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及切口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赵群都 周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3434-3435,3438,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除术后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及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1例行结直肠癌根除术后的患者分为早期肠外营养组41例和早期肠内营养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切口...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除术后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及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1例行结直肠癌根除术后的患者分为早期肠外营养组41例和早期肠内营养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出现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早期肠外营养组(P<0.05);Th1/Th2和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早期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根除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手术后期间 肠道营养 伤口感染 T淋巴细胞亚群 肛门排气时间
下载PDF
VSD应用于胸部手术后感染防治体会 被引量:20
2
作者 马继龙 柏启州 +3 位作者 贺生亮 于珺 苟云久 赵静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3-347,共5页
背景与目的手术切口感染是胸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危害与感染程度、部位等相关,轻者致局部疼痛、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重者可导致严重感染,甚至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妥善处理切口感染,有利于促进恢复、降低疾病负担、奠... 背景与目的手术切口感染是胸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危害与感染程度、部位等相关,轻者致局部疼痛、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重者可导致严重感染,甚至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妥善处理切口感染,有利于促进恢复、降低疾病负担、奠定进一步治疗良好基础。切口感染传统外科处理措施包括彻底引流、加强换药、使用抗生素等,存在治疗过程长、治疗效果不确切等不足。本研究对我科6例胸部手术术后发生感染患者尝试性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改进传统应对患者胸部手术术后感染的处理模式。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来出现胸部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或手术切口瘘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回顾和总结,选择了其中6例使用VSD材料治疗术后感染的患者,对其使用VSD处理的过程和最终临床结果进行总结讨论。结果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在使用VSD后6 h-10 h内发热、伤口渗出症状消失。7天-10天后拔除引流装置,5例患者创面感染情况明显改善,伤口分泌物消失,手术切缘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二期手术关闭胸腔和皮肤。1例患者感染严重,去除VSD后分泌物仍较多,效果不明显,再次放置VSD装置,7天后去除VSD装置,患者手术切口无渗出,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二期手术关闭胸腔和皮肤。所有6例患者最终感染症状缓解,症状改善,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出院。2例食管癌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427.5 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40天,术后平均换药次数8.5次,住院期间平均总花费111,893.47元;4例慢性脓胸患者中,平均手术时间192.5 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27.75天,术后平均换药次数5.5次,住院期间平均总花费48,237.71元。结论 VSD在处理胸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中效果良好,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保证了发生术后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引流 术后 伤口感染 胸外科
下载PDF
探讨手术室护理在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赵加凤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9期113-11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使用手术室内护理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对11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手术室内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使用手术室内护理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对11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手术室内护理。观察患者术后的切感染发生情况和并发症情况,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术后切口感染率是3.57%,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是25.00%;观察组术后感染合并发症发生率是5.36%,对照组是23.2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6.4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83.93%,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内护理能够降低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提升临床医疗水平,提升医院医疗质量,减少患者手术时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内护理 合并糖尿病 术后切口感染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术区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田忠奇 刘慧 +2 位作者 胡露露 王冰 龚忠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4年12月在笔者科室进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术后术区感染的可能因素,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统计分析采用均数&...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4年12月在笔者科室进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术后术区感染的可能因素,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χ~2检验。结果:21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术区感染者24例(11.0%)。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白蛋白值、口腔卫生、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用药及手术方式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加强患者营养以改善患者术前白蛋白值,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手术方式,减少术中出血,加强术后护理,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恶性肿瘤 术后 术区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蔡万松 冯刚 王少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76-2777,278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提出应对策略,以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13年6月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03例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使用SPSS1...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提出应对策略,以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13年6月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03例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3例老年骨折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42例,感染率为13.86%;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性别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糖尿病、高血压、皮肤或黏膜溃烂、住院时间>30d、抗菌药物应用≥15d、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2.72%、26.47%、32.00%、48.15%、30.26%、30.77%,以上是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与患者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皮肤或黏膜溃烂、应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有关,应针对性地采取对策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折患者 术后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预防对策
