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棚深层系储层特征及裂缝分布规律 被引量:8
1
作者 赵跃华 李显路 张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11,共3页
通过压汞、铸体、电镜、X 衍射、裂缝单井测井解释和平面预测, 并结合其它地质和流体测试资料, 综合研究认为, 安棚深层系储层矿物成熟度低, 稳定性差, 次生加大明显, 储层以特低渗中孔细喉分布为主, 属于较差的储集类型, 同... 通过压汞、铸体、电镜、X 衍射、裂缝单井测井解释和平面预测, 并结合其它地质和流体测试资料, 综合研究认为, 安棚深层系储层矿物成熟度低, 稳定性差, 次生加大明显, 储层以特低渗中孔细喉分布为主, 属于较差的储集类型, 同时储层裂缝发育尤以中小水平裂缝分布广泛, 裂缝的发育程度与构造位置和所受到的地应力有关, 大裂缝对储层损害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储层 孔隙结构 裂缝分布 测井资料 矿物
下载PDF
川中地区大安寨段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广照 许思勇 +1 位作者 冉晓军 成战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8-728,共11页
通过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页岩表面纳米级孔隙微观形态,并通过低温氮气吸附法测定页岩的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利用高压压汞实验进一步研究页岩储层孔隙结构,以探究研究区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特征。同时,对压汞法和液氮吸附法进行归一化... 通过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页岩表面纳米级孔隙微观形态,并通过低温氮气吸附法测定页岩的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利用高压压汞实验进一步研究页岩储层孔隙结构,以探究研究区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特征。同时,对压汞法和液氮吸附法进行归一化,使用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对页岩有机质孔隙进行三维重构,从而对页岩孔径微孔到大孔进行准确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页岩储层孔隙处于纳米级,孔隙类型可分为有机孔、晶间孔、黏土矿物粒间孔、粒内孔、微裂缝5种类型。页岩孔径分布复杂,含有大量的中孔(2~50 nm)和微孔(<2 nm),同时也含有少量的大孔(> 50 nm);微孔和中孔提供了大部分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有机孔连通性较好,形成一个孔隙网络。有机碳含量(TOC)、黏土矿物含量、热演化程度(RO)和地层压力等4类参数是影响研究区大安寨段页岩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高压压汞 氮气吸附 微裂缝 有机质纳米孔
下载PDF
考虑裂隙发育的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新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程远方 时贤 +2 位作者 李蕾 吴玲妍 梅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3-87,97,共6页
利用深、浅侧向电阻率差值定量计算裂缝孔隙度,以有效应力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碳酸盐岩声波试验,研究多因素协同作用机制下的地层波速的总体响应特征,分析孔隙度一定条件下声波波速与有效应力之间的关系,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一套适合碳... 利用深、浅侧向电阻率差值定量计算裂缝孔隙度,以有效应力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碳酸盐岩声波试验,研究多因素协同作用机制下的地层波速的总体响应特征,分析孔隙度一定条件下声波波速与有效应力之间的关系,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一套适合碳酸盐岩地层的压力预测新模型。结果表明:利用深、浅电阻率差值可以判断地层裂缝的产状,并定量计算裂缝孔隙度和裂缝张开度;在孔隙度一定的条件下,纵、横波速随有效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在有效应力一定的条件下,纵、横波速随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建立的模型比传统方法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孔隙压力 声波时差 裂缝 有效应力
下载PDF
Discovery of nano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in shale and it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A case study of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shale,Songliao Basin,NE China
4
作者 SUN Longde WANG Fenglan +5 位作者 BAI Xuefeng FENG Zihui SHAO Hongmei ZENG Huasen GAO Bo WANG Yongchao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4期813-825,共13页
