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度近视眼底改变与年龄和近视度数变化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石一宁 方严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的豹纹状眼底改变及其与近视度数和年龄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近10年354例不同年龄、不同近视度数的高度近视眼患者按年龄、近视度数、超声及眼底形态进行观察,并分组记录。结果①眼底变化:13.6%无眼底变化,8.8%局...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的豹纹状眼底改变及其与近视度数和年龄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近10年354例不同年龄、不同近视度数的高度近视眼患者按年龄、近视度数、超声及眼底形态进行观察,并分组记录。结果①眼底变化:13.6%无眼底变化,8.8%局部改变,33.3%和44.4%分别为豹纹改变和弥漫性病理改变;不同年龄组分析,20岁组眼底无改变占44.8%,20~40岁组豹纹状眼底占46.1%,40岁以上的弥漫性病理改变超出50%;不同近视度数组分析,-6~-10D组眼底改变呈多样化,阴性改变占28.1%,弥漫性病理改变占33.3%,-10~-15D组眼底主要为豹纹状眼底39.1%和弥漫性病理改变48.3%,-15D以上组混合改变占70.8%。②从A超结果分析,眼轴在25mm时眼底无改变40.5%和豹纹状眼底18.9%,弥漫性病理改变27%,27mm时豹纹状眼底占51.9%,>27mm时弥漫性病理改变比例逐渐增加从53.4%到73.9%;从B超结果分析,阴性改变(61.10%)与25mm组基本相同,均匀扩张改变(58.90%)与25~27mm组对应,葡萄肿改变(70.20%)与27mm以上眼轴组对应。结论高度近视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早期(20岁后青春期、眼球扩张初期、豹纹状眼底改变)阶段介入医源性干预可能作为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眼轴 豹纹状改变 病理性近视 后巩膜葡萄肿
下载PDF
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测算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靖 梁四妥 +1 位作者 田芳 张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8-581,共4页
背景白内障术前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的准确测算是术后恢复良好视功能的关键,尤其是对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目的对比分析IOLMaster和接触式A型超声两种生物测量方法测算的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IOL屈... 背景白内障术前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的准确测算是术后恢复良好视功能的关键,尤其是对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目的对比分析IOLMaster和接触式A型超声两种生物测量方法测算的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IOL屈光度结果,并对比不同IOL屈光度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患者28例41眼,术前分别用IOLMaster和接触式A型超声联合手动角膜曲率计测量患眼的生物参数,并根据SRK-Ⅱ、SRK—T、Haigis、HofferQ、Holladay1公式分别计算IOLMaster和接触式A型超声联合手动角膜曲率计测量的IOL屈光度的结果,术后3个月检查患者的屈光状态,评价预测的精确性。结果IOLMaster和接触式A型超声测得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8.9±2.4)mm和(28.7±2.4)mm,前房深度分别为(3.3±O.4)mm和(2.9±0.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0),而IOLMaster与手动角膜曲率计测得的角膜曲率分别为(44.7±1.7)D和(44.7±1.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应用IOLMaster生物测量方法时,SRK/T、Haigis公式较准确;应用接触式A型超声联合手动角膜曲率计生物测量方法时,Holladay1、HofferQ、Haigis公式较准确,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AE)较为接近。结论对于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应用IOLMaster生物测量方法推荐使用SRK/T、Haigis公式;应用接触式A型超声联合手动角膜曲率计生物测量方法推荐使用Holladay1、HofierQ、Haigis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后巩膜葡萄肿 眼轴长度 IOL MASTER 接触式A型超声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底及后极部的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庞雪娜 杨鸽 +3 位作者 万文萃 刘宇莹 杨果果 金学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1-465,共5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底及后极部在眼底彩照、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眼部B超及3D-MRI检查中的图像特征,分析各种检查在高度近视不同进展阶段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2例(60眼)高度近视患者,根据屈光度大小分为...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底及后极部在眼底彩照、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眼部B超及3D-MRI检查中的图像特征,分析各种检查在高度近视不同进展阶段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2例(60眼)高度近视患者,根据屈光度大小分为A、B两组,A组屈光度为-6.00^-10.00 D,B组屈光度为-10.25^-26.00 D,测量眼轴长度后,分别行眼底彩照、OCT、眼部B超及3D-MRI检查,比较两组病例在各项检查中的表现。结果 A组眼轴长度为(26.52±1.70)mm,眼底彩照73.08%表现为豹纹状眼底+视盘弧形斑,此时OCT、B超、3D-MRI未显示特殊改变;B组眼轴长度为(28.80±2.24)mm,眼底彩照88.24%出现较豹纹状眼底+视盘弧形斑更严重的表现,OCT表现出各种特征性改变,B超可以显示后巩膜葡萄肿分级,3D-MRI表现出眼球的各种形态改变。结论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度数≤-10.00 D时眼底及后极部改变相对较轻,屈光度>-10.00 D时眼底及后极部改变相对较重;眼底彩照可早期显示高度近视的眼底改变,随病变进展,与OCT、B超、3D-MRI的综合评估有助于全面了解病变的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后巩膜葡萄肿 眼底彩照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眼部B超 3D-MRI
