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一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Percheron动脉梗死二例临床与影像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倪俊 周立新 +4 位作者 卢强 姚明 彭斌 王建明 崔丽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Percheron动脉属于丘脑穿动脉的一种少见的先天变异,伴有一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Percheron动脉梗死报道罕见。我们报告2例,旨在提高认识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ercheron动脉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治疗及... 目的Percheron动脉属于丘脑穿动脉的一种少见的先天变异,伴有一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Percheron动脉梗死报道罕见。我们报告2例,旨在提高认识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ercheron动脉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1例急性昏迷,1例发作性视物不清后意识不清合并眼球垂直运动障碍。2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示双侧丘脑旁正中高信号,其中1例合并中脑“V”字型高信号;2例右侧大脑后动脉(PCA)P1段均显示发育不良,即胚胎型PCA。结论典型的临床症状、丘脑旁正中部对称DWI高信号及中脑“V”字征有助于Percheron动脉梗死的诊断及治疗。一侧胚胎型PCA可能是Percheron动脉梗死的潜在变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后动脉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先天畸形
原文传递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蔡俊秀 樊露 +2 位作者 张伟晴 辛岳 王玉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2-85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PCI患者297例,将... 目的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PCI患者297例,将其分为END组33例及非END组264例,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及影像特点,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ND的影响因素。结果 END组女性比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中段脑梗死、椎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和大脑后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48%vs29.17%,5.00(3.00,8.00)分vs 3.00(1.00,4.00)分,87.88%vs 55.68%,48.48%vs 30.30%,39.39%vs 15.91%,36.36%vs 15.15%,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478,95%CI:1.124~5.461,P=0.024)和中段脑梗死(OR=4.444,95%CI:1.450~13.621,P=0.009)是发生EN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APCI患者中,女性和中段脑梗死是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糖尿病 心房颤动 大脑后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软脑膜动脉侧支循环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武青 王健 +3 位作者 王玉洁 徐萌萌 叶慧茸 吴秀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目的观察软脑膜吻合(leptomeningeal anastomoses,LMA)侧支循环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狭窄患者中的代偿特点,探讨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与是否出现新发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 目的观察软脑膜吻合(leptomeningeal anastomoses,LMA)侧支循环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狭窄患者中的代偿特点,探讨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与是否出现新发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回顾性分析单侧MCA M1段狭窄的患者114例,根据是否有新发脑梗死灶分为脑梗死组68例和非脑梗死组46例。通过MRA评价狭窄同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和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偏利现象,即LMA代偿程度,研究其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结果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患者年龄[(63.00±11.53)岁vs(68.98±10.28)岁]、ACA评分、MCA狭窄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CA评分低(OR=0.390,95%CI:0.154~0.987,P=0.047)、MCA M1狭窄程度重(OR=2.421,95%CI:1.324~4.428,P=0.004)和年龄(OR=0.933,95%CI:0.892~0.976,P=0.003)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CA狭窄后,ACA-MCA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的患者,MCA分布区发生脑梗死的概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后动脉 侧支循环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脑梗死
下载PDF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伴发颅内动脉瘤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何珍 张继扬 +1 位作者 徐勐 万业达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38-542,共5页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分析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伴发颅内动脉瘤情况,探讨FTP是否为颅内动脉瘤危险因素。同时对比分析FTP伴发颅内动脉瘤与FTP未伴发颅内动脉瘤的相关临床资料。方法:3名医师复习155例头颅CTA的横断面、多...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分析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伴发颅内动脉瘤情况,探讨FTP是否为颅内动脉瘤危险因素。同时对比分析FTP伴发颅内动脉瘤与FTP未伴发颅内动脉瘤的相关临床资料。方法:3名医师复习155例头颅CTA的横断面、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图像,观察FTP是否存在及其分型,同时分析FTP患者与非FTP患者伴发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是否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电话回访FTP患者是否存在吸烟、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病史。