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泥脱碱及功能新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以河 王新珂 +5 位作者 吕凤柱 周风山 佟望舒 胡应模 张安振 陆荣荣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383-3390,共8页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赤泥已成为制约铝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随着铝工业的发展,赤泥的堆存量越来越大,赤泥的综合利用显得尤为迫切。为了解决国内外赤泥的堆存现状及产生的危害,国内外对赤泥资源化利用作了研究,赤泥可以用于生产建...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赤泥已成为制约铝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随着铝工业的发展,赤泥的堆存量越来越大,赤泥的综合利用显得尤为迫切。为了解决国内外赤泥的堆存现状及产生的危害,国内外对赤泥资源化利用作了研究,赤泥可以用于生产建筑材料、陶瓷制品、微晶玻璃、路基及防渗材料、硅钙肥、吸附材料和提取有价金属。重点介绍了近年来赤泥脱碱实验研究、赤泥填充塑料、赤泥多元絮凝剂联产复合白炭黑、赤泥免烧和烧结蜂窝多孔材料、抗菌材料载体、赤泥脱硫与固硫材料、赤泥用于炼铁氧化球团黏结剂等研究新进展。对赤泥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减少其对环境污染,还可缓解我国铝土矿资源短缺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脱碱 塑料填料 絮凝剂 多孔材料 脱硫 微晶玻璃
原文传递
钙钛磷酸盐微晶玻璃的过析晶作用及其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德平 黄文旵 周萘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69-1176,共8页
5Na_2O-20TiO_2-32P_2O_5-43CaO系统玻璃在690℃核化和730℃晶体生长的热处理后,可以得到CaTi_4(PO_4)_6和Ca_3(PO_4)_2两种晶相,经酸滤去Ca_3(PO_4)_2相后,可获得主晶相为CaTi_4(PO_4)_6的多孔微晶玻璃.本文介绍了一种扩大孔径的方法,... 5Na_2O-20TiO_2-32P_2O_5-43CaO系统玻璃在690℃核化和730℃晶体生长的热处理后,可以得到CaTi_4(PO_4)_6和Ca_3(PO_4)_2两种晶相,经酸滤去Ca_3(PO_4)_2相后,可获得主晶相为CaTi_4(PO_4)_6的多孔微晶玻璃.本文介绍了一种扩大孔径的方法,在该组成玻璃微晶化后及酸滤析之前,在更高的温度880℃下作过析晶处理,此两析晶相能自发地进行固相反应,生成TiO_2和Ca_2P_2O_7,后者容易被酸滤析,使得更多的钙和磷自微晶玻璃体中被酸溶出,从而增大了多孔微晶玻璃的孔径.本文还应用热力学第一近似方程,对过析晶过程中的固相反应的自由焓变化作了估算,其数值为-1394kJ/mol,说明在过析晶温度下,固相反应能自发地进行,试样在过析晶前后的XRD物相分析的结果验证了此固相反应机理.本文还利用Johnson-Avirami-Mehl公式对析晶的动力学参数作了近似估算.其析晶活化能为584.7kJ/mol,晶化指数为3.2,说明试样的析晶是以整体析晶的方式进行.此计算的结果也符合试样形貌的SEM观察,即过析晶过程使得整体微晶玻璃的孔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磷酸盐微晶玻璃 热力学
下载PDF
一种多孔微晶玻璃在硝化细菌固定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默然 洪晔 +2 位作者 王永亚 钟意 李彬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27-32,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添加造孔剂法制备P_2O_5-Fe_2O_3-CaO-SiO_2系多孔微晶玻璃,并将其应用于硝化细菌的固定化.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成功制备的多孔微晶玻璃样品具备较高的气孔率和较低的细胞毒性.在硝化细菌固定化实验中硝化细菌的固定量可达... 采用溶胶凝胶-添加造孔剂法制备P_2O_5-Fe_2O_3-CaO-SiO_2系多孔微晶玻璃,并将其应用于硝化细菌的固定化.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成功制备的多孔微晶玻璃样品具备较高的气孔率和较低的细胞毒性.在硝化细菌固定化实验中硝化细菌的固定量可达40mg/g,这表明样品具备良好的细菌固定化性能.因此,P_2O_5-Fe_2O_3-CaO-SiO_2多孔微晶玻璃在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微晶玻璃 硝化细菌 固定化 细胞毒性
