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弹力图检测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其指导术后成分输血的意义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普山 叶汉深 +2 位作者 李军 李希明 胡飞环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65-467,共3页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TEG)用于检测外科手术后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院2016年7—12月的926名各种外科手术后患者同时分别做TEG检测、常规凝血试验和血小板计数(Plt),将TEG各项指标的异常率与常规凝血试验对应指标及Plt的异常...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TEG)用于检测外科手术后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院2016年7—12月的926名各种外科手术后患者同时分别做TEG检测、常规凝血试验和血小板计数(Plt),将TEG各项指标的异常率与常规凝血试验对应指标及Plt的异常率做对比分析,评估TEG检测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准确性。结果 2种方法检测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指标降低的比例为:PT 77.97%(722/926)、 APTT 47.41%(439/926), R值15.55%(144/926)(P<0.01),术后纤维蛋白原数量(或功能)指标降低的比例为:Fib 5.62%(52/926),K值25.92%(240/926)、Angle值29.37%(272/926)(P<0.01);而有关血小板数指标降低的比例为:Plt 32.61%(302/926), MA值29.16%(270/926)(P>0.05);相关性分析(r):MA值与FIB和Plt相关程度较好(P<0.05)。结论 TEG相比于常规凝血指标检测能更准确地区别性判断患者凝血功能,合理地指导成分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试验 凝血功能 手术患者 术后检测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和Nomogram模型构建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王志强 丁昊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2月在南京市胸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模型组,将2021年3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2月在南京市胸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模型组,将2021年3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验证组。应用Lasso分析筛选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预测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危险因素,应用R(4.2.0)软件构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列线图模型,并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3cm、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癌胚抗原(CEA)、D-二聚体及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等是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校正曲线显示模型组和验证组的预测值和实际值的拟合度皆较好;模型组和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732和0.843。模型组的决策曲线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列线图模型的临床效用较好。结论: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CEA、D-二聚体及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等是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影响因素,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列线图模型有利于临床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术后转移 检测因子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列线图
下载PDF
椎管内肿瘤椎管切除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及Th1/Th2细胞平衡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杜磊 杨瑞 +3 位作者 张斌 刘海波 买正军 徐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334-2337,共4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IT)椎管切除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平衡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60例IT椎管切除术后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IT椎管切除术后未并发...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IT)椎管切除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平衡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60例IT椎管切除术后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IT椎管切除术后未并发感染的患者60例为非感染组。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Th1/Th2细胞,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参数分析法分析Th1/Th2值对IT椎管切除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IT椎管切除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史、肿瘤切除方式、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感染组患者的Th2指标高于非感染组,而Th1/Th2值低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将Th1/Th2值用于诊断IT椎管切除术后感染的AUC达0.876,临界值为1.66,灵敏度81.67%,特异性81.67%,95%CI为0.803~0.929。糖尿病史、分块切除、手术时间≥4 h是IT椎管切除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T椎管切除术后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Th1/Th2检测对于诊断术后感染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椎管切除术 术后感染 TH1/TH2细胞平衡 影响因素 检测价值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评山 陈学武 +1 位作者 吴祝期 潘光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264-5265,共2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检测价值。为降低术后感染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关节置换术并发生术后感染的24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关节置换术未发生感染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检测价值。为降低术后感染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关节置换术并发生术后感染的24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关节置换术未发生感染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的阳性率及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的阳性率分别为87.50%、95.83%、83.33%,含量分别为(8.97±0.56)μg/L、(9.12±0.43)mg/L、(134.56±11.84)pg/ml,均高于对照组,且深层感染患者高于浅层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检测价值较高,可作为了解该类手术患者感染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关节置换术 术后感染 检测价值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谵妄发生现状及亚型分析
5
作者 吕娟 贾艳 +4 位作者 赵艳 阎曚 刘亚飞 张海霞 李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2年第35期2782-2790,共9页
