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1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水的生物除磷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亚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4年第5期1-6,共6页
磷污染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该文介绍了去磷机制的假说:生物诱导的化学沉淀作用、生物过量积磷作用。介绍了生物除磷的原理:聚磷盐化学、聚磷盐的作用、积磷细菌以及积磷细菌在污泥中的发展。
关键词 生物除磷 富营养化 聚磷盐 积磷细菌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多聚磷酸对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曹晓娟 张振兴 +1 位作者 郝培文 董利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53,共7页
分别采用贯入剪切试验(SD法)和半圆弯拉试验(SCB试验)研究了多聚磷酸对基质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SBR改性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加多聚磷酸改性剂可以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而对沥青混合料的低... 分别采用贯入剪切试验(SD法)和半圆弯拉试验(SCB试验)研究了多聚磷酸对基质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SBR改性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加多聚磷酸改性剂可以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而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有负面影响,但可以通过多聚磷酸与SBS或SBR复配改性的方法来改善其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 贯入剪切试验 半圆弯拉试验 复配改性
原文传递
增强型生物除磷过程中聚磷酸盐积累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郑金伟 冉炜 +1 位作者 钟增涛 何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487-1490,共4页
从磷污染控制、污水脱磷和磷资源角度论述了生物除磷的作用 ,并着重论述了增强型生物除磷过程中聚磷酸盐微生物 (PAO)的研究历史、代谢特征及研究方法 .聚磷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但只有少数PAO微生物被分离、培养、鉴定出来 .培养基... 从磷污染控制、污水脱磷和磷资源角度论述了生物除磷的作用 ,并着重论述了增强型生物除磷过程中聚磷酸盐微生物 (PAO)的研究历史、代谢特征及研究方法 .聚磷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但只有少数PAO微生物被分离、培养、鉴定出来 .培养基能否分离出PAO和PAO能否在实验室条件下表现出 polyP积累特征 ,均至关重要 .糖原积累微生物 (GAO)与PAO对碳源存在竞争关系 ,影响EBPR的效率 .原位荧光分子杂交、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微量放射自显影术、活体核磁共振光谱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我们能够观察原位微生物群落组成、空间结构和功能变化 .对PAO的深入研究 ,可改进污水脱磷的效率 ,提高对磷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聚磷酸盐 微生物
下载PDF
不同磷酸盐对猪肌肉嫩度及保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丁武 寇莉萍 任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56-58,共3页
以猪背最长肌为原料,选择不同浓度多聚磷酸盐、六偏磷酸盐和焦磷酸盐对样品进行盐水注射和滚揉处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测定肌肉嫩度、滴水损失率、离心损失率、蒸煮损失率,研究磷酸盐对肌肉嫩度及保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酸盐... 以猪背最长肌为原料,选择不同浓度多聚磷酸盐、六偏磷酸盐和焦磷酸盐对样品进行盐水注射和滚揉处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测定肌肉嫩度、滴水损失率、离心损失率、蒸煮损失率,研究磷酸盐对肌肉嫩度及保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酸盐对肌肉嫩度及保水性的不同指标影响不同,其中多聚磷酸钠对肌肉嫩度有显著影响(P<0.05)。当焦磷酸钠:多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为0.3%:0.3%:0.2%时,其嫩化效果最明显。多聚磷酸盐对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有影响显著(P<0.05)。依据蒸煮损失率确定的磷酸盐最佳组合为0.2%焦磷酸钠-0.3%多聚磷酸钠-0.2%六偏磷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 嫩度 保水性 磷酸盐
下载PDF
不同形态磷酸盐及施用方式对石灰性土壤磷移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亢龙飞 王静 +1 位作者 朱丽娜 褚贵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79-1187,共9页
【目的】磷的固定是石灰性土壤中磷肥效益低的重要原因,研究两种施肥方式下不同形态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的迁移以及有效性,为实现磷肥减施增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土柱模拟试验方法进行研究,供试土壤为粘质和壤质石灰性土壤。供... 【目的】磷的固定是石灰性土壤中磷肥效益低的重要原因,研究两种施肥方式下不同形态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的迁移以及有效性,为实现磷肥减施增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土柱模拟试验方法进行研究,供试土壤为粘质和壤质石灰性土壤。供试磷酸盐为磷酸脲、焦磷酸和聚磷酸,壤土施磷量为0.0581 g/柱,粘土为0.0594 g/柱。施用方式包括一次施用和分4次滴施,同时以不施用磷酸盐土柱为对照。于地下室内(27±1.0)℃培养28天后将土柱在-80℃条件下快速冷冻固形,从土表向下0—100 mm内每隔5 mm作为一个切割单元,100—300 mm间每隔20 mm作为一个切割单元,测定每层土壤的水溶性磷和Olsen-P含量。