下载PDF
后巩膜葡萄肿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宋青山 徐桂花 +2 位作者 陈莉莉 黄旺斌 邓亦萱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究后巩膜葡萄肿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57例(63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伴高度近视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后巩膜葡萄肿分研究组(26例共28眼,合并后巩膜葡萄肿)和对照组(31例共3... 目的探究后巩膜葡萄肿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57例(63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伴高度近视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后巩膜葡萄肿分研究组(26例共28眼,合并后巩膜葡萄肿)和对照组(31例共35眼,单纯白内障伴高度近视)。对比两组术前眼轴,术后3个月眼轴、中轴区晶状体后囊膜至视网膜距离、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最佳矫正视力(BCAV)、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AE)、人工晶状体囊袋偏心量及倾斜角。结果研究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眼轴长度、术后3个月BCAV、裸眼视力数值(logMAR)、MAE、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前房深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巩膜葡萄肿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时应关注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后巩膜葡萄肿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稳定性
下载PDF
高度近视并发后巩膜葡萄肿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曲宸颍 毕宏生 宋继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2-415,共4页
高度近视并发的眼底病变是不可逆的致盲眼病之一。在高度近视眼底的一系列并发病中,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 seleral staphyloma,PSS)是最基础的病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就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机制、检查方法、分... 高度近视并发的眼底病变是不可逆的致盲眼病之一。在高度近视眼底的一系列并发病中,后巩膜葡萄肿(posterior seleral staphyloma,PSS)是最基础的病变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就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机制、检查方法、分类及治疗展开综述,为临床上后巩膜葡萄肿的防控提供更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巩膜葡萄肿 高度近视 发病机制 巩膜 综述
下载PDF
低龄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劈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林燕 朱双倩 +1 位作者 苏炎峰 薛安全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5期474-477,共4页
目的 观察低龄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劈裂的形态改变,探讨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早期临床特点和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7月至2014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就诊的2 155例5~73岁高度近视患者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将其中... 目的 观察低龄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劈裂的形态改变,探讨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早期临床特点和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7月至2014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就诊的2 155例5~73岁高度近视患者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将其中诊断为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187例患者中低龄的(<20岁)7例9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主觉验光、眼底照相,裂隙灯联合Goldmann三面镜、光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B型超声和OCT检查.结果 低龄(<20岁)患者在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中占3.74% (7/187).7例患者均有近视度数不断加深史,其中5例(7只眼)患者有较明确的既往主觉验光记录,近视度数平均每年加深0.58~1.57 D.等效球镜度数-12.50~-19.38 D,平均(-15.59±2.48)D;眼轴长度28.29~33.52 mm,平均(29.89±1.50) mm;最佳矫正视力0.3~0.9.B型超声检查发现9只患眼均有后巩膜葡萄肿;OCT检查发现9只患眼均有外层劈裂,其中6只眼外层劈裂累及中心凹;5只眼伴有内层劈裂;未发现非裂孔性黄斑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或玻璃体黄斑牵引等.结论 黄斑劈裂较少见于低龄高度近视患者,在研究中低龄(<20岁)患者在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中占3.74%.低龄患者黄斑劈裂的OCT特征性表现为单纯性黄斑劈裂:外层劈裂,易累及黄斑中心凹,多伴内层劈裂.后巩膜扩张可能是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发病和病程演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光相干断层扫描 后巩膜葡萄肿