总结FTP发生率,采用χ2检验分析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分别总结FTP与非FTP患者伴发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FTP与非FTP患者伴发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以及伴发颅内动脉瘤的FTP与未伴发颅内动脉瘤的FTP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方面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FTP是否为颅内动脉瘤危险因素。结果:FTP总体发生率为16.13%(25/155),男性为12.12%(12/99),女性为23.21%(13/56),其发生率无性别差异(P=0.071)。FTP患者伴发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为20%(5/25),全部为女性,非FTP患者伴发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为6.15%(8/135),FTP与非FTP在伴发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8)。FTP是颅内动脉瘤发生的危险因素(P=0.031)。伴发颅内动脉瘤FTP患者与未伴发颅内动脉瘤FTP患者在性别、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年龄和吸烟史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女性FTP患者在同时存在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病史时,其伴发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大脑后动脉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应用MRA评价后交通动脉开放与后循环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晖 刘怀军 +3 位作者 李靖武 陈一 张辉 梁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56-1459,共4页
目的应用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探讨后交通动脉开放情况与双侧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8名受试者行MRA及常规MRI。观察双侧大脑后动脉P1段粗细及后交通动脉开放情况,测量基底动脉直线长度及内径,并进行统计... 目的应用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探讨后交通动脉开放情况与双侧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8名受试者行MRA及常规MRI。观察双侧大脑后动脉P1段粗细及后交通动脉开放情况,测量基底动脉直线长度及内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脑后动脉P1段粗细与其同侧后交通动脉粗细相关(Kendall等级相关,右侧:相关系数rk=0.44,P<0.01;左侧:相关系数rk=0.50,P<0.01)。双侧后交通动脉均未开放者基底动脉长度比单侧或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者长(P<0.05)。双侧后交通动脉均未开放者基底动脉管腔平均直径比单侧或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者宽(P<0.01)。结论大脑后动脉P1段粗细及基底动脉长度、直径与后交通动脉是否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 大脑后动脉 基底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对同侧大脑中动脉病变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丹丹 宋波 +6 位作者 赵璐 高远 张锐 方慧 刘凯 孙石磊 许予明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4期314-319,共6页
目的探讨同侧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laterality,PCAL)对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严重狭窄或闭塞后急性卒中患者梗死范围、卒中严重程度和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1月-2015年11月,... 目的探讨同侧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laterality,PCAL)对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严重狭窄或闭塞后急性卒中患者梗死范围、卒中严重程度和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1月-2015年11月,前瞻性连续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MCA M1段严重狭窄(狭窄率70%~90%)或闭塞的16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患者有无PCAL分组,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及3个月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的差异。结果 161例患者中共76例PCAL阳性,85例PCAL阴性。PCAL阳性组既往卒中者少(P=0.021),基于弥散加权成像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Alberta Stroke Programme Early CT Score,DWI-ASPECTS)更高(P=0.045),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更低(P=0.009),3个月mRS评分更低(P=0.002),临床短期预后更好,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入院NIHSS评分[OR(odds ratio)1.266,95%CI(confidence interval)1.139~1.407,P<0.01]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PCAL阳性(OR 0.355,95%CI 0.146~0.864,P=0.022)是预后良好的预测因子。结论 MCA M1段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PCAL阳性者梗死范围更小,短期临床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大脑后动脉 侧支循环 预后
下载PDF
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佑祥 刘爱华 +7 位作者 吕明 姜除寒 张友平 杨新建 张静波 姜鹏 吴中学 王忠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9期2033-2036,共4页
目的总结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治疗21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病人(22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21例病人中P1段动脉瘤3例, P2段动脉瘤15例(16个),累及P2-3段的蛇型动脉瘤3例。放弃治疗1例。弹簧... 目的总结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治疗21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病人(22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21例病人中P1段动脉瘤3例, P2段动脉瘤15例(16个),累及P2-3段的蛇型动脉瘤3例。放弃治疗1例。弹簧圈动脉瘤囊内填塞6例(7个),载瘤动脉闭塞术14例。结果5例(6个)完全囊内填塞,1例部分填塞术后第2天动脉瘤破裂,病人死亡;14例动脉瘤载瘤动脉闭塞术均获得成功,其中3例出现缺血症状(对侧肢体麻木),2例完全恢复。结论大脑后动脉动脉瘤以巨大及夹层动脉瘤多见,血管内治疗是其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大脑后动脉 治疗
原文传递
