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7篇文章
< 1 2 2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槐混交林生长及土壤酶与肥力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83
1
作者 赵林森 王九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8,共8页
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区10年生杨树刺槐混交试验林为对象,着重研究了泰青杨刺槐混交林与相应纯林的生长状况、林分土壤养分指标和酶活性的差异,以及土壤养分与酶活性两类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混交林中的杨树生长优于杨树纯... 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区10年生杨树刺槐混交试验林为对象,着重研究了泰青杨刺槐混交林与相应纯林的生长状况、林分土壤养分指标和酶活性的差异,以及土壤养分与酶活性两类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混交林中的杨树生长优于杨树纯林,总蓄积量大于杨树纯林。②混交林土壤各层次的pH值均低于纯林,而有机质等主要养分指标含量大多高于纯林。③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总量和脲酶等主要酶的活性普遍高于纯林。④多数养分指标与酶活性间的相关关系均达显著水平,研究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杨树刺槐混交造林速生丰产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刺槐 混交林 酶活性 土壤 肥力
下载PDF
中国杨树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87
2
作者 李善文 张志毅 +1 位作者 何承忠 安新民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41,共5页
对我国 5 0余年杨属派内和派间杂交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在众多的杨树杂交组合中 ,派内种间杂交以白杨派、黑杨派成就显著 ,派间杂交以青杨派与黑杨派杂交成果最为突出。从杂交方式看 ,有单交、双交、三交、回交等 ,以杂种作亲本进行再... 对我国 5 0余年杨属派内和派间杂交育种研究进行了综述。在众多的杨树杂交组合中 ,派内种间杂交以白杨派、黑杨派成就显著 ,派间杂交以青杨派与黑杨派杂交成果最为突出。从杂交方式看 ,有单交、双交、三交、回交等 ,以杂种作亲本进行再杂交能够获得显著杂种优势 ;从育种目标看 ,有速生、抗寒、抗旱、抗病虫、窄冠、生根等 ;从育种方法看 ,以常规人工杂交为主 ,将常规人工杂交与物理辐射、化学诱导等技术有机结合 ,能够创造出生产潜力较大的三倍体新品种。选育的杨树良种已在生产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 ,对目前我国杨树杂交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杨树 杂交育种 种质资源 黑杨派 青杨
下载PDF
Studies of Transgenic Hybrid Poplar 741 Carrying Two Insect-resistant Genes 被引量:61
3
作者 田颖川 郑均宝 +3 位作者 虞红梅 梁海永 李常青 王进茂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3期263-268,共6页
Partially modified Bt Cry1Ac gene and the arrowhead proteinase inhibitor (API) gene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 plant transformation vector pBtiA and this construct was transferred into the genome of the hybrid popla... Partially modified Bt Cry1Ac gene and the arrowhead proteinase inhibitor (API) gene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 plant transformation vector pBtiA and this construct was transferred into the genome of the hybrid poplar 741 [ Populus alba L.×( P. davidiana Dode+ P. simonii Carr.)× P. tomentosa Carr.] by Agrobacterium _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Ten kanamycin resistant plants have been regenerated. Upon insect bioassay using 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 three of the examined plants were demonstrated to be highly resistant to the testing insects. The mortality of insect larvae on one plant was higher than 90% in 6 days after infestation and the growth of the survival larvae were seriously inhibited. Results of PCR and Southern blo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both Bt Cry1Ac gene and API gene were integrated as a single copy into the genomes of these three plants when Cry1Ac gene fragment was used as the probe. Protein dot blot immunoassay and ELISA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t least the Cry1Ac protein was produced in these three transgenic plants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were estimated to be approximately 0.015% of the leaf total soluble protei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insect resistant transgenic hybrid poplar 741 that expresses two insecticidal protein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lar 741 divalent insect resistant genes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杨树的组织培养及其基因工程研究 被引量:60
