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西行洛坑钨矿流体演化过程与成矿机制:白钨矿原位微量元素、Sr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辉 丰成友 +4 位作者 李荣西 李超 赵超 陈欣 王光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8-716,共19页
行洛坑钨矿位于武夷山成矿带中部,是该带目前规模最大的钨矿床。钨矿体主要产于强烈蚀变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岩株顶部,发育细脉浸染状、网脉状及大脉状多种矿化类型,黑钨矿与白钨矿含量近1∶1。关于矿床的流体演化过程与成矿机制目前... 行洛坑钨矿位于武夷山成矿带中部,是该带目前规模最大的钨矿床。钨矿体主要产于强烈蚀变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岩株顶部,发育细脉浸染状、网脉状及大脉状多种矿化类型,黑钨矿与白钨矿含量近1∶1。关于矿床的流体演化过程与成矿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成因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详细成矿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对不同阶段产出的不同世代白钨矿开展了系统的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和H-O同位素的研究工作。行洛坑钨矿由早至晚可以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细脉浸染状白钨矿-辉钼矿阶段(阶段Ⅰ)、钾长石-白钨矿-黑钨矿-绿柱石阶段(阶段Ⅱ)及硫化物-黑钨矿-白钨矿-碳酸盐阶段(阶段Ⅲ)。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的Na Cl-H_2O-CO_2体系。H-O与Sr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仅成矿晚期阶段有少量的大气降水加入。阶段I白钨矿相对富REE、Mo、Na和Nb,贫Sr;而随着流体演化,白钨矿REE、Mo、Na、Nb含量逐渐降低,Sr含量显著升高。阶段I白钨矿呈自形-半自形粒状,CL图像显示细密的、均匀的震荡环带,稀土元素主要与Na和Nb结合进入白钨矿晶格;阶段Ⅱ、阶段Ⅲ白钨矿呈半自形-他形,不发育或仅发育宽缓的、不规则震荡环带,稀土元素与Ca(Ca的离子空位)结合置换白钨矿中的Ca。结合蚀变与矿化特征,认为阶段I白钨矿形成于低水岩比环境,由初始岩浆流体沿微小裂隙渗透交代而形成;而阶段Ⅱ、Ⅲ白钨矿形成于高水岩比环境,CO_2的不混溶作用伴随强烈的水岩反应导致了钨的富集沉淀。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行洛坑钨矿属于广义的斑岩型钨矿,细脉浸染状矿化构成了钨成矿的基础,而网脉状、大脉状矿化的叠加是钨进一步富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流体演化 斑岩型钨矿 行洛坑 武夷山成矿带
下载PDF
斑岩型钨矿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俊 李文昌 +4 位作者 周清 杨富成 姜晓佳 张树志 郭欣然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2-748,共17页
斑岩型钨矿床是全球第三重要的钨矿类型,但对其研究较为薄弱、零散。文章基于团队近年来对斑岩钨矿床的研究并系统搜集了全球的相关资料,然后对其进行梳理与总结。研究表明,斑岩型钨矿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成矿... 斑岩型钨矿床是全球第三重要的钨矿类型,但对其研究较为薄弱、零散。文章基于团队近年来对斑岩钨矿床的研究并系统搜集了全球的相关资料,然后对其进行梳理与总结。研究表明,斑岩型钨矿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成矿带,岩浆弧、板内及陆-陆碰撞等多种环境均有矿床产出。矿床绝大多数形成于中生代、少量形成于古生代。斑岩型钨矿化与弱氧化、较高分异程度的I型或A型花岗质浅成侵入体密切相关。成矿有关岩浆岩主要起源于古老地壳的重熔,并有少量亏损地幔和/或海洋沉积物的混染。成矿流体、金属元素等主要来自于相关的岩浆岩,成矿所需的钙、铁、锰可由地层与岩浆岩通过水岩反应共同提供。岩浆弧及板内环境下初始成矿流体多属于中高温、中高盐度的NaCl-H_(2)O系统,大陆碰撞体系下则多属于中高温、中低盐度的NaCl-H_(2)O-CO_(2)体系。钨在熔-流体分异过程中倾向于富集在共存的流体相,然后以单体钨酸盐、多钨酸盐及氟钨酸盐类等形式迁移。矿质沉淀机制主要包括流体不混溶/沸腾/CO_(2)逃逸±流体混合和水岩反应。白钨矿和黑钨矿作为斑岩钨矿床中最重要的两种钨矿物,其产出可能主要受控于相关岩浆-流体系统中F含量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钨矿床 时空分布 岩浆系统 成矿作用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湖南桃江县木瓜园斑岩型钨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文辉 刘铁生 +3 位作者 刘浩 李惠纯 杨斌 周鑫 《矿产勘查》 2021年第10期2060-2068,共9页