下载PDF
组成对尾矿多孔玻璃陶瓷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高杰 徐长伟 +1 位作者 张阳 杨梦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7-1420,1431,共5页
本文以铁尾矿为主要原料,石灰石、白云石、纯碱、砂岩以及分析纯Al2O3为校正原料,CaF2为助熔剂,NaHCO3为发泡剂,采用粉末烧结法制备了多孔玻璃陶瓷,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基础玻璃中主要氧化物SiO2、CaO、MgO、Al2O3的含量变化... 本文以铁尾矿为主要原料,石灰石、白云石、纯碱、砂岩以及分析纯Al2O3为校正原料,CaF2为助熔剂,NaHCO3为发泡剂,采用粉末烧结法制备了多孔玻璃陶瓷,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基础玻璃中主要氧化物SiO2、CaO、MgO、Al2O3的含量变化对多孔玻璃陶瓷表观密度、孔隙率、导热系数等物理性能及主晶相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Al2O3含量的减少,多孔玻璃陶瓷的表观密度降低,闭口孔隙率增大,导热系数减小;CaO与MgO含量的变化对表观密度无明显影响;随着CaO与MgO含量的增加,孔隙率先增大后减小;多孔玻璃陶瓷主晶相均为透辉石,在研究的成分范围内,四种主要氧化物含量的变化对主晶相无影响,但随着CaO/MgO的增加,多孔玻璃陶瓷衍射峰逐渐增强,晶相随之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多孔玻璃陶瓷 孔隙率 表观密度 导热系数
下载PDF
生物玻璃的烧结与析晶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时珍 张飞鹏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21-427,共7页
利用玻璃的烧结收缩,结合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CaO-SjO_2-P_2O_5系统生物玻璃的烧结和析晶动力学。确定它的烧结机制主要是粘性流动烧结。A玻璃和Ⅰ-2玻璃的烧结活化能分别为540kJ/mol和476kJ/mol。析晶相是磷灰石和硅灰石。... 利用玻璃的烧结收缩,结合差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CaO-SjO_2-P_2O_5系统生物玻璃的烧结和析晶动力学。确定它的烧结机制主要是粘性流动烧结。A玻璃和Ⅰ-2玻璃的烧结活化能分别为540kJ/mol和476kJ/mol。析晶相是磷灰石和硅灰石。A玻璃和Ⅰ-2玻璃的析晶表观活化能分别约为480kJ/mol和390kJ/mol。通过分析烧结温度、Na_2O含量对烧结和析晶的影响,选择了合适的烧结条件,控制烧结和析晶程度,获得了既有足够的自身强度,又有一定的结合强度的多孔玻璃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玻璃 玻璃陶瓷 烧结 人工骨
下载PDF
多孔微晶玻璃的烧结及其弹性模量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金平 杨付 郭杏林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70-375,共6页
以具有快速结晶特性的玻璃粉末为原料,用烧结法制备了多孔微晶玻璃.测量了玻璃、微晶玻璃和多孔微晶玻璃的整体密度、孔隙率、弹性模量和Poison比.在粘滞流动机理的基础上,描述了多孔微晶玻璃的烧结动力学过程;在烧结温度下... 以具有快速结晶特性的玻璃粉末为原料,用烧结法制备了多孔微晶玻璃.测量了玻璃、微晶玻璃和多孔微晶玻璃的整体密度、孔隙率、弹性模量和Poison比.在粘滞流动机理的基础上,描述了多孔微晶玻璃的烧结动力学过程;在烧结温度下,颗粒大小恒定时,孔隙率随烧结时间呈线性减小;烧结时间恒定时,孔隙率随颗粒的减小而降低.孔隙率随烧结温度的增高而减小,且符合Arhenius关系.求出恒定烧结时间和颗粒大小时的烧结活化能为128.49kJ/mol.多孔微晶玻璃的Poison比略小于基体微晶玻璃,其弹性模量随孔隙率增加呈线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微晶玻璃 烧结 动力学 弹性模量 微晶玻璃
下载PDF
多孔微晶玻璃的制备、性能及用途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梅 王立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1期418-421,共4页