A new pore type,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 was first discovered based on argon ion polishing-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 A new pore type,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 was first discovered based on argon ion polishing-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by focused ion-scanning electron in combination with analysis of TOC,R_(o)values,X-ray diffraction etc.in the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shale in the Songliao Basin,NE China.Such por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study show that:(1)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are developed in the shale matrix and in the form of spongy and reticular aggregates.Different from circular or oval organic pores discovered in other shales,a sing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 is square,rectangular,rhombic or slaty,with the pore diameter generally less than 200 nm.(2)With thermal maturity increasing,the elements(C,Si,Al,O,Mg,Fe,etc.)in organo-clay complex change accordingly,showing that organic matter shrinkage due to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clay mineral transformation both affect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 formation.(3)At high thermal maturity,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 shale is dominated by 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with the percentage reaching more than 70%of total pore space.The spatial connectivity of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organic pores.It is suggested that organo-complex pore-fractures are the main pore space of laminar shale at high thermal maturity and are the main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space in the core area of continental shale oil.The discovery of 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changes the conventional view that inorganic pores are the main reservoir space and ha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shale oil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la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gliao Basin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laminar shale oil nanoscale organo-clay complex pore-fractures organo-clay complex diagenesis
下载PDF
含孔洞-双裂隙红砂岩宏细观损伤特征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冬梅 朱盈盈 +2 位作者 乔书昱 邢大千 王新照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42,共11页
为研究含孔洞-裂隙缺陷岩石损伤的宏细观特征,利用颗粒流程序PFC 2D,对不同裂隙倾角、裂隙开度的红砂岩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数值试验,分析了不同类型缺陷试样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声发射特征、裂纹扩展特征随裂隙倾角及裂隙开度的变化... 为研究含孔洞-裂隙缺陷岩石损伤的宏细观特征,利用颗粒流程序PFC 2D,对不同裂隙倾角、裂隙开度的红砂岩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数值试验,分析了不同类型缺陷试样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声发射特征、裂纹扩展特征随裂隙倾角及裂隙开度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砂岩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与裂隙倾角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而裂隙开度的增加对试样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影响较小;随着裂隙倾角的增大,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呈现前期缓慢减少、后期迅速增大的变化趋势;随着裂隙开度的增大,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变化趋势;随着裂隙倾角的增加剪切裂纹数量逐渐增加至与拉伸裂纹相近,破裂模式也由拉伸破坏变为拉剪混合破坏;不同开度砂岩破裂模式均为拉伸破坏;当裂隙倾角水平或垂直时,仅有一条裂隙参与主裂纹的形成;当裂隙倾角非水平或非垂直时,两裂隙之间产生崩落区,且均参与主裂纹的形成;随着裂隙开度的增大砂岩试样的破碎程度逐渐增大,除裂隙开度为1 mm时因开度太小导致裂隙闭合未形成崩落区外,其余试样均产生崩落区,且崩落区范围逐渐增大,4种开度砂岩裂隙均参与主裂纹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模拟 红砂岩 孔洞裂隙 裂纹扩展 损伤特征
