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浪作用下海底粉土孔隙水压力响应过程监测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宋玉鹏 孙永福 +2 位作者 杜星 曹成林 李淑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8-214,共7页
波浪引起的海底土体内部孔压累积是导致液化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波浪作用下土体内部孔压响应过程对于明确液化机理、预测液化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在黄河口使用自行研发的孔压监测设备对海底粉土孔隙水压力进行了有效监测。监测结果显示,... 波浪引起的海底土体内部孔压累积是导致液化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波浪作用下土体内部孔压响应过程对于明确液化机理、预测液化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在黄河口使用自行研发的孔压监测设备对海底粉土孔隙水压力进行了有效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海底粉土的孔压变化主要受波浪影响且存在一定的影响范围,超出该范围则波浪对海底粉土的孔压无影响。同时,基于监测过程内的孔压变化对海底粉土进行了液化评判,并对波浪作用效果和液化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波浪对海底粉土内部孔压影响效果主要有3种:(1)有孔压振荡但不发生累积;(2)有孔压振荡且发生累积;(3)无孔压振荡且不发生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压响应 波致孔压 海底粉土 孔压监测
下载PDF
黄河口埕岛海域粉土波致孔压现场监测 被引量:3
2
作者 杜星 孙永福 +2 位作者 宋玉鹏 赵晓龙 周其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6-122,共7页
波浪会对海床产生反复的作用力,由此引起的土体颗粒间孔隙水压力变化是造成土体液化的主要原因。使用自行研发的孔压监测设备,对黄河口埕岛海域易液化区海底孔压进行了长时间、高精度的观测,并对孔隙水压力、波高以及潮位间的关系进行... 波浪会对海床产生反复的作用力,由此引起的土体颗粒间孔隙水压力变化是造成土体液化的主要原因。使用自行研发的孔压监测设备,对黄河口埕岛海域易液化区海底孔压进行了长时间、高精度的观测,并对孔隙水压力、波高以及潮位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监测结果显示,本次监测条件下波浪最大作用深度介于0.5~1.5m之间,超过该作用深度后孔压无明显变化。土体内部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主要由潮位和波高决定,潮位的作用可使孔压缓慢平滑的变化且对超孔压无影响;波高的作用可使孔压快速、剧烈地振荡并导致超孔压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岛海域 波致孔压 孔压监测 粉土液化
下载PDF
异常地层压力检测和预测方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祖峰 张宗林 +1 位作者 丰全会 樊洪海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38,共4页
由于实钻的庄 1井深部井段检测和预测的地层孔隙压力与实钻钻井液当量密度相差较大 ,为提高莫西庄地区深部高压层地层孔隙压力的检测和预测精度 ,利用测井资料检测地层孔隙压力及地震层速度预测地层孔隙压力的新方法对莫西庄庄 1井压力... 由于实钻的庄 1井深部井段检测和预测的地层孔隙压力与实钻钻井液当量密度相差较大 ,为提高莫西庄地区深部高压层地层孔隙压力的检测和预测精度 ,利用测井资料检测地层孔隙压力及地震层速度预测地层孔隙压力的新方法对莫西庄庄 1井压力系统进行了研究 ,通过使用地震层速度预测单点计算法、测井资料检测简易法和综合解释法分别建立了庄 1井地层孔隙压力剖面 ,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初步计算结果表明 ,综合依据地质、地震、钻井、测井、测试等资料进行压力检测和预测的方法是可行的 ,其中测井资料综合法检测地层孔隙压力精度最高 ,为该区块井身结构和钻井液密度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孔隙压力 测井 地震层速度 层速度单点计算法 莫西庄 庄1井
下载PDF
长江河漫滩软土地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效果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程中强 龚泽佳 +4 位作者 章定文 曾亮 孙乔龙 袁小红 张茂林 《地基处理》 2023年第3期215-220,268,共7页
结合长江河漫滩软土工程特性,通过分析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加固过程,从现场监测数据、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3个角度,对南京北站迁建工程某施工区域进行了全面的加固效果分析。具体到监测数据方面,地表沉降及孔压数据均表明... 结合长江河漫滩软土工程特性,通过分析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加固过程,从现场监测数据、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3个角度,对南京北站迁建工程某施工区域进行了全面的加固效果分析。具体到监测数据方面,地表沉降及孔压数据均表明单真空预压至固结趋稳后再进行堆载可进一步提升土体加固效果;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加固效果随深度递减,与孔压随深度变化规律分析结论一致;室内土工试验数据说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在加固后有明显改善。综上所述,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对长江河漫滩软土地基加固效果良好,加固效率高,6个月工后固结度可达94.47%,土体强度显著提高。为验证结论的准确性,分别对孔压数据与十字板剪切试验数据、十字板剪切试验数据与室内土工试验数据进行了相互验证,验证结果显示数据较为可靠,加固效果评价的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漫滩软土 薄粉砂层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 最终沉降量 孔压监测曲线 十字板剪切试验 土工试验
下载PDF