原文传递
病理性近视多模式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于丹阳 李昊儒 +1 位作者 何晴 魏瑞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8-834,共7页
病理性近视(PM)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同时并发的一系列眼底病变,是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PM主要眼底表现包括近视性黄斑病变和后巩膜葡萄肿等。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诊治中帮助医师更全面认... 病理性近视(PM)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同时并发的一系列眼底病变,是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PM主要眼底表现包括近视性黄斑病变和后巩膜葡萄肿等。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诊治中帮助医师更全面认识PM及严重程度分级,多模式影像技术的应用为PM的精确诊断、进展监测、拟定治疗策略及疗效评估提供了有力依据。因此,本文就PM的多模式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近视性黄斑病变 后巩膜葡萄肿 多模式影像
下载PDF
伴发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度数测算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买尔哈巴·玉素甫 刘琪 +1 位作者 丁琳 秦艳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09-315,共7页
目的探讨伴发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IOL)度数测算的准确性。方法将2021年8—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度近视性(眼轴≥26.5 mm)白内障患者75例(75眼)根据眼部B超是否伴有后巩膜葡萄肿分为2组。术前使用IOL Ma... 目的探讨伴发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IOL)度数测算的准确性。方法将2021年8—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度近视性(眼轴≥26.5 mm)白内障患者75例(75眼)根据眼部B超是否伴有后巩膜葡萄肿分为2组。术前使用IOL Master 700系统自备的6种公式(Holladay 2、SRK/T、Hoffer Q、Holladay 1、Haigis及Barrett UniversalⅡ)测算IOL度数。利用眼B超测量后巩膜葡萄肿宽度及深度。术中植入IOL类型:HOYA 251(22眼)、Zeiss 601(24眼)和爱博诺德ALD(29眼)。随访3个月,记录屈光度平均误差(MN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特殊并发症。6种公式测算的MNE和MA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58,P=0.001;F=3.768,P=0.003);其中SRK/T和Barrett UniversalⅡ测算的MNE最小(依次为0.45 D和0.37 D),Barrett UniversalⅡ测算的MAE最小,为0.54 D。在高度近视患者中,眼轴越长,屈光度误差越大,眼轴长度与Holladay 2、SRK/T、Hoffer Q及Holladay 1这4种公式测算的MNE呈正相关(r=0.482,0.459,0.529,0.530;P=0.002,0.004,0.001,0.001);与MAE亦呈正相关(r=0.490,0.443,0.533,0.533;P=0.002,0.005,0.001,0.001)。3款IOL利用6种公式测算的MNE和MA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中伴发后巩膜葡萄肿者56眼(74.7%),有后巩膜葡萄肿者的MNE和MAE均比无葡萄肿者高。其中Holladay 2、SRK/T、Hoffer Q及Holladay 1这4种公式计算的MNE和MAE,在有、无葡萄肿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利用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计算的MAE分布结果显示,在有后巩膜葡萄肿的56眼中,32眼(57.1%)MAE<0.5 D,11眼(19.6%)MAE为0.5~1.0 D,13眼(23.3%)MAE≥1.0 D;在无后巩膜葡萄肿的19眼中,11眼(57.9%)MAE<0.5 D,8眼(42.1%)MAE为0.5~1.0 D,没有患者MAE≥1.0 D;两亚组患者MAE分布确切概率法显示,有后巩膜葡萄肿者MAE变异度更大(P=0.027)。结论伴发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在IOL测算时变异度更大,并且容易出现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高度近视 后巩膜葡萄肿 人工晶状体 屈光度误差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梦平 唐文建 +1 位作者 沈策英 何利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841-845,共5页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64例(107只眼)的住院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巩膜加固术,部分联合前房穿刺术,随访6-18个月,观察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64例(107只眼)的住院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巩膜加固术,部分联合前房穿刺术,随访6-18个月,观察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前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轴、屈光度分别为:(0.51±0.43),(29.57±2.63)mm,(-16.63±3.07) D,分别与术后2周:(0.37±0.31),(28.03±2.13)mm,(-14.35±2.33) 