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豆素-3-羧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复合膜对底物的结合及渗透选择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马向霞 何锡文 +2 位作者 张茉 李文友 张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37-1241,共5页
在光照和引发剂的作用下,模板分子香豆素-3-羧酸、功能单体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或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TR IM)在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滤膜表面聚合形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复合膜.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分别以T... 在光照和引发剂的作用下,模板分子香豆素-3-羧酸、功能单体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或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TR IM)在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滤膜表面聚合形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复合膜.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分别以TR IM和EDMA为交联剂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在不同溶剂中对混合底物的结合和渗透选择性.结果表明,以TR IM为交联剂的印迹膜对模板分子具有更高的结合和渗透选择性.另外,以乙腈或乙腈/水作为溶剂对分子印迹膜所作的实验和讨论有助于为从复杂样品中分离模板分子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子印迹技术 复合膜 香豆素-3-羧酸 渗透
下载PDF
高聚物/陶瓷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光文 袁权 +1 位作者 吴迪镛 付桂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25-737,共13页
采用聚合 热解法修饰陶瓷基膜和浸涂法制备高聚物 /陶瓷复合膜 ,通过正交设计考察膜制备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 ,并制备出了完整无缺陷的硅橡胶 /陶瓷复合膜和PPESK/陶瓷复合膜 ,其O2 /N2 分离系数皆达到了纯高聚物膜的本征分离系数 .实... 采用聚合 热解法修饰陶瓷基膜和浸涂法制备高聚物 /陶瓷复合膜 ,通过正交设计考察膜制备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 ,并制备出了完整无缺陷的硅橡胶 /陶瓷复合膜和PPESK/陶瓷复合膜 ,其O2 /N2 分离系数皆达到了纯高聚物膜的本征分离系数 .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为在较高温度环境下的气体分离及膜反应等的应用准备了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 陶瓷 复合膜 制备 硅橡胶 性能表征
下载PDF
聚合物质子传导电解质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龚春丽 管蓉 +2 位作者 杨世芳 邹华 陆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46,共5页
聚合物质子传导电解质膜(或称质子交换膜)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电解质和隔膜,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PEMFC的性能。本文对目前已商业化的全氟磺酸膜和部分氟化膜以及目前正在大力开发的非氟化质子交换膜的状况及研究进展... 聚合物质子传导电解质膜(或称质子交换膜)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电解质和隔膜,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PEMFC的性能。本文对目前已商业化的全氟磺酸膜和部分氟化膜以及目前正在大力开发的非氟化质子交换膜的状况及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这些质子交换膜的结构、制备、性能以及它们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质子传导电解质膜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复合膜 电池性能
下载PDF
非对称膜及其复合膜结构参数对气体渗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陆文军 刘丽 +1 位作者 王海 马庙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96-102,共7页
本文建立并完善了非对称膜及其复合膜结构参数对气体渗透影响的数学模型,以氢气、氮气为渗透气体,借助计算机,通过数学模型考察了膜结构的7个参数对气体渗透率和气体选择性的影响。
关键词 气体 渗透 膜分离 结构参数
下载PDF
纳米无机物/高分子磁功能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曹渊 陶长元 +1 位作者 刘作华 张丙怀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9,共4页
