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元复合驱流度控制作用效果及其合理流度比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牛丽伟 卢祥国 +2 位作者 杨怀军 张杰 李建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8-154,共7页
针对大港油田港西三区油藏,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流度控制作用对驱替效果的影响,考察二元复合驱合理流度(黏度)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油藏原油黏度、储层平均渗透率和渗透率变异系数增大,流度控制作用对二元复合驱... 针对大港油田港西三区油藏,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流度控制作用对驱替效果的影响,考察二元复合驱合理流度(黏度)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油藏原油黏度、储层平均渗透率和渗透率变异系数增大,流度控制作用对二元复合驱采收率的贡献率增加;与聚合物溶液相比较,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度控制作用效果较差,它在储层内仍沿原水流通道流动,仅靠降低通道内剩余油含油饱和度提高采收率,增油效果较差;流度控制作用对二元复合驱采收率的贡献率超过65%,大港油田港西三区合理黏度比为0.81 ~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流度控制 洗油效率 采收率 黏度比 流度比 物理模拟
下载PDF
不同化学驱油体系微观驱油机理评价方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霆 孙志刚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2,共6页
为了分析胜利油田应用的3种化学驱油体系的微观驱油机理,并对其非均质油藏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利用微观刻蚀模型润湿性7级控制方法和波驱贡献比分析方法,结合现场情况,借助微观模拟驱油试验,开展了不同润湿性条件、非均质性条件和不同驱... 为了分析胜利油田应用的3种化学驱油体系的微观驱油机理,并对其非均质油藏的适用性进行评价,利用微观刻蚀模型润湿性7级控制方法和波驱贡献比分析方法,结合现场情况,借助微观模拟驱油试验,开展了不同润湿性条件、非均质性条件和不同驱替阶段的化学驱油机理研究,建立了利用波驱贡献比评价化学驱油体系微观驱油机理的方法。试验表明:聚合物和二元复合体系在非均质级差1∶9模型试验中水驱后采收率提高不足10%,平均波驱贡献比小于1.5,扩大波及的能力弱,主要驱油机理无法发挥;在各组非均质渗透率级差模型试验中,新型非均相复合体系的平均波驱贡献比大于3,说明其在非均质条件下扩大波及的能力强,主要是凝胶颗粒间歇式封堵和转向式扩大波及共同作用的结果。微观运移特征和驱替方式研究及现场试验表明,聚合物驱后的非均质油藏实施非均相复合驱,可以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复合体系驱 非均相体系驱 波及系数 提高采收率 微观驱油 胜利油田
下载PDF
海上油田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流度优化设计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欣然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4-349,共6页
锦州Z油田是国内首个实施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的海上油田。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各井组间生产特征出现较大差异,原方案单一的注剂质量浓度已经不能满足油田均衡驱替的要求。为使注剂质量浓度能够更好地匹配井组生产特征,基于流... 锦州Z油田是国内首个实施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的海上油田。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各井组间生产特征出现较大差异,原方案单一的注剂质量浓度已经不能满足油田均衡驱替的要求。为使注剂质量浓度能够更好地匹配井组生产特征,基于流动优化设计理论,在界面张力降低条件下,根据不同界面张力和含水率阶段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变化情况,并结合驱替相段塞黏度与质量浓度关系和渗透率下降程度,建立了二元复合驱流度控制方程和流度优化设计图版。该方法应用于锦州Z油田矿场试验后发现,相比于原方案,预测提高采收率1.6百分点,节约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干粉用量共计536 t,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 二元复合驱 界面张力 相对渗透率 流度优化 提高采收率 海上油田
下载PDF
正交设计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参数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歆 周凤军 +3 位作者 张迎春 王惠芝 郑浩 王迪 《复杂油气藏》 2012年第1期83-86,共4页
在室内配方和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某油田的油品性质及开发特点,应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对影响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开发效果的注入速度、段塞量、聚合物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注采比等因素进行了敏感性... 在室内配方和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某油田的油品性质及开发特点,应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对影响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开发效果的注入速度、段塞量、聚合物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注采比等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提高采收率和当量吨聚增油量为评价指标,较高的注入速度及注采比对结果不利;在设计的聚合物浓度范围内,聚合物浓度对指标影响不显著,注入段塞量及表面活性剂浓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需进一步优化。该研究成果为该区块的合理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采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提高挖潜能力,改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聚/表复合驱 敏感性分析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乳化特性及运移规律 被引量:10