木瓜园斑岩型钨矿位于洞庭湖拗陷区与雪峰隆起区结合处,处于安化-浏阳东西向构造带钨、锑、金矿带中段。钨矿体呈似层状产于三仙坝花岗斑岩体中,该岩体受北西西向F2断裂控制。钨矿石类型为细脉浸染状花岗斑岩型,硅化和硫化物化与成矿关... 木瓜园斑岩型钨矿位于洞庭湖拗陷区与雪峰隆起区结合处,处于安化-浏阳东西向构造带钨、锑、金矿带中段。钨矿体呈似层状产于三仙坝花岗斑岩体中,该岩体受北西西向F2断裂控制。钨矿石类型为细脉浸染状花岗斑岩型,硅化和硫化物化与成矿关系密切。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三仙坝花岗斑岩体;成矿物质主要为壳幔混合来源。花岗斑岩中的石英细脉、粗大的石英斑晶颗粒、硅化都为矿床的找矿标志。三仙坝钨矿体向北西侧伏方向、北西西向F2断裂及两侧多斑花岗斑岩都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斑岩型钨矿 木瓜园
下载PDF
物化探在乔端一带钨矿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大鹏 杨林楠 崔晋领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7期41-44,48,共5页
乔端钨金多金属矿位于瓦穴子—乔端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南侧,成矿条件十分有利。但和相邻的栾川大型、超大型钨钼矿区相比,本区钨矿找矿工作至今未获突破。为此,通过土壤次生晕、岩石原生晕、激电中梯剖面测量、高精度磁法等物化探方法... 乔端钨金多金属矿位于瓦穴子—乔端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南侧,成矿条件十分有利。但和相邻的栾川大型、超大型钨钼矿区相比,本区钨矿找矿工作至今未获突破。为此,通过土壤次生晕、岩石原生晕、激电中梯剖面测量、高精度磁法等物化探方法,结合矿区遥感地质解译、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预测工作区存在斑岩型钨矿。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的应用,是今后北秦岭地区钨矿勘查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探 找矿 斑岩型钨矿
下载PDF
福建行洛坑钨矿典型实物标本采集与保管意义初探
5
作者 孔令湖 张苏江 韩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61-164,共4页
行洛坑斑岩型黑白钨(钼)矿位于福建省宁化县,矿床规模属特大型,累计探明储量(WO3)30.43万t,并伴生有钼锡铋及铌钽锂铍铷等多种有益元素。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物资料中心在福建行洛坑钨矿的6个采样点采集了10块典型系列标本,同时采集了一块... 行洛坑斑岩型黑白钨(钼)矿位于福建省宁化县,矿床规模属特大型,累计探明储量(WO3)30.43万t,并伴生有钼锡铋及铌钽锂铍铷等多种有益元素。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物资料中心在福建行洛坑钨矿的6个采样点采集了10块典型系列标本,同时采集了一块大型钨矿石标本,并收集了相关的成果资料。本文在介绍行洛坑钨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岩性标本的采集,总结了典型实物标本采集的方法,并对其在实物地质资料中的保管意义进行了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钨矿 成矿地质特征 实物地质资料 典型实物标本
下载PDF
赣北阳储岭斑岩型钨钼矿床成矿岩体副矿物U-Pb年龄精确厘定 被引量:4
6
作者 范楚涵 倪培 +5 位作者 王国光 张凯涵 王广琳 李文生 崔健铭 贺佳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52,共18页
