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MCM-41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建国 蒋庆哲 +2 位作者 郑成国 宋昭峥 柯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7,127,共6页
采用碱性水热合成方法制备Si-MCM-41,借助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系统研究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和碱量对其长程有序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碱用量的增加,产物的长程有序结构逐渐完善,但n(TMAOH)/n(SiO2)=0.68时,必须通... 采用碱性水热合成方法制备Si-MCM-41,借助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系统研究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和碱量对其长程有序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碱用量的增加,产物的长程有序结构逐渐完善,但n(TMAOH)/n(SiO2)=0.68时,必须通过晶化过程中对pH值进行调节才可得到规整性更好的MCM-41。当n(TMAOH)/n(SiO2)=2时,MCM-41的X射线衍射特征峰强度变小,长程结构有序度降低。碱用量高会对比表面积产生负面影响,适宜的碱用量为n(TMAOH)/n(SiO2)=0.3。通过考察六方晶相的生长和完善以及孔壁的厚度、比表面积等因素,确定晶化时间为5 d。温度升高导致六方骨架上的硅物种缩聚速度增大,在150℃的水热合成环境中,MCM-41的长程有序结构遭到破坏,较理想的晶化温度为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CM-41 合成 孔结构 pH值调节 比表面积 孔壁厚度
下载PDF
高通量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春波 刘玮 +10 位作者 徐瑞松 唐石云 赵蔚 朱志扬 何沛 由博妍 冯欣 张冉 侯蒙杰 李琳 王同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7,共8页
以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为膜材料,H_(2)O和CaCl_(2)为混合添加剂,采用L-S相转化法制备PMIA基超滤膜,并分别考察了H_(2)O和CaCl_(2)浓度对超滤膜的孔结构、孔隙率、水渗透通量以及对葡聚糖截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引入适量H_(... 以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为膜材料,H_(2)O和CaCl_(2)为混合添加剂,采用L-S相转化法制备PMIA基超滤膜,并分别考察了H_(2)O和CaCl_(2)浓度对超滤膜的孔结构、孔隙率、水渗透通量以及对葡聚糖截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引入适量H_(2)O作为助溶剂,会提高CaCl_(2)在DMAc溶剂中的溶解度,降低溶剂与非溶剂的交换速率,延迟相分离使得膜形成更发达的海绵状孔和直通型指状孔结构,因而具有较高的孔隙率、纯水渗透率以及葡聚糖截留率;同样,向铸膜液体系中加入适量的CaCl_(2),离子-偶极作用会破坏PMIA分子间的氢键,因增加了铸膜液的热力学稳定性而延迟相分离.当H_(2)O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0%,CaCl_(2)为4%时,所制备PMIA超滤膜的孔隙率高达73.7%,纯水渗透率为16970 L/(m^(2)·h·MPa),同时对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0葡聚糖的截留率为90.5%,BSA截留率为98.9%,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芳香族聚酰胺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 添加剂 孔结构调控
下载PDF
晶化时间、模板剂对Si-MCM-41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庆哲 郑成国 +1 位作者 潘胜 宋昭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86-90,共5页
以有机硅为硅源,采用碱性水热合成制备Si-MCM-41,借助XRD,N2吸附-脱附表征手段系统研究晶化时间、模板剂对其长程有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晶化过程中必须调节体系的pH,样品的六方晶相才会随晶化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地生长和完善.长时间的... 以有机硅为硅源,采用碱性水热合成制备Si-MCM-41,借助XRD,N2吸附-脱附表征手段系统研究晶化时间、模板剂对其长程有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晶化过程中必须调节体系的pH,样品的六方晶相才会随晶化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地生长和完善.长时间的晶化有利于孔壁增厚,对于提高Si-MCM-41的稳定性是有利的,但同时比表面积呈现下降趋势.综合考虑六方有序结构的生长和完善以及孔壁的厚度、比表面积等因素,确定晶化时间为120 h.增加模板剂(template)浓度会促进Si-MCM-41孔结构形成和排列的规整性,当模板剂为c(template)/c(SiO2)=0.7,六方有序度下降,适宜的c(template)/c(SiO2)应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CM-41 孔结构 PH调节 比表面积 孔壁厚度
下载PDF
太平油田强边底水稠油油藏剩余油赋存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伟 张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3-178,共6页
太平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下段为强边底水油藏,边底水活跃,水侵严重,储量动用不充分,采出程度低,剩余油量大,具有开发调整的潜力。根据太平油田馆陶组下段油藏开发方式和剩余油赋存规律,通过水平井变流线井间加密调整,采用大通道堵水调剖和... 太平油田新近系馆陶组下段为强边底水油藏,边底水活跃,水侵严重,储量动用不充分,采出程度低,剩余油量大,具有开发调整的潜力。根据太平油田馆陶组下段油藏开发方式和剩余油赋存规律,通过水平井变流线井间加密调整,采用大通道堵水调剖和冷采降黏开发,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通过矿场水平井开发调整实施,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降低了稠油开发成本,形成的强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发配套技术可供类似油藏开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油田 馆陶组 边底水稠油油藏 微观孔隙结构 剩余油赋存规律 油藏流场调整 冷采降黏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基于网络模型的油藏优势通道形成微观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肖康 穆龙新 姜汉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69,共6页
基于实际疏松砂岩油藏优势通道发育特征,建立了考虑微粒运移及附加压力损耗的动态孔隙网络模型,对控制优势通道形成的微观因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不同孔喉结构及工作制度下优势通道形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网络模型基础上,针对孔... 基于实际疏松砂岩油藏优势通道发育特征,建立了考虑微粒运移及附加压力损耗的动态孔隙网络模型,对控制优势通道形成的微观因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不同孔喉结构及工作制度下优势通道形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网络模型基础上,针对孔喉中微粒脱落、运移、堵塞等行为建立数学模型,并考虑由优势通道引起的附加压力损耗,最终建立可模拟优势通道微观发育的网络模型;通过对比所建网络模型与实际优势通道发育特征,验证了网络模型的正确性,初步明确了孔喉半径动态变化与优势通道规模的关系;具有孔喉半径较大、配位数较多、形状因子较大等初始孔喉特征的储层,更易形成优势通道,驱替压差对其也有较大影响,总之,微粒在孔喉中堵塞与疏通所形成的平衡关系对优势通道发育有重要控制作用。该研究可为此类油藏储层伤害研究及注水开发调整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油藏 注水开发 优势通道 网络模型 孔喉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