磁性高分子微球、磁性纳米无机粒子/高分子复合膜等,作为新型的纳米无机/高分子磁功能复合材料,在电磁设备精密化、医学、环保、分子生物学、磁记录、磁分离、军事目标与武器兼容隐身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该... 磁性高分子微球、磁性纳米无机粒子/高分子复合膜等,作为新型的纳米无机/高分子磁功能复合材料,在电磁设备精密化、医学、环保、分子生物学、磁记录、磁分离、军事目标与武器兼容隐身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综述了纳米无机/高分子磁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并对纳米无机/高分子磁功能复合材料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无机物 磁性高分子微球 磁性复合膜
下载PDF
MOFs/聚合物复合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学彬 何一鸣 +2 位作者 孙晓芳 王新爽 展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17,20,共3页
以近20年来MOFs/聚合物复合材料在膜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为基础,根据复合膜所应用的分离体系进行分类,包括优先透醇型、优先透水型、优先透苯酚型、脱硫型和气体分离型等,对复合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MO... 以近20年来MOFs/聚合物复合材料在膜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为基础,根据复合膜所应用的分离体系进行分类,包括优先透醇型、优先透水型、优先透苯酚型、脱硫型和气体分离型等,对复合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MOFs/聚合物有机-无机复合膜在膜分离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聚合物 复合膜 分离性能 微结构
下载PDF
PVA-PAA共混/CA复合膜制备及其分离碳酸二甲酯的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金厢 蔡邦肖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106,共6页
研究了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PAA)共混膜的交联以及铸膜液配方和膜的热处理条件对PVA-PAA共混/CA复合膜渗透汽化(PV)分离碳酸二甲酯(DMC)/水混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的PVA-PAA膜在纯水中的溶解率小,改善了膜在长期运行中的稳... 研究了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PAA)共混膜的交联以及铸膜液配方和膜的热处理条件对PVA-PAA共混/CA复合膜渗透汽化(PV)分离碳酸二甲酯(DMC)/水混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的PVA-PAA膜在纯水中的溶解率小,改善了膜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随着PAA含量、混合交联剂戊二醛和乙二醇的浓度以及热处理条件的变化,水渗透通量JH2O和渗透液的含水量CP-H2O呈规律性变化.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PVA-PAA共混/CA复合膜,PV分离DMC/水二元混合物的JH2O为100 g/(m2.h),CP-H2O接近100%,分离DMC/甲醇/水三元混合物时,可同时脱除甲醇和水,当操作温度升高,JH2O和JCH3OH分别增加,CP-DMC始终小于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PAA) 高分子混合物 复合膜 渗透汽化(PV) 碳酸二甲酯(DMC)
下载PDF
一种基于聚合物复合薄膜的n-p型湿热发电机
8
作者 李沛达 王治宇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0-1440,共11页
从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湿气中获取电能的绿色发电技术近年来备受瞩目.本研究提出一种简易高效的方法,制备了内含热氧化还原对的n型和p型湿热产电聚合物复合薄膜.并以之构建n-p型湿热发电器件,同时利用环境中的湿气化学势与低品位热能产生电... 从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湿气中获取电能的绿色发电技术近年来备受瞩目.本研究提出一种简易高效的方法,制备了内含热氧化还原对的n型和p型湿热产电聚合物复合薄膜.并以之构建n-p型湿热发电器件,同时利用环境中的湿气化学势与低品位热能产生电能.研究表明温度与湿度梯度可以协同促进湿热产电薄膜中的离子扩散和器件产电能力,在其体系中引入热氧化还原对可进一步强化环境热能向电能的转换.在80%RH和20℃温差条件下,此n-p型湿热发电器件的功率密度为17μW·cm^(-2).集成9个器件可以仅依靠人体表面的湿热能量产生4~8 V电压.此类器件具有环境刺激响应快速、环境适应性好、轻薄柔性、绿色环保的特点,在自供能可穿戴电子、传感、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发电机 聚合物复合薄膜 温度梯度 湿度梯度 发电
原文传递
介绍一个教学综合实验:聚(联苯-吡啶)合成与膜制备
9
作者 石宁 王国瑞 杨景帅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44-247,共4页
