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藏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初探 被引量:242
1
作者 陈更生 董大忠 +1 位作者 王世谦 王兰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21,共5页
我国存在大量富含有机质页岩地层,具有广阔的页岩气藏勘探开发前景。分析页岩气成藏特征,探讨页岩气藏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有助于为更好地评价和开发我国的页岩气资源。研究表明:页岩气藏是一种区域性连续聚集型非常规天然气藏;页岩具... 我国存在大量富含有机质页岩地层,具有广阔的页岩气藏勘探开发前景。分析页岩气成藏特征,探讨页岩气藏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有助于为更好地评价和开发我国的页岩气资源。研究表明:页岩气藏是一种区域性连续聚集型非常规天然气藏;页岩具有一定厚度、有机质含量丰富、处于生气窗演化阶段以上、天然裂缝发育、位于构造低部位或盆地中心等是页岩气藏形成的主要条件;自生自储、不间断供气与连续聚集、未经运移或极短距离运移等是页岩气藏形成机理的重要特征;页岩有效厚度、有机碳含量、基质孔隙与天然裂缝发育程度是页岩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成藏机理 富集规律 连续聚集 关键因素 有机碳含量 裂缝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南部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成藏模式初探 被引量:36
2
作者 杨毅 张本健 +2 位作者 蒋德生 裴森奇 周子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49,共4页
采用将周公山重点气藏解剖与区域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西南部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的特殊性、成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分析认为:玄武岩在川、滇、黔广泛分布,研究区内其厚度为40~500m;玄武岩的多期溢流,造就其纵向上的... 采用将周公山重点气藏解剖与区域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西南部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的特殊性、成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分析认为:玄武岩在川、滇、黔广泛分布,研究区内其厚度为40~500m;玄武岩的多期溢流,造就其纵向上的多旋回性和各旋回顶部的溶蚀孔洞发育,发育的裂缝勾通孔洞构成了良好的渗流网络体系;气组分、同位素分析和亲缘对比研究结果认为,玄武岩天然气组成与震旦系和上三叠统气迥然有别,下二叠统是主烃源层,上二叠统相变为煤系地层区可能也有所贡献,燕山中晚期为生、排烃高峰期,也是玄武岩古油气藏的形成期,强烈的喜山运动使全区构造定型、油气重新调整并趋多样化。周公山—毡帽山区块应以寻找构造气藏为主,该区以东应着力于岩性气藏和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的勘探、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峨眉山玄武岩 储集层 烃源 成藏模式 碳同位素 构造油气藏
下载PDF
黔中隆起下组合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 被引量:31
3
作者 赵泽恒 张桂权 薛秀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9-42,共4页
通过对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典型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石油地质主要特征、埋藏史、热史与成藏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含义,探讨了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油气成藏模式和油气成藏规律。进而指出:①该区油气成藏期... 通过对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典型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石油地质主要特征、埋藏史、热史与成藏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含义,探讨了古油藏和残余油气藏的油气成藏模式和油气成藏规律。进而指出:①该区油气成藏期以加里东期为主,加里东期古隆起是控制油气成藏的首要因素;②抬升剥蚀作用是早期油气藏被改造和破坏的控制因素,燕山—喜山期构造运动是造成该区早期油气全面被破坏的主导因素;③加里东期存在和油气演化有着良好配置关系的古圈闭和储盖组合,从而形成了众多大型加里东期古油气藏;印支—燕山期缺乏与油气演化有着良好配置关系的构造圈闭(古隆起)和储盖组合,使该区晚期成藏条件相对较为不利;④埋藏差异造成该区油气演化程度差异较大,但目前仍存在寻找油气的客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隆起 古油藏 残余油气藏 石油地质特征 油气藏形成 模式 规律 勘探评价
下载PDF