5
作者 袁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1-309,共9页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以下简称聚表剂)具有良好的增黏和乳化特性,为了研究聚合物驱后聚表剂驱现场试验中采出井乳化比例高、乳化调堵效果突出的特点,通过室内实验开展了不同油水比、矿化度、原油组分和聚表剂浓度对聚表剂乳状液性能的影响...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以下简称聚表剂)具有良好的增黏和乳化特性,为了研究聚合物驱后聚表剂驱现场试验中采出井乳化比例高、乳化调堵效果突出的特点,通过室内实验开展了不同油水比、矿化度、原油组分和聚表剂浓度对聚表剂乳状液性能的影响研究,并通过长岩心驱替实验分析了聚表剂及其产生的乳状液的运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聚表剂由于具有界面活性和空间位阻效应在驱油过程中产生乳化现象,当聚表剂浓度达到临界缔合浓度后乳状液稳定性进一步增加,原油组成中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则乳化现象严重,乳化受到矿化度影响较小。聚表剂在岩心中能够较聚合物具有均匀的浓度分布,活塞式推进作用明显。在高渗透岩心中,聚表剂注入初期即可达到乳化条件,中乳化时机在0.2—0.8 PV;在低渗岩心中注入后期乳化现象更明显,中乳化时机在0.5—0.8 PV。全过程乳化类型为轻、中度水包油型乳化,乳化封堵位置约为注入井井距的58%—75%。因此,在现场试验中应在乳化封堵后开展采出井压裂,半径至少大于1/4井距。通过适时压裂引效,现场试验压裂提高采收率达到2.5%以上。图28表2参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 乳化 运移规律 聚合物驱后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针对A油田的抗温、抗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晨 王凯 +1 位作者 王业飞 周文胜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158,共7页
常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的地层适应性差、耐温抗盐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低渗、高温、高盐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需求。针对这一难题,优选梳形聚合物和非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构建了一种适用于低渗、高温、高盐油藏的二元复合... 常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的地层适应性差、耐温抗盐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低渗、高温、高盐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需求。针对这一难题,优选梳形聚合物和非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构建了一种适用于低渗、高温、高盐油藏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并通过室内实验,系统考察了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黏度、油水界面张力、老化稳定性、吸附量、色谱分离程度以及提高采收率能力等性能。结果表明: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10^(-3m) N/m数量级,同时具有稳定的增黏能力和良好的老化稳定性;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协同作用使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净砂表面的饱和静态吸附量均低于单一体系,能将表面活性剂在地层中的超低界面张力有效作用距离由19%延伸到27%,此外,还存在较强的色谱分离效应。针对A油田提出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0.4 PV(1000 mg/L HF62208+0.3%NPAC)对水测渗透率为18.6~62.5 mD的天然岩心的采收率提高幅度达到11%以上,驱油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 吸附能力 色谱分离效应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窦明明 李美蓉 +2 位作者 仉杰 赵立伟 王琦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9-211,199,共4页
研究了破乳剂种类、采出液组成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脱水效果的影响。考察了不同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与电导率。从5种商品破乳剂中筛选出最佳非离子型破乳剂BSE-238。该破乳剂在50℃下的脱水速率快,脱水率高,最终达到... 研究了破乳剂种类、采出液组成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脱水效果的影响。考察了不同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与电导率。从5种商品破乳剂中筛选出最佳非离子型破乳剂BSE-238。该破乳剂在50℃下的脱水速率快,脱水率高,最终达到83.33%,最佳用量为50 mg/L。在此条件下,含不同浓度HPAM、吡咯啉表面活性剂及其复合体系(浓度比1∶1)的采出液脱水率均随着驱油剂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并且破乳难度依HAPM、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的顺序增加。在二元驱采出液中加入FeSO4、盐酸和氯化钠后,脱水率可小幅提高。驱油剂对界面张力的影响为:吡咯啉>二元复合体系>HPAM。相同浓度下的电导率大小为:二元复合体系>吡咯啉>HPAM,与脱水率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 聚丙烯酰胺 吡咯啉 模拟采出液 破乳剂 脱水率 界面张力 电导率
下载PDF
