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Tajima切口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 被引量:2
1
作者 方绍伟 池朝玲 朱光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74-475,478,共3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修复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尝试探索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对经典的Tajima切口进行改良,设计新的手术切口。结果新的切口较原切口可以获得更好的,持久的术后效果。结论改良Tajima切口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它的应用将给临... 目的为了更好地修复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尝试探索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对经典的Tajima切口进行改良,设计新的手术切口。结果新的切口较原切口可以获得更好的,持久的术后效果。结论改良Tajima切口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它的应用将给临床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术后畸形 鼻畸形 术式选择
下载PDF
Abbe's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晓红 程明涵 王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6期1731-1733,共3页
目的:探讨Abbe's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15例选用Abbe's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唇... 目的:探讨Abbe's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15例选用Abbe's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唇交叉瓣成活,伤口愈合良好,鼻唇畸形得到矫正,功能外形大为改观,患者心理状态获得促进和最大程度的康复。结论:安全、有效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是Abbe's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be's瓣 双侧唇裂 术后畸形 护理
下载PDF
改良单侧唇裂修复术对患者术后上唇及鼻部的改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蕾 李海如 +5 位作者 郑健 陆娟 时恩来 张涛 唐梦霓 彭莎莎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26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唇裂整复术对上唇及鼻畸形的改善并与Millard法的术后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75例单侧唇裂患者用改良单侧唇裂修复术进行手术,同期65例单侧唇裂患者行Millard法,术后平均复诊时间6.1年。采用VLS分类评价于两种单侧唇裂修...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唇裂整复术对上唇及鼻畸形的改善并与Millard法的术后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75例单侧唇裂患者用改良单侧唇裂修复术进行手术,同期65例单侧唇裂患者行Millard法,术后平均复诊时间6.1年。采用VLS分类评价于两种单侧唇裂修复术后唇部外观及鼻畸形的情况。统计分析使用SAS软件处理。结果改良单侧唇裂修复术组及Millard法组术后唇红部畸形、上唇疤痕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Millard法组术后有38.5%(25/65)出现人中破坏,与改良单侧唇裂修复术组有统计学差异。运用改良单侧唇裂修复术后患者的鼻小柱畸形能够得到明显改善,与Millard法显著差异。结论改良单侧唇裂整复术在鼻小柱畸形矫治上明显优于Millard法而且极少出现术中人中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改良单侧唇裂整复术 MILLARD法 术后畸形
下载PDF
8点法在双侧唇裂中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侯春林 马雪芳 +2 位作者 柳新华 侯伟 张新华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8期59-61,共3页
目的寻找一种能使双侧唇裂修复术后唇峰、唇弓形态对称,增加上唇高度,减小鼻唇角度及恢复人中形态美观的手术方式。方法对2010年~2015年53例双侧唇裂患者运用一种新的整复术式,对传统的术式(直线原长法)进行改良。手术定点设计增加至... 目的寻找一种能使双侧唇裂修复术后唇峰、唇弓形态对称,增加上唇高度,减小鼻唇角度及恢复人中形态美观的手术方式。方法对2010年~2015年53例双侧唇裂患者运用一种新的整复术式,对传统的术式(直线原长法)进行改良。手术定点设计增加至8点,点3使2~3~4较2~3连线延长,增加了前唇的长度,减小了鼻唇的角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长法前唇高度不足的问题。标准术前、术后、随访照片进行对比。结果患者术后无局部感染、出血、复裂,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例数47例,随访率89%。随访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36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随访患者均鼻底部分组织闭合良好,双侧鼻翼略塌陷;手术切口疤痕不明显,良好地模拟了人中嵴形态;两侧唇峰对称,唇弓线连续性良好,形态对称,唇珠饱满,上唇高度自然延长,鼻唇角度减小,人中形态及外观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结论这种改良方法定点设计简单、切口隐蔽,缝合后切口模拟形成了自然人中嵴与唇弓,术后疤痕少,且在轮廓线上,对称性好,能最大程度恢复患者鼻唇外观,手术效果满意,从而为临床上双侧唇裂修复提供具有更美观、实用和可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唇裂 外科手术 口轮匝肌 术后畸形
