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与改良PLIF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群 朱现玮 +3 位作者 严飞 徐炜 徐沁 周志平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87-292,共6页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与改良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78例获得完整随访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手术方法 患者分为2组,开放手术组:40例行改良后路减压融合内固...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与改良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78例获得完整随访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手术方法 患者分为2组,开放手术组:40例行改良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改良PLIF),微创手术组:38例行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术.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观察指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微创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手术优良率(89.47%)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 显示微创手术组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ODI评分均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能够取得与改良PLIF手术相似的临床效果,但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小,症状改善明显,术后恢复较快,疗效确切.但在临床应用上,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镜 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老年
下载PDF
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睿 吴思滨 张金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9月于乐平市中医医院治疗的88例老年性多节段LS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半椎板切除... 目的:观察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9月于乐平市中医医院治疗的88例老年性多节段LS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LIF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腰椎功能、椎间孔高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3.63±25.76)min,长于对照组的(95.52±21.0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术前,椎间孔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ODI评分为(19.52±3.08)分,低于对照组的(21.35±3.64)分,椎间孔高度为(20.90±2.06)mm,高于对照组的(19.71±2.1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多节段LSS患者采用PLIF治疗虽会延长手术时间,但更利于恢复椎间孔高度,改善腰椎功能,且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半椎板切除减压术 腰椎功能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中不同植骨融合方式选择及术后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塔依尔江.举来提 瓦力斯.尼亚孜 王浩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中不同植骨融合方式选择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行经后路椎管减压并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同时根据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及椎管狭窄类型选择椎体间隙双Cage植骨融合,双侧或单侧关节突关节...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中不同植骨融合方式选择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行经后路椎管减压并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同时根据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及椎管狭窄类型选择椎体间隙双Cage植骨融合,双侧或单侧关节突关节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分别对两组手术前、后和随访期的JOA评分、滑移率、滑脱角、椎体间隙高度、融合时间等指标进行测量并对比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9~30个月,平均14.7个月。双Cage植骨组滑移率从术前平均(31.70±8.957)%降至(8.20±2.44)%,滑脱角从术前平均(7.08±1.32)°降至(-3.19±0.633)°,椎间隙平均高度从术前(4.47±0.80)mm升至(12.30±0.73)mm,关节突关节和横突间植骨组滑移率从术前平均(31.73±8.85)%降至(8.23±2.33)%,滑脱角从术前平均(7.05±1.305)°降至(-3.23±0.623)°,椎间隙平均高度从术前(4.45±0.81)mm升至(12.17±0.70)mm。JOA评分由术前的6.1分术后升至12.5分,改善率为72.2%,优良率80%。植骨骨性融合时间为4~12个月,平均6.3个月。结论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进行彻底的椎管减压并内固定,根据椎间盘退变程度及椎管狭窄类型选择相应的植骨融合方式可减少手术创伤,能恢复脊椎的正常解剖序列,并获得三柱间永久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后路减压 植骨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白晓军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8期3427-3429,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7例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设为对照...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7例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设为对照组,35例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580±212)m L比(920±385)m L],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190±54)min比(234±56)min],Cobb角矫正丢失较对照组大[(5.5±1.9)°比(2.8±1.2)°],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9%(1/35)比18.2%(4/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内占位情况、脊髓神经功能和术后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疗效与前路手术相当,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不稳定性 疗效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VAS及ODI评分影响及其安全性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艳 王丽丽 施光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6期201-204,共4页
目的分析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4月至2017年9月确诊并救治的8... 目的分析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4月至2017年9月确诊并救治的88例高位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手术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_均<0.01)。术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_均<0.01),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安全性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围术期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龚航 刘雪梅 +3 位作者 朱洪宽 武成聪 韩兴忠 朱怡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380-383,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围术期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行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9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麻醉诱导前分别予以0.5~1.0μg/kg...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围术期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行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9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麻醉诱导前分别予以0.5~1.0μg/kg右美托咪定和等容量生理盐水于10 min内输完。