原文传递
脊柱术后病人ESR、CRP和WBC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邓哲 张国庆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了解术后感染对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早期变化影响以及不同手术创伤情况下上述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上述指标在脊柱术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2年1月脊柱手术无感染病... 目的了解术后感染对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早期变化影响以及不同手术创伤情况下上述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上述指标在脊柱术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2年1月脊柱手术无感染病人204例(非感染组),术前及术后1、2、5d常规采集外周血,检测CRP、ESR、WBC,并与本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脊柱外科术后感染病人(感染组)33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将非感染病人根据术中出血量分为A1组(出血量≤400mL,120例)及A2组(出血量>400mL,84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B1组(手术时间≤180min,121例)及B2组(手术时间>180min,83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术后CRP、ESR、WBC水平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显著性(F=25.87~275.93,q=3.17~35.16,P<0.05)。术后CRP、ESR、WBC水平比较,非感染组<感染组,A1组<A2组,B1组<B2组。结论脊柱术后病人CRP、ESR、WBC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术后并发感染和手术创伤较大的病人上述指标升高更加明显。在脊柱术后感染的诊断中CRP、ESR价值较高,WBC的价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手术后并发症 外科伤口感染 血沉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Deep sternal wound infection after cardiac surgery: Evidences and controversies 被引量:10
7
作者 Paolo Cotogni Cristina Barbero Mauro Rinaldi 《World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5年第4期265-273,共9页
Despite many advances in prevention and perioperative care, deep sternal wound infection(DSWI) remains a pressing concern in cardiac surgery, with a still relevant incidence and with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in-hospit... Despite many advances in prevention and perioperative care, deep sternal wound infection(DSWI) remains a pressing concern in cardiac surgery, with a still relevant incidence and with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in-hospital mortality and also on mid- and long-term survival. The permanent high impact of this complication is partially related to the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patients at highrisk for infection, as well as to the many patient and surgical risk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SWI. The prophylactic antibiotic therap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ols in the prevention of DSWI. However, the choice of antibiotic, the dose, the duration, the adequate levels in serum and tissue, and the timing of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The treatment of DSWI ranges from surgical revision with primary closure to surgical revision with open dressings or closed irrigation, from reconstruction with soft tissue flaps to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 However, to date, there have been no accepted recommendations regarding the best management of DSWI. Emerging evidence in the literature has validated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PWT either as a single-line therapy, or as a "bridge" prior to final surgical closure. In conclusion, the careful control of patient and surgical risk factors- when possible, the proper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and the choice of validated techniques of treatment could contribute to keep DSWIs at a minimal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k factors STERNOTOMY wound HEALING wound infection postoperative CARE
下载PDF
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细菌谱特点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左可斌 李静 +1 位作者 韦竑宇 肖洲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细菌谱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以我院骨科2012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160例行脊柱外科手术后并伤口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切口术后感染分离出的170株致病菌进行分析,并对术后感染切口脓液及分泌... 目的分析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细菌谱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以我院骨科2012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160例行脊柱外科手术后并伤口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切口术后感染分离出的170株致病菌进行分析,并对术后感染切口脓液及分泌液的细菌培养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60例患者中,8例患者分离出2株致病菌,1例患者分离出3株致病菌。分离出的170株致病菌中,125株为革兰阴性菌(G-),占73.53%,其中构成比占前四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8株(30.4%)、肺炎克雷伯杆菌27株(21.6%)、鲍曼不动杆菌22株(17.6%)、阴沟肠杆菌15株(12.0%);革兰阳性菌(G+)45株,占26.47%,其中构成比占前四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40.0%)、表皮葡萄球菌14株(31.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各5株(11.1%)。