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多孔SiC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伟 薛涛 +1 位作者 金志浩 乔冠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以滤纸和酚醛树脂为原料,通过模压成型、固化、碳化和渗硅制备出微观结构均匀的多孔碳化硅.碳化的温度固定时,多孔碳的气孔率随酚醛树脂用量的增大而减少,弯曲强度随着酚醛树脂用量的增大而增大.酚醛树脂/滤纸两种成分的质量比固定时,... 以滤纸和酚醛树脂为原料,通过模压成型、固化、碳化和渗硅制备出微观结构均匀的多孔碳化硅.碳化的温度固定时,多孔碳的气孔率随酚醛树脂用量的增大而减少,弯曲强度随着酚醛树脂用量的增大而增大.酚醛树脂/滤纸两种成分的质量比固定时,气孔率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弯曲强度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SEM照片可以看出,由滤纸纤维的杂乱排列和碳化时不同的收缩率产生了相互连通不规则的孔,在多孔碳化硅结构中也得以保留.多孔碳化硅的气孔率随着排硅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强度和韧性随着排硅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在1650℃,并经过30min排Si,较大孔隙中的Si就可以排掉,此时得到的多孔SiC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化硅 液相渗硅 强度 气孔率
下载PDF
碳化硅材料发光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强 李玉国 +1 位作者 石礼伟 孙海波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3年第2期17-22,共6页
碳化硅作为一种优秀的微电子材料,在高频、高温、大功率、强辐射环境中颇具应用潜力。然而由于其间接带隙的特点,碳化硅LED不能像氮化镓、磷化镓LED那样有效发光,因此人们竞相研究能提高碳化硅发光效率的方法,其中包括非晶碳化硅、多孔... 碳化硅作为一种优秀的微电子材料,在高频、高温、大功率、强辐射环境中颇具应用潜力。然而由于其间接带隙的特点,碳化硅LED不能像氮化镓、磷化镓LED那样有效发光,因此人们竞相研究能提高碳化硅发光效率的方法,其中包括非晶碳化硅、多孔单晶碳化硅、用CVD方法制备的纳米碳化硅和用离子注入方法制备的多孔碳化硅。在最近几年,这些研究已取得巨大进展,从而使其成为适用于发展中的OEIC技术的颇具潜力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材料 发光特性 多孔碳化硅 离子注入 光电集成电路 LED
下载PDF
利用废弃棉短绒制备多孔SiC陶瓷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薛涛 王伟 金志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361-364,共4页
以废弃的棉短绒和酚醛树脂为原料,通过模压成型﹑固化﹑碳化和渗硅制备出微观结构均匀的多孔碳和多孔碳化硅。通过SEM照片可以看出,由棉短绒纤维的杂乱排列和碳化时不同的收缩率产生了相互连通不规则的孔,在多孔碳化硅结构中也得以保留... 以废弃的棉短绒和酚醛树脂为原料,通过模压成型﹑固化﹑碳化和渗硅制备出微观结构均匀的多孔碳和多孔碳化硅。通过SEM照片可以看出,由棉短绒纤维的杂乱排列和碳化时不同的收缩率产生了相互连通不规则的孔,在多孔碳化硅结构中也得以保留。经过三点弯曲测试,多孔碳化硅的气孔率随着排硅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强度和韧性随着排硅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短绒 有机-无机复合 多孔碳化硅 渗硅 气孔率
下载PDF
固相烧结多孔碳化硅的光致发光及电阻率 被引量:3
4
作者 昝祥 陈治明 +2 位作者 马剑平 封先锋 蒲红斌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碳化硅粉末经压制成型后,在高温常压下固相烧结制成多孔碳化硅样品。用紫外激光对样品激发,样品的光致发光谱在低温下在2.02eV位置出现一发光主峰,在2.13eV位置出现一微弱肩峰;在室温下发光峰位置有所蓝移。样品的电阻率随着烧结温度的... 碳化硅粉末经压制成型后,在高温常压下固相烧结制成多孔碳化硅样品。用紫外激光对样品激发,样品的光致发光谱在低温下在2.02eV位置出现一发光主峰,在2.13eV位置出现一微弱肩峰;在室温下发光峰位置有所蓝移。样品的电阻率随着烧结温度的上升而上升,随着成型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发光来自缺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化硅 烧结 光致发光 电阻率
下载PDF
液态硅浸渍反应和混合酸(HNO_3+HF)刻蚀制备多孔SiC陶瓷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伟 薛涛 +2 位作者 金志浩 杨建锋 乔冠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8-141,共4页
通过液态硅浸渍反应和混合酸(HNO3+HF)腐蚀制备了多孔SiC陶瓷。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多孔SiC具有不规则且相互连通的孔道结构,其微观形貌特征源于滤纸和酚醛树脂制备的多孔碳。多孔SiC的气孔率可达62%,混合酸腐蚀的多孔SiC的弯曲强度... 通过液态硅浸渍反应和混合酸(HNO3+HF)腐蚀制备了多孔SiC陶瓷。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多孔SiC具有不规则且相互连通的孔道结构,其微观形貌特征源于滤纸和酚醛树脂制备的多孔碳。多孔SiC的气孔率可达62%,混合酸腐蚀的多孔SiC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小于致密SiC/Si复合体。并提出用循环氧化-腐蚀机制解释游离态Si的腐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sic 混酸腐蚀 制备 液相渗硅