化学驱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卫敏 李奔 +1 位作者 李卉 曹仁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综合考虑聚合物吸附、滞留等因素对渗透率测定的影响,通过非稳态法分别测定聚合物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在不同油水黏度比和界面张力下的相对渗透率。研究发现,随着聚合物质量分数的增加,油水黏度比减小,聚合物驱水相相渗曲线、... 综合考虑聚合物吸附、滞留等因素对渗透率测定的影响,通过非稳态法分别测定聚合物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在不同油水黏度比和界面张力下的相对渗透率。研究发现,随着聚合物质量分数的增加,油水黏度比减小,聚合物驱水相相渗曲线、残余油饱和度及等渗点均发生相应改变。二元驱在黏度和界面张力的共同作用下,与水驱相渗曲线相比较,也存在相应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二元驱 相渗曲线 残余油饱和度
下载PDF
二元驱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宏 谢姝 +4 位作者 林莉莉 张蕾蕾 焦思明 王鑫 高迎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6-400,共5页
通过模拟新疆油田二元驱采出水各组分组成,考察固体颗粒、聚合物(HPAM)和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对油水分离性能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二元驱油田模拟采出水稳定性的影响最大,固体颗粒和聚合物的影响较小。相对于... 通过模拟新疆油田二元驱采出水各组分组成,考察固体颗粒、聚合物(HPAM)和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对油水分离性能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对二元驱油田模拟采出水稳定性的影响最大,固体颗粒和聚合物的影响较小。相对于高岭土和蛭石颗粒,蒙脱土颗粒对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加量200mg/L时对应最大的含油量和浊度值,分别为807mg/L和1984NTU;当高于200mg/L时对应的含油量和浊度降低,并且对应较高的zeta电位。增大HPAM(M=10×10^6)的浓度,采出水体相黏度升高,超高分子量聚合物具有极强的絮凝性能,在浓度较高时裹挟大量油滴发生絮凝沉降,降低了采出水的乳化稳定性。表面活性剂通过界面顶替和电性作用,直接改变油滴Zeta电位,决定油滴间的碰撞和聚并的发生,主导了采出水的乳化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对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Tween-80〉span-80〉苯扎氯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驱 乳化 稳定性 新疆油田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二元复合驱微观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熊生春 孙军昌 +1 位作者 何英 田文博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20-24,共5页
选取不同渗透率级别的低渗和特低渗储层岩心进行水驱、二元驱油实验,研究不同驱替方式、驱替压力梯度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渗透油藏,二元驱油效率高于水驱,随着压力梯度的增大,驱油效率增加,并且渗透率越低,增加幅度... 选取不同渗透率级别的低渗和特低渗储层岩心进行水驱、二元驱油实验,研究不同驱替方式、驱替压力梯度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渗透油藏,二元驱油效率高于水驱,随着压力梯度的增大,驱油效率增加,并且渗透率越低,增加幅度越明显。通过核磁共振T2谱与恒速压汞微观孔喉测试相结合,分析岩心束缚水状态含油饱和度分布及残余油分布规律,发现较高压力梯度下二元驱替后,低渗透岩心中细微孔隙残余油较少,而高渗透岩心中较大孔隙残余油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驱 驱油效率 孔隙结构 残余油分布
原文传递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油水乳化过程动态表征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宝东 高宝玉 +1 位作者 卢磊 张永强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7-120,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过测量油滴粒径变化来表征油水乳状液动态特性的方法,采用粒度分析仪测量了不同体系模拟油水乳状液油滴粒径的变化。比较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和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AES)所形成模拟乳状... 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过测量油滴粒径变化来表征油水乳状液动态特性的方法,采用粒度分析仪测量了不同体系模拟油水乳状液油滴粒径的变化。比较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和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AES)所形成模拟乳状液的动态特性,测定了聚合物和乙醇在复合体系中对乳化过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反映出不同体系的油水乳化速度,而且可以比较乳状液中油滴的粒径大小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对于研究实际驱油过程中乳状液的形成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 油水乳状液 动态特性
原文传递
渤海X油田聚驱后不同化学驱注入段塞优选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刚 刘斌 +2 位作者 王欣然 张伟 张俊廷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年第1期91-93,共3页