脑血流动力学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瑜 徐明 胡亚娥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流动力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在HIE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观察组HIE患儿54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于生后不同时段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I... 目的:探讨脑血流动力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在HIE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观察组HIE患儿54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于生后不同时段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IE组生后24、48、72h内各组动脉流速均降低,而阻力指数较对照组增高(P<0.05)。对比轻、中、重3组大脑动脉24、48、72、120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现阻力指数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HIE患儿大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能及时反映窒息新生儿脑血流的变化,有利于早期诊断HIE,及时制定干预措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脑血流动力学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脑后动脉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宋元清 徐丽君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37-40,45,共5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将513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有无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分为变异组(有变异)186例和对照组(无变异)327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后循环脑梗死不同区域[包括小脑上动脉区(...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与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将513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有无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分为变异组(有变异)186例和对照组(无变异)327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后循环脑梗死不同区域[包括小脑上动脉区(SCA)、小脑后下动脉区(PICA)、大脑后动脉区(PCA)及基底动脉区(BA)]发生率。将变异组186例患者根据变异类型分为2个亚组:一侧椎动脉优势组(VAD组)84例和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组(VBD组)102例,比较2组后循环脑梗死、不同区域梗死发生率。结果变异组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及脑缺血短暂发作病史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变异组脑梗死类型以PICA区梗死、BA区梗死及SCA区梗死为主,分别为40.32%、27.42%、15.59%;对照组脑梗死类型以PCA区梗死及其他类型脑梗死为主,分别为27.83%、39.76%。变异组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PICA区梗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CA区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VAD组与VBD组后循环脑梗死、不同区域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病、脑缺血短暂发作病史及后循环脑梗死相关;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增加了后循环脑梗死发病风险,其梗死类型以PICA区梗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结构变异 后循环脑梗死 小脑上动脉区 小脑后下动脉区 大脑后动脉区 基底动脉区
下载PDF
大脑后动脉第2段动脉瘤 被引量:10
10
作者 史继新 王汉东 +6 位作者 杭春华 成惠林 谢伟 潘云曦 樊友武 印红霞 刘承基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 对本院 1990年以来治疗的 11例大脑后动脉第 2段 (P2 段 )动脉瘤的临床和手术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11例患者中 ,10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 6例经颞下入路、4例经翼点入路。5例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或塑形夹闭并保留载瘤动脉通畅 ,... 目的 对本院 1990年以来治疗的 11例大脑后动脉第 2段 (P2 段 )动脉瘤的临床和手术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11例患者中 ,10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 6例经颞下入路、4例经翼点入路。5例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或塑形夹闭并保留载瘤动脉通畅 ,5例巨大动脉瘤行动脉瘤孤立切除术 ;另l例行血管内弹簧栓栓塞术。结果 手术治疗的 10例患者 8例术后恢复良好 ;其中包括 5例动脉瘤夹闭者以及 3例动脉瘤孤立者 ,另外 2例动脉瘤孤立术后发生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梗死 ,出现暂时性轻偏瘫和同向性偏盲。l例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动脉瘤消失 ,载瘤动脉通畅 ,恢复良好。结论 P2 段动脉瘤多见于年轻人 ,有形成巨大动脉瘤的倾向。手术以经翼点入路和颞下入路显露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大脑后动脉 手术入路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及与DSA诊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叶莹莹 张伟国 +2 位作者 陈蓉 陈金华 李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诊断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的准确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同时做了64层螺旋CTA和DSA脑血管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CTA诊断FTP的结果与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CTA诊断FTP的准确性。结果...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诊断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TP)的准确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同时做了64层螺旋CTA和DSA脑血管检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CTA诊断FTP的结果与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CTA诊断FTP的准确性。结果:62例中,DSA诊断FTP10例,CTA诊断FTP13例,CTA诊断FTP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6.40%,准确性为96.77%。经Kappa一致性检验,CTA与DSA诊断FTA的结果高度一致(P<0.001)。结论:64层螺旋CTA能够无创性准确判断FTP的存在,对筛选FTP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能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大脑后动脉 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与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阮婕 计仁杰 +5 位作者 魏果 周琼 沈和平 孟繁霞 袁怀武 罗本燕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12期1012-1018,共7页