多孔微晶玻璃是一种密度小、质量轻、比表面积大、阻尼性能好的新型功能材料。研究了粉末烧结法、整体析晶-酸浸法、溶胶-凝胶法制多孔微晶玻璃的成孔机理和制备过程。分析了多孔微晶玻璃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从过滤、保温、载体、分... 多孔微晶玻璃是一种密度小、质量轻、比表面积大、阻尼性能好的新型功能材料。研究了粉末烧结法、整体析晶-酸浸法、溶胶-凝胶法制多孔微晶玻璃的成孔机理和制备过程。分析了多孔微晶玻璃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从过滤、保温、载体、分离4个主要方面阐述了多孔微晶玻璃的用途,展望了多孔微晶玻璃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多孔微晶玻璃 渗透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烧结法制多孔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立久 杨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35-240,共6页
以伟晶石为原料,采用粉末烧结法制备了SiO2-Al2O3-CaO-ZnO-R2O系统多孔玻璃陶瓷.运用热重/差热分析(TGA/S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多孔玻璃陶瓷的性能、微观结构和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孔玻璃陶... 以伟晶石为原料,采用粉末烧结法制备了SiO2-Al2O3-CaO-ZnO-R2O系统多孔玻璃陶瓷.运用热重/差热分析(TGA/S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多孔玻璃陶瓷的性能、微观结构和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孔玻璃陶瓷的主晶相为副硅灰石(单斜晶系),副晶相为钙长石(三斜晶系);硬脂酸在100~490℃的范围内分解并挥发,使玻璃陶瓷体中形成了丰富的微米级闭合孔和少数的微米级半通孔,这些孔均匀分布在玻璃陶瓷体中.多孔玻璃陶瓷的密度约为2.3g/cm^3,孔隙率约为19%,维氏硬度随基础玻璃化学组成中SiO2与CaO比值(质量比)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石 多孔玻璃陶瓷 副硅灰石 粉末烧结法
下载PDF
碳酸钙对磷渣-煤矸石烧结多孔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管艳梅 陈伟 +2 位作者 孙道胜 刘开伟 李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05-4109,共5页
多孔微晶玻璃具有导热系数低、力学性能好、抗腐蚀性强等优点,是一种隔热、吸声的轻质功能材料。为拓展多孔微晶玻璃的制备原料范围,同时大宗量、高附加值利用工业废渣-磷渣和煤矸石。本文以磷渣和煤矸石为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多孔微晶... 多孔微晶玻璃具有导热系数低、力学性能好、抗腐蚀性强等优点,是一种隔热、吸声的轻质功能材料。为拓展多孔微晶玻璃的制备原料范围,同时大宗量、高附加值利用工业废渣-磷渣和煤矸石。本文以磷渣和煤矸石为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多孔微晶玻璃。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阿基米德法,对制备的试样进行表征,研究发泡剂碳酸钙掺量对体系析晶、发泡和宏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碳酸钙掺量不影响体系析晶相的种类,但体系析晶度随碳酸钙掺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碳酸钙掺量为2%~6%(质量分数)时,增大掺量,利于发泡。体系中气孔孔径增大且趋于均匀,试样孔隙率增大,体积密度降低。但随着掺量进一步增大,体系发泡效果降低。当碳酸钙掺量为4%~8%(质量分数)时,可获得体积密度为0.86~0.92 g/cm^(3),孔隙率为60.7%~70.3%,抗压强度为7.89~15.11 MPa,性能较优的硅灰石多孔微晶玻璃。本研究以工业废渣为原料,降低了多孔微晶玻璃的制备成本,同时为工业废渣利用提供一种途径借鉴,具有深远的资源和环保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多孔微晶玻璃 磷渣 煤矸石 体积密度
下载PDF
多孔玻璃基材微通道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守珍 梁翠果 +3 位作者 谢宝森 泮波龙 商伯涵 周清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在光电平板显示屏中需要对平面电子源进行放大 ,而传统的微通道板因面板小 ,不能满足器件的要求 .本文报告了以多孔玻璃为基材的微通道板的制备及其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测量结果 .