常见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均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最强,对头孢哌酮敏感性次之,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最不敏感;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其他菌株株数较少,未做药敏分析。结论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感染致病菌中既有革兰阴性菌又有革兰阳性菌,且前者占比更高;对于早期感染者应及时进行病原菌检查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手术 术后伤口感染 细菌谱特点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在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石阳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第11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后的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和研究组(给予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干... 目的探讨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后的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和研究组(给予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干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舒适度评分、环境评分、护理态度评分、护理专业性评分),术后切口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及皮肤黏膜感染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效果、护理细致性、专业技术、护理针对性)。结果研究组护理舒适度评分(91.15±5.13)分、环境评分(92.23±4.15)分、护理态度评分(92.27±5.17)分、护理专业性评分(92.63±5.13)分均高于常规组护理舒适度评分(80.23±4.19)分、环境评分(81.25±4.29)分、护理态度评分(81.37±4.17)分、护理专业性评分(81.59±4.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2.38%)、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2.38%)及皮肤黏膜感染发生率(0.00%)均低于常规组(19.05%、19.05%、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效果(90.29±4.15)分、护理细致性(91.31±5.29)分、专业技术(91.17±4.09)分、护理针对性(90.83±5.13)分均高于常规的(80.22±3.21)分、(79.63±5.32)分、(81.25±1.25)分、(80.99±5.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方式有效应用后,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及皮肤黏膜感染发生率,使护理质量获得显著提升,改善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总体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手术室护理 护理满意度 术后切口感染 呼吸系统感染 皮肤黏膜感染 护理质量
下载PDF
腰椎滑脱症术后伤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春 钱志刚 孙启才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882-885,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29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伤口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29例,男13例,女16例,平均年龄(67.03±1.01)岁;...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腰椎滑脱症行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29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伤口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29例,男13例,女16例,平均年龄(67.03±1.01)岁;非感染组267例,男91例,女176例,平均年龄(52.32±16.08)岁。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肥胖体重指数(BMI)、吸烟史、糖尿病史、激素药物使用史、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ASA评分)、围手术期输血、引流管时间等,对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采用SPSS决策树模型确定连续性变量的分层界点,进一步明确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96例患者中术后共有29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约9.8%(29/296)。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BMI、年龄、糖尿病史、引流管时间、激素药物使用史、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各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后结果显示:肥胖、年龄、糖尿病史、激素药物使用史、手术时间、引流管时间可能为腰椎滑脱症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将上述可能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激素药物使用史、引流管时间是术后伤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史、激素药物使用史、引流管时间是术后伤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4岁、引流管留置时间超过48 h、合并糖尿病、激素药物使用是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手术后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鉴别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迟发性无菌及感染性并发症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懿 张德洲 易雪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237,共6页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迟发性无菌性并发症和感染性并发症的鉴别对于合理的手术计划和及时的抗菌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翻修术前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无菌性机械松动、肉芽肿病和假体周围感染应用价值。方法:8...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迟发性无菌性并发症和感染性并发症的鉴别对于合理的手术计划和及时的抗菌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翻修术前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无菌性机械松动、肉芽肿病和假体周围感染应用价值。方法:8年内共83例疑似假体周围并发症患者接受翻修手术,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两位肌骨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回顾了多层螺旋CT图像,包括假体周围软组织异常、假体髋臼错位、假体周围骨溶解、异位骨化和增大的髂淋巴结。采用多变量分析判断无菌性和感染性松动危险因素。结果:与假体周围感染独立相关多层螺旋CT征象为假体周围软组织重度异常[OR=11.94(1.49~95.63),P=0.019]、假体周围骨溶解而无膨胀性骨膜反应[OR=5.04(1.03~24.71),P=0.046]、髂淋巴结肿大[OR=1.71(4.56~64.10),P=0.000]。无以下放射学征象:假体周围软组织轻度或重度异常[OR=0.05(0.01~0.25),P=0.000;OR=0.05(0.01~0.17),P=0.000]、假体周围轻度或重度骨溶解[OR=0.16(0.05~0.55),P=0.03;OR=0.04(0.01~0.18),P=0.000]、髂淋巴结肿大[OR=0.15(0.05~0.47),P=0.001]是无菌性机械松动先兆。假体周围软组织轻度异常[OR=9.17(2.01~41.80),P=0.004]、假体周围重度骨溶解伴膨胀性骨膜反应[OR=35.5(4.18~302.4),P=0.001]、轻度假体髋臼错位[OR=3.41(1.17~9.96),P=0.025]是与肉芽肿病相关重要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征象有助于在翻修手术前区分无菌性并发症和感染性并发症。假体周围骨溶解合并膨胀性骨膜反应似乎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时间长短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手术后并发症 伤口感染
下载PDF
股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迟发感染性不愈合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滨 陈艺新 +1 位作者 贾湘谦 刘伟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0期632-633,共2页
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5例闭合性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改用交锁髓内钉行返修术后引起迟发感染性不愈合患者,报告如下.