下载PDF
渝东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孔隙体系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焦伟伟 岳锋 +2 位作者 程礼军 马勇 刘光明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87-1595,共9页
页岩孔隙类型与结构对其含气性具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通过扫描电镜二次电子成像、氩离子抛光技术和高分辨率扫描电镜,对渝东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中的孔隙体系进行分类描述,并初步探讨了孔隙特征与含气性的关系。渝东南地区下寒... 页岩孔隙类型与结构对其含气性具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通过扫描电镜二次电子成像、氩离子抛光技术和高分辨率扫描电镜,对渝东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中的孔隙体系进行分类描述,并初步探讨了孔隙特征与含气性的关系。渝东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主要发育了4个大类9个亚类的基质孔隙和3个大类4个亚类的天然裂缝。其中粒内孔、溶蚀孔、高角度剪切裂缝和低角度滑脱缝4类优势孔隙类型共同构成了牛蹄塘组的孔隙体系,具有孔隙类型多样、孔径规模小、连通性差、渗透率低等特点。孔隙体积主要由纳米级的微孔和中孔提供。有机质孔隙相对不发育、孔隙连通性差及滑脱裂缝呈区域性发育等是牛蹄塘组含气性不理想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体系 基质孔隙 天然裂缝 溶蚀孔 有机质孔 滑脱缝
原文传递
川中地区侏罗系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综合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广照 刘红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241-249,共9页
综合根据野外地质剖面、薄片鉴定、X-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储层物性、孔隙结构、脆性指数、有机碳含量(TOC)、生烃潜力(S1+S2)和岩石力学分析,确定了川中地区大安寨段有利储层为介壳灰岩和泥页岩为薄互层状岩石组合,大一三亚段为相对... 综合根据野外地质剖面、薄片鉴定、X-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储层物性、孔隙结构、脆性指数、有机碳含量(TOC)、生烃潜力(S1+S2)和岩石力学分析,确定了川中地区大安寨段有利储层为介壳灰岩和泥页岩为薄互层状岩石组合,大一三亚段为相对优质的储集体。其脆性矿物含量明显高于大一和大三亚段,有利于产生天然裂缝和储层后期的压裂改造。有机碳含量(TOC)平均值为1.2%,生烃潜力(S1+S2)为1.1 mg/g,具有较高的生油气潜力。通过岩石薄片和铸体薄片分析发现大安寨段致密油储层为孔隙-裂缝型储层。运用高压压汞资料、储层物性资料等多种技术分析大安寨段储层物性特征,结果表明大安寨段储层有低孔、低渗的特征。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明确了储层微米-纳米级孔隙发育和分布规律。黏土矿物颗粒之间的粒间孔在大一三亚段上部最为发育,与有机质发育相关的有机质孔和晶间孔在大一三亚段上部连通性比较好。综合分析判断大一三亚段上部为川中地区大安寨段储层勘探开发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孔隙结构 有机碳含量 矿物组分 裂缝
下载PDF
Thermal effects on clay rocks for deep disposal of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被引量:1
8
作者 Chun-Liang Zhang Nathalie Conil Gilles Armand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7年第3期81-96,共16页
Thermal effects on the Callovo-Oxfordian and Opalinus clay rocks for hosting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were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with laboratory and in situ experiments under repository relevant conditions:... Thermal effects on the Callovo-Oxfordian and Opalinus clay rocks for hosting high-level radioactive waste were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with laboratory and in situ experiments under repository relevant conditions:(1) stresses covering the range from the initial lithostatic state to redistributed levels after excavation,(2) hydraulic drained and undrained boundaries, and(3) heating from ambient temperature up to 90℃-120℃ and a subsequent cooling phase.