关键词 微通道板 多孔玻璃 二次电子发射 光电平板显示屏 场致发射 电子放大
下载PDF
花岗岩粉体两步法烧结多孔微晶玻璃及其发泡机理研究
11
作者 周剑 刘长有 卢金山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6,共9页
以花岗岩粉体为原料、以SiC为发泡剂,采用低温烧结—高温发泡的两步法烧结工艺,制备出多孔微晶玻璃。利用XRD、SEM、TG-DSC和陶瓷弯曲试验机等测试技术,系统研究烧结温度和发泡温度对多孔微晶玻璃的气孔结构、晶相组成、抗压强度的影响... 以花岗岩粉体为原料、以SiC为发泡剂,采用低温烧结—高温发泡的两步法烧结工艺,制备出多孔微晶玻璃。利用XRD、SEM、TG-DSC和陶瓷弯曲试验机等测试技术,系统研究烧结温度和发泡温度对多孔微晶玻璃的气孔结构、晶相组成、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分析微晶玻璃发泡机理。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未添加发泡剂的微晶玻璃抗弯强度与体积密度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烧结温度为1120℃。随着发泡温度的升高,多孔微晶玻璃中钙长石和石英逐渐溶于玻璃相,结晶度降低,气孔孔径增大,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均减小,但比强度在1220℃时达到最大值5.36 kN·m·kg^(-1)、气孔率为59.7%。与一步烧结的通孔结构不同,两步烧结形成闭孔结构,多孔微晶玻璃的比强度明显高于一步烧结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粉体 烧结 多孔微晶玻璃 抗压强度 比强度 发泡机理
下载PDF
煤气化细灰熔渣制备泡沫微晶玻璃
12
作者 周丽 任强强 +2 位作者 崔瑞芳 李林宣 李伟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7,共9页
由于缺乏成熟的大规模工业化处置技术,大量堆存的煤气化细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流化熔融处置煤气化细灰可实现碳灰分离和灰分的改性提质,使灰分转变为富硅铝元素的玻璃相熔渣;泡沫微晶玻璃由于其特殊的玻晶交织结构使其具... 由于缺乏成熟的大规模工业化处置技术,大量堆存的煤气化细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流化熔融处置煤气化细灰可实现碳灰分离和灰分的改性提质,使灰分转变为富硅铝元素的玻璃相熔渣;泡沫微晶玻璃由于其特殊的玻晶交织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保温隔热性能,确立了熔渣制备泡沫微晶玻璃的高值化利用思路。以煤气化细灰熔渣为原料,采用无机凝胶铸造工艺制备泡沫微晶玻璃,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预固化时间和烧结温度对泡沫微晶玻璃析晶特性、孔结构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微晶玻璃析晶特性和孔结构与烧结温度、预固化时间均呈现相关性。较高的烧结温度可促进烧结过程中晶相析出进而强化泡沫微晶玻璃的抗压强度。预固化时间影响泡沫玻璃胚体的网络结构,导致晶相析出时克服的阻力不同,从而影响晶相种类。预固化时间30 min时,泡沫玻璃胚体在烧结析晶过程中易发生大孔径孔隙坍塌。抗压强度随孔隙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孔径增加呈非线性减小。预固化时间为90 min时,可获得良好的孔隙结构。抗压强度受到析晶特性和孔隙结构特性的共同作用。烧结温度900℃时可强化抗压强度,尤其是预固化时间90 min时,泡沫微晶玻璃的抗压强度为3.77 MPa;而700和800℃时,抗压强度是否增大与预固化时间相关。预固化时间60 min、烧结温度900℃时,析出大量晶体,孔隙率为66.20%且孔径均匀分布,抗压强度为1.4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渣 泡沫微晶玻璃 预固化时间 烧结温度 孔隙结构 抗压强度
下载PDF
抗生素-多孔玻璃陶瓷(A-PGC)药物释放系统(DDS)的研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游洪波 陈安民 孙淑珍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研制抗生素多孔玻璃陶瓷(A-PGC)药物释放系统(DDS)为骨髓炎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将两种多孔玻璃陶瓷(PGC)浸于抗生素(含庆大霉素和头孢唑林钠)溶液,真空吸附,制得A-PGC。同法制得抗生素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A-PHA)作对照。测定... 目的研制抗生素多孔玻璃陶瓷(A-PGC)药物释放系统(DDS)为骨髓炎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将两种多孔玻璃陶瓷(PGC)浸于抗生素(含庆大霉素和头孢唑林钠)溶液,真空吸附,制得A-PGC。同法制得抗生素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A-PHA)作对照。测定其体外、体内释放抗生素的药物浓度及持续时间。结果A-PGC体外释放有效浓度的庆大霉素达42天以上,而A-PHA为28天。三种陶瓷洗脱液中头孢唑林浓度均低于庆大霉素浓度。A-PGC在兔股骨中维持有效浓度庆大霉素达8周以上且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结论A-PGC可望成为治疗骨髓炎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玻璃陶瓷 抗生素 药物释放系统 骨髓炎
下载PDF
Na_2O-CaO-TiO_2-P_2O_5系统多孔微晶玻璃的制备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志波 细野秀雄 阿部良弘 《玻璃与搪瓷》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13,共3页
