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滂胺天蓝-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显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江虹 刘绍璞 +1 位作者 胡小莉 杨季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2-74,共3页
在 pH2.0~7.0的条件下 ,滂胺天蓝(PSB)与硫酸卡那霉素(KANA)、硫酸庆大霉素(GEN)和硫酸新霉素(NEO)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反应生成蓝色离子缔合物 ,最大显色波长位于686~690nm ,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0~12.5、0~14.0mg/L ,摩尔吸光系... 在 pH2.0~7.0的条件下 ,滂胺天蓝(PSB)与硫酸卡那霉素(KANA)、硫酸庆大霉素(GEN)和硫酸新霉素(NEO)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反应生成蓝色离子缔合物 ,最大显色波长位于686~690nm ,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0~12.5、0~14.0mg/L ,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1.53×104、1.12×104、1.47×104L/(mol·cm) ;最大褪色波长位于620~622nm ,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0~12.0、0~14.0mg/L ,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1.41×104、1.43×104、2.42×104L/(mol·cm) ;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测定时 ,ε值分别为2.94×104、2.55×104、3.89×104L/(mol·cm) ;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该法用于市售药物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量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滂胺天蓝 抗生素 氨基糖苷 显色反应 分析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HPLC-共振瑞利散射联用测定庆大霉素各组分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承伟 罗志辉 +3 位作者 陆尉天 于兰 卢昕 赵书林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1,共5页
建立无需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共振瑞利散射联用测定庆大霉素(gentamicin,Gen)C组分的方法.滂胺天蓝作为分子识别探针,与Gen生成离子缔合物,产生增强的散射信号,荧光检测器设定λex=λem=356 nm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Gen中C1、C1a、C... 建立无需衍生的高效液相色谱-共振瑞利散射联用测定庆大霉素(gentamicin,Gen)C组分的方法.滂胺天蓝作为分子识别探针,与Gen生成离子缔合物,产生增强的散射信号,荧光检测器设定λex=λem=356 nm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Gen中C1、C1a、C2和C2a 4个主要组分的浓度分别在7.2~115.2、8.2~131.6、7.5~78.8、8.5~78.0 mg/L具有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在6.0~7.2 mg/L.将方法应用于临床使用的Gen注射液测定,结果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共振瑞利散射 庆大霉素 滂胺天蓝
下载PDF
大观霉素与几种酸性染料的褪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江虹 胡小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9-423,共5页
在酸性条件下,大观霉素(SPM)与酸性铬蓝K(ACBK)、依文思蓝(EVB)及滂胺天蓝(POB)反应生成具有负吸收的红色或蓝色离子缔合物,最大褪色波长分别位于522、608和626nm,线性范围为0.2~5.0mg/L(ACBK)和0.1~5.4mg/L (EVB... 在酸性条件下,大观霉素(SPM)与酸性铬蓝K(ACBK)、依文思蓝(EVB)及滂胺天蓝(POB)反应生成具有负吸收的红色或蓝色离子缔合物,最大褪色波长分别位于522、608和626nm,线性范围为0.2~5.0mg/L(ACBK)和0.1~5.4mg/L (EVB或POB体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1.45×10^4、1.70×10^4和6.00×10^3L/(mol·cm);在一定浓度范嗣内,大观霉素的浓度与该几种体系的褪色度遵从朗伯比尔定律,据此建立了测定大观霉素的分光光度法;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方法的精密度、可靠性及其应用;方法用于大观霉素药物中大观霉素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分别为100%、98.8%和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观霉素 酸性铬蓝K 依文思蓝 滂胺天蓝 褪色反应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滂胺天蓝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米托蒽醌的含量 被引量:4
4
作者 方志娥 曲斐 +1 位作者 陆巍 尚京川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08-1111,共4页
在pH=3.4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MXT与PSB形成离子缔合物,从而产生显著增强的共振瑞利散射(RRS)信号。MXT在0.005-10.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4.7 ng.mL^-1,回收率为98.5%-101.1%,RSD为1.12%-2.80%,可用... 在pH=3.4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MXT与PSB形成离子缔合物,从而产生显著增强的共振瑞利散射(RRS)信号。MXT在0.005-10.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4.7 ng.mL^-1,回收率为98.5%-101.1%,RSD为1.12%-2.80%,可用于血清和尿液中的MXT含量测定。据此建立了以滂胺天蓝(PSB)为光谱探针测定米托蒽醌(MXT)含量的共振瑞利散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托蒽醌 滂胺天蓝 共振瑞利散射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的奈替米星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承伟 徐勤 +2 位作者 张丹 卢昕 赵书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共振瑞利散射光谱联用测定大鼠血清中奈替米星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条件为:以C18柱为分离柱,以甲醇(含0.22%三氟乙酸)-20 mmol/L醋酸钠水溶液(8∶92,v/v)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以滂胺天蓝为分子探针,奈替米星在柱后...