下载PDF
前唇皮下组织瓣在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田孝臣 刘虎仙 +5 位作者 吕晓杰 陈俊男 杨超 刘莹 刘会娜 赵亚楠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6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前唇皮下组织瓣,重建口轮匝肌连续性和完整性,修复双侧唇裂继发上唇“口哨”畸形与鼻底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前唇皮下组织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36例。采用前唇上方双侧皮下组织c1瓣、c2瓣修复鼻底凹陷畸形... 目的探讨应用前唇皮下组织瓣,重建口轮匝肌连续性和完整性,修复双侧唇裂继发上唇“口哨”畸形与鼻底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前唇皮下组织瓣修复双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36例。采用前唇上方双侧皮下组织c1瓣、c2瓣修复鼻底凹陷畸形,两侧口轮匝肌a瓣、b瓣向中线对合,重建口轮匝肌连续性,同时前唇下方皮下组织d瓣向下推进形成或再造唇珠。根据“口哨”畸形改善、唇珠形态、双侧伤口瘢痕和患者满意度,采用量化评分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鼻底、唇部形态明显改善,唇珠明显,上唇形态自然。36例患者术后8个月以上随访到23例,5例很满意,16例满意;2例不满意,后经门诊手术局部调整后,患者均较满意。结论前唇上方皮下组织双侧c1瓣、c2瓣及前唇下方皮下组织d瓣,可以改善鼻底凹陷,加强或再造唇珠;两侧口轮匝肌a、b瓣在中线对位缝合可以重建口轮匝肌连续性,上唇形态恢复好,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唇裂 外科皮瓣 唇裂术后继发畸形 口轮匝肌
原文传递
双旗形皮瓣矫正双侧唇裂术后前唇部过短过宽畸形 被引量:4
6
作者 于仁义 刘顺利 +3 位作者 陈铭锐 刘本立 卞东会 武铠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索双侧唇裂术后前唇部过短、过宽畸形矫正的手术方法。方法设计上唇双旗形皮瓣,切除四边形原手术瘢痕皮肤(皮瓣的旗杆部分),切开掀起经鼻孔底部向鼻翼沟伸沿的旗形皮瓣(旗面部分)。牵引唇珠,钝性分离人中上端,形成宽4~6m... 目的探索双侧唇裂术后前唇部过短、过宽畸形矫正的手术方法。方法设计上唇双旗形皮瓣,切除四边形原手术瘢痕皮肤(皮瓣的旗杆部分),切开掀起经鼻孔底部向鼻翼沟伸沿的旗形皮瓣(旗面部分)。牵引唇珠,钝性分离人中上端,形成宽4~6mm创面,将两侧旗形皮瓣,向中央旋转、推进,间断缝合,形成新的鼻底、前唇部。唇珠、唇红部畸形,采用V—Y或z成形术矫正。结果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临床应用10例,患者术后前唇部增高4~6mm,从根本上矫正了双侧唇裂术后前唇部过短、过宽引发的上唇畸形;同时矫正了唇珠区凹陷或缺损、人中过宽、人中嵴瘢痕和红唇连续性差等畸形,随访3个月至3年,效果满意。结论上唇鼻底部双旗形皮瓣,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是一种矫正双侧唇裂术后前唇部过短、过宽畸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术后继发畸形 双侧唇裂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个性化精准康复诊疗策略治疗并指术后继发畸形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俞沁圆 周晟博 +3 位作者 张梦月 张桐 黄国懂 王斌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1期14-21,共8页
目的研究个性化精准康复诊疗策略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术后继发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中、环指并指畸形分离术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 目的研究个性化精准康复诊疗策略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术后继发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中、环指并指畸形分离术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对照组应用传统康复手段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个性化精准康复诊疗策略进行干预,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治疗12周后,分别对比两组患儿的瘢痕情况、指蹼爬移情况、关节活动度、手功能、患儿家长满意度,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瘢痕情况、指蹼爬移情况、关节活动度、手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精准康复诊疗策略能够对并指术后继发畸形起到显著改善作用,明显改善患儿的瘢痕情况、指蹼爬移情况、关节活动度、手功能等,同时大幅度提升术后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指畸形 术后继发畸形 精准康复 康复疗效