赣北阳储岭大型斑岩型钨钼矿床地处江南造山带东部九岭-障公山隆起带,是江南钨矿带典型的斑岩型白钨矿矿床。钨钼矿体主要发育于二长花岗斑岩内,少量发育于花岗闪长岩和爆破角砾岩中。矿体以脉状、网脉状、似层状、透镜状、星点状产出... 赣北阳储岭大型斑岩型钨钼矿床地处江南造山带东部九岭-障公山隆起带,是江南钨矿带典型的斑岩型白钨矿矿床。钨钼矿体主要发育于二长花岗斑岩内,少量发育于花岗闪长岩和爆破角砾岩中。矿体以脉状、网脉状、似层状、透镜状、星点状产出。前人针对阳储岭矿床已开展全岩Rb-Sr法、全岩K-Ar法、锆石U-Pb法、辉钼矿Re-Os法等诸多定年工作,但因"过剩Ar"的存在、后期热事件扰动和高U花岗岩中锆石发生蜕晶化等原因,导致成岩年龄结果及解释仍存在争议。文章选取与成矿相关的二长花岗斑岩开展了独居石和金红石原位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分析,以精确厘定成矿岩体的侵位年龄。研究表明,独居石年龄为(146.06±0.61)Ma(MSWD=10.2),金红石年龄为(150.20±2.60)Ma(MSWD=1.13)。此外,独居石是开展高U成钨岩体定年的有力对象,独居石年龄与前人发表的高精度辉钼矿Re-Os年龄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独居石年龄可更准确地代表矿床的成矿岩体年龄。阳储岭矿床所处的江南钨矿带内的矿床形成时代主要可分为中侏罗世(约162 Ma)、晚侏罗世(150~135 Ma)和早白垩世(135~125 Ma)3个阶段。其中,阳储岭钨钼矿床属区内第二成矿阶段,该阶段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角度变缓,江南钨矿带处于弧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斑岩型钨钼矿床 独居石 金红石 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 阳储岭 赣北
下载PDF
桃江木瓜园钨金矿地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罗仕长 舒成樑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2期98-99,共2页
湖南省地质矿产开发局418队于2012年在湖南桃江县木瓜园发现湖南首例斑岩型钨矿,单个钻孔钨矿化体进尺厚度达数百米;木瓜园钨金矿处安化—浏阳东西向构造带钨、锑、金成矿带中段,金矿主要发育于北西西向花桥港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内,钨矿... 湖南省地质矿产开发局418队于2012年在湖南桃江县木瓜园发现湖南首例斑岩型钨矿,单个钻孔钨矿化体进尺厚度达数百米;木瓜园钨金矿处安化—浏阳东西向构造带钨、锑、金成矿带中段,金矿主要发育于北西西向花桥港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内,钨矿赋存于花桥港断裂下盘花岗斑岩体内,二者为异体共生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钨矿 热液型金矿 异体共生
下载PDF
东秦岭大别山段斑岩型钼(钨、铜)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35
8
作者 马宏卫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4,共5页
东秦岭大别山段矿化中酸性小岩体集中分布在东秦岭钼(钨、铜)矿带东段,呈带状沿深大断裂两侧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已发现主要钼矿床属斑岩型,成因多与中生代中酸性花岗质斑岩有关。根据斑岩型钼(钨、铜)矿床地质特征,通过控岩控矿构造... 东秦岭大别山段矿化中酸性小岩体集中分布在东秦岭钼(钨、铜)矿带东段,呈带状沿深大断裂两侧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已发现主要钼矿床属斑岩型,成因多与中生代中酸性花岗质斑岩有关。根据斑岩型钼(钨、铜)矿床地质特征,通过控岩控矿构造、围岩蚀变、矿体特征、矿石物质组份及其成矿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把东秦岭大别山段斑岩钼(钨、铜)矿划分为浅成-超浅成斑岩钼(铜)矿床,中-深成斑岩-夕卡岩钼(钨、铜)矿床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 成矿岩体 成矿机制 斑岩型钼(钨 铜)矿
下载PDF
甘肃龙尾沟斑岩型铜(钨)矿床成矿特征及形成环境 被引量:3
9
作者 贾群子 马云海 +3 位作者 全守村 王建军 肖朝阳 李金超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9-605,共7页
