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心理干预辅助认知行为干预在伴有抑郁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左静 郑婷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726-1729,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干预辅助认知行为干预在伴有抑郁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伴有抑郁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 目的:旨在探讨积极心理干预辅助认知行为干预在伴有抑郁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伴有抑郁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满意度、干预前后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χ~2=4.444,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出现明显变化,呈下降趋势,其中观察组HAMD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t=-7.505,P<0.001);两组患者干预后PF、RP、BP、MH、RE、VT、SF、GH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上升;观察组干预后RP、BP、MH、RE、VT、SF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2.974,2.774,3.014,2.211,2.939,2.507;P<0.05)。结论:积极心理干预辅助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伴有抑郁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抑郁状态,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干预 抑郁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病人
下载PDF
积极还是消极?基层干部污名对行政绩效的双刃剑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任兵 陈志霞 郑玮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基层干部污名是指公众因偏见和误解将部分基层干部的负面特征刻板化为整个干部群体的共同特征,进而使其社会身份受损的动态过程。干部污名对基层干部形象带来直接威胁进而影响其工作态度和行政绩效,因此研究干部污名的作用机制及其干预... 基层干部污名是指公众因偏见和误解将部分基层干部的负面特征刻板化为整个干部群体的共同特征,进而使其社会身份受损的动态过程。干部污名对基层干部形象带来直接威胁进而影响其工作态度和行政绩效,因此研究干部污名的作用机制及其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本文认为积极干预行为和消极退缩行为是基层干部面对干部污名的两种主要应对方式。公共服务动机在上述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影响基层干部积极干预行为或消极退缩行为的选择,且这两类干预方式对基层干部的行政绩效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通过对所搜集的374份两阶段匹配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对高公共服务动机的基层干部而言,干部污名会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干预行为,并通过积极干预行为正面影响行政绩效;对低公共服务动机的基层干部而言,干部污名会引发基层干部的消极退缩行为,并通过消极退缩行为负面影响行政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污名 公共服务动机 积极干预行为 消极退缩行为 行政绩效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与积极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叶霞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122-124,136,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与积极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与积极心理干预,观察住院全程。于干预...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与积极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与积极心理干预,观察住院全程。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总依从率及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与积极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积极心理干预 银屑病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下载PDF
积极行为支持对儿童攻击行为干预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4
4
作者 余燕 谭和平 《现代特殊教育》 2019年第22期13-19,共7页
攻击行为给儿童及他人造成极大伤害,积极行为支持能有效减少儿童的攻击行为。从积极行为支持的视角梳理国内文献,结果表明:积极行为支持的干预对象多为男生;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主要为身体攻击;功能评估方法主要为间接评估和描述性分析... 攻击行为给儿童及他人造成极大伤害,积极行为支持能有效减少儿童的攻击行为。从积极行为支持的视角梳理国内文献,结果表明:积极行为支持的干预对象多为男生;儿童攻击行为的表现主要为身体攻击;功能评估方法主要为间接评估和描述性分析相结合;行为功能多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基于功能评估,总结有关前奏/情境事件、行为和行为结果的干预策略,能够为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行为支持 攻击行为 干预 行为功能
下载PDF
Moving Away from Coercion: Social Justice and Behavior Change in Disability Services
5
作者 Bob Bowen Elliot Bowen 《Health》 CAS 2022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The use of coercion to alter behavior in persons with intellectual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has a long history. Despite the work of lead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Behaviour Support (PBS), the use o... The use of coercion to alter behavior in persons with intellectual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has a long history. Despite the work of lead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Behaviour Support (PBS), the use of chemical, mechanical, physical or 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restraints continues, resulting in traumatization, physical and emotional harm, and in some instances, death. When coercion is used, the trust between people breaks down, and the lack of trust is reinforced by the power differentials present when coercion occurs. Social justice provides an avenue for rebalancing power and regaining trust, but people affected by disabilities have historically been excluded from theories of social justice and, in some cases, do not fall within the definition of what it means to be a person in the paradigms put forth by a number of different authors. The term non-coercive has been used in an attempt to reframe behavior chang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but this term describes the absence of negative circumstances and interventions, rather than the presence of positive and affirming interactions which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all stakehol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Social Justice behavior Change Coercion intervention INTERACTION NON-COERCIVE