【结果】培养28天后,一次施用条件下,磷在壤土中的移动距离表现为聚磷酸(90 mm)>焦磷酸(60 mm)>磷酸脲(50 mm),粘土中表现为聚磷酸(80 mm)>焦磷酸(70 mm)>磷酸脲(60 mm)。分次滴施条件下,聚磷酸(95 mm)在壤土中的移动距离比磷酸脲(65 mm)和焦磷酸(70 mm)分别增加46.2%和35.7%,在粘土中聚磷酸(90 mm)的移动距离较磷酸脲(70 mm)和焦磷酸(75 mm)分别增加28.6%和20.0%。磷浓度下降到一半时所达到土柱深度(半运移深度)的结果表明,在壤土一次施用条件下,半运移深度表现为聚磷酸(15.1 mm)>焦磷酸(11.4 mm)>磷酸脲(10.5 mm),分次滴施条件下半运移深度为聚磷酸(20.0 mm)>焦磷酸(14.4 mm)>磷酸脲(14.3 mm)。在粘土一次施用条件下,半运移深度为聚磷酸(17.7 mm)>焦磷酸(15.8 mm)>磷酸脲(14.8 mm),分次滴施条件下,聚磷酸、焦磷酸和磷酸脲的半运移深度依次为51.3、27.1和41.4 mm。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论一次施用还是分次滴施,聚磷酸和焦磷酸处理均随着水溶性磷含量的增加,有效磷含量在粘土上的增加量大于在壤土上的,分次滴施聚磷酸较一次施用在同样水溶性磷含量下,有效磷的含量在粘土和壤土中的差距减小,焦磷酸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施用方式 石灰性土壤 磷移动性 磷有效性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磷代谢过程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柳燕 王勤 +3 位作者 史小丽 蒋丽娟 肖琳 秦伯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6-689,共4页
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接入不同磷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培养,在分析水中溶解性磷浓度的同时,测定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和微囊藻中总磷、聚磷、可溶性磷以及糖原含量的变化过程,了解不同外源性磷浓度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接入不同磷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培养,在分析水中溶解性磷浓度的同时,测定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和微囊藻中总磷、聚磷、可溶性磷以及糖原含量的变化过程,了解不同外源性磷浓度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磷代谢过程。结果表明,在较高的初始磷浓度培养液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已不再限制微囊藻的生长。处于延迟期的铜绿微囊藻能从水环境中吸收外源性磷,在对数生长初期,藻利用体内的磷进行代谢,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即使外界还有较高的磷,铜绿微囊藻中总磷浓度也随着其生长而不断下降;在稳定期的初期微囊藻中可溶性磷含量达到最高值,藻中聚磷含量在对数期末明显增加,随后下降,而铜绿微囊藻中糖原含量在衰亡期显著增高,以细胞内聚磷变化趋势相反,从而与聚磷互补储存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总磷 聚磷 可溶性磷
下载PDF
Monitoring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uccession of an A/O SBR during start-up period using PCR-DGGE 被引量:18
7
作者 WANG Xiuheng,ZHANG Kun,REN Nanqi,LI Nan,REN Lijiao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Wate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90,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23-228,共6页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protocol was employed for revealing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uccession in a sequential anaerobic and aerobic reactor perform...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protocol was employed for revealing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succession in a sequential anaerobic and aerobic reactor performing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EBPR) during start-up period. High phosphorus removal was achieved after 15 d. On day 30,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reached to 83.2% and the start-up was finished. DGGE profiles of periodical sludge samples showed that dominant microbial species were 19 OTUs (operational taxonomy units). 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using arithmetic averages (UPGMA) clustering analysis revealed that rapid community succession correlated to low phosphorus removal rate and high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reflected on steady community structure. Sequenc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etermined sequences (12 OTUs) belonged to Proteobacterium, Actinobacteria, Gemmatimonadales and unaffiliate group. Proteobacterium, Tetrasphaera elongate and Gemmatimonas aurantiaca may act important roles in phosphorus removal. With little amount as known glycogen accumulating organisms, Candidatus Competibacter phosphatis still at accumulating-phase had limited effect on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When climax community was obtained, dominant microbes were 14 OTUs. Microbes in a large amount were uncultured bacterium Thauera sp., uncultured y-Proteobacterium and Tetrasphaera elong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 glycogen accumulating organisms