目的描述国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谵妄的发生现状及发生亚型情况。方法前瞻性观察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完成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患儿216例,术后根据康奈尔儿童谵妄评估量表(CAPD)评估结果,了解先天性心脏... 目的描述国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谵妄的发生现状及发生亚型情况。方法前瞻性观察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完成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患儿216例,术后根据康奈尔儿童谵妄评估量表(CAPD)评估结果,了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谵妄的发生现状及发生亚型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共114例占52.78%患儿发生了术后谵妄;谵妄开始时间以术后第1天居多,为58例占50.88%;在发生术后谵妄的患儿中,62例占54.39%患儿术后谵妄仅持续1 d。活动减少型、活动增多型和混合型3种术后谵妄亚型的发生率分别为35.09%(40/114)、29.82%(34/114)和35.09%(40/114),发生情况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P>0.05);混合型术后谵妄开始时间显著晚于活动增多型术后谵妄(χ^(2)=7.07,P<0.05),而其持续时间显著长于活动减少型术后谵妄(χ^(2)=16.81,P<0.001)。将发生不同术后谵妄亚型的患儿的疾病相关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若患儿术中曾输血或手术难度较高,则该患儿发生活动减少型术后谵妄的概率较大(P<0.0167);若患儿术后发生中重度疼痛或评估期间肌松剂使用时间较短,则患儿更容易发生活动增多型术后谵妄(P<0.0167);而发生混合型术后谵妄的患儿气管插管时间、术后PICU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为最长(P<0.0167)。结论术后谵妄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群体中发生率较高,且容易在术后早期发生,故早期识别和干预术后谵妄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特点的患儿易发生的术后谵妄类型存在一定差异,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术后谵妄 先天性心脏病 现状调查 亚型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灵玲 罗雄英 +3 位作者 陈涛 辜娟 郎义 钟强 《西部医学》 2015年第9期1352-1355,1358,共5页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和血清S100 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各100例,浅麻醉组患者的术中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和血清S100 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浅麻醉组和深麻醉组各100例,浅麻醉组患者的术中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NTI)控制在47~64,深麻醉组患者术中的NTI控制在20~36.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应用血管活性物质比例、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SA评分)、术中NT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中、术后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浅麻醉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深麻醉组(t=3.024,P<0.05);两组患者术中各时点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83~0.968,均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术后VSA评分、术中应用各类血管活性药物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0.335,t=0.215~0.607,均P>0.05.);浅麻醉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显著高于深麻醉组(χ^2 =19.888,P<0.05),从手术进行2小时时开始,两组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开始出现显著上升(q=2.945~4.557,P<0.05),深麻醉组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在术后24小时时恢复到麻醉前水平(q=0.308,P>0.05),而浅麻醉组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在术后24小时时仍高于麻醉前水平(q=3.256,P<0.05),而且从术毕时至术后24小时时,浅麻醉组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高于深麻醉组(t=3.557~4.416,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的手术中,应用较深麻醉深度可降低患者的POCD发生率和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有利于患者认识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麻醉深度 S100-Β蛋白 血清学检测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下肢微循环与微生物学检测结果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永堂 王会含 +3 位作者 李凤新 张志强 曾冠楠 廉传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2-845,共4页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下肢微循环与微生物学检测结果,以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医院诊治2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下肢微循环与微生物学检测结果,以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与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医院诊治2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为对照组,然后检测及比较两组的下肢微循环指标,并比较不同感染部位患者的下肢微循环指标,同时检测及比较观察组患者中的病原菌情况。结果观察组足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襻周积分、管襻形态积分及总积分分别为(1.10±0.12)、(1.35±0.14)及(2.93±0.21),其显著地高于对照组(0.59±0.05)、(0.80±0.07)及(1.87±0.13),其他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患者足甲襞微循环指标差于其他部位感染者,24例感染患者共检出39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下肢微循环处于较差的状态,而革兰阳性菌在此类患者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医院感染 下肢微循环 微生物学检测结果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痰瘀腑实证血浆代谢组学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琪 刘建仁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9期10-17,共8页
目的从代谢组学层面寻找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痰瘀腑实证的本质以及通腑泻热活血合剂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氢谱磁共振(1 H-NMR)CPMG脉冲序列检测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前及术后第1、3、7、12天血浆样本,每例患者采集5个血浆样本,本实... 目的从代谢组学层面寻找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痰瘀腑实证的本质以及通腑泻热活血合剂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氢谱磁共振(1 H-NMR)CPMG脉冲序列检测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前及术后第1、3、7、12天血浆样本,每例患者采集5个血浆样本,本实验共收集60个血样本,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2天各为1组,分为5组,所有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服用通腑泻热合剂。对不同组之间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比观察5组血浆中的磁共振波谱差异情况,分析相应的代谢产物积分值变化情况。最终选择对本次实验贡献值最大的代谢物,将此代谢物和自身前后进行比对,随后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对比不同组别之间的血浆代谢物变化差异。结果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2天中5组血浆代谢谱在对比中出现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模式识别和主成份进行分析中,结果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第3天痰瘀腑实证形成,服用通腑泻热合剂前后具有可区分性、可比较性;术前组和术后第1天组患者血浆中差异较大的特异性代谢物6个:丙氨酸、异亮氨酸、α-酮戊二酸、糖蛋白、前列腺素、极低密度脂蛋白。术后第1天组和术后第3天组中患者血浆中差异较大的特异性代谢物6个:γ-氨基丁酸、α-酮戊二酸、甜菜碱、丝氨酸、前列腺素E1、脂蛋白;术后第3天组和术后第12天组中患者血浆中差异较大的特异性代谢物6个:N-乙酰糖蛋白、α-葡糖糖、胆碱、肌醇、亮氨酸、谷氨酰胺。术后第7天组和术后第12天组中患者血浆中差异较大的特异性代谢物2个:N-乙酰糖蛋白、乳酸。结论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痰瘀腑实证形成,服用通腑泻热活血合剂可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痰瘀腑实证 代谢组学
下载PDF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春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0期161-163,共3页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84例手术患者纳入本次实验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床位单双号分为常规组42例(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和精细组42例(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种护... 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84例手术患者纳入本次实验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床位单双号分为常规组42例(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和精细组42例(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模式下患者病原菌检出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和发生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精细组病原菌检出率2.38%低于常规组的19.05%(P<0.05);精细组感染程度低于常规组,且感染总发生率4.76%低于常规组的21.43%(P<0.05);精细组满意度95.24%高于常规组的80.95%(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可以降低病原菌例数、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和发生程度,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常规护理管理 精细化护理管理 术后感染发生率 病原菌检出率 护理满意度 护理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