4
作者 赵华燕 卢善发 晁瑞堂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9-176,共8页
杨树是林木基因工程的模式植物。在其组织培养过程中 ,试管苗的再生不仅与植株的基因型、年龄及组织的来源、状态等有关 ,还受许多外界因素如盐浓度及激素的种类与配比的影响。在杨树的转化过程中 ,DNA直接转移法和农杆菌介导法都有应... 杨树是林木基因工程的模式植物。在其组织培养过程中 ,试管苗的再生不仅与植株的基因型、年龄及组织的来源、状态等有关 ,还受许多外界因素如盐浓度及激素的种类与配比的影响。在杨树的转化过程中 ,DNA直接转移法和农杆菌介导法都有应用 ,但后者较为常用。组织培养及转化技术的日趋成熟 ,为杨树基因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对杨树组织培养、DNA转化方法及其基因工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组织培养 基因工程
下载PDF
5个杨树无性系抗寒性的测定与评价 被引量:68
5
作者 史清华 高建社 +1 位作者 王军 符毓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37-1941,共5页
采用电导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5个杨树无性系一年生休眠苗不同低温处理后的电导率及K+渗出率;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建立了各无性系低温(T)-电导率、K+渗出率回归模型,测算出各无性系组织半致死温度在... 采用电导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5个杨树无性系一年生休眠苗不同低温处理后的电导率及K+渗出率;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建立了各无性系低温(T)-电导率、K+渗出率回归模型,测算出各无性系组织半致死温度在-25℃~-32℃。根据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对各无性系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抗寒性差异较大,5个无性系抗寒性排序是:57×新>84K>意101杨、新疆杨>毛白杨30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无性系 抗寒性 测定 评价
下载PDF
杨树单宁与酚类物质种类及含量与光肩星天牛危害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4
6
作者 李会平 王志刚 +3 位作者 杨敏生 张彦广 黄大庄 张世红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9,共4页
通过对不同杨树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单宁及酚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的测定,分析了两类主要次生代谢物质的差异与天牛危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木质部单宁含量与其抗虫性呈正相关;树木酚及酚酸含量越高,对天牛的抗性越强,但不同... 通过对不同杨树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单宁及酚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的测定,分析了两类主要次生代谢物质的差异与天牛危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木质部单宁含量与其抗虫性呈正相关;树木酚及酚酸含量越高,对天牛的抗性越强,但不同酚酸间的变化趋势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 含量 杨树 单宁 酚类物质 光肩星天牛 抗性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我国杨树杂交育种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被引量:49
7
作者 马常耕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0-68,共9页
在简要介绍了我国杨树资源并回顾了40年来的杂交育种成就后,把我国杨树杂交育种过程划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解决了北方杨树栽培的品种化问题,第二个时期在一定程序上用自己选育的无性系改变了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接用引... 在简要介绍了我国杨树资源并回顾了40年来的杂交育种成就后,把我国杨树杂交育种过程划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解决了北方杨树栽培的品种化问题,第二个时期在一定程序上用自己选育的无性系改变了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接用引入无性系造林的现状。但由于两个时期都是一个世代的短期育种活动,方法和程序上缺少改进,都把由种间杂种F1中选择无性系作为重点,加之基因资源有限,都存在推广无性系亲缘相近潜育的危险性。缺乏长、中、短期改良结合计划,对基因资源的研究不足,阻滞着育种的进展。为此提出了从一个地区自然条件和材种需要出发制定长期改良计划伽强国内外杨树资源引入和研究;把以个体速生性为育种重点转变到全方位多性状育种方向上,应是我国杨树育种来来重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杂交 育种
下载PDF
杨树细胞壁HRGP和木质素的诱导积累与其对溃疡病抗性的关系 被引量:39
8
作者 胡景江 朱玮 文建雷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1-156,共6页
杨树溃疡病菌( Dothiorella gregaria) 及其菌丝体提取物和培养滤液都能诱导杨树细胞壁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 HRGP) 和木质素的积累,但其诱导的速度和强度在抗病树种和感病树种间有明显差异。毛白杨( 抗病... 杨树溃疡病菌( Dothiorella gregaria) 及其菌丝体提取物和培养滤液都能诱导杨树细胞壁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 HRGP) 和木质素的积累,但其诱导的速度和强度在抗病树种和感病树种间有明显差异。毛白杨( 抗病) 这2 种物质不仅积累的速度快,且积累的幅度也远大于北京杨( 感病) 。在病原菌侵染和诱导处理中,杨树细胞壁的HRGP 积累与木质素的沉积在积累的量上和时间进程上都明显相吻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HRGP 和木质素与杨树对溃疡病的抗性有关,是其抗病反应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溃疡病菌 HRGP 木质素 诱导积累 抗病性