原文传递
Spontaneous infiltration and wetting behaviors of a Zr-based alloy melt on a porous SiC substrate 被引量:1
6
作者 Zhang Wen Li +1 位作者 Hong Li Hai-feng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817-823,共7页
The spontaaleous infiltration aald wetting behaviors of a Zr-based alloy melt on porous a SiC ceramic plate were studied using tile sessile drop metilod by continuous heating and holding for 1800 s at different temper... The spontaaleous infiltration aald wetting behaviors of a Zr-based alloy melt on porous a SiC ceramic plate were studied using tile sessile drop metilod by continuous heating and holding for 1800 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a high-vacuum furna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ile Zr-based alloy melt could pastly infiltrate tile porous SiC substrate without pressure due to tile effect of capillary pressure. Wettability and infiltration rates increased witil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interracial reaction products (ZrC0.7 and TiC) were detected in tile Zr-based alloy/SiC ceramic system, likely because of tile reaction of tile active elements Zr and Ti witil elemental C. Furtilelinore, tile redundant ele- ment Si diffused into tile alloy m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ntaneous infiltration wetting interface porous sic Zr-based alloy
下载PDF
循环氧化腐蚀法制备陶瓷载体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薛涛 魏冬 +1 位作者 孟家光 王伟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88-92,共5页
以纺织加工过程中废弃的棉短绒为模板,经过溶胶法浸渍硅溶胶,用酚醛树脂加固形成棉纤维/氧化硅复合体,再经真空碳化、高温碳热还原反应及液相渗硅等方法制得SiC/Si陶瓷载体材料,最后通过混合酸(HNO3+HF)循环腐蚀制备过滤汽车尾气陶瓷载... 以纺织加工过程中废弃的棉短绒为模板,经过溶胶法浸渍硅溶胶,用酚醛树脂加固形成棉纤维/氧化硅复合体,再经真空碳化、高温碳热还原反应及液相渗硅等方法制得SiC/Si陶瓷载体材料,最后通过混合酸(HNO3+HF)循环腐蚀制备过滤汽车尾气陶瓷载体材料.SEM显示多孔SiC具有不规则且相互连通的孔隙结构,其微观形貌来源于棉短绒和酚醛树脂制备的多孔碳;三点弯曲实验表明,SiC/Si陶瓷复合材料的强度高达200MPa,多孔SiC的气孔率可达62%;混合酸腐蚀的多孔SiC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小于致密SiC/Si复合体.最后提出混合酸循环氧化-腐蚀机制解释游离态Si的腐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短绒 混酸腐蚀 多孔碳化硅 循环氧化法 过滤材料
下载PDF
混合酸(HNO_3+HF)刻蚀法致霾汽车尾气过滤载体材料的设计与研究
8
作者 薛涛 魏冬 +1 位作者 乔石 孟家光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6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以纺织加工过程中废弃的棉短绒为模板,经过溶胶法浸渍形成棉纤维/氧化硅复合体,再经常温树脂固化、低温真空碳化、高温碳热还原反应及液相渗硅等方式制备出SiC/Si复合材料,最后通过混合酸(HNO3+HF)循环氧化腐蚀制备出过滤汽车尾气陶瓷... 以纺织加工过程中废弃的棉短绒为模板,经过溶胶法浸渍形成棉纤维/氧化硅复合体,再经常温树脂固化、低温真空碳化、高温碳热还原反应及液相渗硅等方式制备出SiC/Si复合材料,最后通过混合酸(HNO3+HF)循环氧化腐蚀制备出过滤汽车尾气陶瓷载体材料。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多孔SiC具有不规则且相互连通的孔道结构,其微观形貌特征遗传于棉短绒和酚醛树脂制备的多孔碳;三点弯曲试验表明SiC/Si陶瓷复合材料的强度高达200MPa,多孔SiC的气孔率可达62%,混合酸腐蚀的多孔SiC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小于致密SiC/Si复合体,并提出了混合酸循环氧化-腐蚀机制解释游离态Si的腐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短绒 混酸腐蚀 多孔碳化硅 循环氧化法 过滤材料
