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POLYPROPYLENE FILLED WITH ULTRA-FINE POWDERED RUBBER PARTICLES 被引量:7
1
作者 郑强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63-367,共5页
Dynamic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lypropylene (PP) filled with ultra-fine full-vulcanized powdered rubber (UFPR) composed of styrene-butadiene copolymer were studied through dynamic rheological measurements on ... Dynamic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lypropylene (PP) filled with ultra-fine full-vulcanized powdered rubber (UFPR) composed of styrene-butadiene copolymer were studied through dynamic rheological measurements on an Advanced Rheometric Expansion System (ARES). A specific viscoelastic phenomenon, i.e. 'the second plateau', appeared at low frequencies, and exhibits a certain dependence on the amount of rubber particles and the dispersion state in the matrix. This phenomenon is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aggregation structure of rubber particles. The analyses of Cole-Cole diagrams of the dynamic viscoelastic functions suggest that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composites is enhanced on increasing both particle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ropylene Ultra-fine powdered rubber Filled polymers Dynamic rheological behavior Aggregation of fillers
下载PDF
Spheripol聚丙烯工艺的环管反应器模拟 被引量:4
2
作者 施德磐 李晓军 +2 位作者 苏培林 郑祖伟 罗正鸿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2-587,共6页
在Aspen Polymers Plus软件平台上模拟Spheripol聚丙烯工艺中核心液相环管反应器,采用了等效的全混流反应器模型和组合式环管反应器模型,结合工厂现场采集的数据,拟合了丙烯聚合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2种环管反应器模拟方法的... 在Aspen Polymers Plus软件平台上模拟Spheripol聚丙烯工艺中核心液相环管反应器,采用了等效的全混流反应器模型和组合式环管反应器模型,结合工厂现场采集的数据,拟合了丙烯聚合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2种环管反应器模拟方法的比较。采用组合式环管反应器模型考察了丙烯聚合反应循环比对反应器撤热、聚丙烯产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反应器内氢气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循环比操作条件下和误差允许范围内,环管反应器可以等效为一个全混流反应器。当控制环管反应器夹套冷却水出口温度不变时,过低的循环比使得反应器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而过高的循环比则使环管反应器的撤热能力下降;当循环比增加时,环管反应器内的温度和组分浓度梯度减小,停留时间分布均匀,趋于全混流状态,催化剂活性得到充分发挥,聚丙烯产量也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环管反应器 稳态模拟 polymers Plus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塑料热解影响和评价
3
作者 杜新胜 高艳 +5 位作者 王福善 张飞祥 张喜 张亚飞 徐海燕 杜闰萍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2607-2615,共9页
以常见的废塑料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物为原料,采用实验室自主搭建的热解反应系统,研究了400、500、600℃反应温度和15、30、45 min反应时间对热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为500℃、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液相产物产率... 以常见的废塑料低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物为原料,采用实验室自主搭建的热解反应系统,研究了400、500、600℃反应温度和15、30、45 min反应时间对热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为500℃、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液相产物产率实现最大化,达到80.5%(质量分数)。分别采用气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一步对不同反应条件下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产物组分分布情况,为后续产品的深加工提质和产物的二次利用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热解反应 深加工提质 聚合物 碳氢化合物 废物处理
下载PDF
流程模拟技术在济南炼化聚丙烯装置上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玉东 《中外能源》 CAS 2011年第A01期84-89,共6页
Aspen Plus软件是生产装置设计、稳态模拟和优化的大型通用流程模拟系统,该软件经过20多年的不断改进、扩充和提高,已先后推出了10多个版本,成为公认的标准大型流程模拟软件,近年来逐步应用于中国各炼油、石化等过程工业生产装置中来。... Aspen Plus软件是生产装置设计、稳态模拟和优化的大型通用流程模拟系统,该软件经过20多年的不断改进、扩充和提高,已先后推出了10多个版本,成为公认的标准大型流程模拟软件,近年来逐步应用于中国各炼油、石化等过程工业生产装置中来。应用流程模拟技术建立的聚丙烯模型,可用于研究聚合物产量和聚合物密度、熔体流动速率、等规度等聚合物属性与各操作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优化装置操作,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同时可优化丙烯回收单元的操作,最大程度节能降耗。应用该模拟软件,对济南炼化10×104t/a Spheripol工艺聚丙烯装置的部分操作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在提高产量、降低原料消耗、减少丙烯排放等方面取得了实效,全年可实现装置挖潜增效264万元,济南炼化聚丙烯装置流程模拟优化项目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polymers PLUS 模型 优化
下载PDF
力场与温度场耦合作用对嵌段共聚物聚丙烯β晶形成的影响
5
作者 王中最 彭红梅 李光照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65-69,共5页
