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夏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顾德兴 李云香 徐炳声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4年第4期44-48,共5页
对“泰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和珠芽栽培观察结果表明:(1)不同繁殖体的叶形和珠芽所发生的变化与实验用的播种材料有关,珠芽发生频率与叶形变化呈正相关;(2)半夏倒苗既... 对“泰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和珠芽栽培观察结果表明:(1)不同繁殖体的叶形和珠芽所发生的变化与实验用的播种材料有关,珠芽发生频率与叶形变化呈正相关;(2)半夏倒苗既是对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也是一种有效的无性繁殖方式;(3)半夏有性繁殖是属于同株异花传粉类型,但与无性繁殖相比,有性繁殖在种质繁衍上仅起着次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栽培 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 生物学
下载PDF
贵州省农区鼠害监测结果与灾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58
2
作者 杨再学 金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6年第3期197-202,共6页
通过分析1984—2005年贵州省23个县(市、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种类有16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6.35%;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4.88%;... 通过分析1984—2005年贵州省23个县(市、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种类有16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6.35%;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4.88%;褐家鼠、黄胸鼠为常见鼠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1.68%、13.42%,在部分地区也为农田害鼠优势种;高山姬鼠为黔西北部分地区优势种。贵州省农区灭鼠的重点是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5种害鼠。应将其列为贵州省主要的监测对象。同时分析了5种害鼠的种群繁殖特征和种群数量灾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 鼠种组成 灾变规律 种群繁殖 贵州
下载PDF
密度因素在布氏田鼠种群调节中的作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周庆强 钟文勤 王广和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9-56,共8页
对布氏田鼠栖息密度不同的种群同时进行取样,研究密度因素对布氏田鼠种群发展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高密度区布氏田鼠种群繁殖强度受到抑制,雌鼠怀孕率、雄鼠睾丸下降率、贮精囊肥大率和睾丸长度都小于低密度种群。高密度种群繁殖季... 对布氏田鼠栖息密度不同的种群同时进行取样,研究密度因素对布氏田鼠种群发展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高密度区布氏田鼠种群繁殖强度受到抑制,雌鼠怀孕率、雄鼠睾丸下降率、贮精囊肥大率和睾丸长度都小于低密度种群。高密度种群繁殖季节结束时间早于低密度种群,幼鼠肥满度较小,性成熟速度较慢,种群年龄结构中,幼年鼠所占比例小于低密度种群。这些都是导致高密度种群增长速度减慢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种群密度 种群调节 繁殖
下载PDF
社鼠种群生态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洁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98-204,共7页
1983—1987年在北京西山研究了社鼠的种群生态学,共捕获标本870只,用胴体重方法划分5个年龄组。种群年龄组成,随季节而有变化。年龄锥体有季节和年度差异。雌雄性比亦有年度变化。在多数年份中,幼体和亚成体的雌性比例高于雄性。社鼠一... 1983—1987年在北京西山研究了社鼠的种群生态学,共捕获标本870只,用胴体重方法划分5个年龄组。种群年龄组成,随季节而有变化。年龄锥体有季节和年度差异。雌雄性比亦有年度变化。在多数年份中,幼体和亚成体的雌性比例高于雄性。社鼠一般在3—4月开始繁殖,9月基本结束,10月见到个别孕鼠。雄性个体性成熟时的睾丸重量在0.8克以上,雌性产仔数平均为5.20。多数雌体一年繁殖2次,个别可繁殖3次。生态寿命约一年半或更长一些。有些雌体参加两年的繁殖活动。社鼠的种群数量,有明显的季节和年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鼠 种群生态 繁殖
下载PDF
安徽省宣州扬子鳄饲养种群繁殖现状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孝兵 王义权 +3 位作者 周开亚 聂继山 王朝林 谢万树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85-588,共4页
对1993 ~1998 年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内的亲代与子代鳄的繁殖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扬子鳄亲代卵的平均受精率为(75.66±2.29) % ,子一代为(69 .24 ±5 .12) % ,经t 检验,... 对1993 ~1998 年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内的亲代与子代鳄的繁殖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扬子鳄亲代卵的平均受精率为(75.66±2.29) % ,子一代为(69 .24 ±5 .12) % ,经t 检验,两者差异显著;亲代产卵孵化幼鳄的平均畸形率为(0.30 ±0.20) % ,而子一代产卵幼鳄平均畸形率为(1 .85±0.95) % ,经t 检验,两者差异显著.但受精卵幼鳄孵化率在两代间差异不显著.通过饲养种群的家系和有效群体大小分析,作者认为造成子代鳄的繁殖率下降和畸形率上升的原因与近亲繁殖有关.对扬子鳄的遗传保护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饲养种群 繁殖率 现状 遗传保护