渤海X油田自实施聚合物驱以来,含水上升较快,注聚井的吸水剖面反转现象严重,为改善开发效果,模拟地质油藏特征和开发情况,应用三层非均质平板岩心模型,开展了不同类型化学驱室内实验研究和合理段塞注入方式优选,结果表明:聚表二元驱能... 渤海X油田自实施聚合物驱以来,含水上升较快,注聚井的吸水剖面反转现象严重,为改善开发效果,模拟地质油藏特征和开发情况,应用三层非均质平板岩心模型,开展了不同类型化学驱室内实验研究和合理段塞注入方式优选,结果表明:聚表二元驱能够有效改善聚合物驱过程中的剖面反转现象,有效扩大波及体积;优选的段塞注入方式为:0.1 PV(0.25%表面活性剂+2 000 mg/L聚合物)+0.3 PV(0.2%表面活性剂+1 500 mg/L聚合物),优选的聚表二元驱段塞注入方式比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X油田 聚表二元驱体系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用石油磺酸盐研制与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传敏 张艳芳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2016年第4期71-74,6,共4页
以发烟硫酸、辽河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采取磺化、氧化、逆烷基化和脱磺、中和反应四步工艺合成出了石油磺酸盐,优化了酸油比、温度、合成时间等参数,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合成物分子结构,评价了界面性能与驱油效率。室内评价结果表明,合成... 以发烟硫酸、辽河减三线馏分油为原料,采取磺化、氧化、逆烷基化和脱磺、中和反应四步工艺合成出了石油磺酸盐,优化了酸油比、温度、合成时间等参数,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合成物分子结构,评价了界面性能与驱油效率。室内评价结果表明,合成的石油磺酸盐具有磺酸基特征吸收峰,在无碱条件下与非离子表活剂复配油水界面张力可达超低,且具有较强的驱油能力,较水驱提高采收率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驱 石油磺酸盐 三次采油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splacement mechanisms of infilling polymer-surfactant-preformed particle gel flooding in post-polymer flooding reservoirs:A review of practice in Ng3 block of Gudao Oilfield
14
作者 Zhi-Bin An Kang Zhou +1 位作者 De-Jun Wu Jian Hou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2354-2371,共18页
The pilot test of infilling polymer-surfactant-preformed particle gel(PPG)flooding has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after polymer flooding in Ng3 block of Gudao Oilfield in China.However,th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The pilot test of infilling polymer-surfactant-preformed particle gel(PPG)flooding has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after polymer flooding in Ng3 block of Gudao Oilfield in China.However,th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splacement mechanisms are still unclear,which restricts its furthe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Aiming at this problem,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pilot test and proposed four response types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water cut curves,including W-type,U-type,V-type response,and no response.Furthermore,the underlying reasons of these four types a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seepage resistance and sweep efficiency.The overall sweep efficiency of gradual-rising W-type,gradual-decreasing W-type,and early V-type response increases from 0.81 to 0.93,0.55 to 0.89,and 0.94 to 1,respectively.And the sum of seepage resistance along the connection line between production well and injection well for U-type and delayed V-type response increases from 0.0994 to 0.2425,and 0.0677 to 0.1654,respectively.Then,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after polymer flooding is summarized into four types on the basis of production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namely disconnected remaining oil,streamline unswept remaining oil,rhythm remaining oil,and interlayer-controlled remaining oil.Furthermore,the main displacement mechanisms for each type are clarified based on the dimensionless seepage resistance and water absorption profile.Generally,improving connectivity by well pattern infill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producing disconnected remaining oil.