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手术入路与体位在三踝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
作者 张俊 沈燕国 +4 位作者 尹伟忠 邱永敏 丁菊红 曹师锋 吕宏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6期565-56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与手术体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01—2012-06共收治72例三踝骨折,采用不同手术入路与手术体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传统入路配合仰卧位22例,后外侧入路配合俯卧位18例,后外侧入路配合健侧...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与手术体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01—2012-06共收治72例三踝骨折,采用不同手术入路与手术体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传统入路配合仰卧位22例,后外侧入路配合俯卧位18例,后外侧入路配合健侧卧位改传统入路配合仰卧位32例。观察术后近期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度。采用Olerud-Molander评分系统评定疗效。结果本组均获随访12~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24周。踝关节活动范围:背屈15°~30°,平均22.8°;跖屈25°~50°,平均41.8°。末次随访时Olerud-Molander评分:优51例,良16例,可5例,优良率93.1%。结论根据三踝骨折不同的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手术入路与手术体位,可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三踝骨折 手术入路 手术体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体位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刘宪昌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620-621,共2页
目的 探讨体位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0例行PFNA内固定的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体位将其分为两组:A组采... 目的 探讨体位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0例行PFNA内固定的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体位将其分为两组:A组采用侧卧位(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B组采用仰卧位(30例),男性26例,女性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术中X线透视次数等。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和术中X射线透视次数均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显著高于B组。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3.9±3.1)周,B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4.9±2.1)周,两组差异性对比,P〈0.05;两组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与仰卧位相比,PFNA术中保持侧卧位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和术后下床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体位 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发泡胶与乳腺托架在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中固定精度比较 被引量:20
3
作者 房建南 马玉家 +5 位作者 石俊田 黄江华 吴秀秀 马爽 陈锦树 黄晓波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发泡胶与乳腺托架在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体位固定中的精度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2—8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IMRT (42.56 Gy分16次)的乳腺癌患者24例,随机分为发泡胶组和乳腺托架组。使用CBCT于患者第1、... 目的探讨发泡胶与乳腺托架在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体位固定中的精度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2—8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IMRT (42.56 Gy分16次)的乳腺癌患者24例,随机分为发泡胶组和乳腺托架组。使用CBCT于患者第1、3、5、7、9、11次治疗前拍摄正侧位KV图像在线匹配获得两组患者在左右、头脚、腹背的摆位误差,记录两组摆位时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摆位误差,并计算PTV分次间摆位误差的外扩值。结果发泡胶组和乳腺托架组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36±1.89) mm与(2.56±2.05) mm (P=0.49)、(1.76±1.78) mm与(3.28±2.79) mm (P<0.05)、(1.47±1.49) mm与(1.73±1.81) mm (P=0.28);CTV向PTV分次摆位误差的外扩值分别为2.97、2.92、2.21 mm与3.41、4.09、2.59 mm;单次摆位时间分别为(3.4±1.1) min与(5.5±3.1) min (P=0.01)。结论相较乳腺托架,发泡胶的摆位精度明显提升且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腺肿瘤4周强放射疗法 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俯卧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19
4
作者 魏俊强 林静 +4 位作者 金宇 赵景新 王瑜 孔令伟 魏然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评价俯卧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3-05采用俯卧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38例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取俯卧位,患肢前臂悬垂于手术床边,在C型臂X线机透... 目的 评价俯卧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3-05采用俯卧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38例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取俯卧位,患肢前臂悬垂于手术床边,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肱骨髁上骨折满意后经皮从肱骨远端内外侧穿针固定。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5~118 min,平均70 min。所有患者均达到闭合复位。35例获得随访8~12个月,平均10个月。末次随访时35例骨折均愈合,无Volkman挛缩和肘内翻畸形,内侧穿针无医源性尺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伸直-10°~4°,平均-4°;健侧肘关节伸直-14°~0°,平均-10°。患侧肘关节屈曲110°~140°,平均125°;健侧肘关节屈曲120°~150°,平均135°。同健侧相比,5例患侧丢失屈伸功能5°~10°,Flynn临床功能评定为良。患侧携带角0°~10°,平均7°;健侧携带角0°~15°,平均9°。3例患侧携带角丢失5°~10°,Flynn临床功能评定为良。患侧肘关节Baumann角变化值1°~6°,平均3.5°。