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共振瑞利散射光谱联用测定大鼠血清中奈替米星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条件为:以C18柱为分离柱,以甲醇(含0.22%三氟乙酸)-20 mmol/L醋酸钠水溶液(8∶92,v/v)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以滂胺天蓝为分子探针,奈替米星在柱后与滂胺天蓝结合生成离子缔合物,产生强烈的共振瑞利散射信号,荧光检测器在激发波长(λex)和发射波长(λem)均为365 nm下进行检测。在优化的检测条件下,奈替米星的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7 mg/L。以妥布霉素为内标物,以内标法定量,奈替米星与妥布霉素的峰面积比与奈替米星的质量浓度之间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2~30 mg/L。该方法可应用于大鼠血清中奈替米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为生物样品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测定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滂胺天蓝 奈替米星 药代动力学 血清 大鼠
下载PDF
几种酸性染料与小诺霉素的显色反应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江虹 何丽平 陈邦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小诺霉素(MIVC)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几种酸性染料与MINC的显色反应,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在酸性条件下,刚果红(COR)、依文恩蓝(EVB)及滂胺天蓝(POB)与MINC反应生成红色或蓝色缔合物,最大显色... 目的:建立测定小诺霉素(MIVC)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几种酸性染料与MINC的显色反应,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在酸性条件下,刚果红(COR)、依文恩蓝(EVB)及滂胺天蓝(POB)与MINC反应生成红色或蓝色缔合物,最大显色波长为678nm(EVB)和692nm(POB),线性范围分别为0.2~8.4,0.2~7.5mg·L^-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8.3×10^3,5.2×10^3L·mol^-1·cm^-1;最大褪色波长为502-620nm,线性范围分别为0.1~7.5,0.1~9.3,0.1~8.4mg·L^-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2.34×10^4,4.05×10^4,2.06×10^4L·mol^-1·cm^-1;当EVB和PDB体系用双波长叠加测定时,ε值分别为4.90×10^4,2.56×10^4L·mol^-1·cm^-1。结论:CUR褪色法,EVB、PDB显色法和褪色法以及双波长叠加法均可用于市售药物中小诺霉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诺霉素 刚果红 依文思蓝 滂胺天蓝 显色反应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滂胺天蓝与阿米卡星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文莉 曲斐 +1 位作者 陆巍 尚京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采用共振瑞利散射法(Resonance Rayleigh scattering,RRS)测定不同制剂中阿米卡星(Amikacin,AMK)的含量。方法:考察RRS增强的机理、反应条件对RRS强度的影响以及AMK浓度与RRS强度的关系。结果:在pH3.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液中,... 目的:采用共振瑞利散射法(Resonance Rayleigh scattering,RRS)测定不同制剂中阿米卡星(Amikacin,AMK)的含量。方法:考察RRS增强的机理、反应条件对RRS强度的影响以及AMK浓度与RRS强度的关系。结果:在pH3.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液中,滂胺天蓝(Pontamine sky blue,PSB)与AMK在静电引力及疏水性作用结合成组成比为2∶1的离子缔合物。AMK的浓度在0.01~1.7 mg/L范围内与RRS强度成正比,检出限(3σ)为3.0μg/L。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不同制剂中AMK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阿米卡星 滂胺天蓝
下载PDF
奈替米星与滂胺天蓝的光度分析及其应用
8
作者 江虹 陈邦进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4-166,共3页
在pH4.5~6.0的条件下,奈替米星(NTM)与滂胺天蓝(PSB)反应生成蓝色离子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86nm,最大负吸收波长6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8.3×10^3(正吸收)和1.69×10^4(负吸收)L·mol^-1·cm^-... 在pH4.5~6.0的条件下,奈替米星(NTM)与滂胺天蓝(PSB)反应生成蓝色离子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86nm,最大负吸收波长6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8.3×10^3(正吸收)和1.69×10^4(负吸收)L·mol^-1·cm^-1,采用双波长叠加法时,ε达2.54×10^4L·mol^-1·cm^-1。奈替米星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遵从比尔定律,据此建立了测定奈替米星的滂胺天蓝分光光度法,用于市售奈替米星药物中奈替米星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滂胺天蓝 奈替米星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借与滂胺天蓝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链霉素含量
9
作者 江虹 湛海粼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90-1192,共3页
在pH3.06的BR缓冲介质中,链霉素(SM)与滂胺天蓝(PSB)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出现了吸收峰在622nm波长处的负吸收光谱,与PSB的正吸收峰(612nm)相比,红移了10nm,在622nm波长处吸光度负值(-A)的增加与SM浓度之间在0.17×10-7~1.8×10... 在pH3.06的BR缓冲介质中,链霉素(SM)与滂胺天蓝(PSB)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出现了吸收峰在622nm波长处的负吸收光谱,与PSB的正吸收峰(612nm)相比,红移了10nm,在622nm波长处吸光度负值(-A)的增加与SM浓度之间在0.17×10-7~1.8×10-5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表观摩尔吸光率(ε622)为1.06×104L.mol-1.cm-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3瓶链霉素硫酸盐注射液样品,测得其SM含量与标示值相符。在注射液样品的基础上加入SM标准溶液作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9.1%~101.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链霉素 滂胺天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