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古近系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景东 蒋有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0-36,126,共7页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的膏盐岩地层为异常压力提供了很好的保存条件,同时复杂的断裂又为异常高压的释放提供了通道,其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过程较复杂,目前对该区异常高压及其对油气运聚的影响规律仍然认识不清。为此,对东濮凹...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古近系的膏盐岩地层为异常压力提供了很好的保存条件,同时复杂的断裂又为异常高压的释放提供了通道,其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过程较复杂,目前对该区异常高压及其对油气运聚的影响规律仍然认识不清。为此,对东濮凹陷北部地区异常压力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开展了研究。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古近系地层压力的纵向分布特征,并运用流体包裹体方法恢复了古地层压力,对深部和浅部层系的油气充注动力进行了分析;综合划分了该区的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类型。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纵向上发育常压、超压和超高压3种类型,其中文明寨—古云集地区以常压为主,卫城、濮城和桥白地区发育常压和超压,文留地区和文卫濮结合部发育常压、超压和超高压;②深部层系的油气充注系统为高压系统或较高压—高压系统,浅部层系油气主要为幕式充注;③研究区洼陷斜坡带的成藏模式包括侧向运聚成藏和自生自储运聚成藏,构造主体的成藏模式包括盐上垂向幕式运聚成藏、盐间复式运聚成藏和无盐区垂向连续运聚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东濮凹陷 异常地层压力 古压力 流体包裹体 油气充注 成藏模式
下载PDF
克拉美丽气田油气成因及成藏特征 被引量:24
5
作者 杨迪生 陈世加 +1 位作者 李林 路俊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31,113,共5页
克拉美丽气田是近年来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的又一重大发现,研究其油气成因及成藏特征对整个陆东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为此,对该区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滴水泉地区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已到高成熟演化阶段,具有... 克拉美丽气田是近年来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的又一重大发现,研究其油气成因及成藏特征对整个陆东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为此,对该区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滴水泉地区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已到高成熟演化阶段,具有较强生烃能力;通过对天然气组分、伴生原油碳同位素、轻烃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克拉美丽气田油气均属于腐殖型有机质来源的高成熟阶段产物,且原油碳同位素值具有从西到东变重的趋势;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指出滴南凸起存在"洼槽",阻挡了东道海子凹陷油气运移至克拉美丽气田石炭系储层成藏,该气田的油气可能主要来自滴水泉凹陷西端的石炭系烃源岩;最后,建立了油气运移成藏模式,指出滴水泉凹陷周缘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克拉美丽气田 滴水泉凹陷 天然气 油气成因 成藏模式 烃源岩 碳同位素 原油特征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气藏类型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8
6
作者 姜传金 苍思春 吴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共3页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隐蔽型天然气藏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复杂,制约了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为此,依据天然气藏的成因,从勘探开发实用性出发,研究了该区深层气藏类型和成藏模式。结果认为:徐家围子断陷深层主要发育有构造—岩性、岩...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隐蔽型天然气藏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复杂,制约了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为此,依据天然气藏的成因,从勘探开发实用性出发,研究了该区深层气藏类型和成藏模式。结果认为:徐家围子断陷深层主要发育有构造—岩性、岩性—构造、岩性、构造—地层、基岩风化壳等5种气藏类型和上生下储式、自生自储式、下生上储式、幔生上储式等4种成藏模式。另外,根据甲烷碳同位素值、乙烷碳同位素值和干燥系数3方面的天然气成因类型划分结果,认为下白垩统营城组天然气主要分布在煤成气区域,主要来源于下白垩统沙河子组的湖相泥岩和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徐家围子断陷 火山岩 深层气 气藏类型 成藏模式 气源对比 天然气成因
下载PDF
似花状断裂密集带富油差异性--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中浅层为例 被引量:18
7
作者 胡明 姜宏军 +2 位作者 付广 历娜 陈亚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8-537,共10页