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normal-sized and large hollow cylindrical samples in various respects of thermal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thermally-induced pore water pressure, temperature influences on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thermal impacts on swelling, fracture sealing and permeability. The laboratory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sampl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in situ observations during heating experiments in the underground research laboratories at Bure and Mont-Terri. Even though the claystones showed significant responses to thermal loading, no negative effects on their favorable barrier properties were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y rock Thermal effects pore pressure DEFORMATION Strength PERMEABILITY Sealing of fractures REPOSITORY
下载PDF
气井重复压裂前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林 卢聪 朱鹏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7年第2期69-74,共6页
重复压裂是针对初次压裂作用失效,或具备提高油气产量潜力的井进行再次压裂改造的工艺措施。研究重复压裂造缝机理及裂缝转向机理可以提高重复压裂的成功率和大幅度提高油气井产量。四川盆地川西地区作为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目前有相... 重复压裂是针对初次压裂作用失效,或具备提高油气产量潜力的井进行再次压裂改造的工艺措施。研究重复压裂造缝机理及裂缝转向机理可以提高重复压裂的成功率和大幅度提高油气井产量。四川盆地川西地区作为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目前有相当多的压裂井失去了增产功能,需要重复压裂提高气井产能。为此,基于应力场分布理论,以川西地区某井为例,结合气井地质特征,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对井筒周围应力场、初次人工裂缝产生的诱导应力场以及生产过程中孔隙压力改变产生的诱导应力场进行仿真。结果表明:(1)诱导应力集中位于裂缝尖端,离裂缝越远诱导应力越低;(2)不考虑流固耦合情况下,孔隙压力增大,应力转向距离减小;(3)井眼周围应力场转向范围随着原地应力差的增大而减小;(4)生产压差越大越容易产生地应力转向;(5)缝宽越大、裂缝越长越容易发生地应力转向。本模型可快速模拟井筒及裂缝周围应力场转向范围,确定重复压裂是否产生新裂缝和重复压裂的最佳时机,对优化压裂施工设计、提高重复压裂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重复压裂 应力场 有限元分析法 孔隙压力 人工裂缝 应力场转向 模型计算
下载PDF
致密储层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分析 被引量:75
10
作者 朱筱敏 潘荣 +2 位作者 朱世发 魏巍 叶蕾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全球常规油气及非常规油气资源极为丰富,其中致密油气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主要类型,是当前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点,也是未来接替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领域。致密储层具有油气资源量大、分布面积广、成岩作用强、单井产量较低、储层非均质性... 全球常规油气及非常规油气资源极为丰富,其中致密油气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主要类型,是当前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点,也是未来接替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领域。致密储层具有油气资源量大、分布面积广、成岩作用强、单井产量较低、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在富含油气资源的致密储层中,具有良好物性的"甜点"是提高产量的有利勘探目标,其"甜点"主要包括两类,一类为异常高孔带,另一类为裂缝发育带。目前,致密储层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致密储层划分、地质特征、形成机理和有利储层预测等。近年来,"甜点"的形成机理和预测成为当前致密储层勘探开发的重要科学问题。因此,致密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表征、致密储层裂缝发育识别表征是目前致密储层研究的热点领域及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甜点 形成机理 微观孔喉结构表征 裂缝发育识别表征
下载PDF
土体气压劈裂的室内模型试验 被引量:21
11
作者 章定文 刘松玉 +1 位作者 顾沉颖 韩文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5-1929,共5页
气压劈裂是向岩土体中注入高压气体形成裂隙,增加流体的流动通道,从而提高低渗透性土体的渗透系数。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探讨了土体在高压气体作用下的响应及劈裂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向土体中喷入高压气体会在土体中生成超静孔压,超静孔压... 气压劈裂是向岩土体中注入高压气体形成裂隙,增加流体的流动通道,从而提高低渗透性土体的渗透系数。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探讨了土体在高压气体作用下的响应及劈裂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向土体中喷入高压气体会在土体中生成超静孔压,超静孔压大小与喷气压力相关;超静孔压较大时,土体发生气压劈裂,生成的裂隙又为超静孔压的快速消散提供了通道,大部分超静孔压在裂隙闭合前消散;随着超静孔压的消散,裂隙随之减小,但不会完全闭合,留存残余微裂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劈裂 超静孔压 裂隙 渗透
下载PDF