下载PDF
基于普通纸张的蜂窝陶瓷载体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9
作者 薛涛 孟家光 金志浩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23-427,共5页
以普通纸张为原料,采用凝胶-溶胶技术对纸张进行处理,并通过折叠、粘贴等仿生设计,经低温炭化、高温碳热还原反应及气相渗硅等方式制备出SiC/Si蜂窝陶瓷载体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和三点弯曲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其相组成、微观结构和... 以普通纸张为原料,采用凝胶-溶胶技术对纸张进行处理,并通过折叠、粘贴等仿生设计,经低温炭化、高温碳热还原反应及气相渗硅等方式制备出SiC/Si蜂窝陶瓷载体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和三点弯曲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其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陶瓷纸炭化以后为非晶态的碳;经真空炉烧结后的相组成为β-SiC相、Si相和残留的C相.三点弯曲实验表明,SiC/Si陶瓷复合材料的强度超过200MPa.多孔碳化硅的气孔率随着排硅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强度和韧性随着排硅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张 蜂窝陶瓷 仿生设计 多孔碳化硅 过滤材料
下载PDF
无紫外光照射下n型15R-SiC及6H-SiC晶体的电化学腐蚀
10
作者 王光红 王玉芳 +3 位作者 施成营 郝建民 冯敏 曹学伟 《光散射学报》 2007年第4期337-341,共5页
本文在无紫外光照射下通过电化学腐蚀法制备了多孔n型15R-及6H-SiC,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散射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多孔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晶体的晶型及氧化条件等因素对多孔结构有较大影响。首次观察到多孔n型15-Si... 本文在无紫外光照射下通过电化学腐蚀法制备了多孔n型15R-及6H-SiC,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拉曼散射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多孔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晶体的晶型及氧化条件等因素对多孔结构有较大影响。首次观察到多孔n型15-SiC的半圆管状结构,其孔隙率约是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化硅 电化学腐蚀 拉曼散射 x射线反射
下载PDF
原位反应结合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丁书强 曾宇平 江东亮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97-1403,共7页
以碳化硅(SiC)和氧化铝(Al_2O_3)为起始原料、石墨为造孔剂,通过原位反应结合工艺制备SiC多孔陶瓷.XRD分析表明多孔陶瓷的主相是SiC,结合相是莫来石与方石英;SEM观察到多孔陶瓷具有相互连通的开孔结构.坯体在烧结前后具有很小的尺寸... 以碳化硅(SiC)和氧化铝(Al_2O_3)为起始原料、石墨为造孔剂,通过原位反应结合工艺制备SiC多孔陶瓷.XRD分析表明多孔陶瓷的主相是SiC,结合相是莫来石与方石英;SEM观察到多孔陶瓷具有相互连通的开孔结构.坯体在烧结前后具有很小的尺寸变化,线收缩率约在±1.5%内.多孔陶瓷的开口孔隙率随烧结温度和成型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随石墨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体密度具有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石墨粒径的增大,多孔陶瓷的孔径分布呈现双峰分布.抗弯强度随烧结温度和成型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石墨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于1450℃保温4h烧成的样品在0~800℃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6.4×10^(-6)/K.多孔陶瓷还表现出良好的透气性、抗高温氧化和耐酸腐蚀性,但耐碱腐蚀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多孔陶瓷 反应结合 孔隙率 强度
下载PDF
碳化硅多孔陶瓷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向阳 王辉 +1 位作者 刘宏专 李劼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398-400,共3页