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分别为(0.27±0.23),(28.11±2.16) mm,(-14.62±2.89)D,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2周的BCVA、眼轴、屈光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涡静脉损伤1眼(0.9%);术后并发症视网膜出血和眼眶无菌性炎症反应各1眼(0.9%),未出现感染、视网膜脱离或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后巩膜加固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控制眼轴和屈光度的增长,稳定或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高度 后巩膜葡萄肿 后巩膜加固术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血管旁异常与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李雪景 蔡朝阳 +1 位作者 段佳良 尚庆丽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7-663,共7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HM)血管旁异常(PVA)的形态特征,初步分析PVA不同表现与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MT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2021年6~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中老年HM伴PVA患者42例72只眼纳人研究。其中,男...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HM)血管旁异常(PVA)的形态特征,初步分析PVA不同表现与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MT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2021年6~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中老年HM伴PVA患者42例72只眼纳人研究。其中,男性16例24只眼,女性26例48只眼;年龄(56.71±8.10)岁;屈光度(-13.05±3.10)D;眼轴长度(AL)(28.22±1.04)mm。根据超广角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将PVA形态分为血管旁微皱褶(PM)、血管旁囊肿(PC)、血管旁板层裂孔(PLH);MTM分为TO~T5级,其中MTM≥T3级定义为严重MTM。观察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状态,记录玻璃体后脱离(PVD)状态,并将其分为完全型PVD、部分型PVD。部分型PVD根据玻璃体视网膜粘连部分分为黄斑中心凹粘连和血管旁粘连。联合超广角眼底照相将后巩膜葡萄肿(PS)分为6型。与MTM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果72只眼中,存在PM、PC、PLH分别为72(100.0%,72/72)、62(86.1%,62/72)、29(40.3%,29/72)只眼。其中,单纯PM、PM合并PC和PM、PC、PLH并存者分别为10(13.9%,10/72)、33(45.8%,33/72)、29(40.3%,29/72)只眼。部分型PVD者42只眼(58.3%,42/72),其中黄斑中心凹粘连、血管旁粘连分别为22(52.4%,22/42)、24(57.1%,24/42)只眼。存在PS者50只眼(69.4%,50/72),其中Ⅰ~Ⅳ型分别为27(54.0%,27/50)、21(42.0%,21/50)、1(2.0%,1/50)、1(2.0%,1/50)只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比值比(OR)=16.139,95%可信区间(CI)4.062~64.120,P<0.001]、PS(OR=4.212,95%CI1.234~14.378,P=0.022)、血管旁玻璃体视网膜粘连(OR=3.478,95%CI1.354~11.124,P=0.036)是PM、PC、PLH并存的危险因素。存在MTM者58只眼(80.6%,58/72),其中T1级19只眼(26.4%,19/72),为最常见类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TM发生与PS(OR=4.190,95%CI1.240~14.157,P=0.021)及PM、PC、PLH并存(OR=11.323,95%CI1.38992.311,P=0.023)呈显著相关;与PVD(OR=1.889,95%CI0.580~6.150,P=0.291)、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近视牵拉性黄斑病变 血管旁异常 玻璃体后脱离 后巩膜葡萄肿
原文传递
伴发于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性白内障眼底病变相关研究
11
作者 买尔哈巴·玉素甫 克里木江·阿不拉 +2 位作者 丁琳 秦艳莉 陈雪艺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07-114,共8页
目的 探讨伴发于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性白内障眼底病变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8月至12月白内障手术者68例(103眼),根据眼轴长度分为2组:高度近视组,眼轴≥26.5 mm;对照组,眼轴22.0~24.0 mm。高度近视组根据是... 目的 探讨伴发于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性白内障眼底病变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8月至12月白内障手术者68例(103眼),根据眼轴长度分为2组:高度近视组,眼轴≥26.5 mm;对照组,眼轴22.0~24.0 mm。高度近视组根据是否伴有后巩膜葡萄肿分为有葡萄肿者和无葡萄肿者2个亚组。采用Cirrus HD-OCT 5000测量黄斑中心凹、离中心凹1 000μm、3 000μm处视网膜厚度(retinal thickness,RT)、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视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测量黄斑及视神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管造影(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等。