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能世界、心理空间与语篇的意义建构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全智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共4页
可能世界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虽属不同理论,但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似的研究目标。心理空间理论可以看作是可能世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二者的结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阐释语篇的意义建构过程。
关键词 可能世界 心理空间 语篇 意义建构
下载PDF
汉语可能补语的语法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孙利萍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94-95,106,共3页
目前,语法学者对普通话中表示可能的两种语言手段的可能义已经有所研究,但对方言中的可能补语所表示的可能义的研究还没有较系统的文章出现。文章通过对方言中可能补语的可能义的考察,发现方言中可能补语的可能义同样存在不同的类别,并... 目前,语法学者对普通话中表示可能的两种语言手段的可能义已经有所研究,但对方言中的可能补语所表示的可能义的研究还没有较系统的文章出现。文章通过对方言中可能补语的可能义的考察,发现方言中可能补语的可能义同样存在不同的类别,并尝试予以分为几个小类,以期对方言中的可能补语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 可能补语 可能义
下载PDF
刑法教义学中的缩小解释与扩大解释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兴良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7,共13页
缩小解释和扩大解释是语义解释的两种特殊形式,它在刑法解释中经常采用,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缩小解释和扩大解释都是在语义范围内进行的,并没有超出语义范围,因而它与目的性限缩和目的性扩张都存在性质上的区分,不可混为一谈。在... 缩小解释和扩大解释是语义解释的两种特殊形式,它在刑法解释中经常采用,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缩小解释和扩大解释都是在语义范围内进行的,并没有超出语义范围,因而它与目的性限缩和目的性扩张都存在性质上的区分,不可混为一谈。在界定扩大解释的时候,如何区分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之间的界限,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较为疑难的问题。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的区分标准在于:是否超越法律文本可能语义的范围。可能语义是法律文本某个用语语义的最大射程。只要没有超越可能语义但采用语词的边缘语义的,是扩大解释。反之,如果超越可能语义的则是类推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小解释 扩大解释 类推解释 可能语义
原文传递
对刑法目的解释不当运用的反思与修正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帅 《刑法论丛》 CSSCI 2018年第1期122-143,共22页
当前刑法解释实践中存在对目的解释的不当运用,具体表现为刑法目的解释的绝对化、非规范化和片面化。然而,绕开规范进行目的解释可能导致规范化治理的失效,规范目的的片面化又暗含着对人权的压制风险。想要使刑法目的解释的运用呈现出... 当前刑法解释实践中存在对目的解释的不当运用,具体表现为刑法目的解释的绝对化、非规范化和片面化。然而,绕开规范进行目的解释可能导致规范化治理的失效,规范目的的片面化又暗含着对人权的压制风险。想要使刑法目的解释的运用呈现出正当与理性的状态,也必然要从规范文义与规范目的入手。其中,规范文义构成对目的解释的绝对限制,立法者意志应当是目的解释的优先考虑,均衡理念应当是目的解释的指导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解释 可能性文义 规范目的
原文传递
可能世界、心理空间理论与语篇的意义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凡芬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2-74,85,共4页
可能世界理论和心理空间理论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似的研究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空间理论可以看作是可能世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二者的结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阐释语篇的意义建构过程。
关键词 可能世界 心理空间 语篇 意义建构
下载PDF
跨世界的意义交叉与分化——符号叙述学视域下《故事新编》新解
6
作者 佘国秀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78-85,131,共9页
《故事新编》是鲁迅最具争议的一部作品集,其古今杂陈、时空交叠的奇幻色彩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呈现了光怪陆离的“油滑”之风,也引发了此后学界关于文学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长期讨论。在符号叙述学视野中,这部典型的虚构叙述文... 《故事新编》是鲁迅最具争议的一部作品集,其古今杂陈、时空交叠的奇幻色彩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呈现了光怪陆离的“油滑”之风,也引发了此后学界关于文学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长期讨论。在符号叙述学视野中,这部典型的虚构叙述文本集合落在了实在世界与诸种可能世界之中。在《故事新编》诸篇什构筑的虚构世界中,人物、情节坐虚探实、坐虚探虚,呈现出虚构文本的跨世界通达性与不通达性。通达性使虚构文本中的此世界获得彼世界的某种效果,不通达性则体现了虚构文本中诸世界的差异。不通达世界的话语对抗,消解了主流话语模式,形成“杂语共生”的意义分歧局面。在通达性与不通达性的意义交叉与分歧的基础上,“区隔框架”理论运用虚构文本对经验世界的二度再现原则,为《故事新编》所体现的文学与现实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形式分析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新编》 实在世界 可能世界 意义 区隔框架
下载PDF
对第二类分析陈述的阐释
7
作者 李剑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21-25,共5页