调控聚丙烯类聚合物多晶组成对控制其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改变剪切后的冷却速率、剪切温度和剪切速率,系统研究温度场与力场耦合作用下嵌段共聚聚丙烯(PP-B)中β晶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PP-B中β晶的形成存在最优力场和温度场... 调控聚丙烯类聚合物多晶组成对控制其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改变剪切后的冷却速率、剪切温度和剪切速率,系统研究温度场与力场耦合作用下嵌段共聚聚丙烯(PP-B)中β晶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PP-B中β晶的形成存在最优力场和温度场组合条件;当熔体温度较低时,适当提高剪切速率和降低降温速率可显著提升β晶相对含量,最高可达63%;过高的剪切和冷却速率则会抑制β晶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聚丙烯 剪切速率 冷却速率 P晶 聚丙烯类聚合物 剪切力场和温度场的耦合 聚合物性能优化
下载PDF
PP/苯乙烯系聚合物共混物中的β-成核剂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王春广 章自寿 +2 位作者 杜一飞 武理俊 麦堪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4-58,共5页
该文采用负载型β-成核剂成核PP分别与PS、AS、ABS共混制备了β-PP共混物。用DSC和WAXD研究了苯乙烯系聚合物对β-成核PP中的β-成核作用的影响和β-PP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结晶形态、熔融特性和β-晶含量。观察到随着苯乙烯系聚合物用量... 该文采用负载型β-成核剂成核PP分别与PS、AS、ABS共混制备了β-PP共混物。用DSC和WAXD研究了苯乙烯系聚合物对β-成核PP中的β-成核作用的影响和β-PP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结晶形态、熔融特性和β-晶含量。观察到随着苯乙烯系聚合物用量增加,β-成核PP的结晶温度稍有降低,尤其ABS。苯乙烯系聚合物加入不影响β-成核PP的熔融特性,呈现三个熔融峰。β-成核PP共混物的β-晶含量随着苯乙烯系聚合物用量增加而降低,但可得到β-晶含量高于80%以上β-PP共混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聚丙烯 苯乙烯系聚合物 结晶与熔融 结晶形态
下载PDF
聚丙烯装置流程模拟及其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锦波 杨平身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9-472,共4页
介绍了用AspenTech公司开发的Polymers Plus软件建立HYPOL工艺聚丙烯装置的静态和动态模型的过程、原理。此模型较全面地模拟了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公司7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的聚合过程和主要流程,可在动态过程中实现开、停车,牌号... 介绍了用AspenTech公司开发的Polymers Plus软件建立HYPOL工艺聚丙烯装置的静态和动态模型的过程、原理。此模型较全面地模拟了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公司7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的聚合过程和主要流程,可在动态过程中实现开、停车,牌号切换等过程,对装置高负荷生产、新牌号操作条件的预测、提高产品质量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利用该模型该装置2002年下半年及2003年明显提高了产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装置 流程模拟 polymers PLUS软件 工艺过程 动态模型 静态模型
原文传递
显微镜图像分析研究聚丙烯/尼龙1010共混物相结构及其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马桂秋 娄杰 +1 位作者 张丁浩 盛京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6,共9页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研究了聚丙烯/聚酰胺1010共混物及其部分相容体系的相形态结构,计算了表征相结构和尺寸的结构参数,如分散相的平均直径、平均弦长和分散相的质心相关距等.并分别讨论了聚丙烯/聚酰胺1010共混物及其部分相容体...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研究了聚丙烯/聚酰胺1010共混物及其部分相容体系的相形态结构,计算了表征相结构和尺寸的结构参数,如分散相的平均直径、平均弦长和分散相的质心相关距等.并分别讨论了聚丙烯/聚酰胺1010共混物及其部分相容体系的相形态以及其结构参数与共混物组成的关系.测定了聚合物及其共混物体系的力学性能,讨论了共混物组成与力学性能的关系.聚丙烯/聚酰胺1010共混物的拉伸模量与组成的关系较为复杂,但其部分相容体系的拉伸模量与组成呈线性关系.聚丙烯/聚酰胺1010及其共混物体系的屈服强度与共混物组成均呈线性关系.表征相结构的两相平均弦长比(l-1/-l2)与组成以及共混物体系力学性能与组成的关系,二者相似.同时讨论了体系力学性能随相尺寸等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尼龙1010共混物 多相聚合物相结构 多相聚合物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丙烯装置建模过程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游存芳 李士雨 《石化技术》 CAS 2007年第2期56-58,68,共4页
应用Polymers Plus和Aspen Dynamics软件建立聚丙烯装置稳态及动态模型,详细介绍了建立稳态模型的主要步骤,对建模过程的难点和影响模型准确程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聚丙烯装置建模过程的关键在于确定物性参数及应该包含的反应;难点... 应用Polymers Plus和Aspen Dynamics软件建立聚丙烯装置稳态及动态模型,详细介绍了建立稳态模型的主要步骤,对建模过程的难点和影响模型准确程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聚丙烯装置建模过程的关键在于确定物性参数及应该包含的反应;难点在于多牌号单活性中心稳态模型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polymers PLUS软件 流程模拟 配位聚合
下载PDF
辐射接枝聚丙烯纤维制备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水凝胶 被引量:4
10
作者 申磊 魏俊富 赵孔银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以聚丙烯(PP)纤维无纺布为基体,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辐射接枝的方法制备了纤维基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印迹聚合物水凝胶,并用红外光谱仪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被... 以聚丙烯(PP)纤维无纺布为基体,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辐射接枝的方法制备了纤维基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印迹聚合物水凝胶,并用红外光谱仪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被成功接枝到PP纤维上;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吸附数据表明,印迹聚合物对蛋白质的吸附量明显大于非印迹聚合物的吸附量.接枝率随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单体质量分数为20%时,接枝率达到稳定值;接枝率随交联剂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交联剂质量分数为2%时,接枝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无纺布 蛋白质 分子印迹 水凝胶 辐射接枝
下载PDF
聚丙烯聚合反应机理研究与流程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百双 《中外能源》 CAS 2012年第3期82-87,共6页