根据高度近视眼底病变ATN分级对所有眼底病变进行分级。结果 对照组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最佳,其次为高度近视无葡萄肿者,而高度近视有葡萄肿者最差。有葡萄肿者ATN分级明显高于无葡萄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15,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度近视组RT、CT和RNFL更薄(P=0.004,0.004,0.001,0.001,0.018,0.001),黄斑无血管区(FAZ)面积更小(P=0.001,0.001),视神经OCTA血流信号更低(P=0.025,0.001,0.001,0.001,0.026,0.001,0.001,0.001);但有、无葡萄肿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1,0.964,0.888,0.911,0.765,0.999,0.999,0.806)。结论 伴发于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患者眼底病变更严重,影响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可能与RT、CT、RNFL、黄斑及视神经血流和FAZ发育等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后巩膜葡萄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五点标记法在高度近视患者眼轴生物测量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车慧欣 杨艳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五点标记法在高度近视眼中眼轴测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间在我院就诊高度近视且患有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41例60眼,术前分别利用常规A超、A超五点标记法、IOL-Master生物测量眼轴长度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五点标记法在高度近视眼中眼轴测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间在我院就诊高度近视且患有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41例60眼,术前分别利用常规A超、A超五点标记法、IOL-Master生物测量眼轴长度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近视眼患者用常规A超、A超五点标记法和IOL-Master检查测得的眼轴值分别是(27.352±1.471)mm、(29.257±1.828)mm和(29.249±1.307)mm。并比较术后3个月三种方法的绝对屈光误差值分别为(1.28±0.12)D、(0.77±0.11)D、(0.71±0.07)D。结论利用常规A超眼轴测量值波动范围较大;IOL-Master检查准确性高、非接触方便,但是受屈光间质清晰度影响,有的患者检测有困难。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特别有后巩膜葡萄肿患者,采取五点标记法结合B超对照测量,观察获取标准波形可以获取准确的眼轴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超声生物测量 白内障 后巩膜葡萄肿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球轴长、角膜曲率及后段眼球壁改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荣志 关征实 胡兆科 《Eye Science》 CAS 1996年第4期188-190,共3页
目的:为探讨高度近视眼球壁形态改变特征与视功能之关系。方法:对140例(280只眼),其屈光度在~6.25~-30.00D之间,进行眼轴长、角膜曲率等系列数据检测,经统计学处理。结果:1.高度近视眼矫正视力随屈光度增加而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性(P&... 目的:为探讨高度近视眼球壁形态改变特征与视功能之关系。方法:对140例(280只眼),其屈光度在~6.25~-30.00D之间,进行眼轴长、角膜曲率等系列数据检测,经统计学处理。结果:1.高度近视眼矫正视力随屈光度增加而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性(P<0.001)。2.96.1%的眼球前后内径轴长增长,其屈光度随之增高。3.有27.1%的眼球突出度向前变突。4.前表面角膜曲率与正视眼球相比无明显差异。5.有80.7%的眼球发生后巩膜葡萄肿。6.有82.3%的眼球发生视神经萎缩及视盘萎缩弧斑。7.有5.3%的眼球发生眼内压升高。结论:由于高度近视眼球壁发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因而导致临床上视功能严重受损,是视力不能矫正的主要原因。眼科学报1996;11:188~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眼球轴长 角膜曲率 后巩膜葡萄肿 屈光度 矫正视力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OCT扫描与对比敏感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展峰 张军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258-2261,共4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及对比敏感度曲线(CSF)对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R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1月~2010年3月华西医院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112例(195眼)进行OCT检查,并对明确诊断的黄斑劈裂24例(36眼)进行CSF检查,分析其OCT...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及对比敏感度曲线(CSF)对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R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1月~2010年3月华西医院就诊的高度近视患者112例(195眼)进行OCT检查,并对明确诊断的黄斑劈裂24例(36眼)进行CSF检查,分析其OCT及对比敏感度值(CS)的图像特征。结果所有病例皆发现巩膜后葡萄肿及玻璃体不全脱离牵引征。黄斑外层劈裂集中在黄斑中心凹及巩膜后葡萄膜肿附近(Ⅰ类),内层劈裂多位于黄斑旁中心凹区域(Ⅱ类),混合型劈裂病变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两层劈裂(Ⅲ类)。各类黄斑劈裂在不同环境模式下的对比敏感度曲线有差异,在暗环境、有眩光的CS值均低于亮环境及无眩光,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OCT可及时准确反映近视黄斑劈裂的病理进展,对比敏感度曲线能早期反映黄斑劈裂近视眼的视功能改变。临床两者结合对评估近视黄斑劈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对比敏感度 后巩膜葡萄肿