下载PDF
沸水阻断多聚磷酸盐分解离子色谱法检测水产品中的多聚磷酸盐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笑梅 池浩超 +3 位作者 黄超群 朱岩 朱晓雨 王雪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03-1406,共4页
多聚磷酸盐在水产品中的快速分解影响其准确测定。用沸水破坏使多聚磷酸盐分解的物质,并用三氯甲烷去除水产品中蛋白质等杂质,离子色谱准确测定多聚磷酸盐各组分的量。实验中采用淋洗液自动发生器产生的KOH溶液作为流动相,保护柱和分离... 多聚磷酸盐在水产品中的快速分解影响其准确测定。用沸水破坏使多聚磷酸盐分解的物质,并用三氯甲烷去除水产品中蛋白质等杂质,离子色谱准确测定多聚磷酸盐各组分的量。实验中采用淋洗液自动发生器产生的KOH溶液作为流动相,保护柱和分离柱采用Ionpac AG11-HC和Ionpac AS11-HC抑制电导检测,可以较好地分离所检测焦磷酸根和三偏磷酸根。该方法操作简单,检出限为10mg/kg,当水产品中添加多聚磷酸盐标准物质浓度达到10~1000mg/kg范围时,回收率在7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盐 离子色谱 三氯甲烷 水产品
下载PDF
含磷聚酸酐药物控制释放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傅杰 卓仁禧 范昌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813-817,共5页
将二氯磷酸乙酯或苯酯与对羟乙氧基苯甲酸反应,制备了含磷酸酯键的二羧酸.将其转化为混合酸酐并通过熔融缩聚,合成了主链含磷酸酯键的聚酸酐.以含磷酸酯键二羧酸与1,3-双(4-羧基苯氧基)丙烷(CPP)熔融共聚,得到主链含磷酸酯... 将二氯磷酸乙酯或苯酯与对羟乙氧基苯甲酸反应,制备了含磷酸酯键的二羧酸.将其转化为混合酸酐并通过熔融缩聚,合成了主链含磷酸酯键的聚酸酐.以含磷酸酯键二羧酸与1,3-双(4-羧基苯氧基)丙烷(CPP)熔融共聚,得到主链含磷酸酯键的共聚酸酐.研究了两类聚酸酐的体外降解、酶促降解.这些聚酸酐的降解过程既包含酸酐键的断裂,也包含磷酸酯键断裂,前者比后者更容易断裂.核糖核酸酶和碱性磷酸酶能加速这类聚酸酐的降解.还研究了这些聚酸酐对广谱抗菌素环丙沙星的释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酸酐 聚磷酸酯 环丙沙星 药物控释材料
下载PDF
多聚磷酸盐在原核和真核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魏峥 聂琰晖 +2 位作者 刘乐庭 卢洁 于常海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7-202,共6页
多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poly P)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无机环境和生命有机体。细菌学研究显示,poly P可增强细胞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促进严瑾反应(strigent response)和孢子形成,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提高捕食能力,增强细菌毒力等。对... 多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poly P)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无机环境和生命有机体。细菌学研究显示,poly P可增强细胞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促进严瑾反应(strigent response)和孢子形成,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提高捕食能力,增强细菌毒力等。对真核生物的研究发现,poly P可以促进正常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化成熟,参与胞内钙的贮存与释放,刺激一些肿瘤细胞增殖等。本文从现有的信息入手,推测poly P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盐 中枢神经系统 多聚磷酸盐激酶 外切聚磷酸酶
下载PDF
多聚磷酸盐在鸡腿肉中水解的^(31)P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高瑞昌 彭增起 +2 位作者 陈德倡 袁丽 王桂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1-74,共4页
利用31P核磁共振(NMR)对添加到鸡腿肉中的焦磷酸四钠(TSPP)和三聚磷酸钠(STPP)所发生的水解进行了研究。三组新鲜鸡腿肉样品,按照200ml腌制液/kg的比例分别注入新配制的腌制液5%NaCl、5%NaCl+6%TSPP、5%NaCl+6%STPP。结果表明,TSPP和STP... 利用31P核磁共振(NMR)对添加到鸡腿肉中的焦磷酸四钠(TSPP)和三聚磷酸钠(STPP)所发生的水解进行了研究。三组新鲜鸡腿肉样品,按照200ml腌制液/kg的比例分别注入新配制的腌制液5%NaCl、5%NaCl+6%TSPP、5%NaCl+6%STPP。结果表明,TSPP和STPP在肉中均发生水解。TSPP水解成正磷酸钠,STPP水解成焦磷酸钠和正磷酸钠,生成的焦磷酸钠随即水解成正磷酸钠。STPP水解速率大于TS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盐 鸡腿肉 水解 ^31P核磁共振 腌制 品质改良 检测 作用机理
下载PDF
磷酸盐对牛肚嫩度及保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高菲菲 王蓉蓉 +2 位作者 姚瑶 张雅玮 彭增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32-135,共4页