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well pattern infilling and polymer-surfactant-PPG flooding increases the dimensionless seepage resistance of water channeling regions and forces the subsequent injected water to turn to regions with streamline unswept remaining oil.The improvement of the water absorption profile by polymer-surfactant-PPG flooding and separated layer water injection contributes to displacing rhythm remaining oil and interlaye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illing polymer-surfactant-PPG flooding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Displacement mechanisms Dimensionless seepage resistance Water absorption profile
下载PDF
低渗油藏二元复合驱协同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晨 李竞 +2 位作者 王凯 王业飞 周文胜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9期25-29,34,共6页
为探究低渗透油藏二元复合驱中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机制,室内系统开展了聚合物HF和表面活性剂NPAC的吸附性能测定实验和不同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然露头砂人造均质岩心上,二元复合驱的驱油效果主要是由聚合物贡献的... 为探究低渗透油藏二元复合驱中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机制,室内系统开展了聚合物HF和表面活性剂NPAC的吸附性能测定实验和不同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然露头砂人造均质岩心上,二元复合驱的驱油效果主要是由聚合物贡献的,二元复合驱采收率仅比单一聚合物驱提高2.21%,单一表面活性剂驱仅在水驱基础上提高4.88%;表面活性剂NPAC在石英砂岩心上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采收率提高幅度可达9.3%,远高于天然露头砂岩心,同时二元复合驱的采收率比单一聚合物驱提高5.07%,协同驱油作用明显;低渗油藏二元复合驱时,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降低原油界面张力提高采收率,还具有降低注入压力的作用,二元复合体系在石英砂人造岩心的注入压力远低于单一聚合物体系的注入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聚/表二元驱 吸附能力 提高采收率性能
下载PDF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驱模拟采出水的乳化稳定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苗领 李玉江 李枫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4,共6页
以成分相对简单的轻质油(V(石油醚)∶V(苯)=9∶1)作为模拟油取代成分复杂的原油配制模拟采出水,详细探究了驱油剂影响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机理。采用超低界面张力仪、Zeta电位分析仪和界面流变仪对油水界面... 以成分相对简单的轻质油(V(石油醚)∶V(苯)=9∶1)作为模拟油取代成分复杂的原油配制模拟采出水,详细探究了驱油剂影响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机理。采用超低界面张力仪、Zeta电位分析仪和界面流变仪对油水界面张力、油滴表面Zeta电位和油水界面流变进行测定,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聚合物)、石油磺酸盐(WPS,表面活性剂)和矿化度对模拟采出水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PS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模拟采出水更加稳定。HPAM能够增加模拟采出水体相黏度,但对其最终乳化稳定性影响较小。矿化度增加显著增强了模拟采出水乳化稳定性,从而为进一步加深对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油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驱 模拟采出水 乳化稳定性 矿化度
原文传递
基于井间连通性的二元复合驱剂窜预警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焕泉 元福卿 +2 位作者 赵海峰 刘璐 潘玉萍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4-121,共8页
针对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剂窜预警具有模型构建复杂、计算速度缓慢、收敛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二元复合驱剂窜的预警方法,从生产动态出发,对注采井间连通性进行反演,在此基础上结合流管法建立二元复合驱产剂质量浓度的预测模型,并采用解析... 针对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剂窜预警具有模型构建复杂、计算速度缓慢、收敛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二元复合驱剂窜的预警方法,从生产动态出发,对注采井间连通性进行反演,在此基础上结合流管法建立二元复合驱产剂质量浓度的预测模型,并采用解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简便、预警迅速的特点;该模型计算得到的产剂质量浓度可以较好地吻合数值模拟结果,模型具有可靠性,该方法可为改善低油价下二元复合驱开发效果、进一步挖潜油藏剩余储量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井间连通性 产剂质量浓度 流管法 剂窜预警
下载PDF
马岭北三区低渗透油藏二元驱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丽莉 李文宏 +3 位作者 张永强 蔡永斌 范伟 张康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82-86,共5页