介绍了一个教学综合实验——聚(联苯-吡啶)的合成与膜材料的制备。以二联苯和乙酰基吡啶为原料,合成了聚(联苯-吡啶)。碱性吡啶基团使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磷酸掺杂能力,用作燃料电池的高温质子交换膜。本实验涉及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有... 介绍了一个教学综合实验——聚(联苯-吡啶)的合成与膜材料的制备。以二联苯和乙酰基吡啶为原料,合成了聚(联苯-吡啶)。碱性吡啶基团使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磷酸掺杂能力,用作燃料电池的高温质子交换膜。本实验涉及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仪器分析等多学科知识。通过进行实验,学生将对燃料电池用膜电解质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和探索热情,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能力和知识实践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实验 高分子化学 燃料电池 复合膜
下载PDF
松香接枝纳米纤维素增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晓亮 祁思迈 +2 位作者 王春鹏 王基夫 储富祥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78,共7页
采用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CNC),合成松香接枝纤维素纳米晶体(R-CNC),并以R-CNC增强天然橡胶(NR),制备松香接枝纤维素纳米晶体增强天然橡胶(R-CNC/NR)复合材料,并采用FT-IR、UV-Vis、XRD、SEM和万能试验机对R-CNC和R-CNC/NR的结构及... 采用松香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CNC),合成松香接枝纤维素纳米晶体(R-CNC),并以R-CNC增强天然橡胶(NR),制备松香接枝纤维素纳米晶体增强天然橡胶(R-CNC/NR)复合材料,并采用FT-IR、UV-Vis、XRD、SEM和万能试验机对R-CNC和R-CNC/NR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FT-IR证明R-CNC成功合成,通过UV-Vis试验得松香的接枝率为30%,XRD试验测得R-CNC/NR的结晶度为53.94%,SEM分析表明相比于CNC,R-CNC作为填料在NR分子中具有更好的相容性。通过拉伸试验表明NR拉伸强度为0.33 MPa;当CNC质量分数为40%时,纤维素纳米晶体增强天然橡胶(CNC/NR)的拉伸强度为1.56 MPa,弹性回复率88.75%;当R-CNC质量分数为40%时,R-CNC/NR的拉伸强度为2.87 MPa,弹性回复率90.04%。因此R-CNC作为填料更好的增强了NR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松香 纤维素纳米晶体 天然橡胶 聚合物 复合膜
下载PDF
SPE膜电极及其在反应器和传感器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霭番 陈亮媛 +1 位作者 崔梅生 罗瑞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52-54,60,共4页
本文概述了固体高聚物电解质复合膜电极的制备技术和发展,重点介绍其在低温燃料电池,膜反应器和乙烯及氧传感器中的应用。
关键词 固体 高聚物电解质 复合膜电极 膜反应器 传感器
下载PDF
光固化聚苯胺-环氧丙烯酸树脂互穿网络导电膜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鑫 谭晓明 +2 位作者 徐闫 涂浩 尹江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5-38,共4页
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在环氧丙烯酸树脂(EA)中合成出了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PNAI-DBSA)与EA的混合物,脱水干燥后加入交联单体、引发剂2,4,6-二苯基氧化膦(TPO)等,混合均匀后用紫外光固化形成PNAI-DBSA/EA互穿网络导电膜。通过力学性... 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在环氧丙烯酸树脂(EA)中合成出了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PNAI-DBSA)与EA的混合物,脱水干燥后加入交联单体、引发剂2,4,6-二苯基氧化膦(TPO)等,混合均匀后用紫外光固化形成PNAI-DBSA/EA互穿网络导电膜。通过力学性能测定,研究了PANI-DBSA粒子含量、交联单体种类及用量等对导电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NI-DBSA的含量和交联单体的种类及用量对导电膜的力学性能有明显影响,在PANI-DBSA、TPO、交联单体分别为体系总质量的15%、4%和50%时,固化40 s,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EO-TMPTA)导电膜的拉伸强度最大,达15.24 MPa;丙烯酸羟乙酯(HEA)导电膜的断裂伸长率最大,达到24.8%。利用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分别对PANI-DBSA和导电膜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聚苯胺 互穿网络 复合膜 力学性能
下载PDF
Ag/PVA导电聚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述林 熊苗 《化学工程师》 CAS 2010年第9期57-58,63,共3页