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类型磷酸盐对牛肚嫩度及保水性的影响。通过对剪切力值、增重率和蒸煮损失3个指标的测定,得出影响嫩度和保水性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焦磷酸四钠对嫩度和增重率有显著影响,六偏磷酸钠对嫩度和蒸煮损失影响显... 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类型磷酸盐对牛肚嫩度及保水性的影响。通过对剪切力值、增重率和蒸煮损失3个指标的测定,得出影响嫩度和保水性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焦磷酸四钠对嫩度和增重率有显著影响,六偏磷酸钠对嫩度和蒸煮损失影响显著,三聚磷酸钠和浸渍时间的影响不显著。当浸渍时间为24h时,复合磷酸盐配比为焦磷酸四钠0.4%、三聚磷酸钠0.4%和六偏磷酸钠0.3%,牛肚嫩化效果最好。当焦磷酸四钠0.2%、三聚磷酸钠0.2%、六偏磷酸钠0.2%、浸渍时间36h时,牛肚的保水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 嫩度 保水性 磷酸盐
下载PDF
聚合脂质体的热敏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振华 陈懋 +2 位作者 张杰 范昌烈 卓仁禧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593-595,共3页
目的:研究获得稳定性好、靶向性强的脂质体。方法:以合成的磷脂酰乙醇胺型聚磷酸酯为膜材,采用REV法制备脂质体。结果:偏光显微镜结果表明,制得的脂质体M1~M3为大单层脂质体(largeunilamelarvesicl... 目的:研究获得稳定性好、靶向性强的脂质体。方法:以合成的磷脂酰乙醇胺型聚磷酸酯为膜材,采用REV法制备脂质体。结果:偏光显微镜结果表明,制得的脂质体M1~M3为大单层脂质体(largeunilamelarvesicles,LUV)。对5氟尿嘧啶的包封率约为43%~45%。热敏试验表明M1在39℃~41℃,M2在37℃~39℃,M3在37℃~39℃,对包封药物有最大泄露率。DSC曲线表明,M2的相变温度tm为385℃,与热敏试验相吻合。结论:合成的聚磷酯酯膜材均能形成良好脂质体,热敏试验和DSC曲线证实通过混配可获得较好的热敏脂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酯 脂质体 热敏性
下载PDF
水产品中添加剂多聚磷酸盐抑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沈飚 胡兴娟 +2 位作者 徐君辉 贝文联 吴祖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多聚磷酸盐中主要抑菌成分,并找出临界抑菌浓度。方法:利用微生物法,用pH值分别为6.0、7.2、8.0的检测琼脂研究正磷酸盐、三聚磷酸盐、焦磷酸盐和三偏磷酸盐对枯草芽孢杆菌和滕黄微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三聚磷酸盐和焦磷酸盐... 目的:分析多聚磷酸盐中主要抑菌成分,并找出临界抑菌浓度。方法:利用微生物法,用pH值分别为6.0、7.2、8.0的检测琼脂研究正磷酸盐、三聚磷酸盐、焦磷酸盐和三偏磷酸盐对枯草芽孢杆菌和滕黄微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三聚磷酸盐和焦磷酸盐是影响抑菌效果的主要因素,其引起抑菌剂阳性的临界质量浓度分别为0.2g/100mL和0.2g/100mL,用P2O5计分别为1157.56mg/kg和1601.43mg/kg。通过对三聚磷酸盐和焦磷酸盐进行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发现两者互存时,只要有一种质量浓度达到临界值就会产生抑菌阳性效果(抑菌圈宽度≥2mm)。结论:通过控制焦磷酸盐和三聚磷酸盐使用量,可降低由多聚磷酸盐引起的抑菌剂阳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盐 三聚磷酸盐 焦磷酸盐 抑菌 微生物方法
下载PDF
聚合磷硫酸铁在低温型分散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虹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3-235,共3页
本文分别采用新型絮凝剂聚合磷硫酸铁 (PFPS)和絮凝剂聚合硫酸铁 (PES)处理不同结构的低温型分散染料 ,通过 COD、色度和浊度去除率的测试 ,表明在这类分散染料的废水处理中PFPS是一种比 PFS更优良的絮凝剂。
关键词 聚磷硫酸铁 低温型 分散染料 废水处理 絮凝剂 PFPS
下载PDF
多聚磷酸盐及其代谢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石廷玉 王怀林 谢建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1-187,共7页
多聚磷酸盐(polyP)是由几个到几百个无机磷酸盐单体通过高能磷酸键聚合而成的线性多聚体,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生物体。本文总结了polyP在生物体中的重要功能,包括基因表达和调控、DNA的摄取、微生物的运动性、对胁迫和饥饿的应答、病原... 多聚磷酸盐(polyP)是由几个到几百个无机磷酸盐单体通过高能磷酸键聚合而成的线性多聚体,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生物体。本文总结了polyP在生物体中的重要功能,包括基因表达和调控、DNA的摄取、微生物的运动性、对胁迫和饥饿的应答、病原菌的毒性以及对细胞凋亡、血液凝固、细胞钙化、线粒体功能的调节,需要polyP的酶有内切酶、葡萄糖激酶、NAD激酶和AMP磷酸转移酶等。本文对调控polyP的多聚磷酸盐激酶(polyphosphate kinase,ppk)和外切聚磷酸酶(ex-opolyphosphatase,PPX)的生化性质和结构也进行了总结。同时,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重点分析了结核分枝杆菌中PPX的同源蛋白和可能的生物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盐 多聚磷酸盐激酶 外切聚磷酸酶 严紧反应
下载PDF
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多聚磷酸盐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野秋 顾明通 +2 位作者 姜淑荣 严致英 赵国良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6期28-31,共4页
本文探讨用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直接分离测定多聚磷酸盐,确定在AS4A-SC色谱柱上分离正、焦、三聚、六偏磷酸盐混合物的最佳淋洗条件,并测定了浇铸料添加剂中多聚磷酸盐的含量。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多聚磷酸盐
下载PDF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anoxic metabolism of nitrites to nitrous oxide by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 被引量:9
18
作者 Zhijia Miao Wei Zeng +5 位作者 Shuying Wang Yongzhen Peng Guihua Cao Dongchen Weng Guisong Xue Qing Y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64-273,共10页