在三维地震、钻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联合剖面对比追踪,累计隆起幅度和盖层断接厚度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中浅层似花状断裂密集带平面和垂向富油特征及其差异性,并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1南堡凹陷内... 在三维地震、钻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联合剖面对比追踪,累计隆起幅度和盖层断接厚度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中浅层似花状断裂密集带平面和垂向富油特征及其差异性,并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1南堡凹陷内似花状断裂密集带较发育,展布方向主要为北东向,以背形断裂密集带为主;2平面上似花状断裂密集带内部及边部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区域,内部较边部油气富集程度高,背形似花状断裂密集带较向形似花状断裂带油气富集程度高,背形似花状密集带内累计隆起幅度控制着油气富集程度上限;3垂向上油气富集程度受控于盖层断接厚度,东营组二段盖层断接厚度控制似花状断裂密集带内中浅层的油气聚集,馆陶组盖层断接厚度控制中浅层内垂向油气聚集层位;4背形似花状断裂密集带内累计隆起幅度较大区域,且东营组二段盖层断接厚度小于90~95 m阈值区域为下一步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状断裂 断裂密集带 累计隆起幅度 成藏模式 南堡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柴西南地区岩性油气藏的富集特征 被引量:15
8
作者 石亚军 曹正林 +2 位作者 张小军 孙秀建 李海亮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41,133,共5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简称柴西南)勘探程度相对较高,资源潜力较大,是开展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然而,由于近些年来部分钻探井的失利,岩性油气藏富集规律等问题成为制约勘探的关键。通过重新认识该区烃源岩、主力生烃凹陷、古地貌及...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简称柴西南)勘探程度相对较高,资源潜力较大,是开展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然而,由于近些年来部分钻探井的失利,岩性油气藏富集规律等问题成为制约勘探的关键。通过重新认识该区烃源岩、主力生烃凹陷、古地貌及其控制下的沉积体系发育特征、关键成藏期古构造特征,对比分析古今构造,结合对典型出油气井点的精细解剖,明确指出:柴西南区岩性油气藏富集总体表现为"近凹环凹"特征,主要分布在远源沉积体系控制下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及滩坝砂储集体中,长期稳定的斜坡区及古今构造高点发生迁移且现今构造为含油构造的迁移带是岩性油气藏的主要聚集区。据此划分了该区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勘探区带,并针对重点区带的部分热点地区构建了油气成藏模式,指明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西南 岩性油气藏 油气富集规律 成藏模式 勘探区
下载PDF
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新认识与勘探新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薛永安 牛成民 +4 位作者 王德英 杨传超 柳永军 张宏国 王粤川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9-37,共9页
浅层新近系是渤海海域油田储量和产量的主要层系。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大—中型油气田发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基于渤海海域的勘探实践,结合浅层大—中型油田源外成藏的特性,通过分析油气深层运移与浅层富集的耦合关系,明确了古近系烃源... 浅层新近系是渤海海域油田储量和产量的主要层系。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大—中型油气田发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基于渤海海域的勘探实践,结合浅层大—中型油田源外成藏的特性,通过分析油气深层运移与浅层富集的耦合关系,明确了古近系烃源层油气初次、二次运移所形成的"汇聚脊"对其上浅层油气富集、聚集的控制作用,并根据输导体系的组合划分出油气汇聚样式。在"汇聚脊"控藏模式的指导下,渤海海域多个构造带的油气勘探都取得突破,获得一系列亿吨级新发现,由此保证了渤海海域浅层规模优质油气储量持续发现,指导后续勘探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油气运移 勘探进展 汇聚脊 汇聚样式 输导通道 渤海海域
原文传递
东营凹陷北带深层砂砾岩体的地震预测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树刚 李红梅 +2 位作者 魏文 王凡剑 王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4-590,共7页
东营凹陷北带盐下砂砾岩体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但由于深层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低,盐下砂砾岩体勘探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基于现有资料,对盐下砂砾岩体的地震预测技术进行了探索。首先进行了成藏控制因素和成藏模式分析,将扇体分为近岸水... 东营凹陷北带盐下砂砾岩体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但由于深层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低,盐下砂砾岩体勘探具有较大的风险。因此,基于现有资料,对盐下砂砾岩体的地震预测技术进行了探索。首先进行了成藏控制因素和成藏模式分析,将扇体分为近岸水下扇和深水浊积扇两大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扇体,分别讨论了相应的地震预测方法。对于近岸水下扇,采用岩石物理分析、正演模拟、地层切片和叠前弹性阻抗反演等方法进行储层预测和流体识别;对于深水浊积扇,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和吸收特征分析等方法,进行储层预测和含气性分析。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的对比表明,上述地震预测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储层的含气性,划分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体 成藏控制因素 成藏模式 弹性阻抗反演 地震属性 吸收特征分析