下载PDF
生物覆盖对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5
9
作者 刘久俊 方升佐 +1 位作者 谢宝东 郝娟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04-1210,共7页
研究了不同覆盖材料和不同覆盖量对杨树人工林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动态变化及杨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4种材料对杨树林地表进行覆盖后,其根际细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对照,其中白茅和白栎的效果最佳,分别为对照的3.56和2.43倍.随覆盖... 研究了不同覆盖材料和不同覆盖量对杨树人工林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动态变化及杨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4种材料对杨树林地表进行覆盖后,其根际细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对照,其中白茅和白栎的效果最佳,分别为对照的3.56和2.43倍.随覆盖量的增加,细菌、真菌数量增多,7.5kg·m-2处理的细菌平均数量分别比对照高49.58%,真菌数量是对照的6.14倍.生物覆盖后,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年变化趋势相似,均与土壤温度的变化同步,且7月最大,12月最小.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也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强.不同覆盖材料间,脲酶、磷酸酶活性变化均为马桑>蕨类>白茅>白栎>CK.根际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年动态变化与细菌与真菌的年变化相似,且7月最高,12月最低.生物覆盖对杨树的树高、胸径和生物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生物覆盖 根际土壤 微生物 脲酶活性 磷酸酶活性 生长
下载PDF
镉处理对杨树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3
10
作者 万雪琴 张帆 +1 位作者 夏新莉 尹伟伦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78,共6页
用Cd浓度为0、25、50、100μmol·L-1 Hoagland营养液培养3个欧美杂交杨无性系XMH-4、MH-8、XMH-10扦插苗5个月后,处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PSⅡ原初光化学反应量子效率均显著降低。对5种与光系统密切相关的矿质元素的分析... 用Cd浓度为0、25、50、100μmol·L-1 Hoagland营养液培养3个欧美杂交杨无性系XMH-4、MH-8、XMH-10扦插苗5个月后,处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PSⅡ原初光化学反应量子效率均显著降低。对5种与光系统密切相关的矿质元素的分析表明:镉处理显著增加Ca、Mg、Fe、Cu在功能叶的含量,极显著地降低Mn的含量。结合叶绿素荧光和元素分析结果,推测镉胁迫使PSⅡ反应中心氧化端出现电子传递障碍,镉胁迫下的黄化症不是由于Mg或Fe的缺乏引起的,而是镉胁迫导致Mn亏缺,抑制叶绿素合成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矿质元素
下载PDF
杨树主要营养元素内循环及外循环研究Ⅱ.落叶前后养分在植株体内外的迁移和循环 被引量:52
11
作者 沈善敏 宇万太 +1 位作者 张璐 廉鸿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27-31,共5页
杨树落叶时N、P的迁移主要发生在叶和干枝根之间,落叶时叶中2/3的N和1/2的P可迁移至干枝根的皮层和木材之中。皮层和木材中的K在落叶时可能部分向体外排出,叶中的K贮量则几乎保持不变。落叶前后杨树体内N的总循环率可高达62—67%,且以... 杨树落叶时N、P的迁移主要发生在叶和干枝根之间,落叶时叶中2/3的N和1/2的P可迁移至干枝根的皮层和木材之中。皮层和木材中的K在落叶时可能部分向体外排出,叶中的K贮量则几乎保持不变。落叶前后杨树体内N的总循环率可高达62—67%,且以内循环为主;P的总循环率为31—36%,内外循环各占一半,K、Ca、Mg、Si的总循环率均为50%左右,几乎全部为外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养分循环
下载PDF
沙棘-杨树混交林生物量、林地土壤特性及其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0
12
作者 崔浪军 梁宗锁 +1 位作者 韩蕊莲 杨建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共7页
选择黄土高原的 2 6a杨树纯林作为对照 ,对沙棘 杨树混交林中的杨树生长、林地土壤特性及根系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平均株高比杨树纯林的高 44 8% ,胸径平均大 3 2 7% ,林分生物量高 1 3 9 76% ;地上各部分生物量都... 选择黄土高原的 2 6a杨树纯林作为对照 ,对沙棘 杨树混交林中的杨树生长、林地土壤特性及根系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平均株高比杨树纯林的高 44 8% ,胸径平均大 3 2 7% ,林分生物量高 1 3 9 76% ;地上各部分生物量都明显高于杨树纯林 ;混交林地与杨树纯林地相比 ,土壤表层各层容重减小 ,孔隙度增大 ,两林地土壤含水量除 8月份接近外 ,其他月份混交林地都要高 ;混交林土壤全N比杨树纯林地高 5 %~ 69 0 % ,土壤全P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速效P高出 2 2 4%~ 2 3 3 3 %。根系分布特征研究表明 :杨树纯林中根径 <3 5mm和 3 5~ 1 0mm的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表层 0~ 3 0cm ,而混交林主要分布在 0~ 1 0 5cm的范围内 ,相对更深、更均匀 ;杨树纯林中根径 >1 0mm的根系分布比混交林更深、更均匀。混交林的根径为 <3 5mm和 3 5~ 1 0mm的根系分布范围大体相同 ,根径 >1 0mm根系的分布范围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杨树 混交林 生物量 林地 土壤特性 根系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土壤涝渍对杨树和柳树苗期生长及生理性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唐罗忠 徐锡增 方升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研究了两种杨树无性系(NL80105、NL80351)和柳树在土壤涝渍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性状.