下载PDF
刺五加种群更新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韩忠明 韩梅 +1 位作者 吴劲松 杨利民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2,共4页
对不同生境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更新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栎林下的刺五加种群结构处于稳定状态,而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杂木林刺五加的种群结构处于衰退状态。不同样地刺五加的有性生殖和营养繁殖具有一定的差异,在郁闭度为... 对不同生境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更新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栎林下的刺五加种群结构处于稳定状态,而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杂木林刺五加的种群结构处于衰退状态。不同样地刺五加的有性生殖和营养繁殖具有一定的差异,在郁闭度为40%的蒙古栎林,其有性生殖的坐果率为51.99%、饱满种子成熟率为31.20%,远远大于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杂木林。刺五加营养繁殖的效率与环境的郁闭度、群落间隙大小有关,在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杂木林,刺五加每一无性系的株数较少、株间距较大,而在蒙古栎林下,每一无性系的株数较多、株间距较小,这说明光照充足有利于刺五加的营养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种群 有性生殖 营养繁殖
下载PDF
不同饵料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生长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田景波 孙广德 +1 位作者 张庆文 宋德敬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7-41,共5页
用3种饵料、4个组合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研究饵料对轮虫种群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光合细菌和鲜酵母混合为饵组,轮虫的最高培养密度达到了1820mL-1,高于其它3组;轮虫的日平均增殖率为0.4351,比光合细菌组... 用3种饵料、4个组合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研究饵料对轮虫种群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光合细菌和鲜酵母混合为饵组,轮虫的最高培养密度达到了1820mL-1,高于其它3组;轮虫的日平均增殖率为0.4351,比光合细菌组和鲜酵母组分别增加了6.4%和25.0%。对轮虫生长、繁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臂尾轮虫 混合饵料 种群生长 繁殖
下载PDF
黑线姬鼠种群繁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再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1期15-19,共5页
本文报道了1987~1995年贵州余庆县黑线姬鼠的种群繁殖特征。共解剖标本3964只(雌性1966只,雌性1998只)。主要繁殖期在3~11月,研究期间的月平均怀孕率46.83%;平均胎仔数为5.48±0.06只... 本文报道了1987~1995年贵州余庆县黑线姬鼠的种群繁殖特征。共解剖标本3964只(雌性1966只,雌性1998只)。主要繁殖期在3~11月,研究期间的月平均怀孕率46.83%;平均胎仔数为5.48±0.06只;繁殖指数为1.28±0.07;每年4~5月和8~9月为两次妊娠高峰。雄鼠睾丸下降率和雌鼠怀孕率有同步变动趋势。不同年龄组之间繁殖力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种群 繁殖 害鼠
下载PDF
不同行业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郑瑛 赵庆国 +1 位作者 田丰莲 李兵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2393-2395,共3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市不同行业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与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访谈、个人深入访谈和知情人访谈相结合方法收集相关资料。结果:共收回1 333份有效问卷,工人51.0%(678/1 333)、服务业23.0%(305/1 333)、零... 目的:了解广东省惠州市不同行业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与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访谈、个人深入访谈和知情人访谈相结合方法收集相关资料。结果:共收回1 333份有效问卷,工人51.0%(678/1 333)、服务业23.0%(305/1 333)、零售业17.0%(222/1 333)、餐饮业10.0%(128/1 333);婚前性行为11%;69.1%的人未能在现单位接受过生殖健康教育;性传播性疾病发生率3%;近1个月内无避孕套保护的性生活者占92%(1 221/1 333);出现生殖健康问题时去医院治疗者占17.9%(238/1 333)。结论:不同行业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状况与其社会角色、生活习惯、避孕方法、工作性质等因素有关,性知识、避孕知识和性病防治知识非常有限,应加强不同行业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 流动人口 未婚青年 生殖健康