室内通过北三区高矿化度注入水配二元体系增黏性、界面张力评价及注入量、注入方式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试验,研究北三区延10低渗透高矿化度油藏储层特性对二元驱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二元体系具有较好的增黏性,与北三区油水能形成超低油... 室内通过北三区高矿化度注入水配二元体系增黏性、界面张力评价及注入量、注入方式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试验,研究北三区延10低渗透高矿化度油藏储层特性对二元驱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二元体系具有较好的增黏性,与北三区油水能形成超低油水界面张力,室内岩心驱油效率提高15%以上;多段塞注入,注入量越大,提高驱油效率越高。室内实验研究表明,选择与孔喉匹配的聚合物形成的二元体系,可在低渗透油藏开展驱油试验。建议选择高低不同分子量聚合物分别与表活剂形成二元体系,段塞注入,能封堵大孔道,且不会发生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 聚表二元驱 低界面张力 驱油效率
下载PDF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fracture lengths and fracture angles on 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slab model
19
作者 Guihui Lian Zhenhua Ding +6 位作者 Liang Chen Xiaoguang Wang Jiru Yang Jigang Zhang Ming Gao Weifeng Lv Zhenpeng Leng 《Petroleum Research》 2022年第4期521-526,共6页
After fracturing in the pilot area,channeling occurs at a low fracture angle(15).Based on the resistance-water saturation relationship,three-dimensional physical simulation methods are used in the laboratory to study... After fracturing in the pilot area,channeling occurs at a low fracture angle(15).Based on the resistance-water saturation relationship,three-dimensional physical simulation methods are used in the laboratory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racture angles and lengths on the 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displacement process.Meanwhile,recovery percent,displacement efficiency and expanding sweep co-efficient to the improvement of recovery percent are also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acture angle and lengt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il saturation distribution in these models.As the fracture angle increases,the sweep coefficient decreases(0.2412→0.1463),and the recovery percent also in-creases(46.16→56.88%),but the extent of increase has been reduced(7.96→2.96%).The extension of the fracture length is more prone to have a cross-flow phenomenon;the sweep coefficient is reduced(0.2412→0.1463).Compared to the model with 1/2 oil-water well spacing,the recovery percent is decreased by 14.29%.In different fracture models,the increasable sweep coefficient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oil recovery than the increasable displacement efficiency(71.30→28.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b model polymer-surfactant flooding Electronic resistance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Sweep coefficient
原文传递
钠蒙脱土颗粒对模拟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文文 李玉江 +2 位作者 孙蕾蕾 苗领 李枫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1-415,共5页
实验研究钠蒙脱土颗粒对模拟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通过zeta电位、界面张力和黏弹模量的测试进行体系稳定机理的探讨。结果表明,当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一定时,随着钠蒙脱土颗粒质量浓度的增加,zet... 实验研究钠蒙脱土颗粒对模拟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采出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通过zeta电位、界面张力和黏弹模量的测试进行体系稳定机理的探讨。结果表明,当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一定时,随着钠蒙脱土颗粒质量浓度的增加,zeta电位和界面张力降低,黏弹模量升高,采出水稳定性逐渐增强,当质量浓度达到150 mg/L时,采出水乳化稳定性最强,采出水最难处理;进一步增大钠蒙脱土颗粒质量浓度,界面张力升高,黏弹模量降低,体系稳定性减弱,有利于采出水的处理。当钠蒙脱土颗粒质量浓度一定时,随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浓度增加,zeta电位和界面张力降低,黏弹模量上升,体系乳化稳定性增强,进一步增加了采出水的处理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驱 采出水 含油量 ZETA电位 界面张力 黏弹模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