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鼓室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良发 王爱莲 杨月如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1-93,共3页
以100侧成人正常颞骨标本为材料,对整个后鼓室进行形态学观察。后鼓室以锥隆起为中心,借面神经管凸,岬小桥,锥体嵴,鼓索嵴等为标志,分为卵圆窗龛后隐窝,鼓室窦,外侧鼓室窦,面经验隐窝。面经神管与面神经隐窝的关系恒定,均位于其内侧壁,... 以100侧成人正常颞骨标本为材料,对整个后鼓室进行形态学观察。后鼓室以锥隆起为中心,借面神经管凸,岬小桥,锥体嵴,鼓索嵴等为标志,分为卵圆窗龛后隐窝,鼓室窦,外侧鼓室窦,面经验隐窝。面经神管与面神经隐窝的关系恒定,均位于其内侧壁,埋藏较浅;面神经管乳突段与外侧鼓室窦的关系较复杂,其埋藏位置,深浅与后者的型别有关。本文提出了根据外侧鼓室窦型别预测面神经乳突段的方法。还对鼓索嵴,岬小桥,锥体嵴的形态改变对后鼓室各窝窦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鼓室 鼓室窦 解剖学
下载PDF
卵圆窗龛后隐窝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2
作者 廖进民 彭华山 王爱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71-273,共3页
在100侧干颞骨标本和20侧湿标本上观测了卵圆窗龛后隐窝的形态及邻近结构。卵圆窗龛后隐窝的前后径、上下径及深度在干标本分别为1.9,2.0,1.7mm;在湿标本分别为3.1,1.8,1.6mm。岬小桥是一个关键性结构,其形态分桥状、二分桥状、硬状及板... 在100侧干颞骨标本和20侧湿标本上观测了卵圆窗龛后隐窝的形态及邻近结构。卵圆窗龛后隐窝的前后径、上下径及深度在干标本分别为1.9,2.0,1.7mm;在湿标本分别为3.1,1.8,1.6mm。岬小桥是一个关键性结构,其形态分桥状、二分桥状、硬状及板状,能预测卵圆窗龛后隐窝的延伸及分型。构成该隐窝后上界的面神经管凸有42.5%有裂隙,且多近隐窝的上方。这些资料为后鼓室病灶清除术和镫骨手术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鼓室 卵圆窗 龛后隐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