聚丙烯由于其优异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已成为最重要的热塑性产品之一,国内外聚丙烯产能迅速增长。中国石化(SINOPEC)共有35套聚丙烯生产装置,分布在24个炼化生产企业,总生产能力达到404×104t/a,可生产聚丙烯均聚物、共聚物、抗冲... 聚丙烯由于其优异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已成为最重要的热塑性产品之一,国内外聚丙烯产能迅速增长。中国石化(SINOPEC)共有35套聚丙烯生产装置,分布在24个炼化生产企业,总生产能力达到404×104t/a,可生产聚丙烯均聚物、共聚物、抗冲共聚物等产品。应用流程模拟技术建立的聚丙烯装置模型,可用于工程师研究聚合物产量和质量与聚合物密度、熔体流动速率、等规度等聚合物属性同各操作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优化操作,特别是聚合反应参数,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探讨了聚丙烯聚合过程反应机理,并应用美国AspenTech公司的Aspen Polymers Plus软件,对聚丙烯聚合过程进行模拟,通过调整聚合反应动力学参数,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模拟每个牌号的熔融指数、等规度、每个活性中心上的产量、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模拟误差可控制在4%以内,模型能够准确反映聚合反应动力学机理,应用模型,可以指导聚丙烯装置操作的优化、产品牌号的切换,实现装置节能降耗、挖潜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ASPEN polymers PLUS 聚合反应动力学 模型 优化
下载PDF
Recipe Development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 Fibre Reinforced Recycled Polypropylene 3D Printing Filament 被引量:1
12
作者 Mwambe Polline James M. Mutua +1 位作者 Thomas Ochuku Mbuya Kyekyere Ernest 《Open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2021年第3期47-61,共15页
Recycled polypropylene filaments for 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nd without 14 wt% short fibre carbon reinforcements.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laments and 3D printed... Recycled polypropylene filaments for 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nd without 14 wt% short fibre carbon reinforcements.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laments and 3D printed specimen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standard tensile testing. It was observed that recycled polypropylene filaments with 14 wt% short carbon fibre reinforcement contained pores that were dispersed throughout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filament. A two-stage filament extrusion process was observed to improv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rbon fibre reinforcement but did not reduce the pores. Recycled polypropylene filaments without reinforcement extruded at high screw speeds above 20 rpm contained a centreline cavity but no spatially distributed pores. However, this cavity is eliminated when extrusion is carried out at screw speeds below 20 rpm. For 3D printed specimens, interlayer cavities were observed larger for specimens printed from 14 wt% carbon fibre reinforced recycled polypropylene than those printed from unreinforced filaments. The values of tensile strength for the filaments were 21.82</span><span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Pa and 24.22</span><span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Pa, which reduced to 19.72</span><span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Pa and 22.70</span><span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Pa, respectively, for 3D printed samples using the filaments. Likewise, the young’s modulus of the filaments was 1208.6</span><span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Pa and 1412.7</span><span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Pa, which reduced to 961.5</span><span style="font-size:10pt;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Pa and 1352.3</span><s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3D Printing 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s polypropylene Plastic Recycling
下载PDF
PP/EPDM/CaCO_(3)/POFs复合发泡材料及吸油性能研究
13
作者 吴进 余吕宏 +2 位作者 招达明 杨卓 刘福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1年第1期19-22,共4页
在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碳酸钙(PP/EPDM/CaCO_(3))体系中,采用熔融共混法掺杂多孔有机骨架聚合物(POFs),经过间歇式发泡釜高压发泡成型得到了开孔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和发泡倍率对成品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4... 在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碳酸钙(PP/EPDM/CaCO_(3))体系中,采用熔融共混法掺杂多孔有机骨架聚合物(POFs),经过间歇式发泡釜高压发泡成型得到了开孔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和发泡倍率对成品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4%CaCO_(3)的复合材料在发泡温度152℃、CO_(2)保压压力20 MPa下,可制备出发泡倍率15.4倍的复合发泡材料,且泡孔尺寸均匀、孔壁光滑。引入POFs后,进一步提高了复合发泡材料吸油性能和疏水性能,当POFs质量分数为0.4%时,对90#汽油5 min的吸油倍率达到9.6倍,且对不同的成品油均有较好的重复吸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碳酸钙/有机骨架聚合物 复合发泡材料 发泡倍率 吸油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