下载PDF
流动妇女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权益保障情况调查 被引量:15
10
作者 姜秀花 《南方人口》 CSSCI 2004年第4期1-9,共9页
当前女性流动人口研究主要侧重于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管理服务两个方面 ,甚少从她们的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权益保障角度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流动妇女的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权益保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 当前女性流动人口研究主要侧重于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管理服务两个方面 ,甚少从她们的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权益保障角度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流动妇女的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权益保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旨在全面了解当前这些权益实现的程度和实现的障碍 ,从而为有效保障流动妇女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的权益提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 生殖健康 权益
下载PDF
安徽淮北农区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种群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盛侃 秦知恒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9-108,共10页
1982一1988年在安徽淮北农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大仓鼠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特点是,数量高的年份出现3个波峰(即前峰、中峰和后峰),平常年份有2个波峰(中峰和后峰),数量低的年份仅1个波峰(后峰)。波峰峰度大都是后峰最高。黑线仓鼠的波峰数... 1982一1988年在安徽淮北农区的调查结果表明:大仓鼠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特点是,数量高的年份出现3个波峰(即前峰、中峰和后峰),平常年份有2个波峰(中峰和后峰),数量低的年份仅1个波峰(后峰)。波峰峰度大都是后峰最高。黑线仓鼠的波峰数除个别数量高的年份有2个(前峰和中峰)外,多数年份只有1个前峰。两种仓鼠的年间数量变幅皆较明显,推测两鼠各自从一个高峰期到另一个高峰期之间需经历7—8年左右时间。繁殖期,大仓鼠为7个月(4—10月),黑线仓鼠为10个月(2—11月);两者均有两个繁殖盛期,即春峰和秋峰经相关分析,大仓鼠的年数量与年怀孕率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而黑线仓鼠则为年怀孕率对次年数量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仓鼠 黑线仓鼠 种群动态
下载PDF
人工饲料饲养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与繁殖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传明 徐健 +5 位作者 杨亚军 祁建杭 郑许松 王艳 刘琴 吕仲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5,共5页
利用生命表法研究了一种人工饲料饲养的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结果表明,人工饲料饲养条件下稻纵卷叶螟幼虫能够完成生长发育并化蛹。幼虫历期28.1d,蛹历期10.1d,较水稻离体叶片饲养分别延长6.1d和1.7d。成虫单雌产卵41.6粒,较离... 利用生命表法研究了一种人工饲料饲养的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结果表明,人工饲料饲养条件下稻纵卷叶螟幼虫能够完成生长发育并化蛹。幼虫历期28.1d,蛹历期10.1d,较水稻离体叶片饲养分别延长6.1d和1.7d。成虫单雌产卵41.6粒,较离体叶片饲养增加26.2%。幼虫种群存活率曲线呈死亡率-年龄降函数,与离体叶片饲养差异不显著。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种群净增殖率、内禀增长力和周限增长率分别为17.6928、0.0884和1.0924,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较离体叶片饲养增加4.9d和1.3d,种群趋势指数为3.26,表明采用人工饲料饲养的稻纵卷叶螟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人工饲料 实验种群 生长发育 繁殖
下载PDF
广东省主要水系罗非鱼的建群状况 被引量:15
13
作者 顾党恩 牟希东 +4 位作者 罗渡 李莹莹 杨叶欣 徐猛 胡隐昌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第4期277-282,共6页
【背景】罗非鱼是华南地区自然水域的常见种,是我国主要的外来鱼类之一,但对其在自然水域的分布和数量缺乏详细的描述。【方法】对广东省的主要河流珠江(西江、北江、东江)、韩江、鉴江和潭江等的多个样点进行了调查,主要对各样点渔获... 【背景】罗非鱼是华南地区自然水域的常见种,是我国主要的外来鱼类之一,但对其在自然水域的分布和数量缺乏详细的描述。【方法】对广东省的主要河流珠江(西江、北江、东江)、韩江、鉴江和潭江等的多个样点进行了调查,主要对各样点渔获物中罗非鱼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并对各种群的年龄结构、性比、性腺发育和食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广东省各主要水系均有罗非鱼野生个体的存在,其中,鉴江袂花江段数量最多,约占渔获物总质量的60%,西江、北江数量相对较少,不到渔获物总质量的1%;在各种群中均发现了2龄以上个体和性成熟个体,并在调查中采集到大量仔、幼鱼。【结论与意义】以上结果表明罗非鱼在广东各主要河流已能完成越冬和繁殖,并建立自然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自然种群 越冬 繁殖