结论俯卧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复位容易,方便穿针和利于术中透视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肱骨髁上骨折 俯卧位 闭合复位 克氏针 内固定 儿童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经皮螺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伟 王庆雷 张铁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俯卧位下闭合复位经皮螺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二部分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06—2014-04采用俯卧位下闭合复位经皮螺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Neer二部分肱骨外科颈骨折56例。闭合复位满意后,于三角肌止... 目的 探讨俯卧位下闭合复位经皮螺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二部分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06—2014-04采用俯卧位下闭合复位经皮螺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Neer二部分肱骨外科颈骨折56例。闭合复位满意后,于三角肌止点处与肱骨干轴线成角20°~30°逆行置入3枚直径2.5 mm末端带有螺纹的克氏针至肱骨头中心再到达软骨下骨。结果 本组解剖复位50例,近似解剖复位6例。56均获得随访6~25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5~2.5个月,平均2.1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前屈上举130°~170°,平均160°;内旋35°~70°,平均50°;外旋40°~55°,平均50°;后伸20°~40°,平均35°。JOA评分78~100分,平均94分;优38例,良16例,可2例,优良率96.4%。结论俯卧位下闭合复位经皮螺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Neer二部分肱骨外科颈骨折操作简单,符合生物接骨理念,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练,减少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科颈骨折 俯卧位 闭合复位 螺纹克氏针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侧卧位和平卧位的差异 被引量:15
6
作者 何祥忠 杨文斌 +5 位作者 吕阳 黄俊翰 高世华 陈海云 刘军 喻秀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4497-4502,共6页
背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常规平卧位因为对于牵引床的依赖性大,难以在基层医院开展。目的:探讨侧卧位与平卧位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为术中体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 背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常规平卧位因为对于牵引床的依赖性大,难以在基层医院开展。目的:探讨侧卧位与平卧位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为术中体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64例GardenⅠ-Ⅱ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资料,均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根据术中体位的选择不同分为2组,每组32例。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在牵引床上行平卧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试验组则于普通手术床上(非牵引床上)行侧卧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创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治疗效果(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与结论:①2组患者随访时间均大于6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②术中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和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2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内固定过程中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前等待时间(麻醉后至手术开始时)显著少于对照组,而透视总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综上,侧卧位和平卧位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在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接近,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侧卧位下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缩短麻醉后至切皮前的术前准备时间及手术时间,但术中辐射量较平卧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卧位 平卧位 股骨颈骨折 空心加压螺钉 内固定术 骨折愈合 Harris髋关节评分 失血量
下载PDF
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乳腺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中的临床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利 李忠伟 +1 位作者 吴迪 杨锫 《中国医疗设备》 2021年第11期55-58,66,共5页
目的基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同源兆伏级(Megavoltage Computed Tomography,MVCT)图像引导系统,研究乳腺癌螺旋断层放疗使用一体化托架结合热塑膜与乳腺托架两种固定技术的摆位精度差异及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在湖南... 目的基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同源兆伏级(Megavoltage Computed Tomography,MVCT)图像引导系统,研究乳腺癌螺旋断层放疗使用一体化托架结合热塑膜与乳腺托架两种固定技术的摆位精度差异及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进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的3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热塑膜组(15例)和托架组(15例),热塑膜组采用一体化托架结合热塑膜固定技术,托架组采用乳腺托架固定技术。两组患者放疗摆位后采用螺旋断层放疗同源MVCT进行影像引导摆位误差验证,获得左右(x)、头脚(y)、腹背(z),旋转(R)方向摆位误差,记录两组摆位时间。对两组患者摆位误差先计算均值,再对均值分组进行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体验,并计算CTV-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靶区外扩间距值。结果热塑膜组与托架组的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2.03±0.92)mm和(2.87±0.84)mm;y轴(1.84±0.73)mm和(2.38±1.30)mm;z轴(2.08±0.73)mm和(3.33±1.61)mm;R旋转(0.30±0.19)°和(0.54±0.29)°。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在x轴、z轴、R旋转轴三个方向有显著性差异;y轴无显著性差异。CTV-PTV靶区外扩边界值分别为2.88 mm和4.52 mm、2.99 mm和3.9 mm、2.69 mm和4.63 mm;单次摆位时间分别为(4.2±2.1)min和(6.3±3.3)min。