分别对碳化硅多孔陶瓷的主要制备方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这些制备方法的主要优缺点,并指出将来的研究重点应是高性能碳化硅多孔陶瓷的低成本制备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另外,各种制备工艺条件同碳化硅多孔陶瓷性能之间的内在联... 分别对碳化硅多孔陶瓷的主要制备方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这些制备方法的主要优缺点,并指出将来的研究重点应是高性能碳化硅多孔陶瓷的低成本制备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另外,各种制备工艺条件同碳化硅多孔陶瓷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也应该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多孔陶瓷 制备技术 低成本
下载PDF
造孔剂对多孔碳化硅陶瓷制备工艺和抗弯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红伟 王伟 +2 位作者 郭亚杰 耿刚强 金海云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0,共4页
研究了造孔剂石墨和淀粉对多孔碳化硅陶瓷制备工艺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中含有碳和SiO2等成分,碳在高温烧结过程中因氧化而排出,较好地保留了气孔,SiO2补充了烧结助剂,降低了烧结温度;而淀粉在烧结过程中氧化完全,烧结温度偏... 研究了造孔剂石墨和淀粉对多孔碳化硅陶瓷制备工艺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中含有碳和SiO2等成分,碳在高温烧结过程中因氧化而排出,较好地保留了气孔,SiO2补充了烧结助剂,降低了烧结温度;而淀粉在烧结过程中氧化完全,烧结温度偏高;将质量分数分别为70%的碳化硅、20%的石墨和10%的烧结助剂混合成型后,在空气中于1 270℃烧结2h可制备出开孔率为43.8%、抗弯强度为19.6MPa的多孔碳化硅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化硅陶瓷 烧结 造孔剂
下载PDF
三维网络SiC多孔陶瓷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志金 王扬卫 +3 位作者 于晓东 王富耻 李凯 栾志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499-501,共3页
以中间相沥青添加质量分数为50%的Si粉制备的炭泡沫预制体为坯体,在高温感应烧结炉中结合反应烧结工艺制备了SiC多孔陶瓷预制体。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备了SiC多孔陶瓷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SiC多孔陶瓷骨架及... 以中间相沥青添加质量分数为50%的Si粉制备的炭泡沫预制体为坯体,在高温感应烧结炉中结合反应烧结工艺制备了SiC多孔陶瓷预制体。利用挤压铸造工艺制备了SiC多孔陶瓷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SiC多孔陶瓷骨架及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界面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多孔陶瓷预制体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利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试了多孔陶瓷的孔隙率和复合材料的密度。结果表明:添加Si的质量分数为50%的炭泡沫预制体反应烧结后获得的SiC多孔陶瓷具有三维连续通孔结构,孔筋致密并且具有较高的开口孔隙率。通过挤压铸造工艺制备的SiC多孔陶瓷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无明显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网络 复合材料 sic多孔陶瓷 挤压铸造
下载PDF
水基冷冻干燥工艺制备层状结构多孔SiC陶瓷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照芸 罗民 +2 位作者 王怀昌 梁斌 宋伟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6-740,共5页
以微米级SiC粉体为原料,利用冷冻干燥和原位反应烧结制备了具有层状孔道结构的SiC多孔陶瓷。XRD分析表明多孔陶瓷的主相是α-SiC,结合相是方石英;SEM观察到多孔陶瓷具有相互连通的开孔结构;多孔SiC陶瓷的总孔隙率和开孔隙率随固相含量... 以微米级SiC粉体为原料,利用冷冻干燥和原位反应烧结制备了具有层状孔道结构的SiC多孔陶瓷。XRD分析表明多孔陶瓷的主相是α-SiC,结合相是方石英;SEM观察到多孔陶瓷具有相互连通的开孔结构;多孔SiC陶瓷的总孔隙率和开孔隙率随固相含量和烧结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多孔陶瓷的孔径分布呈现双峰分布特点,大孔孔径峰值介于20~80μm,小孔孔径峰值为0.5~0.9μm。在原位反应烧结过程中,在1100℃以上SiC开始发生氧化形成SiO2结合的多孔SiC陶瓷,显著提高了陶瓷的压缩强度。随着烧结温度从1000℃提高到1500℃,固相含量为30vol%的多孔SiC陶瓷开孔率从68.9%下降到61.8%,压缩强度由5.5 MPa升至25.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干燥工艺 多孔sic陶瓷 层状孔结构 原位反应烧结
下载PDF
聚碳硅烷低温制备杉木结构SiC陶瓷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璐 黎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7-72,共6页