岩石强度法压力监测在高温高压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嗣贵 杨进 刘书杰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 ,岩石的抗钻强度主要受井下地层岩石性质的影响 ,地层孔隙压力是影响岩石抗钻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根据室内模拟试验和大量现场实钻数据分析 ,建立了岩石抗钻强度与地层孔隙压力的关系。在钻井施工过程中 ,可根据井下...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 ,岩石的抗钻强度主要受井下地层岩石性质的影响 ,地层孔隙压力是影响岩石抗钻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根据室内模拟试验和大量现场实钻数据分析 ,建立了岩石抗钻强度与地层孔隙压力的关系。在钻井施工过程中 ,可根据井下地层岩石抗钻强度的变化来监测地层压力的变化 ,该方法在中国南海西部油田进行了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强度法 压力监测 高温高压井 应用 地层 孔隙压力 石油钻井
下载PDF
铁路边坡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建设方案研究
6
作者 邹芳 袁振江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52-58,共7页
铁路工务部门每年汛期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区段的线路巡防,但存在人员投入大、效率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探测技术,覆盖地质灾害监测点、工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铁路局工务调度中心的铁路边坡地质... 铁路工务部门每年汛期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区段的线路巡防,但存在人员投入大、效率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探测技术,覆盖地质灾害监测点、工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铁路局工务调度中心的铁路边坡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建设方案,满足汛期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监测 滑坡监测 深部位移监测 地表位移监测 孔隙水压监测
下载PDF
海底沉积物中气囊产生过程超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分析
7
作者 雷诗芸 刘慧芳 +2 位作者 郭秀军 孙浩 邢程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1,共11页
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海底沉积物中向上运移的深源气体在浅层粗-细沉积物界面处形成气囊,气囊中的气体逸出将带来一定危害。对气囊进行实时监测,能有效判定其发展规律并预测后续相关灾害发生。本研究利用多点孔隙水压力监测技术,通过数... 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海底沉积物中向上运移的深源气体在浅层粗-细沉积物界面处形成气囊,气囊中的气体逸出将带来一定危害。对气囊进行实时监测,能有效判定其发展规律并预测后续相关灾害发生。本研究利用多点孔隙水压力监测技术,通过数学模拟实验和物理模拟实验两种方式模拟饱和细粒沉积物中气囊的发生和消散过程,重点讨论裂缝产生、气囊形成、气体释放的典型超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和变化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数学模拟和物理模拟实验的结果,将气囊的形成-生长-消散过程分为横向裂缝产生、气囊纵向膨胀、斜/竖向裂缝产生三个阶段,对应的超孔隙水压力时间序列呈“凹”字形。气囊形成始于粗-细沉积物界面处横向裂缝产生,此时超孔隙水压力值迅速衰减;之后气囊纵向腔膨胀发育,超孔隙水压力保持相对稳定;气囊演化末期出现斜/竖向裂缝,超孔隙水压力再次累积与消散。气体释放阶段的超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呈锯齿状波动,可根据压力锯齿状波动的差异性区分气体是间歇性释放还是连续性释放。土层经历气体释放过程后,再次注气时超孔隙水压力能够累积的极值降低,这意味着较小的压力就能产生裂缝再次打开气体通道,破坏沉积物使气体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水压力监测 超孔隙水压力 气囊 裂缝 气体运移
原文传递
关于固结系数的一点讨论
8
作者 周健 问延煦 李洋溢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15,共4页
目前的堆载预压工程设计中,通常假定软土的固结系数在加载过程中为常数。本文从实际工程出发,利用现场实测的孔压资料,以砂井固结理论和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为基础,反演得出Ch、Cv随有效应力变化关系图,发现Ch、Cv在超过初始有效应力的... 目前的堆载预压工程设计中,通常假定软土的固结系数在加载过程中为常数。本文从实际工程出发,利用现场实测的孔压资料,以砂井固结理论和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为基础,反演得出Ch、Cv随有效应力变化关系图,发现Ch、Cv在超过初始有效应力的某一压力值附近有较大的变化,由此认为软土的固结系数在加载过程中不宜视为常数,并且进一步探讨了固结系数陡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系数 有效应力 现场孔压观测 反演
下载PDF
软土地基中PHC管桩施工对桩周土体影响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纪梅 贾步霄 刘尚亮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3,6,共4页
以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为背景,结合桩基施工过程中的超孔隙水压力和土体侧向位移实测数据来分析PHC管桩施工对桩周土体的影响。桩体施工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和土体侧向位移大小与土体距桩体的距离和土体深度有关,通过实测数据的分... 以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为背景,结合桩基施工过程中的超孔隙水压力和土体侧向位移实测数据来分析PHC管桩施工对桩周土体的影响。桩体施工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和土体侧向位移大小与土体距桩体的距离和土体深度有关,通过实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土体距桩体的距离和土体深度与前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 PHC管桩 超孔隙水压力 位移控制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