目的探究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与认知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及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67例,收集患者人口学、影像学及认知功能评价资料,并通过磁共振成像统... 目的探究后循环缺血性卒中与认知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及嘉兴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67例,收集患者人口学、影像学及认知功能评价资料,并通过磁共振成像统计梗死部位;通过简明精神状态量表、阿尔兹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分量表、临床痴呆量表评估认知功能;根据认知诊断标准同时结合认知功能评价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组、血管性痴呆组。结果 67例患者中,认知功能正常32例(47.8%)、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20例(29.9%),血管性痴呆15例(22.4%)。通过校正年龄、性别、汉密尔顿抑郁评分等因素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颞枕叶缺血性卒中[比值比(odd ratio,OR)75.8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3.92~1 470.06)]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脑桥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比非脑桥缺血性卒中降低90%(OR 0.10,95%CI 0.02~0.60);进一步分析显示,颞枕叶缺血性卒中(OR 542.24,95%CI 7.85~37 481.44)增加轻度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小脑缺血性卒中(OR 12.49,95%CI 1.03~151.58)增加血管性痴呆发生风险。结论 50%以上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认知障碍;其中颞枕叶及小脑缺血性卒中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脑桥缺血性卒中与认知障碍发生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 缺血性卒中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同侧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茜 曹树刚 +4 位作者 葛婷婷 贺军 王嵘峰 夏明武 徐文安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 :探讨同侧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laterality,PCAL)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MCA... 目的 :探讨同侧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laterality,PCAL)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MCA供血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评估PCAL,在发病后3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11例MCA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47例(42.3%)存在PCAL,30例(27.0%)转归不良.PCAL组基线NIHSS评分显著低于非PCAL组[(5.13±3.29)分对(7.03±5.676)分;t=2.058;P=0.042].转归良好组糖尿病(29.6% 对10.0%;χ2=4.583,P=0.032)、PCAL(51.9% 对16.7%;χ2=11.101,P=0.001)和吸烟(25.9% 对13.3%;χ2=4.943,P=0.026)患者的构成比以及年龄[(63.9±11.8)岁对(71.0±6.7)岁;t=2.688,P=0.007]、基线舒张压[(89±13)mmHg对(82±10)mmHg;t=-2.249,P=0.025;1 mmHg=0.133 kPa]和基线NIHSS评分[(5.02±3.67)分对(9.47±6.20)分;t=3.883,P〈0.001]与转归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AL与转归良好独立相关[优势比(odds ratio,OR)0.272,95%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083~0.888;P=0.031],而高龄(OR 1.088,95%CI 1.022~1.157;P=0.008)和高基线NIHSS评分(OR 1.224,95%CI 1.077~1.391;P=0.002)与转归不良独立相关.结论 PCAL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良好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梗死 大脑中动脉 大脑后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侧支循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微血管多普勒监测下手术治疗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雪波 刘建刚 +6 位作者 张世明 王中 虞正权 周幽心 李向东 崔岗 周岱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 总结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方法 10例中P1段3例,P2段5例,P3段2例.P1段动脉瘤采用颞下+翼点联合入路,P2、P3段动脉瘤采用颞下入路.在微血管多普勒监测下7例行动脉... 目的 总结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方法 10例中P1段3例,P2段5例,P3段2例.P1段动脉瘤采用颞下+翼点联合入路,P2、P3段动脉瘤采用颞下入路.在微血管多普勒监测下7例行动脉瘤颈夹闭术,2例行血管塑形动脉瘤夹闭术,1例行动脉瘤孤立术.其中3例巨大动脉瘤行动脉瘤切除术.结果 10例患者中6例恢复良好,2例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1例出现同向偏盲,1例出现轻偏瘫,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术前1例存在动眼神经麻痹和1例存在同向偏盲者手术后3个月恢复.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大脑后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经颞下入路暴露充分,是一种安全、简便的入路.微血管多普勒在动脉瘤夹闭术中是一种直接、有效和便捷的监测方法,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后动脉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微血管多普勒
原文传递