关键词 迟发感染 术后 不愈合 股骨交锁髓内钉 固定术 闭合性 股骨骨折 返修
下载PDF
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15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宝平 罗海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脊柱手术后感染病例给予切开引流,彻底清创及内固定取出、灌洗引流术,辅以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结果随访6~24个月,14例切口全部愈合,优12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病灶尽...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脊柱手术后感染病例给予切开引流,彻底清创及内固定取出、灌洗引流术,辅以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结果随访6~24个月,14例切口全部愈合,优12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病灶尽早切开引流,行内固定取出、清创、灌洗引流术,辅以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手术后并发症 外科伤口感染 临床方案
下载PDF
乳腺手术中抗菌药物的非预防性应用对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申秋香 孟凡杰 +2 位作者 李晓燕 陈玲 朱晓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手术非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乳腺术后伤口感染关系,旨在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非感染性乳腺手术患者120例,根据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与否分为甲乙两组,其中,70例围术期未... 目的分析乳腺手术非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与乳腺术后伤口感染关系,旨在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非感染性乳腺手术患者120例,根据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与否分为甲乙两组,其中,70例围术期未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作为甲组,50例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为乙组,比较住院时间、费用、切口感染等因素,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患者年龄、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组患者住院时间(12.30±3.4)天、住院费用(5982.3±1292)元,显著低于乙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体温逐渐增高,手术后48h达峰,72h恢复正常水平;两组患者全身麻醉比例、术后切口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非感染性乳腺手术患者,通常情况下无需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若需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需严格掌握手术预防用药指征,达到预防术后感染的目的,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手术操作、精心术后护理均可减少术后伤口感染,减轻患者痛苦,保障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手术 术后伤口感染 非预防性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四种常见胃肠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学娟 吴冬寒 +1 位作者 张学政 陈小花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4种常见胃肠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三亚市人民医院接受胃肠道手术治疗的1 24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结肠手术555例、胃手术364例、直肠手术179例、小肠手... 目的探讨4种常见胃肠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三亚市人民医院接受胃肠道手术治疗的1 24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结肠手术555例、胃手术364例、直肠手术179例、小肠手术150例。观察病人住院期间SSI的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SI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 248例胃肠道手术病人中,切口浅部组织感染96例(7.7%),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71例(5.7%),总体SSI发生率167例(13.4%)。其中胃手术病人SSI发生率最低(8.0%),直肠手术病人SSI发生率最高(17.9%)。4种常见胃肠手术中SSI阳性病人手术时间及术中输血、降血糖药物、手术切口Ⅲ/Ⅳ类比例较SSI阴性病人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术中输血、手术时间长、手术切口Ⅲ/Ⅳ类是3种以上手术类型SSI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P<0.05);使用降血糖药物是结肠手术(OR=1.25,P=0.026)、胃手术(OR=1.73,P=0.000)病人SSI的危险因素;使用类固醇类药物是结肠手术(OR=1.28,P=0.041)病人SSI的危险因素;使用腹腔镜手术是4种胃肠道手术病人SSI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术中输血、手术时间长、手术切口Ⅲ/Ⅳ类是3种以上胃肠道手术SSI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腹腔镜手术是SSI发生的共同保护因素,使用降血糖、类固醇类药物等危险因素在不同类型的手术中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胃肠道 腹腔内感染 外科伤口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思军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4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以2008年1月-2014年7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7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我院急性阑尾炎术后切...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以2008年1月-2014年7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7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我院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6.06%,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7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阑尾逆行切除、手术时间长、病理类型为化脓性或坏疽穿孔性是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692、2.402、0.998、0.078。结论根据病情选择合理术式、在疾病早期实施手术、缩短手术时间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对策
下载PDF
骨折术后伤口感染中药熏洗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被引量:6
17