龙尾沟铜(钨)矿床是祁连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斑岩型矿床,其评价及研究对祁连山地区铜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对含矿斑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矿体产出特征及矿石物质组成、围岩蚀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 龙尾沟铜(钨)矿床是祁连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斑岩型矿床,其评价及研究对祁连山地区铜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对含矿斑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矿体产出特征及矿石物质组成、围岩蚀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形成年龄为358.7Ma;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产出,主要产于高钾碱性系列斑岩体内,并受近南北向构造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钨矿,呈细脉-浸染状、浸染状产出;矿化以富铜、钨、金贫钼为特征;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绢英岩化,次为钾硅酸盐化和硅化;矿床成矿时代为海西早期,形成于陆内造山伸展环境。从成矿背景分析认为祁连山地区陆内造山环境所形成的斑岩型铜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钨)矿床 成矿特征 形成环境 龙尾沟 欧龙布鲁克
下载PDF
钨的气态迁移与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实验研究及其成矿学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生 陈根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98-910,共13页
低密度的水热蒸气和超临界似气流体广泛存在于中地壳至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质环境中,是成矿金属搬运和富集的重要介质。火山喷气凝结水、火山结壳和升华物、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气相中均存在具有地质意义的W含量或含钨矿物,表明W同样可在含... 低密度的水热蒸气和超临界似气流体广泛存在于中地壳至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质环境中,是成矿金属搬运和富集的重要介质。火山喷气凝结水、火山结壳和升华物、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气相中均存在具有地质意义的W含量或含钨矿物,表明W同样可在含水气相中溶解和迁移。本文在350℃~400℃和压力为60~200bar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WO3-H2O体系中W在水蒸气和似气流体中的溶解度,考察了水蒸气压力对W溶解度的影响。结果显示,W在水蒸气中的逸度(或含量)远高于依据无水体系中固体WO,挥发性数据计算的蒸气压力,证明气态溶质W与溶剂水蒸气之间存在促进W溶解的水合作用。经热力学方法分析,认为可能形成了WO3·nH2O(g)形式的水合气体物种,其水合数n在350℃、370℃和400oC时分别为1.4、1.6和2.9。因此WO3·3H2O(g)或H2WO4·2H2O(g)及H6WO6(g)在温压较高的岩浆一热液或气成一热液成矿环境中(如斑岩系统)对W的气态迁移和浓集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温压较低的水热蒸气条件下,W的迁移形式可能以水合数较小的WO,·H2O(g)(或H2WO4)和WO3·2H2O(g)(或H2WO4·H2O)物种为主,其含量或比例随水蒸气的压力而改变。某些斑岩型和脉型钨(钼)矿床常存在富气体包裹体,伴随酸性岩浆结晶出溶的以低盐度含水蒸气占优势的岩浆流体对斑岩系统中W、Mo在高温阶段的气态迁移和矿质在花岗岩体顶部和上覆岩层的聚集具有重要意义,之后蒸气冷凝可产生高盐度的含矿卤水或与渗流地下水混合形成低一中等盐度的成矿流体,流体的减压沸腾(相分离)和对围岩的交代蚀变导致W、Mo等金属在不同阶段和构造一岩性部位沉淀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蒸气 溶解度 水合物种 气态迁移 斑岩型钨矿床
下载PDF
从"译文"想到龙潭多金属钨矿的重新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步高 《矿产与地质》 2003年第2期145-149,144,共6页