下载PDF
眼底照相对检测近视眼后巩膜葡萄肿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王晓霞 赵燕华 +1 位作者 陆泽梅 吴晶晶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眼底照相在近视眼后巩膜葡萄肿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189例近视患者作为近视组,选择189例视力正常的人作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OCT)检查、眼底照相和间接检眼镜检查,记录后巩膜葡萄肿检出情况。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眼底照相在近视眼后巩膜葡萄肿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189例近视患者作为近视组,选择189例视力正常的人作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OCT)检查、眼底照相和间接检眼镜检查,记录后巩膜葡萄肿检出情况。结果:两组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地形图都呈双驼峰型。近视组的SA值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的T-TA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近视组眼底照相的误诊、漏诊率及检查时间均显著少于间接检眼镜,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近视眼患者多伴随有后巩膜葡萄肿,眼底照相检查速度快、检出率高,可作为OCT检查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照相 近视眼 后巩膜葡萄肿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7
16
作者 于艳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20例患者术后有14例发生高眼压占11.67%,经护理后全部恢复正常;术后有6例发现出血,经对应护理后全部吸收;术后有68例疼痛难忍,经对应护理后,56例疼痛缓解,12例不能缓解,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术后有31例发生白内障,2例发生眼内感染,均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结论高眼压、眼内出血、白内障、术后疼痛、眼内感染是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并发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硅油 并发症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1期1789-1792,共4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选取10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选取10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进行治疗,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行针对性干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视力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裸眼光感~数指比例(3.85%)明显低于对照组(21.53%),裸眼视力0.06~0.3比例(63.46%)明显高于对照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眼内出血、高眼压、剧烈疼痛、白内障、眼内感染发生率(1.92%、3.85%、25.00%、11.54%、5.7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3.46%、15.38%、46.15%、32.69%、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助于促进患眼视力状况的恢复,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后巩膜葡萄肿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并发症预防
下载PDF
后部眼球壁膨突的超声鉴别诊断
18
作者 李舒茵 靳伟民 史大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目的 探讨后部球壁膨突的声像学表现及声像图对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和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3例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和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声像学表现。结果 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声像图表现为自视盘上缘或下缘向... 目的 探讨后部球壁膨突的声像学表现及声像图对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和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3例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和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声像学表现。结果 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声像图表现为自视盘上缘或下缘向下的局限性球壁向后膨突;膨突后缘陡峭,前缘平滑,与极周边球壁无明显界限;后巩膜葡萄肿声像图上均表现为后方球壁向后一致性膨突,膨突球壁呈渐进性移行,无具体边界,表现为锥形、楔形和矩形等不同形状。长期合并视网膜脱离时,先天性脉络膜缺损的球壁膨突仍然存在,而高度近视的后巩膜葡萄肿消失。结论 声像学检查可为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和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眼球壁膨突 先天性脉络膜缺损 后巩膜葡萄膜 超声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