作者 康子浩 张小亮 +2 位作者 邱志浩 张葆青 刘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2015-2020,共6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索中药熏洗防治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内主要文献数据库中2010年1月至2020年7月有关防治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熏洗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提取相关数据,并分析所收集中药熏洗...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索中药熏洗防治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内主要文献数据库中2010年1月至2020年7月有关防治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中药熏洗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提取相关数据,并分析所收集中药熏洗方之中药的运用频次及所用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科属归类等分布情况,挖掘各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运用频次较多(频次≥25次)的熏洗中药有当归、黄连、白芷、生地黄、冰片、黄柏、天冬、红花、丹参等。熏洗处方中药之四气分布主要为凉、寒、温,五味分布主要为苦、辛、甘,归经之分布主要为归心、肝、脾、胃、肾经;熏洗中药药物科属归类主要为伞形科、菊科、毛茛科等。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当归、黄连、白芷、生地黄、冰片、黄柏均为防治骨折术后相关伤口感染最常用的中药,此类药物也是拔毒生肌膏的主要组成药物。【结论】中药熏洗防治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主要治法为清热解毒、化瘀消肿、化痰排脓,辅以滋阴养血生津;数据挖掘结果基本体现了骨折术后伤口感染中药熏洗治疗的"清肌肤热毒以排其脓,化筋肉瘀痰以断其根,养本血阴津以防反复"核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术后伤口感染 中药熏洗方 清热解毒 化瘀消肿 化痰排脓 关联规则分析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14期70-72,共3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现状。方法查阅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我院骨科397例接受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66例,分别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分... 目的调查并分析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现状。方法查阅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我院骨科397例接受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66例,分别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3.449)、手术持续时间(OR=4.721)、手术时机(OR=6.215)、清创是否彻底(OR=7.287)、张力性水泡(OR=5.048)、免疫抑制剂(OR=4.968)是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因素及药物选择均为导致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并加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四肢骨折 术后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止痛促愈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崔国策 郭明浩 +2 位作者 李宇飞 田瑞 李华山 《河北中医》 2021年第6期943-946,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止痛促愈的疗效。方法将68例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4例予中医外治综合疗法(中药熏洗、化腐清创及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3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28...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止痛促愈的疗效。方法将68例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4例予中医外治综合疗法(中药熏洗、化腐清创及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34例予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28 d,比较2组治疗1、4、7、14、28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疼痛持续时间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28 d创面组织愈合情况,比较2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1、4、7、14 d疼痛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2组治疗28 d疼痛VAS及疼痛持续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8 d创面组织愈合正常率97.06%(33/34),创面完全愈合时间(27.68±3.77)d,对照组分别为73.53%(25/34)、(36.94±4.57)d,治疗组愈合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愈合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减少疼痛持续时间,促进创面修复,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瘘 疼痛 手术后 外科伤口感染 外治法
下载PDF
分层引流联合乳头内陷矫正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苏毅 杨扬 +4 位作者 孙涛 胡运达 张晶 李春雪 骆瑞珍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2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分层引流联合乳头内陷矫正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1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炎症病灶切除配... 目的探讨分层引流联合乳头内陷矫正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12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炎症病灶切除配合单层引流加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分层引流联合乳头内陷矫正术治疗。比较2组治愈率、乳房外观满意度、术后积液排出率、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头凸起、乳头形态、触碰感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乳房形态完整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积液排出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感染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层引流联合乳头内陷矫正术为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合并乳头内陷的有效手段,可取得满意手术效果,提高美容效果,预防复发,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乳头内陷 分层引流 乳头内陷矫正术 复发 手术后并发症 外科伤口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