护合作关系下,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能显著改善重度乳房疼痛产妇乳房疼痛程度及乳房肿胀度,提高母乳喂养状态,提高疼痛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 医护合作 产后乳房疼痛 生物反馈
原文传递
节段式乳房按摩结合低频脉冲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泌乳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叶优春 房佩娣 +1 位作者 袁爱娟 孙孝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6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讨节段式乳房按摩结合低频脉冲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98例产后乳房胀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节段式乳房按摩结合低频... 目的 探讨节段式乳房按摩结合低频脉冲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98例产后乳房胀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节段式乳房按摩结合低频脉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 d后泌乳量、疼痛程度、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变化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泌乳量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3 d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BSES-SF)评分较对照组提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04%,对照组为1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节段式乳房按摩结合低频脉冲治疗产后乳房胀痛,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疼痛,提高泌乳量,增强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预防相关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乳房胀痛 低频脉冲 节段式乳房按摩 泌乳量
下载PDF
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雷火灸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
4
作者 万彩霞 李艳梅 +1 位作者 何玉玲 杨彩红 《微创医学》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究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雷火灸治疗产后乳房胀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给予观察组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雷火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乳... 目的探究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雷火灸治疗产后乳房胀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给予观察组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雷火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乳房胀痛程度、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乳房肿胀硬度、泌乳量、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子宫恢复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 d后两组患者乳房胀痛程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SF)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宫底高度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乳房肿胀硬度及泌乳量情况均较对照组改善,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恶露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宫底下降指数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雷火灸治疗产后乳房胀痛患者,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乳房胀痛、乳房肿胀情况,促进泌乳和子宫恢复,减少产后并发症,增强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乳房胀痛 低频脉冲治疗仪 雷火灸 泌乳量 效果
下载PDF
产后乳房胀痛临床护理干预对策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珺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4期250-251,共2页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胀痛临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施加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在...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胀痛临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施加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乳房胀痛、乳房硬结、泌乳通畅性以及泌乳量四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产妇的满意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中的65.71%,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围生期的孕妇进行相应的乳房护理干预,增加了产妇的泌乳量、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获得产妇的一致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乳房胀痛 常规护理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6
作者 候燕文 李艳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8年第9期2450-2452,共3页
产后乳房肿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母亲常因疼痛不愿继续哺乳,限制母乳喂养的开展。近年来,许多护理学者对产后乳房胀痛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探索。本文就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寻求一种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产后乳房胀痛 护理干预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手法按摩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在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吴艺英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4期425-426,共2页
目的分析手法按摩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手法按摩治疗,比较两组的泌乳开始时间、母乳量、乳房胀痛... 目的分析手法按摩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手法按摩治疗,比较两组的泌乳开始时间、母乳量、乳房胀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泌乳开始时间短于对照组,母乳量充足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第3 d和第4 d的乳房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手法按摩联合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产后乳房胀痛可缩短泌乳开始时间,增加泌乳量,缓解乳房胀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按摩 低频脉冲治疗仪 产后乳房胀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缩宫催乳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产后乳房胀痛及对产妇泌乳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邱静 佟志刚 朱士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7期983-986,991,共5页
目的探讨缩宫催乳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产后乳房胀痛及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期间的86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依据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缩宫催乳汤治疗,治疗组予以缩宫催乳汤+针刺疗法治疗。疗程结... 