结果表明,在涝渍胁迫下苗木根系数量减少,根系长度缩短,根活力下降;高生长降低;最终生物量明显减小;叶片气孔对涝渍胁迫有... 研究了两种杨树无性系(NL80105、NL80351)和柳树在土壤涝渍条件下的生长及生理性状.结果表明,在涝渍胁迫下苗木根系数量减少,根系长度缩短,根活力下降;高生长降低;最终生物量明显减小;叶片气孔对涝渍胁迫有较强反应,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柳树与杨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无论从生长还是生理性状看,杨树不如柳树耐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柳树 涝渍胁迫 生长 生理性状
下载PDF
修枝对欧美107杨木材生长量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52
14
作者 陈森锟 尹伟伦 +2 位作者 刘晓东 夏新莉 孙尚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0-135,共6页
As a basic measure for forest management,pruning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tree trunk shape,wood qulity,etc. At present,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ing plantation,afforestation was took i... As a basic measure for forest management,pruning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tree trunk shape,wood qulity,etc. At present,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ing plantation,afforestation was took into account,whereas management after planting was ignored,which had much detrimental effect on woodland’s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The paper studied the topic to find a scientific pruning model that could provide 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in forest production. The plantation and the intercropping of poplar-crop were pruned in four different levels in Hebei and Shandong province. The levels were respectively light p1 (1/6 crown was pruned),medium p2 (2/6 crown was pruned),strong p3 (3/6 crown was pruned),heavy p4 (4/6 crown was pruned) and the control (unpruned). Heights and diameters at breast height(DBH) were measured. Diameter growth and cutting-area increment in one year from ten parsed trees were counted. The volume growth of trunk (below 9 m) wa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were:1) the difference of relative growth rate for different pruning treatment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which demonstrated the nutrition for height growth came from the branches and leaves of the top crown; 2) The difference of relative growth rate of DBH was significant(P<0.01). That is,the greater of pruning intensity,the smaller relative growth in the DBH. 3) The stem growth of parsed disk at different height was fluctuant among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From stem base (0.0 m) to 9 m height of the trunk,the stem increase of the lower half reduced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pruning intensity,while the growth of the upper half in pruning trees was bigger than that of non-pruning ones. 4) The difference of volume growth rate for different treatments was significant,all of the pruning treatments were bigger than the control. The medium p2 had the biggest growth,and the order was CK<p4<p1<p3<p2,which suggested that reasonable pruning can improve the growth of volume. However an excessive pruning reduced volume growth.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枝 杨树 生长率 材积 尖削度
下载PDF
杨树刺槐混交林沙地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 被引量:42
15