下载PDF
圈养大熊猫的繁殖特性和生命表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炎 张贵权 张和民 《四川动物》 CSCD 2001年第2期94-96,共3页
通过对最大的大熊猫 (Ailuropodamelanoleuca)圈养种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圈养种群的研究 ,总结了圈养大熊猫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编制了大熊猫的生命表。大熊猫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 ,每年春季 3~ 4月发情交配 ,8月 (30 .49% ... 通过对最大的大熊猫 (Ailuropodamelanoleuca)圈养种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圈养种群的研究 ,总结了圈养大熊猫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编制了大熊猫的生命表。大熊猫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 ,每年春季 3~ 4月发情交配 ,8月 (30 .49% )和 9月 (4 8.88% )产仔 ,每胎平均产仔 1.5只 ,圈养繁殖大熊猫的雌雄比为 1.1:1。大熊猫的妊娠期和幼兽的初生体重变化很大 ,分别平均为 139.8天和 142 .6g。性成熟的年龄 ,雌性是 5 .7± 1.1岁 ,雄性是 5 .8± 0 .5 8岁。根据圈养大熊猫的生命表计算出圈养种群的净增长率R0 为 0 .2 0 9,世代周期T为 9.187年 ,内禀增长率r为 - 0 .170 ,周期增长率λ为 0 .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圈养种群 繁殖特性 生命表
下载PDF
额济纳绿洲胡杨种群繁殖物候节律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昊 李俊清 +4 位作者 李景文 张玉波 孙立 吴平 赵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60-66,共7页
额济纳绿洲分布胡杨种群的繁殖物候节律特征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胡杨生态生物学特性、并为胡杨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额济纳绿洲分布的胡插种群的繁殖物候完全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并在雌雄... 额济纳绿洲分布胡杨种群的繁殖物候节律特征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胡杨生态生物学特性、并为胡杨种群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额济纳绿洲分布的胡插种群的繁殖物候完全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并在雌雄不同龄级的个体和群体及种群整体等水平上,形成适应风媒的形态特征和相对稳定独特的"大量、个体相对集中、群体相对分散、雌雄异步开始、近同期结束"的较为独特的开花模式和拥有杨属植物中最长的花果物候期的繁殖物候节律。花期和种子散布期这两个最重要的繁殖物候期在时间位上分别所依托河流的春汛和秋汛相吻合,是胡杨中生起源以及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对逐渐形成的环境条件水热变化规律响应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适应机制,是其有别于典型荒漠植物和杨属其它植物的重要特征。也揭示了胡杨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对荒漠内流河的深刻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种群 物候期 繁殖 额济纳绿洲
下载PDF
三都县褐家鼠种群数量动态与繁殖规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朝霞 艾祯仙 +1 位作者 陆小欢 白明琼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3-85,共3页
为了摸清褐家鼠种群数量发生动态及繁殖规律,采用每月定时、定点在住宅区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体外测量,记载性别、怀孕率、胎子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等数据。通过对1990-2008年19年的系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都县... 为了摸清褐家鼠种群数量发生动态及繁殖规律,采用每月定时、定点在住宅区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体外测量,记载性别、怀孕率、胎子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等数据。通过对1990-2008年19年的系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都县住宅区害鼠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50.34%;褐家鼠不同季节均有发生,6月为种群数量最高峰,平均捕获率为3.76%;全年均可繁殖,在4月和10月出现2个繁殖高峰期,平均怀孕率为39.47%和28.46%;种群性比(♀/♂)为0.83,多年平均怀孕率为19.45%,平均胎仔数6.38只,多年平均睾丸下降率39.35%;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每年春季(3月)和秋季(8-9月)是住宅区灭鼠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家鼠 种群动态 繁殖规律 三都 贵州
下载PDF
惯性增长下的人口再生产:全国及省级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宋健 范文婷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42,共10页