目的探讨缩宫催乳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产后乳房胀痛及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期间的86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依据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缩宫催乳汤治疗,治疗组予以缩宫催乳汤+针刺疗法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乳房胀痛程度及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泌乳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乳房肿痛程度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24 h泌乳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24 h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维度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维度SF-36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予以缩宫催乳汤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乳房胀痛,有效改善患者产后24 h泌乳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宫催乳汤 针刺疗法 产后乳房胀痛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在产后乳房胀痛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蒋燕娟 曹云霞 巫山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8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产后乳房胀痛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常州市中医医院产科收治的100例产后乳房胀痛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初产妇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初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产后乳房胀痛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常州市中医医院产科收治的100例产后乳房胀痛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初产妇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初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初产妇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2组初产妇均护理至出院。比较2组初产妇的乳房胀痛程度、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率。结果2组在干预1 d、2 d和3 d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在上述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干预1 d、3 d和5 d后的泌乳量均多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2组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1%(P<0.05)。结论对产后发生乳房胀痛的初产妇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缓解其乳房胀痛,促使其泌乳时间提前,乳汁分泌量增加,且对提升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护理满意率也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乳房胀痛 初产妇 中医特色护理 泌乳
下载PDF
阶段式乳房按摩结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产后乳房胀痛产妇疼痛程度及母乳喂养信心的影响
10
作者 李小珍 吴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1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阶段式乳房按摩结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产后乳房胀痛产妇疼痛程度及母乳喂养信心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0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阶段式乳房按摩结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产后乳房胀痛产妇疼痛程度及母乳喂养信心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90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式乳房按摩结合低频脉冲治疗仪。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乳房胀痛程度、乳房坚硬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开始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48、72 h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技能、内心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乳房按摩结合低频脉冲治疗仪可减轻产后乳房胀痛产妇疼痛程度与乳房肿胀程度,加快乳汁分泌,提高乳汁排出量,也能增强母乳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式乳房按摩 低频脉冲治疗仪 产后乳房胀痛 疼痛程度 母乳喂养信心
下载PDF
碾压卷心菜叶外敷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菁 夏俊红 +2 位作者 刘珊珊 梁彩华 李旭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30期4218-4219,共2页
目的探讨碾压卷心菜叶外敷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产后乳汁淤积乳房胀痛患者10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温湿敷按摩,观察组采用碾压卷心菜叶... 目的探讨碾压卷心菜叶外敷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产后乳汁淤积乳房胀痛患者10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温湿敷按摩,观察组采用碾压卷心菜叶外敷。观察2组治疗效果,乳房胀痛消失情况、乳房硬结消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观察组产后乳房胀痛消失情况、乳房硬结消退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碾压卷心菜叶外敷能够有效缓解产后乳房胀痛,加快症状缓解,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乳房胀痛 碾压卷心菜叶 外敷 疗效
下载PDF
护理干预用于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红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用于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诊断为产后乳房胀痛的产妇3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50例观察组和150例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乳房胀痛程度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用于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诊断为产后乳房胀痛的产妇3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50例观察组和150例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乳房胀痛程度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乳房胀痛程度、母乳喂养情况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乳房胀痛的程度,对提高母乳喂养率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乳房胀痛 护理干预 母乳喂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二胎高龄产妇术中风险预防的应用效果分析
13
作者 周桂秀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30期4217-4218,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二胎高龄产妇术中风险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接诊的80二胎高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二胎高龄产妇术中风险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接诊的80二胎高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5%,显著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预防二胎高龄产妇术中风险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胎 高龄产妇 术中风险 预见性护理
下载PDF
腕踝针治疗减轻产后生理性乳房胀痛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林宝惜 《黑龙江中医药》 2023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产后生理性乳房胀痛产妇接受腕踝针治疗对减轻其不适感与促进其泌乳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200例自2021年1月-2022年12月进行治疗的产后生理性乳房胀痛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成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产... 目的:分析产后生理性乳房胀痛产妇接受腕踝针治疗对减轻其不适感与促进其泌乳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200例自2021年1月-2022年12月进行治疗的产后生理性乳房胀痛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成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产妇采用中药冷敷联合乳房穴位按摩疗法,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腕踝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乳房胀痛度、炎性因子水平及乳房硬度与乳汁分泌量,统计并对比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产妇乳房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治疗48h后及治疗72h后观察组产妇乳房NRS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产妇低(P<0.05)。治疗前两组产妇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观察组产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产妇乳房硬度及乳汁分泌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乳房硬度明显更低且乳汁分泌量明显更多(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产妇低(P<0.05)。结论:为产后生理性乳房胀痛产妇实施腕踝针治疗可有效减轻乳房胀痛感,还能够发挥抗炎作用,有助于促进泌乳,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生理性乳房胀痛 腕踝针 胀痛感 炎性因子 泌乳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