杉木经NaOH预处理后,浸渍聚碳硅烷有机溶剂浆料,在1000℃、N_2气氛下低温烧结,制成一种具有杉木显微结构的多孔SiC陶瓷。研究了浆料中PCS含量对烧成SiC多孔陶瓷的微观形貌、线收缩率、体积密度及元素含量变化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 杉木经NaOH预处理后,浸渍聚碳硅烷有机溶剂浆料,在1000℃、N_2气氛下低温烧结,制成一种具有杉木显微结构的多孔SiC陶瓷。研究了浆料中PCS含量对烧成SiC多孔陶瓷的微观形貌、线收缩率、体积密度及元素含量变化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C多孔陶瓷保留了原木材的纤维束和管状孔结构,并且随着PCS含量的增加,SiC多孔陶瓷壁厚也随之增大。烧成SiC多孔陶瓷线收缩率随PCS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体积密度随PCS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聚碳硅烷 sic多孔陶瓷
下载PDF
反应烧结多孔碳化硅的高温氧化行为 被引量:9
17
作者 郑传伟 杨振明 张劲松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研究了反应烧结多孔碳化硅(RPSC)陶瓷在1200-1500℃干燥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与碳化硅致密块的高温氧化行为不同,温度越高,RPSC的氧化增重越小;RPSC的整个氧化过程分为氧化初期的快速增重阶段和缓慢氧化的平台阶段,氧化动力学曲... 研究了反应烧结多孔碳化硅(RPSC)陶瓷在1200-1500℃干燥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与碳化硅致密块的高温氧化行为不同,温度越高,RPSC的氧化增重越小;RPSC的整个氧化过程分为氧化初期的快速增重阶段和缓慢氧化的平台阶段,氧化动力学曲线符合渐近线规律。RPSC的高温氧化在外表面和孔隙内同时发生,孔隙内的氧化占主导地位,最大氧化增重与孔隙率成线性关系。当孔内氧化速率高于氧气向孔内的传输速率时,氧化主要发生在孔口附近,氧化硅很快将孔封闭,阻止了孔内继续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热氧化 反应烧结多孔碳化硅 孔隙率 动力学
原文传递
先驱体作粘结剂低温制备SiC多孔陶瓷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彦 马青松 陈朝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531-533,共3页
分别以聚碳硅烷和硅树脂作粘结剂,SiC微粉作骨料,在惰性气氛中1000℃下低温制备出SiC多孔陶瓷,所得样品的气孔率在43%~52%之间,抗断裂强度最高达到了18.59MPa,而且样品的孔径呈单峰分布。分析比较了由这2种不同粘结剂制备的SiC多孔陶... 分别以聚碳硅烷和硅树脂作粘结剂,SiC微粉作骨料,在惰性气氛中1000℃下低温制备出SiC多孔陶瓷,所得样品的气孔率在43%~52%之间,抗断裂强度最高达到了18.59MPa,而且样品的孔径呈单峰分布。分析比较了由这2种不同粘结剂制备的SiC多孔陶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硅烷 硅树脂 sic多孔陶瓷 孔结构 渗透率
下载PDF
煤泥对定向多孔SiC陶瓷定向孔形成机制和性能影响研究
19
作者 张庚 梁利东 +5 位作者 白建光 张阳 王润星 黄传卿 黄瑞 欧毅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2-128,共7页
通过添加煤泥制备了定向多孔SiC陶瓷,探讨了煤泥加入后定向孔形成机制和烧结制度对制品性能影响.结果显示:煤泥内部碳热还原反应生成的SiC颗粒促进管状气孔、柱状组织的形成,未参与碳热还原反应多孔碳有效吸纳了混合气体中硅蒸汽,抑制... 通过添加煤泥制备了定向多孔SiC陶瓷,探讨了煤泥加入后定向孔形成机制和烧结制度对制品性能影响.结果显示:煤泥内部碳热还原反应生成的SiC颗粒促进管状气孔、柱状组织的形成,未参与碳热还原反应多孔碳有效吸纳了混合气体中硅蒸汽,抑制了梯度多孔的形成,TiO2成份与多孔碳高温反应生成TiC增强相,氧化铝熔体与SiC和残余碳反应导致柱状组织表面圆润,也有效消耗了残余多孔碳.烧结温度的提升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都有效促进了物质传输,促进了气孔率、烧失率、气孔尺寸的进一步增加,煤泥的加入为重结晶提供了大量SiC源和碳源,进一步抑制了重结晶SiC颗粒的挥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多孔sic陶瓷 煤泥 TIC 多孔碳
下载PDF
不同助烧结剂及造孔剂对SiC多孔陶瓷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尚俊玲 陈维平 +1 位作者 刘城 李元元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07年第2期29-31,23,共4页
采用真空烧结方法制备了SiC多孔陶瓷,研究了不同助烧结剂Al2O3-Y2O3、Si以及不同造孔剂丙烯酰胺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CMC)对SiC多孔陶瓷形貌和气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i相比较,Al2O3-Y2O3更有利于促进SiC的烧结;以Al2O3-Y2O3为助烧... 采用真空烧结方法制备了SiC多孔陶瓷,研究了不同助烧结剂Al2O3-Y2O3、Si以及不同造孔剂丙烯酰胺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CMC)对SiC多孔陶瓷形貌和气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Si相比较,Al2O3-Y2O3更有利于促进SiC的烧结;以Al2O3-Y2O3为助烧结剂的试样比以Si为助烧结剂的试样具有较高的气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烧结剂 造孔剂 sic多孔陶瓷 气孔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