中国人口仍处于惯性增长阶段,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且总人口规模不断增加,然而在此表象下,人口再生产模式已呈现萎缩型。文章利用两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别计算了2000年和2010年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再生产指标,并借助净再生产率和平... 中国人口仍处于惯性增长阶段,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且总人口规模不断增加,然而在此表象下,人口再生产模式已呈现萎缩型。文章利用两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别计算了2000年和2010年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再生产指标,并借助净再生产率和平均世代间隔指标对各地区的人口再生产模式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大陆地区人口的内在自然增长率已低于-20‰,人口净再生产率接近0.5,蕴含巨大的负增长惯性势能;31个省市自治区呈现一致的人口再生产缩减态势,且新世纪前10年区域间的差异在缩小;平均世代间隔不断扩大,平均水平已突破28年;部分地区呈现"极晚育极少生"的态势。文章还就数据质量对结果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增长 人口再生产 31个省市自治区 聚类分析 人口普查
原文传递
中国人口负增长问题再认识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广州 《晋阳学刊》 2023年第2期19-28,共10页
中国人口负增长是人口再生产方式转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文章主要以2000—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基准出生人口比例、人口净再生产率、人口内在增长率以及人口惯性等人口再生产指标分析中国人口再生产方式的历史变化,在此基础上通... 中国人口负增长是人口再生产方式转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文章主要以2000—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基准出生人口比例、人口净再生产率、人口内在增长率以及人口惯性等人口再生产指标分析中国人口再生产方式的历史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孩次递进人口预测模型,对未来中国人口负增长趋势和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人口内在增长时期,人口增长过快,在人口内在衰减时期,人口衰减也将具有过快的特征。由于出生人口持续下降趋势不可避免,2022年中国总人口进入负增长。中国总人口负增长将处于超低或极低生育率条件下的加快人口负增长,同时也是区域很不平衡及城乡人口构成发生重大转变的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负增长 人口再生产 人口普查 超低生育率
下载PDF
荒漠区开垦干扰下子午沙鼠种群数量动态与繁殖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鄂晋 张福顺 +1 位作者 余奕东 付和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是我国半荒漠、荒漠地区的常见鼠种之一,是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的优势鼠种,也是荒漠草原的主要害鼠。2002年-2006年每年4月、7月、10月上旬,采用铗日法,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开垦区子午沙鼠种群数量及繁殖情况... 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是我国半荒漠、荒漠地区的常见鼠种之一,是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的优势鼠种,也是荒漠草原的主要害鼠。2002年-2006年每年4月、7月、10月上旬,采用铗日法,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开垦区子午沙鼠种群数量及繁殖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结果表明,子午沙鼠种群的数量变动可以引起种群内繁殖特征的变化,而繁殖特征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种群数量调节表现为典型的密度制约。种群数量升高时雌雄性比和胎仔数相对下降。反之则雌雄性比和胎仔数相对升高。繁殖特征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调节种群数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 繁殖特征 干扰 子午沙鼠 荒漠
下载PDF
宝盖草的繁育系统 被引量:10
20
作者 顾德兴 徐炳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0-78,共9页
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 L.)具两种类型的花:短花冠的闭花授粉的花和长花冠的开花授粉的花。本文研究了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的自然群体中这两种类型花的数量和开花时间的变化,并通过套袋试验,种子萌发试验和刈割试验,获得了有关开花... 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 L.)具两种类型的花:短花冠的闭花授粉的花和长花冠的开花授粉的花。本文研究了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的自然群体中这两种类型花的数量和开花时间的变化,并通过套袋试验,种子萌发试验和刈割试验,获得了有关开花节律和生活周期以及与环境条件和人类干扰的关系的结果。宝盖草的种子绝大部分是自花授粉的产物,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异花授粉。自花授粉有利于开拓新的定居环境,而异花授粉则使后代能适应多种环境条件,而这两种授粉方式的结合是使宝盖草成为一种成功的杂草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盖草 繁殖方式 繁育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