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参止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随机对照试验
1
作者 郝姗姗 王娟 +2 位作者 谢春荣 王冉 张肖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2056-2060,共5页
目的探讨芪参止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D-二聚体(D-dimer,DD)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北京中医医... 目的探讨芪参止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D-二聚体(D-dimer,DD)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脑病科就诊的97例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与研究组(n=49)。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芪参止眩方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头晕残障问卷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及血清hs-CRP、IL-6、DD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78.26%);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hs-CRP、IL-6、DD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结论采用芪参止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可以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减轻眩晕症状,提高疗效,并能降低hs-CRP、IL-6和DD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止眩方 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D-二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