下载PDF
美国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模式及其启示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玉衡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88-91,共4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中小学校实施了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SWPBS)计划,用来降低学生的问题行为、增进亲社会行为以及提升学生学业成就,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效果。该计划强调积极的、预防性行为支持体系的构建,主张实施校本预防,强调初...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中小学校实施了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SWPBS)计划,用来降低学生的问题行为、增进亲社会行为以及提升学生学业成就,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效果。该计划强调积极的、预防性行为支持体系的构建,主张实施校本预防,强调初级、次级和第三级干预的三级干预体系,并将应用行为分析技术结构化地运用到各级干预体系中。借鉴其经验,建议在我国职业院校探索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模式的本土化实践,加强对问题学生的行为干预,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全校范围积极行为支持 预防干预 问题行为 学生管理 职业院校
下载PDF
积极心理干预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梁巧玲 谭宇康 +3 位作者 梁嘉权 章泽栋 潘锦环 廖绮娴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第2期94-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12月临床心理科收治的76例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2组患者均口服帕罗...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12月临床心理科收治的76例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2组患者均口服帕罗西汀,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积极心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自我伤害问卷及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对2组进行评估。结果2组HAMD得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14.320,P<0.001;F_(组间)=7.680,P=0.020;F_(交互)=11.420,P<0.001);干预后,研究组自我伤害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t=6.644,P<0.001)。TAS量表总分及描述情感能力、识别情绪困难、外向型思维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4.020,P<0.001;t=2.681,P=0.009;t=3.480,P<0.001;t=2.611,P=0.010)。结论积极心理干预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可降低抑郁程度,减轻自我伤害行为,提升情绪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干预 抑郁障碍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青少年 情绪控制
下载PDF
国外运用“全校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模式对学生问题行为干预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吴滨燕 徐胜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8期42-51,共10页
“全校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模式对预防和解决问题行为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证实。使用系统评价和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对国外“全校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模式在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从被试特征、干预特征和干预效果三个方面... “全校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模式对预防和解决问题行为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证实。使用系统评价和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对国外“全校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模式在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从被试特征、干预特征和干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并提出了一些对该干预方式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校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 问题行为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初中生良好同伴关系对其积极干预欺凌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9
作者 石常秀 代晨辉 +1 位作者 辛宇 赵小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30-1735,共6页
目的:研究基于旁观者行为的情景-认知模型,探讨同伴关系对于旁观者积极干预行为的影响及自我效能感和班级欺凌频率感知的作用。方法:采用同伴关系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个体感知班级欺凌行为频率分量表和校园欺凌旁观者干预分量表... 目的:研究基于旁观者行为的情景-认知模型,探讨同伴关系对于旁观者积极干预行为的影响及自我效能感和班级欺凌频率感知的作用。方法:采用同伴关系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个体感知班级欺凌行为频率分量表和校园欺凌旁观者干预分量表对41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同伴关系对欺凌旁观者积极干预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直接效应值为0.24,自我效能感在同伴关系和欺凌旁观者积极干预行为间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值为0.09,中介效应占比为27%;②潜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显示,潜交互项“自我效能感×欺凌频率感知”能负向预测积极干预行为(β=-0.17,P<0.01),即班级欺凌频率感知能够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干预行为的关系。结论:良好的同伴关系会使个体形成更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使其在目睹校园欺凌事件时更可能做出积极干预行为;此外当个体感知到班级欺凌频率较高时,即使拥有较高自我效能感,也不太可能会制止欺凌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关系 自我效能感 班级欺凌频率感知 积极干预行为 初中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