通过与美国Fortknox等7个大型金矿床[1]及广东莲花山斑岩型含金钨矿床的对比,认为龙潭现存铁帽状钨矿相当于含钨(锡)氧化物的硫化物带的中上部,其中下部主体硫化物带应是今后找金评价的重点。
关键词 龙谭多金属钨矿 FORT knox金矿 莲花山含金斑岩型钨矿:对比与找矿
下载PDF
江西阳储岭成矿岩体主要造岩矿物标型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莫名浈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55-68,共14页
无论在成因或空间上,长江中下游铜硫铁成矿带中的阳储岭大型斑岩钨钼矿田均与矿田花岗质岩浆岩有关。矿田花岗质岩浆岩系同源同期多次形成的复合岩体,位于江西省北部九岭隆起带与下扬子凹陷带的交接部位,属燕山早期第三阶段产物(γ2~)... 无论在成因或空间上,长江中下游铜硫铁成矿带中的阳储岭大型斑岩钨钼矿田均与矿田花岗质岩浆岩有关。矿田花岗质岩浆岩系同源同期多次形成的复合岩体,位于江西省北部九岭隆起带与下扬子凹陷带的交接部位,属燕山早期第三阶段产物(γ2~)。作者对该岩体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着重报导对其主要矿物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标型特征的研究资料。资料表明,矿田成矿岩体形成于浅成—超浅成环境,其物质来源具有深源混溶之混合质特色,为岩体的岩理学研究提供了地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钨钼矿床 成矿岩体 造岩矿物标型特征 成因 岩浆岩 微量元素
下载PDF
黟县胡家门地区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西荣 潘家永 李绍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0,共6页
黟县胡家门地区位于安徽省南部,区内锡多金属矿位于"江南古陆"北东段北缘。对区内锡多金属矿区进行了高精度磁法测量和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测量数据反演计算结果表明:(1)区内异常分为北、中、南(M-1~#、M-2~#,M-3~#)等3个... 黟县胡家门地区位于安徽省南部,区内锡多金属矿位于"江南古陆"北东段北缘。对区内锡多金属矿区进行了高精度磁法测量和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测量数据反演计算结果表明:(1)区内异常分为北、中、南(M-1~#、M-2~#,M-3~#)等3个区,北区以低缓磁异常分布为特征,强度均在50 n T以下,中区以强度高(多大于100 n T)、异常相连分布为特征,南区以中等强度异常分散分布为特征,根据异常分布形态、强度及地质特征,推测存在2条隐伏断层和2个隐伏岩体。(2)区内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区内北部Sn含量明显高于南部,Sn含量高值分布区域与花岗岩类岩体(M-1~#异常区)基本一致,区内共圈定了7处锡异常,锡矿找矿潜力巨大。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认为区内岩石越破碎,含量矿性越好,W、Mo、Sn含量从岩体内部向接触带有逐渐升高的现象,区内地处江南过渡带"菱形"格局的北东交汇部位,成矿条件有利,寻找到类似祁门东源的斑岩型钨钼矿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磁法测量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异常分布 成矿条件 斑岩型钨钼矿
下载PDF
河南南泥湖—三道庄钼(钨)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磊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19期98-99,共2页
南泥湖矽卡岩~斑岩型超大型钼(钨)矿田位于栾川县南部,栾川县城北西20km左右的冷水镇境内,处于东秦岭钼多金属成矿带的东端,华北地台西南边缘的坳陷带内,三川-栾川断陷带NE向构造由NWW向NW弧形转折部位。包括南泥湖斑岩型钼(钨)矿床、... 南泥湖矽卡岩~斑岩型超大型钼(钨)矿田位于栾川县南部,栾川县城北西20km左右的冷水镇境内,处于东秦岭钼多金属成矿带的东端,华北地台西南边缘的坳陷带内,三川-栾川断陷带NE向构造由NWW向NW弧形转折部位。包括南泥湖斑岩型钼(钨)矿床、三道庄矽卡岩型钼(钨)矿床、上房沟斑岩型钼(铁)矿床等3个超大型矿床,外围尚有马圈、石宝沟、鱼库、黄背岭等斑岩型、矽卡岩型中~小型钼矿床(点),面积约20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泥湖 南泥湖钼(钨)矿床 南泥湖斑岩型钼(钨)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