Temperature is an important physical factor, which strongly influences biomass and metabolic activity.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 anoxic metabolism of nitrite (NO2) to nitrous oxide (N2O) by ... Temperature is an important physical factor, which strongly influences biomass and metabolic activity.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 anoxic metabolism of nitrite (NO2) to nitrous oxide (N2O) by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 and the process of the accumulation of N2O (during nitrite reduction), which acts as an electron acceptor,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91% :e 4% 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phosphatis slud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2O is accumulated when Accumulibacter first utilize nitrite instead of oxygen as the sole electron acceptor during the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 Properties such as nitrite reduction rate, phosphorus uptake rate, N2O reduction rate, and polyhydroxyalkanoate degradation rate were all influenced by temperature variation (over the range from 10 to 30℃ reaching maximum values at 25℃). The reduction rate of N2O by N2O reductase was more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when N2O was utilized as the sole electron acceptor instead of NO2, and the N2O reduction rates, ranging from 0.48 to 3.53 N2O-N/(hr.g VSS), increased to 1.45 to 8.60 mg N2O-N/(hr·g VSS). The kinetics processes for temperature variation of 10 to 30℃ were (01 = 1.140-1.216 and θ2 = 1.139-1.167). In the range of 10℃ to 30℃, almost all of the anoxic stoichiometry was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changes. In addition, a rise in N2O reduction activity leading to a decrease in N2O accumulation in long term operations at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27℃ calculated by the Arrhenius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 temperature nitrite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N2O kinetics stoichiometry
原文传递
废水生物除磷机理研究——Ⅰ.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内聚磷酸盐含量变化特点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岳溪 钱易 顾夏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3-198,共6页
提出了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内聚磷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分别考察了常温好氧、厌氧条件下,废水生物除磷试验装置内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内聚磷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好氧条件下,微生物的内聚磷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呈... 提出了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内聚磷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分别考察了常温好氧、厌氧条件下,废水生物除磷试验装置内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微生物内聚磷酸盐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好氧条件下,微生物的内聚磷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关系增加;厌氧条件下,聚磷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关系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除磷 聚磷酸盐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聚磷酸盐表面处理镁钙砂的抗水化性能 被引量:9
20
作者 侯冬枝 张文杰 +1 位作者 顾华志 汪厚植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7,20,共3页
研究了合成MgO -CaO砂在聚磷酸盐溶液中处理后的抗水化性能 ,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及不同工艺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酸化的聚磷酸盐溶液处理的熟料 ,再采用二次煅烧工艺得到的颗粒抗水化性能较佳。
关键词 合成MgO-CaO砂 抗水化性能 聚磷酸盐 氧化镁 氧化钙 镁钙质耐火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