结论乳腺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中使用一体化托架结合热塑膜固定技术比乳腺托架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小,可提高治疗精度和摆位效率,有更好的临床适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引导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侧卧位下手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傅智平 王峰 +4 位作者 李景光 徐名洪 黄爱民 吕维保 章平治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目的比较侧卧位下手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与平卧位牵引床上牵引复位PFNA内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9月芜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2例,按配对设计方法分为侧卧组31例和平卧组3... 目的比较侧卧位下手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与平卧位牵引床上牵引复位PFNA内固定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9月芜湖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2例,按配对设计方法分为侧卧组31例和平卧组31例。比较两种方法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门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两组间Harris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侧卧组手术时间[(1.116±0.174)h和术中出血量(64.516±40.235)m L]均明显优于平卧组[(1.321±0.403)h,(108.387±49.806)m L,P<0.05]。结论侧卧位下手法闭合PFNA内固定手术可满足骨折复位要求,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加快患者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侧卧位 闭合复位 内固定
下载PDF
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体位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定强 戴红娅 +2 位作者 赵利荣 宋莹 周一兵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4年第4期66-67,81,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疗中热塑膜体位固定和无热塑膜固定情况下对肿瘤内靶区(ITV)大小的影响。方法:选择胸部肿瘤患者10例,每名患者均采用真空负压袋对轮廓定形,分别用热塑膜固定和无热塑膜固定2种方法进行4D-CT扫描,分别采集固定和无固...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放疗中热塑膜体位固定和无热塑膜固定情况下对肿瘤内靶区(ITV)大小的影响。方法:选择胸部肿瘤患者10例,每名患者均采用真空负压袋对轮廓定形,分别用热塑膜固定和无热塑膜固定2种方法进行4D-CT扫描,分别采集固定和无固定状态下的4D-CT图像,经TPS图像处理,医生勾画肿瘤ITV,测量固定和无固定时肿瘤ITV体积,计算平均增大体积和统计学数据。结果:热塑膜固定时ITV平均体积为(173.58±223.45)cm2,无热塑膜固定时ITV平均体积为(202.86±230.37)cm2,无固定组平均增大体积为0.39 cm2。统计学处理2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固定组的ITV体积明显小于无固定组,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运用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值得临床推荐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固定 ITV 4D—CT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2种体位固定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10
10
作者 叶森林 陈华万 王志令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7期69-70,共2页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时2种体位固定方式的误差值,以选择出较佳的提高摆位精度的固定方法。方法:随机将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为2组,一组用真空垫固定,另一组用热塑料膜固定,各10例,所有患者分别在调强放疗前用锥形束CT(C...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时2种体位固定方式的误差值,以选择出较佳的提高摆位精度的固定方法。方法:随机将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为2组,一组用真空垫固定,另一组用热塑料膜固定,各10例,所有患者分别在调强放疗前用锥形束CT(CBCT)进行摆位验证,比较2组摆位误差值。结果:在头脚、左右、腹背方向误差值,真空垫组分别为(2.5±0.926)、(2.7±0.725)、(2.4±0.839)mm,热塑料膜组分别为(3.9±0.805)、(3.6±0.782)、(2.8±0.772)mm。真空组在头脚、左右方向的误差值比热塑料膜组小,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使用真空垫固定体位更能提高摆位重复性,提高摆位精度,尤其适用于体型偏胖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调强放疗 体位固定
下载PDF
漂浮体位治疗踝关节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薛亮 赵程锦 朱惠芳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在漂浮体位下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A组(漂浮体位)63例,B组(常规仰卧位)59例,A组采用漂浮体位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在漂浮体位下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A组(漂浮体位)63例,B组(常规仰卧位)59例,A组采用漂浮体位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采用常规卧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固定顺序均为外踝、后踝、内踝;术后早期功能锻炼,6-8周开始部分负重。结果:A组61例获得随访,B组5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6个月,平均14个月,A组手术时间小于B组(P〈0.05),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定标准评定,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踝关节复杂骨折采用漂浮体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所用手术时间及术后优良率明显优于常规卧位,术后踝关节功能可达到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体位 三踝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截石位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显德 段戡 +1 位作者 覃仁镭 张翼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截石位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5月78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3例采用截石位(试验组),45例采用传统平卧位(对照组)。... 目的探讨截石位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5月78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3例采用截石位(试验组),45例采用传统平卧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部位及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开复位例数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及切开复位例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1例(3.03%)、对照组3例(6.67%)发生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39,P=0.045)。