新疆库拜煤田煤储层孔-裂隙系统及有利储层优选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洲 王生维 +1 位作者 粟冬梅 刘建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9-154,共6页
利用低温氮吸附试验、压汞孔隙试验和光学显微镜等手段,研究库拜煤田中部矿区煤储层微观孔隙、微裂隙系统发育特征。利用地表构造裂隙填图技术和矿井下煤储层精细对比解剖技术研究煤储层内生裂隙、外生裂隙等宏观裂隙系统的发育特征,将... 利用低温氮吸附试验、压汞孔隙试验和光学显微镜等手段,研究库拜煤田中部矿区煤储层微观孔隙、微裂隙系统发育特征。利用地表构造裂隙填图技术和矿井下煤储层精细对比解剖技术研究煤储层内生裂隙、外生裂隙等宏观裂隙系统的发育特征,将孔隙、微裂隙和宏观裂隙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进行研究。经过综合研究,从孔-裂隙的角度优选出A5、A7煤层为有利储层,为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储层 孔-裂隙系统 有利储层优选 新疆库拜煤田
下载PDF
利用热化学流体反应生热增压解除致密砂岩凝析气反凝析伤害的新方法
13
作者 宋江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5,共8页
鉴于CO_(2)吞吐仅能短期改善反凝析伤害,且存在CO_(2)气源短缺及注入成本昂贵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热化学流体反应生热增压解除反凝析伤害的新方法。通过开展岩心驱替和吞吐实验,对比评价了2种注入方式下热化学流体改善反凝析伤害的效... 鉴于CO_(2)吞吐仅能短期改善反凝析伤害,且存在CO_(2)气源短缺及注入成本昂贵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热化学流体反应生热增压解除反凝析伤害的新方法。通过开展岩心驱替和吞吐实验,对比评价了2种注入方式下热化学流体改善反凝析伤害的效果,研究了热化学流体对岩心微观孔隙结构和油气两相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吞吐注入的最大压差可达25 MPa,最高温度达到329℃,累计4次吞吐凝析油采出程度为63.2%,大于驱替方式的凝析油采出程度49.5%,吞吐效果更好,且最佳吞吐次数为2次;热化学流体注入后能够增大孔隙直径、诱发形成微裂缝、降低毛细管压力和提高油气两相相对渗透率,其中吞吐式注入热化学流体后平均孔径由0.86μm增大至2.54μm,最大孔径由80.11μm增加至690.63μm,但总孔隙度变化较小,平均毛细管压力降幅达到51.2%,最大气相和最大油相相对渗透率分别提高了2.3倍和1.8倍,残余油饱和度下降了29%。研究成果为长期高效解除反凝析伤害提供了方法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 反凝析 热化学流体(TCM) 致密砂岩 孔隙结构 相对渗透率 微裂缝
下载PDF
页岩中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为例
14
作者 孙龙德 王凤兰 +5 位作者 白雪峰 冯子辉 邵红梅 曾花森 高波 王永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719,758,共13页
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TOC、R_o和X射线扫描等分析为基础,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结合能谱、聚焦离子束三维重构等技术,首次发现一种新的孔隙类型——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孔隙特征及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 以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TOC、R_o和X射线扫描等分析为基础,利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结合能谱、聚焦离子束三维重构等技术,首次发现一种新的孔隙类型——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孔隙特征及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有机黏土复合孔缝多呈海绵状、缝网状集合体存在于页岩基质中,单个孔隙呈方形、长方形、菱形、板状,直径一般小于200 nm,不同于国内外页岩中已发现的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有机质孔;(2)随页岩成熟度增加,有机黏土复合物的C、Si、Al、O、Mg、Fe等元素发生规律性变化,反映有机质生烃体积收缩、黏土矿物转化共同影响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的形成;(3)青山口组页岩高成熟阶段,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是主要储集空间,最高占总孔隙的70%以上,三维空间内孔隙连通性明显优于有机质孔,反映高演化阶段这类孔隙是泥纹型页岩的主力孔缝类型,也是陆相页岩油核心区主要油气储集空间。纳米级有机黏土复合孔缝的发现,改变了陆相页岩无机质孔隙是油气主要储集空间的传统认识,对于泥纹型页岩油的形成机理、富集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白垩系青山口组 泥纹型页岩油 纳米级 有机黏土复合孔缝 有机黏土复合物 成岩演化
下载PDF
利用五维数据直接提取裂缝型储层参数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洪学 印兴耀 +1 位作者 李坤 许孝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9-380,共12页
现有裂缝型储层流体识别方法在构建流体敏感参数过程中没有考虑岩石骨架、裂缝、孔隙及油气水耦合影响,对五维数据中丰富的方位信息蕴含的流体信息挖掘不够,并且针对裂缝型储层油气识别以间接计算参数为主。宽方位地震五维数据反演本身... 现有裂缝型储层流体识别方法在构建流体敏感参数过程中没有考虑岩石骨架、裂缝、孔隙及油气水耦合影响,对五维数据中丰富的方位信息蕴含的流体信息挖掘不够,并且针对裂缝型储层油气识别以间接计算参数为主。宽方位地震五维数据反演本身存在“病态解”及“不确定性”等问题,多裂缝参数同时反演更易导致储层参数反演精度下降。因此,基于间接代数组合的流体因子在计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累积计算误差,影响油气识别效果。为此,结合各向异性Gassmann孔隙弹性理论和线性滑动理论,以“固液缝”解耦流体因子为基础,推导了由“固液缝”解耦流体因子直接表征的新的纵波反射系数方程,分析、讨论了新纵波反射系数方程的适用条件及敏感性;在此基础上,构建贝叶斯框架的地震反演目标函数,并基于时频资料研究五维数据流体识别方法,可直接获得裂缝型储层“固液缝”解耦流体因子,消除了累计误差的影响,提高了预测精度。模型试算及实际资料处理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合理、可靠地预测裂缝型储层油气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型储层 Gassmann孔隙弹性理论 “固液缝”解耦流体因子 五维数据反演 纵波反射系数方程