下载PDF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冯晓东 张春蕾 蒋子超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2012年,我院收治的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56例,采用正颌联合正畸的方法进行治疗。随访6~24个月,观察牙颌面畸形改善情况。结果:56例患者面...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2012年,我院收治的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56例,采用正颌联合正畸的方法进行治疗。随访6~24个月,观察牙颌面畸形改善情况。结果:56例患者面形改善明显,咬合关系良好,随访无复发。比较手术前后的头影测量值进行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颌外科联合术前、术后正畸,可明显改善面部畸形,减少术后复发,是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理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唇腭裂 术后牙颌面畸形
下载PDF
唇鼻肌肉第一副张力线组重建技术修复唇裂术后继发鼻槛畸形 被引量:4
9
作者 姜婵媛 麻恒源 +5 位作者 郑益略 王永前 宋涛 李海东 吴镝 尹宁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18-923,共6页
目的探讨通过重建唇鼻肌肉张力线组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槛畸形的方法及术后效果评估。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437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槛畸形的患者,通过重建第一副张力线组达到新的生物力学平衡进行修复。依据全球美学改善量... 目的探讨通过重建唇鼻肌肉张力线组矫正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槛畸形的方法及术后效果评估。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437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槛畸形的患者,通过重建第一副张力线组达到新的生物力学平衡进行修复。依据全球美学改善量表制定的标准,对术后效果进行主观评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24例随访期内的患者进行三维测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术后鼻部对称性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术后11例患者由于感染或鼻底黏膜血运不良鼻底遗留明显瘢痕,其余患者均一期愈合。术后6个月至3年,378例患者完成调查表,结果显示,84%(317/378)的患者认为鼻槛形态得到明显或适度地改善;通过三维测量分析发现,鼻小柱脚、鼻翼基底部及鼻翼最外侧点的位置在患侧及健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患者的鼻部对称性较好。结论重建第一副张力线组的方法,不是简单地增加鼻槛的体积,而是恢复了唇鼻部的生物力学平衡,是修复鼻槛畸形的有效手段,而且鼻小柱偏斜及鼻翼外展畸形同时得到很好地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术后继发畸形 鼻槛 第一副张力线组
原文传递
唇腭裂患者术后鼻唇部畸形的Ⅱ期整复方法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涛 刘媛 高婷婷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S01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唇腭裂患者术后鼻唇部畸形的Ⅱ期整复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3例唇腭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3组,A组(21例,上唇组织较多的患者)采用鼻底叉形瓣延长鼻小柱治疗,B组(21例,闭合上唇... 目的分析唇腭裂患者术后鼻唇部畸形的Ⅱ期整复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3例唇腭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3组,A组(21例,上唇组织较多的患者)采用鼻底叉形瓣延长鼻小柱治疗,B组(21例,闭合上唇畸形相对较轻的患者)采用Noordhof整复法治疗,C组(21例,鼻唇畸形相对严重且合并上唇过紧的患者)采用前唇组织瓣延长鼻小柱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63例患者经过不同的修复方式状态良好者46例(占有率73.02%)、状态一般者17例(占有率26.98%);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评分为(92.39±3.45)分,总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唇腭裂患者术后鼻唇部畸形,根据鼻唇部畸形的不同类型采用对应的整复方法效果确切,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术后鼻唇部畸形 Ⅱ期 整复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