手术过程中研究组泵入右美托咪定,并以0.5~1.0μg·kg^-1·h^-1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前20 min,对照组则泵入等容量生理盐水至手术结束前20 min。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测定出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 min(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结束后2 d(T2)的肝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包括血清胱抑素C(CysC)、肌酐(Cr)、尿素(URE-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手术过程中研究组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瑞芬太尼、丙泊酚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与T0相比,T1的pH值明显下降,而乳酸和血糖却明显上升(P<0.05)。T2时研究组的乳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T0相比,T1时两组ALT、AST、CysC、Cr、UREA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T1、T2时研究组的ALT、AST、CysC、Cr、URE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术中应激反应,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对患者围手术期的肝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肝肾功能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原文传递
针刺对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大鼠的抑炎镇痛作用及Akt/NF-κ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文文 许兰 +1 位作者 吴继新 王增亮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5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大鼠的抑炎镇痛作用及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剩余40只大鼠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并进行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将造模成功的3... 目的:探讨针刺对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大鼠的抑炎镇痛作用及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剩余40只大鼠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并进行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氟比洛芬酯组,每组12只。针刺组大鼠针刺“肾俞穴”,每次20 min,1次/d,连续5 d;氟比洛芬酯组大鼠尾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25 mg/kg,2次/d,连续5 d。热板致痛实验测定各组大鼠痛阈值,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IL-1β水平及β-内啡肽(β-EP)、P物质(SP)和五羟色胺(5-HT)含量,HE染色检测L5神经根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背根神经节中Akt、p-Akt、NF-κB和p-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组大鼠神经细胞结构完整、形态正常、排列整齐,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神经细胞排列紊乱、细胞边界模糊,明显水肿,髓鞘发生崩解,排列不整齐,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针刺组和氟比洛芬酯组大鼠神经细胞排列稍整齐,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细胞轻度水肿。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痛阈值,血清TNF-α、IL-6、IL-1β、SP和5-HT含量,以及背根神经节p-Akt和p-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β-E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氟比洛芬酯组大鼠痛阈值,TNF-α、IL-6、IL-1β、SP和5-HT含量,以及背根神经节p-Akt和p-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且氟比洛芬酯组各指标变化更为显著。结论:针刺可降低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大鼠炎症反应,同时缓解疼痛,其可能是通过抑制Akt/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 炎症反应 Akt/NF-κB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钟大鹏 于庆才 李辉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98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方案,研究组行后路选择性减压植... 目的探讨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98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方案,研究组行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前凸角与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脊柱侧凸协会生活质量22问卷(SRS-22),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腰椎前凸角(25.65±5.85)°、Cobb角(13.65±2.54)°较对照组(31.20±4.98)°、(18.65±4.8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7、6.362,P<0.05);研究组VAS(1.22±0.57)分、ODI评分(20.52±5.65)分较对照组(4.22±1.03)分、(35.50±4.78)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39、14.169,P<0.05);研究组功能活动(23.02±3.03)分、心理状况(23.02±2.03)分、自我形象(23.49±1.20)分、治疗满意度评分(9.52±1.02)分较对照组(16.52±2.98)分、(20.00±2.54)分、(21.52±1.03)分、(6.50±1.3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06、6.501、8.720、12.673,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8%与对照组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0,P>0.05)。结论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应用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疼痛症状,提高椎体功能,保障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退变性脊柱侧弯 COBB角 疼痛 椎体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氨甲环酸用于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振民 王琪 +4 位作者 杨楠 李正迁 李楠 张晓卿 王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6-340,共5页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TXA)对腰椎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患者的病例信息,根据手术节段数进行1∶1倾向得分匹配,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手术开始切皮前15 min静脉滴注0.9%NaCl 100 ...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TXA)对腰椎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患者的病例信息,根据手术节段数进行1∶1倾向得分匹配,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手术开始切皮前15 min静脉滴注0.9%NaCl 100 mL;试验组于手术开始切皮前15 min静脉滴注TXA 1 g溶于0.9%NaCl 100 mL。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异体血用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和血常规。结果 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纳入733例进行统计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0.00和300.00 m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30.00和485.00 mL,术中自体血量分别为120.00和140.00 mL,手术时长分别为140.00和133.00 min,术后血红蛋白分别为119.00和114.00 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nter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节段数、手术时长、术前血红蛋白、术前凝血酶原时间及术前凝血酶时间是独立的影响术中异体血输注的危险因素(均P<0.05);体质量、节段数、TXA、手术时长和术前白细胞数是影响术中出血量的危险因素(均P<0.05);年龄、体质量、节段数、TXA、手术时长、术前纤维蛋白和术前凝血酶时间是影响总引流量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腰椎手术患者术前应用TXA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但并不增加围术期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出血量 引流量 异体血 腰椎后路减压固定术 血栓