下载PDF
Reservoir micro structure of Da'anzhai Member of Jurassic and its petroleum significance in Central Sichuan Basin, SW China
16
作者 PANG Zhenglian TAO Shizhen +6 位作者 ZHANG Qin YANG Jiajing ZHANG Tianshu YANG Xiaoping FAN Jianwei HUANG Dong WEI Tengqi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1期68-78,共11页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study of microscopic reservoir features using core analysis,cast and fluorescence thin sections inspec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an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study of microscopic reservoir features using core analysis,cast and fluorescence thin sections inspec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an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and quantitative examination of pore size and geometry using mercury injection,nano-CT and nitrogen adsorption,reservoir rock of Da’anzhai Member were divided into 9 types,while storage spaces were divided into 4 types and 14 sub-types.The study shows that sparry coquina is the most promising reservoir type.Pores that smaller than 1μm in diameter contribute 91.27%of storage space volume.Most of them exhibit slot-like geometry with good connectivity.By building up storage space models,it was revealed that micron scale storage spaces mainly composed of fractures and nanometer scale pores and fractures form multi-scale dual porosity system.Low resource abundance,small single well controlled reserve,and low production are related to the nano-scale pore space in Da’anzhai Memer,whereas the dual-porosity system composed of pores and fractures makes for long-term oil yield.Due to the existence of abundant slot-like pore space and fractures,economic tight oil production was achieved without st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SICHUAN Basin Da’anzhai MEMBER coquina storage spac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multi-scale fractures ISOTHERMAL adsorption micro-nano pore
下载PDF
基于孔与裂隙网络模型的平行微裂隙对驱油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海娇 张旭辉 鲁晓兵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0-898,共9页
认识双重多孔介质中油水两相微观渗流机制是回答形成什么类型的裂隙网络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关键.微裂隙的分布可以提高多孔介质的绝对渗透率,但对于基质孔隙中的流体介质,微裂隙的存在会引起多孔介质中局部流体压力和流场的变化,导致局... 认识双重多孔介质中油水两相微观渗流机制是回答形成什么类型的裂隙网络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关键.微裂隙的分布可以提高多孔介质的绝对渗透率,但对于基质孔隙中的流体介质,微裂隙的存在会引起多孔介质中局部流体压力和流场的变化,导致局部流动以微裂隙流动为主,甚至出现窜流现象,降低驱油效率.本文基于孔与裂隙双重网络模型,在网络进口设定两条平行等长且具有一定间隔的微裂隙,分析微裂隙的相对间隔(微裂隙之间距离/喉道长度)和微裂隙相对长度(微裂隙长度/喉道长度)对于微观渗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微裂隙相对长度的增加,出现驱油效率逐渐降低,相对渗透率曲线中的油水共渗区水饱和度和等渗点增加,油水两相的共渗范围减小等现象;随着微裂隙之间相对间隔增大,周围越来越多的基质孔穴间的压力差减小,在毛管压力的限制下,驱替相绕过这些区域,而导致水窜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与裂隙双重网络模型 微观渗流 多孔介质 微裂隙间隔 驱油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