蒯因通过对第二类分析陈述的质疑 ,否定分析与综合的区分。本文用可能世界的方法阐明这类分析陈述与经验陈述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语义规则而后者表述的是经验的事实。从而在是否独立于经验的意义上确立分析与综合的区分 ,并从这个区分的... 蒯因通过对第二类分析陈述的质疑 ,否定分析与综合的区分。本文用可能世界的方法阐明这类分析陈述与经验陈述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语义规则而后者表述的是经验的事实。从而在是否独立于经验的意义上确立分析与综合的区分 ,并从这个区分的本性中去除了“必然—偶然”的性质 ,认为它只是“先天—后天”的区分。而语言本身的先天性是第二类分析陈述所具有的分析性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 语义规则 第二类分析陈述 分析哲学 蒯因
下载PDF
临桂四塘平话中的可能补语研究
8
作者 于丽娟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对临桂四塘平话中的可能补语进行考察。对其涵义、形式、语义及语法特性的分析、研究,可以打破平话研究中重语音轻语法的局面,具有一定的语法学意义。
关键词 四塘平话 可能补语 形式 语义
下载PDF
法律解释与法律续造的区分标准 被引量:32
9
作者 陈坤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38,共18页
法学方法论通说区分法律解释与法律续造,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文义可能性"作为区分标准。随着意义理论的发展与法律解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这一标准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新标准。然而,这些标准要么外延宽窄不当... 法学方法论通说区分法律解释与法律续造,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文义可能性"作为区分标准。随着意义理论的发展与法律解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这一标准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新标准。然而,这些标准要么外延宽窄不当,适用时会遇到反例;要么缺乏一般性与明确性,无法真正有效地区分解释与续造。一个合理的区分标准应当中立于不同的解释立场,使得同法治相关的各种价值理想都有机会参与到解释活动的权衡程序中。由此,可以基于已有标准提出一个复合标准:一个探究法律文本意义的活动是解释,当且仅当它:(1)是探究法律文本的规约性意义、说话者意义或真实意义的活动;或者(2)当不存在规约性意义时,是探究法律文本的合理意义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法律续造 文义可能性 立法意图 价值权衡
原文传递
“文字可能的含义”: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界分范式研究--基于德日比较视角展开 被引量:6
10
作者 任跃进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9-163,共15页
扩张解释允许说为日本学界通说,但德国自萨维尼以来通说中一直否定扩张解释,仅以“文字可能的含义”作为刑法解释的边界,而日本部分学者认为“文字可能的含义”是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界限。类推解释是相对的法律续造,类推适用是绝对的法... 扩张解释允许说为日本学界通说,但德国自萨维尼以来通说中一直否定扩张解释,仅以“文字可能的含义”作为刑法解释的边界,而日本部分学者认为“文字可能的含义”是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界限。类推解释是相对的法律续造,类推适用是绝对的法律续造,类比则是认识事物的方式。借鉴并综合德日理论肯定扩张解释,建构多元阶层化的“文字可能的含义”标准范式,可厘清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界限。在解释以前的争论或论证“游戏装备”一般情况下属于盗窃对象“财物”“可能的含义”时,运用阶层化的解释范式都将颇具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可能的含义 扩张解释 类推解释 游戏装备 虚拟财产
原文传递
反思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分——“不必严格区分说”之提倡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5-162,共8页
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分是中国刑法理论尚未解决的问题,二者之间存在着能否严格区分,以及如果无法严格区分该如何处理,是禁止扩大解释抑或允许类推解释的争议。反思争议,已有区分标准无力严格区分二者,扩大解释的概念本身也决定了二... 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区分是中国刑法理论尚未解决的问题,二者之间存在着能否严格区分,以及如果无法严格区分该如何处理,是禁止扩大解释抑或允许类推解释的争议。反思争议,已有区分标准无力严格区分二者,扩大解释的概念本身也决定了二者确实无法严格区分;不过,既有的禁止扩大解释和允许类推解释的处理方案并不合理,前者偏废了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后者则无法保全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事实上,如果认识到禁止类推解释的理由只是在于防止法官权力的绝对不受限制,二者之间本就无需严格区分,应当提倡一种"不必严格区分说",即不必纠结于如何明确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实际也无法明确),只需给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划定一个边界——被解释事项不能与刑法用语之间存在明显的文义相异即可。至此,二者的区分问题迎刃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解释 类推解释 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 刑法机能 不必严格区分说
下载PDF
刑法中扩张解释的规范构造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跃进 《光华法学》 2020年第1期53-80,共28页
刑法中的扩张解释存在中日理论界"肯定说"和德国刑法学界"否定说"之不同立场,但双方均认可"文字可能的含义"是刑法解释的界限。建立在"扩张解释"概念上的界限论不同于德国语言学上的界限论。... 刑法中的扩张解释存在中日理论界"肯定说"和德国刑法学界"否定说"之不同立场,但双方均认可"文字可能的含义"是刑法解释的界限。建立在"扩张解释"概念上的界限论不同于德国语言学上的界限论。在扩张解释的规范化构造这一中国问题中,扩张解释的存在是立体的,与类推解释的界分也需以实质的"文字可能含义"和形式的"推论形式区别"进行双层考察,在扩张解释规则上应遵循文义阈界的限定、体系的限定、法益衡量选择的限定三重阶层规范化的限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解释 文字可能的含义 类推解释 规范构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