基底动脉发育不全在脑桥穿支动脉梗死患者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道培 许予明 +1 位作者 张洪涛 张淑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6-1038,共3页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发育不全(BAH)与脑桥穿支动脉梗死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头颅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28例,根据诊断分为BAH组27例和无BAH组301例。其中急性后循环穿支动脉梗死患者79例,通过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评估基底动脉...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发育不全(BAH)与脑桥穿支动脉梗死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头颅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28例,根据诊断分为BAH组27例和无BAH组301例。其中急性后循环穿支动脉梗死患者79例,通过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评估基底动脉直径(BAH定义为直径<2 mm)、椎动脉V4段发育不全(V4AH)及胚胎大脑后动脉(FTP)情况。结果 BAH组后循环梗死、动脉发育不全(单侧V4AH、双侧V4AH、单侧FTP、双侧FTP、双侧V4AH和FTP)比例明显高于无BAH组(P<0.01)。79例急性后循环穿支动脉梗死患者中,BAH 24例(30.4%),其中脑桥穿支动脉梗死15例(62.5%),后循环其他部位穿支动脉梗死9例(37.5%)。在脑桥穿支动脉梗死患者中,合并BAH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合并BAH的比例(62.5%vs 12.7%,P<0.01)。结论 BAH与脑桥穿支动脉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这些患者多合并V4AH和F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脑梗死 大脑后动脉 脑血管循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Onyx栓塞治疗后循环远端动脉瘤及中期随访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国标 高旭 +6 位作者 李志清 王晓刚 张海峰 冯思哲 曹鹏 魏学忠 郭海波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1-654,共4页
目的评价瘤内Onyx栓塞后循环远端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Onyx瘤内栓塞治疗的12例后循环远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即刻造影显示所有12个动脉瘤均完全闭塞,11例载瘤动脉保留。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1... 目的评价瘤内Onyx栓塞后循环远端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Onyx瘤内栓塞治疗的12例后循环远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即刻造影显示所有12个动脉瘤均完全闭塞,11例载瘤动脉保留。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1例,导致暂时性神经功能缺失。未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随访期间患者预后满意,无动脉瘤再通和再出血发生。结论Onyx瘤内栓塞后循环远端动脉瘤疗效显著,载瘤动脉保存率高,对于无法手术夹闭和弹簧圈瘤内栓塞的病例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YX栓塞 远端动脉瘤 大脑后动脉 小脑上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原文传递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梗死分布和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金玲 毕国荣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4期320-326,共7页
目的探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etal-typ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FTP)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梗死分布和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磁共振血管造影结果分为FTP组和非FTP组,前者进一步分为完全型... 目的探讨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etal-typ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FTP)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梗死分布和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磁共振血管造影结果分为FTP组和非FTP组,前者进一步分为完全型FTP(complete FTP, cFTP)和部分型FTP(partial FTP, pFTP)。根据弥散加权成像结果将梗死部位分为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CA)供血区、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供血区、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PCA)供血区及椎基底动脉(vertebrobasilar artery, VBA)供血区。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价卒中严重程度,〈8分定义为轻度卒中,≥8分定义为中重度卒中。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FTP与梗死分布和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64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01例(31.1%)存在FTP,其中cFTP 162例(25.0%),pFTP 39例(6.0%)。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FTP和pFTP是MCA供血区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cFTP:优势比(odds ratio, OR)24.71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952~45.766,P〈0.001;pFTP:OR 14.526,95% CI 6.832~25.931,P〈0.001]和PCA供血区梗死的独立保护因素(cFTP:OR 0.214,95% CI 0.022~0.531,P〈0.001;pFTP:OR 0.326,95% CI 0.018~0.739,P〈0.001),同时也是急性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cFTP:OR 22.138,95% CI 12.492~64.067,P〈0.001;cFTP:OR 19.510,95% CI 8.956~23.514,P〈0.001)。结论:cFTP和pFTP是MCA供血区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和PCA供血区梗死的独立保护因素,同时也是中重度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FTP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梗死分布和卒中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大脑后动脉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脑血管循环 侧支循环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后循环卒中的临床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义坤 施国文 李焰生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卒中(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PCS)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前瞻性登记129例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PC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 目的探讨后循环卒中(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PCS)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前瞻性登记129例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PC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结果90.7%的患者存在4~12种症状和体征,仅1例患者表现为孤立性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均为偏侧性,交叉性瘫痪(1.6%)或四肢瘫痪(0.8%)极为少见。