作者 张鼎华 孙志蓉 +2 位作者 翟明普 贾黎明 林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研究了刺槐与杨树混交林后沙地土壤水分 物理性质变化的状况 .结果表明 ,刺槐与杨树混交后 ,土壤水分 物理性质得到了改善 ,表现在土壤最大持水量增加 ,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得以提高 ,土壤有效持水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刺槐与... 研究了刺槐与杨树混交林后沙地土壤水分 物理性质变化的状况 .结果表明 ,刺槐与杨树混交后 ,土壤水分 物理性质得到了改善 ,表现在土壤最大持水量增加 ,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得以提高 ,土壤有效持水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刺槐与杨树混交后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得到提高 ,并由此而改善了混交林土壤的渗透性能 .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刺槐 混交林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沙地
下载PDF
杨树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6
作者 张德强 张志毅 杨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9-84,共6页
该文介绍了在杨树育种中常用的三种分子标记 :RFLP ,RAPD和AFLP ,并综述了其在杨树指纹图谱、遗传图谱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杨树 分子标记 指纹图谱 遗传图谱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杨和苹果离体茎尖培养和愈伤组织分化与内源IAA、ABA的关系 被引量:28
17
作者 郑均宝 梁海永 +2 位作者 王进茂 裴东 李际泉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9年第1期80-86,共7页
用杨和苹果的茎尖进行离体培养,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BA 、NAA 或2 ,4D,诱导(1) 茎的增殖或根的分化,(2) 愈伤组织形成以及愈伤组织分化根、芽或体胚,再生完整植株。测定了不同发育状态器官和组织的内源... 用杨和苹果的茎尖进行离体培养,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BA 、NAA 或2 ,4D,诱导(1) 茎的增殖或根的分化,(2) 愈伤组织形成以及愈伤组织分化根、芽或体胚,再生完整植株。测定了不同发育状态器官和组织的内源IAA 和ABA,并计算了IAA/ABA 的比值。培养物中其比值较高者,易于诱导不定根分化或形成胚性的愈伤组织,也是木本植物离体培养幼化程度较高的例证。在试管内培养时,杨比苹果培养物易于幼化,因而器官分化、愈伤组织形成和分化、再生完整植株较容易,在MS 培养基中添加的外源BA、NAA 和2 ,4D 的浓度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器官分化 愈伤组织 IAA ABA
全文增补中
杨树基因工程进展 被引量:23
18
作者 郝贵霞 朱祯 朱之悌 《生物工程进展》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10,共5页
本文重点对杨树的遗传转化技术进行了概述 ,讨论了影响农杆菌转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并综述了杨树在抗除草剂、抗虫和抗病等方面基因工程进展状况。
关键词 杨树 遗传转化 生物技术育种 遗传改良
下载PDF
秋水仙碱诱导白杨三倍体新途径的发现 被引量:41
19
作者 康向阳 张平冬 +1 位作者 高鹏 赵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以银腺杨等为母本 ,毛白杨为父本 ,授粉后一定时间采用秋水仙碱溶液处理花序 ,共获得 40 2粒种子 ,成苗10 7株 ,从中检出 2 1株银腺杨×毛白杨三倍体 .证明授粉后 2 4~ 3 6h是施加秋水仙碱诱导白杨三倍体的有效时期 ,三倍体得率最... 以银腺杨等为母本 ,毛白杨为父本 ,授粉后一定时间采用秋水仙碱溶液处理花序 ,共获得 40 2粒种子 ,成苗10 7株 ,从中检出 2 1株银腺杨×毛白杨三倍体 .证明授粉后 2 4~ 3 6h是施加秋水仙碱诱导白杨三倍体的有效时期 ,三倍体得率最高达 57 1% .通过这一途径获得的白杨三倍体同样具有十分明显的生长优势 ,2年生实生苗的平均苗高、地径超出全部后代群体总平均值的 2 9%和 65% ,其中以BY3 2 0等表现最佳 ,分别超出群体平均数的 55%和11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 授粉 秋水仙碱 三倍体
下载PDF
木本植物休眠的诱导因子及其细胞内Ca^(2+)水平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1
20
作者 简令成 卢存福 +2 位作者 邓江明 李积宏 LIPaul H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本研究揭示 ,越冬木本植物在夏秋转变过程中对光周期变化十分敏感 .在北纬 4 5°的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地区 ,当日照变短 72min时 (2 0 0 0年 8月 8日 ) ,桑树顶芽细胞质浆和细胞核内即出现Ca2 + 流入 ,而在夏天长日照时期 (7月上、中... 本研究揭示 ,越冬木本植物在夏秋转变过程中对光周期变化十分敏感 .在北纬 4 5°的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地区 ,当日照变短 72min时 (2 0 0 0年 8月 8日 ) ,桑树顶芽细胞质浆和细胞核内即出现Ca2 + 流入 ,而在夏天长日照时期 (7月上、中旬 )很少有Ca2 + 存在的细胞质和细胞核 .12d后 (8月 2 0日 ) ,观测到桑树和杨树芽已经开始进入生理休眠 .从 9月上旬到 11月中旬 ,细胞质和细胞核内的Ca2 + 浓度显著升高 ,11月中旬达到高峰 .与此同时 ,芽的生理休眠深度也迅速增加 ,并于 11月达到高峰 ,4 2d培养也不见萌芽迹象 .到 12月中旬 (12月 2 0日 ) ,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Ca2 + 浓度又恢复到夏季观察到的低水平 ,显示早先进入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Ca2 + 已经被排出 .此后 ,在 12月下旬 (2 5日 ) ,检测到生理休眠的终结 .室外补充光照实验进一步证明 ,只有日照缩短才会引发植物进入自然生理休眠 ;保持日照长度不变 ,晚夏时期的自然温度降低 ,不能诱导植株停止生长和进入休眠 .这些结果表明 ,越冬木本植物在晚夏到冬季的生理休眠发展过程中 ,日照缩短引起的核和质内Ca2 + 的流入不仅起着传递日照变短信号的作用 ,导致生理休眠的起始 ;而且 ,高水平的核 /质Ca2 + 浓度还起着发展和保持深度生理休眠的作用 .图版 1图 1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休眠 诱导因子 光周期 抗冻性 桑树 杨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