自1934年,H·P·Hood等人发明了Vyocr glass 以来。
关键词 微晶玻璃 制备 氧化物系统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action of SiO_2 -Al_2O_3 -CaO-ZnO-R_2O porous glass-ceramics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梅 王立久 赵善宇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0年第2期209-214,共6页
Using powder-sintering method,SiO2-Al2O3-CaO-ZnO-R2O porous glass-ceramics were produced for analysis. Fiv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SiO2 /CaO ratios were used in the research.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s... Using powder-sintering method,SiO2-Al2O3-CaO-ZnO-R2O porous glass-ceramics were produced for analysis. Fiv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SiO2 /CaO ratios were used in the research.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s and textures of porous glass-ceramic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differential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 TGA/SDTA) ,X-ray diffraction (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 py ( SEM) . The activity energy of crystallization ( E) and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parameter ( k)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modified JMA equation. The Avrami parameter n was obtained according to Augis-Bennett fun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 value of No. 1 sample ( SiO2 /CaO = 61∶ 18) is the largest among all samples, which tends to crystallize more easily,and crystallization processes of all samples are observed bulk crystallization. The main crystal phase observed is parawollastonite ( clinorhombic system) with puncheon shape. Poreforming agents decomposed at 100 - 500 ℃ form a large number of closed pores with micron dimension and several semi-open pores distribute uniformly in the glass-ceramics matrix. This work may be expected to be favorable for industrial scale applications of porous glass-ceramics in the field of building thermal ins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MATITE KINETICS porous glass-ceramics SINTERING crystallization kinetic parameter
下载PDF
多孔微晶玻璃导热理论模型的验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梅 陈立佳 +1 位作者 韩亚苓 陈皓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4-168,共5页
为了研究多孔微晶玻璃的孔隙率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以伟晶岩为原料,采用粉末烧结法和添加造孔剂方法,烧制出SiO2-Al2O3-CaO-ZnO-R2O乳白色多孔微晶玻璃.根据多孔微晶玻璃的内部结构和孔隙率情况提出3种热传导的理想等效物理模型,推导... 为了研究多孔微晶玻璃的孔隙率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以伟晶岩为原料,采用粉末烧结法和添加造孔剂方法,烧制出SiO2-Al2O3-CaO-ZnO-R2O乳白色多孔微晶玻璃.根据多孔微晶玻璃的内部结构和孔隙率情况提出3种热传导的理想等效物理模型,推导出数学公式,验证了多孔微晶玻璃的导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多孔微晶玻璃导热系数值与理论导热系数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如果已知多孔微晶玻璃的孔隙率,那么可以利用理想等效物理模型来推算多孔微晶玻璃的导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 孔隙率 粉末烧结法 造孔剂 多孔微晶玻璃 建筑节能 导热系数 多孔微晶玻璃导热模型
下载PDF
固废制备多孔微晶玻璃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管艳梅 孙道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4,共9页
