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既有地铁车站换乘节点暗挖段托举施工技术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杨建礼
杨艳玲
-
机构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出处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1年第3期63-67,45,共6页
-
文摘
为解决交叉车站换乘节点施工过程中既有车站沉降超限问题,依托郑州4号线会展中心站下穿1号线暗挖段工程,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两种新建结构的施工方案。在保证变形能够合理控制的情况下,结合经济投入,推荐在换乘节点两侧明挖结构施工过程中直接将部分新建结构与既有结构连成整体的施工方案,形成了以新、旧结构无缝连接的结构体系为基础、以暗挖段土体适当加固以及注、排同步技术为辅的既有地铁车站换乘节点暗挖段托举施工工法。实践表明,该工法不仅降低了开挖过程中既有结构沉降的风险,同时大大的节约了开挖土体超前加固及初期支护的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形成较好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地铁车站
下穿施工
后浇带
托举工法
沉降控制
-
Keywords
subway station
under-crossing construction
post-poured section
lifting construction approach
settlement control
-
分类号
U23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和若铁路预制装配式桥墩优化设计研究
- 2
-
-
作者
张军
徐镭
李一鸣
于博
-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3年第9期171-175,179,M0015,共7页
-
基金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019-A01)。
-
文摘
以新建和若铁路预制装配式桥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铁路预制装配式桥墩构造设计对受载作用下其结构合理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影响。采用国家现行铁路桥涵设计规范对预制空心墩进行上部结构自重、二期、列车制动力三者组合加载。根据控制空心墩不同壁厚、不同预应力束数、不同墩柱后浇段高度等因素,基于MIDAS CIVIL软件建立桥墩受力模型,得到3类不同控制因素在墩顶、墩底和墩身关键点处发生的位移与弯矩的变化。研究表明:墩柱壁厚按45 cm设计时可以满足和若铁路实际工程的设计需要,同时也能获得更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与壁厚40 cm相比位移降低17.61%,弯矩变化很小,整体结构更加经济合理,能保证行车安全;预应力束数按12根设计时足以满足桥墩的力学性能,构造更经济合理;墩柱后浇段按4 m设计时能够更好满足和若铁路实际工程需要,同时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与3.2 m相比墩顶水平位移降低1.61%,对弯矩影响不大。通过优化对未来预制装配式桥墩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意义。
-
关键词
铁路桥
预制墩柱
安全性
后浇段
优化设计
-
Keywords
railway bridge
prefabricated pier column
safety
post-pouring section
optimization design
-
分类号
U445.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超宽超重无后浇段转体T构桥设计
- 3
-
-
作者
彭建东
-
机构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4期182-184,共3页
-
文摘
文章以石家庄市中华大街上跨石家庄西环铁路(65+65)m无后浇段转体T构桥设计为背景,针对设计中面临的转体T构接收墩距离铁路过近的问题,研究采用一种无后浇段转体T构桥的结构体系。介绍了无后浇段转体桥上部、下部结构的设计要点,对转体系统设计及结构体系的计算进行了说明,总结了无后浇段转体结构设计的主要思路及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荷载组合下,该桥受力满足规范要求,转体系统布置合理,设计技术参数满足施工控制要求。
-
关键词
无后浇段
转体T构
转体系统
结构设计
-
Keywords
non-post-pouring section
swivel T-structure
swivel system
structural design
-
分类号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装配式框架结构主次梁节点施工工艺
被引量:6
- 4
-
-
作者
邵志兵
叶文启
-
机构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建筑施工》
2021年第8期1473-1475,共3页
-
文摘
针对装配式框架结构主次梁节点不同的连接做法,着重分析了主次梁均预制情况下的主梁预留后浇槽口及次梁预留后浇段这2种形式的节点做法与施工工艺,以及主梁现浇而次梁预制情况下的施工工艺,研究做法的特点及施工上的难点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以保证所应用项目上主次梁施工的顺利进行。
-
关键词
装配式框架结构
主次梁节点
施工工艺
预留槽口
后浇段
-
Keywords
prefabricated frame structure
primary and secondary beam joi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served notch
post pouring section
-
分类号
TU755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综合体育场馆底板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被引量:4
- 5
-
-
作者
蒋丰
魏爱生
刘火明
-
机构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
出处
《建筑施工》
2020年第1期38-40,共3页
-
文摘
为确保大型综合体育场馆的超长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缝,结合成都凤凰山体育中心项目,对环形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分别采用合理划分施工段、设置后浇带、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等技术措施,以跳仓及跳仓递推的方式,有效地控制了裂缝的产生,亦有效确保了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工期。
-
关键词
超长混凝土结构
跳仓法
混凝土配合比
后浇带
区段划分
-
Keywords
super long concrete structure
sequence method
concrete mix proportion
post pouring belt
section division
-
分类号
TU755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钢混组合梁桥桥面连续后浇段施工技术分析研究
被引量:3
- 6
-
-
作者
闫荥伟
-
机构
云南交投集团云岭建设有限公司
-
出处
《建筑技术开发》
2021年第1期58-60,共3页
-
文摘
桥面连续是简支梁桥有效连接成整体的关键工序,对提高行车连续性、舒适性、平稳安全等要求起着关键作用。针对钢混梁桥桥面板的结构受力特性,防止出现病害裂缝反射到路面结构层。结合后浇段施工现场生产过程实际情况,重点阐述施工过程、分析受力等因素,总结施工方案进一步在桥梁施工中推广应用。
-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
桥面连续后浇段
混凝土
施工技术
-
Keywords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beam
continuous post pouring section of bridge deck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TU445.4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