原文传递
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发泳 尹金铭 +1 位作者 林榕镔 罗佛长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2期62-64,69,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4年2月诊治的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有限... 目的探讨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4年2月诊治的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行走、坐立、自理能力、提物、睡眠、总评分)、VAS评分均显著降低,疼痛程度均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治疗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行走、坐立、自理能力、提物、睡眠、总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有限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腰椎退变性不稳 传统后路开放手术
下载PDF
腰后路减压复位环形融合治疗腰椎双节段椎体滑脱的临床疗效评估
11
作者 王晟 李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减压复位环形融合治疗腰椎双节段椎体滑脱后临床疗效及腰椎-骨盆矢状位拟合关系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创伤外科收治的接受腰椎后路减压复位环形融合内固定术且资料...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减压复位环形融合治疗腰椎双节段椎体滑脱后临床疗效及腰椎-骨盆矢状位拟合关系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创伤外科收治的接受腰椎后路减压复位环形融合内固定术且资料完整的67例双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记录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腰腿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计算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及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2个月,患者腰痛VAS评分由(5.1±0.6)分降至(2.1±0.5)分,ODI评分由(44.5±2.2)分降至(18.6±1.0)分,两者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腰椎LL由47.3°±5.1°降至32.1°±6.0°,SS由40.3°±3.3°降至26.8°±7.5°,PT由34.5°±3.0°降至13.6°±5.0°,PI由63.2°±8.1°降至43.3°±6.6°,4个参数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LL与SS、PT及P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12个月时,LL与SS呈正相关性(P<0.05),SS与PT呈负相关性(P<0.05),SS与PI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腰椎后路减压复位环形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双节段椎体滑脱有利于缓解患者腰腿痛,促进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同时恢复腰椎-骨盆矢状位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脊柱序列
下载PDF
腰椎退行性疾病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郝申申 王鹏程 +4 位作者 董胜利 李洪珂 刘帅' 孟赛克 康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7期701-704,共4页
目的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止血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10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6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31例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观察组),32例术中使用生... 目的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止血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10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6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31例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观察组),32例术中使用生理盐水浸润纱布压迫止血和浸泡切口5 min(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引流量、术后1 d血红蛋白浓度(Hemoglobin,Hb)、术后总引流量以及术后1 d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rinogen,FIB)。结果6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个月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 APTT、PT、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引流量较对照组少,术后总引流量较对照组少,术后1 d Hb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是安全、可行的,不会影响凝血功能,也不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引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 氨甲环酸 术后引流量 手术安全性
原文传递
加味蠲痹汤对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椎旁肌损伤模型SD大鼠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亚龙 吴勐 +2 位作者 魏媛媛 陈启华 史双彬 《四川中医》 2020年第8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究加味蠲痹汤对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椎旁肌损伤模型SD大鼠疗效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mRN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的作用。方法:大鼠均模拟临... 目的:探究加味蠲痹汤对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椎旁肌损伤模型SD大鼠疗效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mRN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的作用。方法:大鼠均模拟临床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模式建立椎旁肌损伤模型。将15只建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5),即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另取5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大鼠分别按照9.1g/Kg、18.2g/Kg体重标准使用加味蠲痹汤灌胃。干预5d后椎旁肌损伤评分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损伤恢复情况。检测和比较血清中组胺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使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软组织中bFGF mRNA、Collagen-Ⅰ/Ⅲ蛋白的水平。结果: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椎旁肌损伤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并且高剂量组的椎旁肌损伤评分低于低剂量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的软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细胞排列紊乱、纤维断裂和炎性浸润,同时出现纤维增生;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椎旁肌损伤程度均显著轻于模型组,并且高剂量组的软组织基本恢复。模型组大鼠血清组胺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组胺和TNF-α的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软组织中bFGF mRNA、Collagen-Ⅰ/Ⅲ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bFGF mRNA显著升高而Collagen-Ⅰ/Ⅲ蛋白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组大鼠软组织中bFGF mRNA显著高于低剂量组,而Collagen-Ⅰ/Ⅲ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加味蠲痹汤可有效的促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椎旁肌损伤大鼠的组织恢复,降低大鼠炎症反应,增加bFGF mRNA蛋白表达,降低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椎旁肌损伤 加味蠲痹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Ⅰ型胶原蛋白 Ⅲ型胶原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