下载PDF
苏北盆地白驹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10
11
作者 罗怀忠 梁兴 +1 位作者 张介辉 周松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24,共3页
白驹凹陷洋心次凹自2005年投入勘探以来,已发现多个小断块油气藏。为认识其油气富集与成藏模式,提高勘探成功率,以油气富集规律与成藏模式分析为主线,通过烃源岩评价及成熟期分析、圈闭类型划分,研究了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岩浆... 白驹凹陷洋心次凹自2005年投入勘探以来,已发现多个小断块油气藏。为认识其油气富集与成藏模式,提高勘探成功率,以油气富集规律与成藏模式分析为主线,通过烃源岩评价及成熟期分析、圈闭类型划分,研究了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岩浆岩活动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认为:①白驹凹陷洋心次凹发育成熟的古近系泰州组陆相湖盆泥质烃源岩,其油气具有晚期成藏的特点,渐新世末的盐城期是陆相油气源的主要运移、聚集及成藏期,断裂形成的复杂小断块圈闭类型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②贯穿生油深洼的大断层是沟通主力油源区的主要油气通道,油气以断层和砂体为运移通道,就近运移与聚集成藏;③成藏类型为岩性+断块、断块+岩性等的多种圈闭组合的小断块层状砂岩低渗高凝油藏,岩浆活动有利于提高地温梯度,对油气运移、聚集不起破坏作用。结论指出:洋心次凹进一步勘探的重点应以泰州组一段为主,阜宁组一段为辅,若在"油源、储层、圈闭"三者配置条件好的地区找到匹配比较理想的圈闭,将有希望获得新的油气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驹凹陷 箕状断陷 复杂小断块 晚期成藏 油气聚集 输导系统 成藏模式 苏北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油源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姜向强 柳广弟 +1 位作者 高岗 杨海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4-761,767,共9页
克百断裂带是准噶尔盆地油气聚集最为丰富的地区,其油源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百克断裂带原油凝固点相对较低,饱和烃含量和含蜡量相对较低;原油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划分为A类和B类,不同类型原油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结合原油地... 克百断裂带是准噶尔盆地油气聚集最为丰富的地区,其油源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百克断裂带原油凝固点相对较低,饱和烃含量和含蜡量相对较低;原油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划分为A类和B类,不同类型原油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结合原油地化指标对原油运移方向的指示作用,经分析认为本区的主要油源是克百断裂逆掩的风成组烃源岩,断裂带地层的展布也证实了此观点。综合克百断裂的分段封闭性和油源分析成果,总结出了本区"山下供油,断裂控油"的油气成藏模式,并预测了新的勘探领域,以指导新一轮的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对比 成藏模式 百克断裂带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港西油田浅层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振升 郭燕珩 +2 位作者 张莉华 尹平 张绍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19,共3页
为寻找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的接替资源,分析了港西油田浅层气藏储层条件、气源条件、运移条件以及浅层气得以保存的有利条件,结果表明:①储集层主要由馆陶组辫状河沉积砂体和明化镇组曲流河沉积砂体组成,砂体横向分布不稳定、浅层速度... 为寻找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的接替资源,分析了港西油田浅层气藏储层条件、气源条件、运移条件以及浅层气得以保存的有利条件,结果表明:①储集层主要由馆陶组辫状河沉积砂体和明化镇组曲流河沉积砂体组成,砂体横向分布不稳定、浅层速度变化快,为研究区主要含气层系,储层物性好,为新近系油气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②港西地区断层发育,新近系和古近系又是不整合接触,为港西油田凸起的浅层气从深层往上运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浅层区孔渗性好,烃源岩丰度高,因此砂层也成为有效的输导系统;③馆陶组、明化镇组均发育较好盖层,成藏和保存条件优越。结论认为:港西油田浅层天然气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西油田 新近系 浅层气 成藏条件 储集层条件 保存条件 断层 断块油气藏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部涩北一号叠置气藏的两种成藏模式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付启 金强 +2 位作者 周廷全 张水昌 马凤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6,25,共7页