固废多孔微晶玻璃是以固体废物、发泡剂及其他辅助试剂为原料,制备出的一种绿色材料。由于其主要原料为冶金固废、尾矿和城市固废等,且产品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硬度,显著的耐腐蚀性,绝热、吸声、防火、防潮,使其在实现固废增值的同时,... 固废多孔微晶玻璃是以固体废物、发泡剂及其他辅助试剂为原料,制备出的一种绿色材料。由于其主要原料为冶金固废、尾矿和城市固废等,且产品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硬度,显著的耐腐蚀性,绝热、吸声、防火、防潮,使其在实现固废增值的同时,能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文章阐述了烧结法制备固废多孔微晶玻璃的机理,重点论述了固废原料的选择和复合固废组成设计、发泡剂种类、掺量和材料性能、热处理制度对固废多孔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等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固废多孔微晶玻璃的应用,对固废多孔微晶玻璃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多孔微晶玻璃 发泡剂 热处理温度 升温速率
下载PDF
发泡剂对废玻璃烧结多孔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章扬 卢金山 +2 位作者 江龙祥 李喜宝 冯志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3-39,共7页
以废玻璃为原料,CaCO_3和SiC为发泡剂,采用低温烧结-高温发泡法制备出多孔微晶玻璃。利用差热-热重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研究发泡剂对多孔微晶玻璃表观密度、平均孔径、孔隙率、晶相结构、显微组织和压... 以废玻璃为原料,CaCO_3和SiC为发泡剂,采用低温烧结-高温发泡法制备出多孔微晶玻璃。利用差热-热重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手段,研究发泡剂对多孔微晶玻璃表观密度、平均孔径、孔隙率、晶相结构、显微组织和压缩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CaCO_3为发泡剂时,随CaCO_3含量增加,多孔微晶玻璃的表观密度与抗压强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孔隙率则与之相反;结晶相为单一硅灰石结构,且结晶度持续增大。以4%CaCO_3和不同含量SiC为复合发泡剂时,随SiC含量增加,多孔微晶玻璃的孔隙率和硅灰石含量提高,平均孔径增大,压缩强度随表观密度增大呈线性增大,为0.7~4.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玻璃 发泡剂 多孔微晶玻璃
原文传递
固态Si颗粒在Na2O-CaO-SiO2多孔微晶玻璃中氧化的均匀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严明明 曹建尉 +1 位作者 王志 李国华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5-170,共6页
加入固态Si颗粒为Na2O-CaO-SiO2(NCS)多孔微晶玻璃配合料的气泡成核质点以调控孔结构,研究了固态Si颗粒在NCS配合料形成熔体过程中的氧化行为,用ANSYS模型模拟了NCS多孔微晶玻璃配合料的热场分布.结果表明,固态Si颗粒在NCS熔体形成过... 加入固态Si颗粒为Na2O-CaO-SiO2(NCS)多孔微晶玻璃配合料的气泡成核质点以调控孔结构,研究了固态Si颗粒在NCS配合料形成熔体过程中的氧化行为,用ANSYS模型模拟了NCS多孔微晶玻璃配合料的热场分布.结果表明,固态Si颗粒在NCS熔体形成过程中的氧化始于650℃,固态Si颗粒具有促进NCS配合料热场均匀分布的作用,且在NCS熔体形成过程中氧化程度相同,氧化过程不会影响NCS多孔微晶玻璃孔径分布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微晶玻璃 固态Si颗粒 热场分布 氧化 均匀性
原文传递
表面修饰多孔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钯(Ⅱ)的吸附分离
20
作者 陶虎春 黄帅斌 +2 位作者 谷翼涵 张丽娟 朱丽丽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0-366,共7页
以废玻璃为原材料,制备表面修饰多孔微晶玻璃(Thio-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modified porous glass-ceramics,TAMPG),实现对水溶液中钯(Ⅱ)的高效吸附分离。通过在废玻璃制成的多孔微晶玻璃上负载有机配体2-噻吩甲醛、2-巯基苯并咪... 以废玻璃为原材料,制备表面修饰多孔微晶玻璃(Thio-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modified porous glass-ceramics,TAMPG),实现对水溶液中钯(Ⅱ)的高效吸附分离。通过在废玻璃制成的多孔微晶玻璃上负载有机配体2-噻吩甲醛、2-巯基苯并咪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得到新型吸附剂TAMPG-1,TAMPG-2和TAMPG-3,同时对钯(Ⅱ)吸附过程的pH值、温度、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由于原材料廉价易得,吸附性能良好,可循环使用,同时具备优良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所以表面修饰多孔微晶玻璃既可以高效地分离钯(Ⅱ),也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Ⅱ) 多孔微晶玻璃 废玻璃 表面修饰 废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