单变量分析显示,偏侧无力[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1.26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30~1.546;P=0.030]、言语不清(RR1.434,95%CI1.133~1.816;P=0.004)和吞咽困难(RR2.216,95%CI1.131~4.341;P=0.017)等症状与偏侧肌力减退(RR1.288,95%CI1.047~1.583;P=0.021)、中枢性面舌瘫(RR1.467,95%c,1.164~1.850;P=0.002)、构音障碍(RR1.468,95%CI1.154~1.867;P=0.002)、眼球活动异常(RR3.073,95%CI1.346~7.017;P=0.005)和意识障碍(RR5.736,95%CI1.268~25.946;P=0.023)等体征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共济失调(RR0.478,95%CI0.284~0.804;P=0.002)与预后良好相关。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各种血管危险因素后,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优势比(oddsratio,OR)1,513,95%CI1.107~2.066;P=0.009]、构音障碍(OR7.11,950CI1.207—41.877;P=0.030)、眼球活动异常(OR8.653,95%CI1.230—60.887;P=0.030)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OR5.482,95%CI1.008—29.803;P=0.049)是PC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共济失调(OR0.251,95%CI0.067~0.941;p=0.040)与PCS患者预后良好独立相关。结论PCS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脑梗死 梗死 大脑后动脉 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时MRA所见“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对脑梗死范围和分布以及NIHS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红兵 洪华 +5 位作者 张仁良 李玲 王莹 盛文利 曾进胜 刘新峰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81-487,共7页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闭塞患者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所见"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prominent laterality of th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LPCA)"与脑梗死范围和...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段闭塞患者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所见"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prominent laterality of the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LPCA)"与脑梗死范围和分布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关系.方法 50例MCA M1段闭塞所致急性肭梗死患者根据MRA表现分为PLPCA阳性组(24例)和PLPCA阴性组(26例),对两组患者NIHSS评分、脑梗死范围评分以及脑梗死在MCA各供血亚区的分布构成比进行比较.结果 PLPCA阳性组危险因素个数≥3的患者比例(9/24对18/26,P=0.046)、NIHSS评分(5.4±4.4对10.4±4.9,t=-3.690,P=0.001)和脑梗死范围评分(1.92±1.10对2.88±1.37,t=-2.745,P=0.008)均显著低于PLPCA阴性组.PLPCA阳性组脑梗死累及MCA中部分支供血区(6/24对19/26,P=0.002)和后部分支供血区(2/24对15/26,P<0.001)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PLPCA阴性组,累及后部分水岭区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PLPCA阴性组(6/24对1/26,P=0.045),而发生MCA完全梗死的比例显著低于PLPCA阴性组(0/24对6/26,P=0.023).结论 MCAM1段闭塞时,如果MRA观察到PLPCA,预示梗死范围较小和NIHSS评分较低,梗死较少累及MCA中、后部分支供血区,而易出现后部分水岭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中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 大脑后动脉 脑血管循环 侧支循环
原文传递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颅脑CT表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汪静静 土尕 +2 位作者 索南曲措 果让布吉尼玛 尕丁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3期397-400,415,共5页
目的:利用CT检查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HAPC)患者颅内动脉管径、密度的变化,以及二者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含量的相关性,增加对HAPC患者颅脑CT表现的认识、提高HAPC的诊断能力。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 目的:利用CT检查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HAPC)患者颅内动脉管径、密度的变化,以及二者与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含量的相关性,增加对HAPC患者颅脑CT表现的认识、提高HAPC的诊断能力。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确诊为HAPC患者及生活在同海拔高度的健康对照者各1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颅脑CT表现,分析颅内动脉管径大小、密度高低以及二者与Hb的相关性。结果:HAPC患者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及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PCA)管径、密度均大于健康对照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APC患者血红蛋白含量大于健康对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PC患者颅脑CT主要表现为颅内动脉管径代偿性增粗,密度显著增加,二者表现与Hb呈正相关。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颅脑CT表现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 CT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脑后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