柴达木盆地东部涩北一号气田由7个纵向叠置的气藏组成,各气藏中生物气的富集程度相差悬殊。为了查明生物气富集的控制因素,首先以单储系数、储量丰度和试气产量为依据,将7个气藏划分为高富集与低富集两类;然后对两类气藏的成藏条件进行... 柴达木盆地东部涩北一号气田由7个纵向叠置的气藏组成,各气藏中生物气的富集程度相差悬殊。为了查明生物气富集的控制因素,首先以单储系数、储量丰度和试气产量为依据,将7个气藏划分为高富集与低富集两类;然后对两类气藏的成藏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认为,埋深大于950 m的第四—第七气藏为高富集气藏,这些气藏处于最大生气带,能同时接受本区及中央凹陷生物气的供给,加上其储盖组合、圈闭及后期保存条件优越,有利于生物气富集成藏;浅部的第一—第三气藏为低富集气藏,它们埋藏所处层段还未达到生气高峰,主要由下部气藏扩散散失生物气充注成藏,且保存条件较差,生物气难以富集。在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将高、低富集气藏的形成分别归结为气源充注和扩散充注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富集气藏 低富集气藏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涩北一号气田 柴达木盆地东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断凸白垩系—古近系油气成藏过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月蕾 陈红汉 +3 位作者 张希明 刘建章 唐大卿 陈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4,117,共6页
前人对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断凸成藏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多种成藏模式,但是成藏期次和时间的厘定多建立在对成藏条件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缺乏直接手段,同时,未根据该区不同来源油气运移的差异,建立不同的输导模式。为此,运用流体包裹... 前人对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断凸成藏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多种成藏模式,但是成藏期次和时间的厘定多建立在对成藏条件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缺乏直接手段,同时,未根据该区不同来源油气运移的差异,建立不同的输导模式。为此,运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方法,对26口井177块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了分析,结合该区烃源岩生排烃史、热演化史和输导体系研究成果,探讨其油气成藏过程。结果表明:①在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特殊背景下,该区普遍发育"断接式"输导体系,这种输导类型不仅解决了该区油气的垂向输导,同时对于次生油气藏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意义;②该区存在3期油气充注,分别为距今14~5 Ma、5~2 Ma和2~0 Ma,且以第2期为主;③主要成藏期为喜马拉雅中—晚期,成藏时期相对较晚,且表现出连续、快速充注成藏特点。成藏史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油气的充注成藏与烃源岩生排烃史、圈闭及其封盖条件和"断接式"输导性能等成藏控制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雅克拉断凸 “断接式”输导体系 油气藏形成 输导体系 成藏模式 包裹体 断裂
下载PDF
苏北盆地泰州低凸起油气勘探前景及选区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怀忠 梁兴 +1 位作者 张介辉 姚秋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2-46,117-118,共5页
苏北盆地泰州低凸起早期的古潜山勘探未能获得实质性工业油气突破,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前景不明。为此,在总结前人勘探实践和油气地质认识的基础上,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运用晚期(二次)生烃、晚期动态成藏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该区... 苏北盆地泰州低凸起早期的古潜山勘探未能获得实质性工业油气突破,中—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前景不明。为此,在总结前人勘探实践和油气地质认识的基础上,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运用晚期(二次)生烃、晚期动态成藏等研究方法,分析了该区油气勘探前景,筛选并初步评价了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块,结论认为:①低凸起两侧生油凹陷具有较良好的陆相烃源供给条件;低凸起上残存有多套海相烃源层,具有现实的晚期(二次)生烃能力,可作为重要的油气源,其海相古生界泥页岩烃源岩尚具有形成页岩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三垛期末—盐城期是海相烃源和陆相油气源的主要运移、聚集及成藏期;②发育多套储集岩,储层物性参数相对较好,属于中—较好储层,可分出孔隙、裂隙、孔隙—裂隙复合型、溶蚀孔洞型等4种基本的储集类型;③以印支—晚燕山构造不整合面上下层位为储层可以构成3种生储盖组合,中燕山期以来的陆相区域沉积盖层构筑了晚期较良好的整体封闭保存条件,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指向区,可形成陆相"新生古储"古潜山油气藏和晚期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造就的"古生古储"、"古生新储"之重建型海相油气藏及页岩气藏,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④勘探思路上应油气并举,立体勘探,以寻找古潜山披覆型油气藏和古生界构造型油气藏为主,兼探页岩气藏;⑤选区评价认为北部古潜山构造带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带,可作为勘探突破首选目标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泰州低凸起 古潜山 成藏模式 晚期生烃 勘探前景 选区评价 目标区带
下载PDF
赤水地区官南构造须四段气藏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国常 王良军 +1 位作者 冯明刚 敖明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2-35,共4页