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复查显示两组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5.30±1.33)个月,对照组为(5.98±1.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5,P=0.073)。两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VAS评分以及膝关节、踝关节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膝关节、踝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时,采用截石位有利于骨折复位操作,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截石位 交锁髓内钉 闭合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仰卧“剪刀”体位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真 刘敏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仰卧"剪刀"体位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7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性30例,女性40例;年龄63~81岁,平均69.81岁。根据手... 目的探讨仰卧"剪刀"体位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7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性30例,女性40例;年龄63~81岁,平均69.81岁。根据手术体位分为仰卧"剪刀"体位组(剪刀位组)和仰卧单腿截石位组(截石位组)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大小、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以及术后3、6、12个月以及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25个月,平均16.75个月;剪刀位组切口长度(4.89±2.15)cm、住院时间(8.35±1.92)d、骨折愈合时间(9.80±1.63)周,术后3、6、12个月以及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与截石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剪刀位组手术时间(37.92±6.91)min、出血量(102.81±9.09)mL、透视次数(10.22±3.03)少于截石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剪刀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截石位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剪刀"体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髓内针 体位 内固定 老年
下载PDF
口含器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研究应用
14
作者 黄颖萍 李宗泰 +3 位作者 林志悦 姜晓勃 迟锋 刘金迪 《现代医学》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探讨口含器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体位固定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进行治疗的鼻咽癌患者35例,对照组为17例采用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实验组为18例采用... 目的:探讨口含器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体位固定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进行治疗的鼻咽癌患者35例,对照组为17例采用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固定;实验组为18例采用头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口含器固定,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前CBCT图像在3个区域(Ⅰ区域:头颈联合框;Ⅱ区域:鼻咽部及上颈部椎体框;Ⅲ区域:下颈部椎体框)上的摆位误差。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3个区域的6个方向上摆位误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Ⅰ区域的Pitch和Yaw方向和Ⅱ区域的AP、Pitch、Roll、Yaw方向和Ⅲ区域的6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Ⅱ区域与Ⅲ区域的摆位误差的SI、LR、A、Roll和Pitch方向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照组在Ⅱ区域上的外扩边界(SI:0.39;LR:0.31;AP:0.46)在3个方向上均小于Ⅲ区域(SI:0.84;LR:0.73;AP:0.74)。实验组Ⅱ区域与Ⅲ区域的摆位误差的SI、LR、Roll、Pitch和Yaw方向上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应用口含器的情况下对下颈部的固定效果有明显的提升。结论:在本研究中,患者佩戴口含器联合发泡胶的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较单发泡胶的有明显优势。颈肩热塑膜联合发泡胶+口含器的固定方式更有利于提高鼻咽癌调强放疗的摆位精度和重复性,尤其是对于患者下颈部误差的改善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CBCT 图像引导 体位固定 口含器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鼻咽癌放疗中摆位精度的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善臣 赵书学 廖福锡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1期69-69,72,共2页
目的:比较鼻咽癌放疗中2种体位固定技术的精确度。方法:60例鼻咽癌患者均分2组,分别利用头颈肩膜和普通头(面)膜进行体位固定,每周测定模拟定位机下的摆位误差和CT验证验证片显示的摆位误差。结果:头颈肩膜固定技术的摆位精确度为80%~8... 目的:比较鼻咽癌放疗中2种体位固定技术的精确度。方法:60例鼻咽癌患者均分2组,分别利用头颈肩膜和普通头(面)膜进行体位固定,每周测定模拟定位机下的摆位误差和CT验证验证片显示的摆位误差。结果:头颈肩膜固定技术的摆位精确度为80%~86.7%,普通头(面)膜固定技术摆位精确度为70%~73.3%,2种方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颈肩膜固定技术的摆位明显优于普通头(面)膜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体位固定技术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俯卧位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继飞 刘振利 +1 位作者 刘晓伟 高岩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俯卧位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6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行俯卧位下切开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5(1.2-2)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20(100-200)m l。36例平均随访24(8-3... 目的探讨俯卧位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6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行俯卧位下切开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5(1.2-2)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20(100-200)m l。