2003年在赤水地区官南构造钻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四段气藏以来,针对赤水及邻区陆相碎屑岩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地质综合研究及勘探工作,但大多侧重于地震资料的重新处理及解释、区带及圈闭评价、地层沉积及储层研究。为了进一步深化对该区... 2003年在赤水地区官南构造钻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四段气藏以来,针对赤水及邻区陆相碎屑岩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地质综合研究及勘探工作,但大多侧重于地震资料的重新处理及解释、区带及圈闭评价、地层沉积及储层研究。为了进一步深化对该区须四段气藏成藏的认识并指导勘探工作,在系统总结上述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通过对烃源岩、天然气组成与碳同位素特征及储层沥青等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须四段储层发育于辫状河河心滩亚相,为特低孔低渗的孔隙—裂缝型储层;须家河组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须四段气藏是一个以海相为主、陆相为辅的上移新储型混源气藏;须四段气藏主要受气源输导体、沉积相、裂缝发育程度及适时的圈闭条件等的控制,气藏具有"多源混合,多期充注"的油气成藏特点。最后提出建议:该区下一步的勘探必须寻找大的断裂带(未断穿侏罗系区域优质泥岩盖层并与下部海相烃源岩沟通)及裂缝发育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水地区 晚三叠世 气藏 成藏模式 气藏形成 条件 勘探区
下载PDF
海安凹陷新街断裂带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乾 《复杂油气藏》 2019年第2期7-11,27,共6页
利用新街次凹多口井岩心、测井及分析测试等资料,明确该区烃源岩条件、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利用新街北三维地震资料,分析了新街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控藏因素。研究表明:该区发育泰州组二段和阜宁组二段两套烃源岩,其中泰二段烃源岩分布... 利用新街次凹多口井岩心、测井及分析测试等资料,明确该区烃源岩条件、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利用新街北三维地震资料,分析了新街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控藏因素。研究表明:该区发育泰州组二段和阜宁组二段两套烃源岩,其中泰二段烃源岩分布范围广,成熟度高;阜二段成熟烃源岩围绕新街断裂带下降盘深凹中心分布,分布范围有限。泰州组一段可识别出三类沉积亚相和五类沉积微相类型,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阜宁组三段位于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前端位置,主要发育河口坝砂体;三垛组一段为河道沉积,底部沉积了一套典型河道砂体。研究区发育三套生储盖组合,其中泰州组生储盖组合为主要勘探目的层。分析认为新街断层是由两条边界大断层组成,具有左行右阶雁列展布、分段发育的特点,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和油气运聚,据此建立了新街断裂带陡坡带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断裂特征 成藏模式 新街北地区 海安凹陷
下载PDF
倾斜限制空间内池式沸腾流型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文青龙 陈军 赵华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7,121,共5页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在大气压下针对倾斜矩形结构开展了倾斜窄缝空间内池式沸腾汽泡行为的可视化试验研究。加热表面倾角从0o变化到30o,矩形窄缝尺寸从3 mm变化到8 mm。研究表明,窄缝结构和加热表面下朝向是产生"孤立变形汽泡"...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在大气压下针对倾斜矩形结构开展了倾斜窄缝空间内池式沸腾汽泡行为的可视化试验研究。加热表面倾角从0o变化到30o,矩形窄缝尺寸从3 mm变化到8 mm。研究表明,窄缝结构和加热表面下朝向是产生"孤立变形汽泡"、"聚合变形汽泡"和"局部干涸"等3种流型的主要原因。以无量纲热流密度数Q和窄缝尺寸与汽泡脱离直径之比Bo数绘制出了Q-Bo关系曲线,确定了流型转变的过渡准则式。当Bo>1时,孤立变形汽泡区与聚合变形汽泡区的过渡准则大致为Q=0.16,聚合变形汽泡区与局部干涸区的过渡准则大致为Q=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式沸腾 限制空间 可视化 流型
下载PDF
“油气成藏模式”的概念、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31
20
作者 吴冲龙 林忠民 +1 位作者 毛小平 王连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3-683,共11页
通过对国内外油气成藏模式典型实例的剖析,对同类实例的共性进行了概括和简化,将油气成藏模式归纳为5大类,进而提出了油气成藏模式的新定义。研究认为,油气成藏模式分析的要素包括油气藏形成的基础条件、动力介质、形成机制和演化历程等... 通过对国内外油气成藏模式典型实例的剖析,对同类实例的共性进行了概括和简化,将油气成藏模式归纳为5大类,进而提出了油气成藏模式的新定义。研究认为,油气成藏模式分析的要素包括油气藏形成的基础条件、动力介质、形成机制和演化历程等,成藏模式应是基于全部要素的复合分析,但各类成藏模式的建立方法和适用范围应与不同的勘探程度和研究程度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资料的情况,以4种要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主线,兼顾其他要素,来分别建立盆地级、坳陷级、凹陷级或圈闭级的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质条件 成藏动力和介质 成藏机制 演化历程 复合控制因素 油气成藏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