36例平均随访24(8-3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12-16)周。根据术后踝关节恢复情况、X线表现评定疗效:优30例,良6例。6例行走时偶有肿痛可能为踝关节骨折致创伤性关节炎所致,经减少行走负重及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后,2例痊愈,4例好转。结论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采取俯卧位手术复位内固定,可以直观地显露后踝骨折,而且不需要变动体位就能够很好地处理另外两踝骨折的复位并行内固定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三踝骨折 胫腓联合分离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漂浮体位下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铁山 陈杰 +2 位作者 梁卫东 王丙刚 田素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3期2315-2318,共4页
目的分析漂浮体位下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2例患者,采用漂浮体位下三柱内固定治疗。其中Schatzker方法分型Ⅴ型3例,Ⅵ型9例,均为三柱骨折... 目的分析漂浮体位下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2例患者,采用漂浮体位下三柱内固定治疗。其中Schatzker方法分型Ⅴ型3例,Ⅵ型9例,均为三柱骨折。在漂浮体位下联合后内侧倒L形与前外侧入路方法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在患者术后的5~36个月进行随访,检查了解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12例患者术后一年,膝关节HSS评分74~97分,平均88.7±0.7分。无一例出现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感染等不良临床表现。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在漂浮体位下联合后内侧倒L形与前外侧入路,对骨折处的愈合、固定、复位有显著的疗效,并可以预防出现并发症如术后骨折再移位、关节面塌陷等,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手术后一年内可以达到患者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三柱骨折 漂浮体位 三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体表定位线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影响
18
作者 牛颢清 齐斌 +3 位作者 曾杰 陈锦辉 邹力 雷耀良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6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体表定位线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18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采用U型定位膜+聚氨酯头枕固定,B组采用S型定位膜+发泡胶定位垫固定;每周行一次锥形束CT扫描校正体位,记录摆位误差;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体表定位线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两种不同固定方式的18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采用U型定位膜+聚氨酯头枕固定,B组采用S型定位膜+发泡胶定位垫固定;每周行一次锥形束CT扫描校正体位,记录摆位误差;根据患者体表定位线的有/无,分别记作A1/A0组和B1/B0组;各组间行两两配对t检验,并按不同年龄段进行对比。结果各组摆位误差从小到大依次为B1组、B0组、A1组、A0组。其中,A0组与B1组线性摆位误差分别为(0.24±0.08)、(0.33±0.15)、(0.33±0.07)cm和(0.13±0.06)、(0.16±0.07)、(0.15±0.08)cm;旋转摆位误差分别为(1.60±0.60)°、(1.30±0.60)°、(1.50±0.70)°和(0.90±0.40)°、(0.80±0.40)°、(0.80±0.30)°。整体摆位误差在B1组和A0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之间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表定位线结合S型定位膜+发泡胶定位垫可提高鼻咽癌放疗靶区摆位精度,具有临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体表定位线 发泡胶 体位固定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巴马小型猪仰卧位的新型固定方法
19
作者 莫安胜 陈琳 +5 位作者 林连芳 王国正 覃明慧 王蕊蕊 关汉斌 曾德兰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 研究广西巴马小型猪仰卧位的固定方法以便于动物实验的开展。方法 选择行胸腔器官获取的广西巴马小型猪12头,接受全身麻醉后采用专用的固定装置进行仰卧位固定。结果 12头广西巴马小型猪在手术中体位得到很好的保持,未发生侧翻、... 目的 研究广西巴马小型猪仰卧位的固定方法以便于动物实验的开展。方法 选择行胸腔器官获取的广西巴马小型猪12头,接受全身麻醉后采用专用的固定装置进行仰卧位固定。结果 12头广西巴马小型猪在手术中体位得到很好的保持,未发生侧翻、移位等现象。结论 采用专用的固定装置对广西巴马小型猪进行仰卧位固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巴马小型猪 仰卧位 固定装置 固定方法
下载PDF
自动化眼位训练仪设计及其在翼状胬肉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储雪琴 陈凡 吴华蓉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设计一款自动化眼位训练仪,并评价其在翼状胬肉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眼科进行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6)和对照组(n=66),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设计一款自动化眼位训练仪,并评价其在翼状胬肉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眼科进行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6)和对照组(n=66),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术前的眼位固视训练,实验组患者术前采用自动化眼位训练仪进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眼位情况、术中眼位发生偏移例数、手术配合度、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患者头部晃动导致术眼偏离显微镜照明范围次数、术中调整眼位次数、术中调整显微镜次数、指令转向配合错误次数以及术中眼位发生偏移次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实验组患者自主转眼次数(1.59±1.64)vs.(4.24±1.15)和手术时间(38.73±9.56)min vs.(71.29±17.7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患者主动调整眼位次数(2.76±1.39)vs.(1.76±1.28)和术中单次最长保持注视的时间(2.09±0.67)min vs.(1.23±0.72)min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愈率和复发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结膜缝线松脱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结膜撕裂和角膜擦伤等发生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采用自动化眼位训练仪能减少翼状胬肉的手术时长和并发症,自动化眼位训练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位 固视训练 翼状胬肉 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