以聚乙烯醇(PVA)为基体制备PVA/AgNO3复合膜,在NaBH4溶液中用化学还原法制得导电薄膜。研究了复合膜的组成、还原剂浓度、还原时间、还原温度对导电薄膜电阻的影响,得到的工艺条件为:温度20~25℃,AgNO3/PVA的质量比为0.15~0.25,还... 以聚乙烯醇(PVA)为基体制备PVA/AgNO3复合膜,在NaBH4溶液中用化学还原法制得导电薄膜。研究了复合膜的组成、还原剂浓度、还原时间、还原温度对导电薄膜电阻的影响,得到的工艺条件为:温度20~25℃,AgNO3/PVA的质量比为0.15~0.25,还原剂浓度为0.06%,还原时间为3~4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 高分子聚合膜 表面金属化 化学还原法
下载PDF
SPE复合膜电极上氧还原反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鲲鹏 陈霭璠 +2 位作者 顾思民 杨明 罗瑞贤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0-62,66,共4页
比较了分别由混合压膜和浸渍 还原 (I R)两种方法制得的SPE复合膜电极的电极性能。通过测定电压 电流密度曲线等方法 ,研究了SPE复合膜电极 (I R)的电极特性和氧还原动力学参数 。
关键词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复合膜电极 还原反应 动力学 燃料电池
下载PDF
面向液体分离的MOFs/高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辉 陈恒 +4 位作者 崔梦冰 曾艳 陈改荣 刘兴友 朱宝库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5,共5页
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尺寸可调、化学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在膜分离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在液体分离领域,MOFs/高分子复合膜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用于液体分离的MOFs/... 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尺寸可调、化学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在膜分离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在液体分离领域,MOFs/高分子复合膜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用于液体分离的MOFs/高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共混法、界面合成/界面组装法、界面聚合法、沉积和浸涂法等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MOFs/高分子复合膜制备中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高分子 复合膜 液体分离
下载PDF
功能性高分子微球在质子交换膜中的应用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光伟 姜忠义 +1 位作者 杨新林 张伟 《高分子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4-117,共14页
不同拓扑结构和化学结构的高分子微球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与功能。本文介绍了功能高分子微球的设计、制备、与表征;总结了高分子微球作为功能性组份与质子传导性聚合物膜进行共混而制备了复合膜,作为质子交换膜的应用性能方面的研究... 不同拓扑结构和化学结构的高分子微球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与功能。本文介绍了功能高分子微球的设计、制备、与表征;总结了高分子微球作为功能性组份与质子传导性聚合物膜进行共混而制备了复合膜,作为质子交换膜的应用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解决了质子交换膜的阻醇性能差和质子传递率低的关键问题。通过功能性高分子微球分散于质子传导性聚合物膜基质中,使得复合膜不但具有高的甲醇阻透性能,而且在低湿度下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从而在质子传递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高分子微球 质子传导膜 复合膜 保水性 质子传导性
原文传递
尼龙PA6/CuCl_2复合膜表面金属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述林 李敏娇 +2 位作者 李志源 熊苗 丁秀敏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101-103,共3页
以聚己内酰胺(尼龙6,PA6)为基体制备PA6/CuCl_2复合膜,在NaBH_4溶液中用化学还原法制得导电薄膜。研究了复合膜组成、还原剂浓度、还原时间、还原温度对导电薄膜表面电阻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反应条件:温度为35℃-40℃,PA6与CuCl_2的质量比... 以聚己内酰胺(尼龙6,PA6)为基体制备PA6/CuCl_2复合膜,在NaBH_4溶液中用化学还原法制得导电薄膜。研究了复合膜组成、还原剂浓度、还原时间、还原温度对导电薄膜表面电阻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反应条件:温度为35℃-40℃,PA6与CuCl_2的质量比为5:1,还原剂浓度0.1%,还原时间90 s-100s,测得薄膜的最小电阻为2Ω/cm^2-5Ω/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 高分子复合膜 表面金属化 导电性 化学还原法
下载PDF
抗菌防渗高分子复合卷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熊玉钦 王宁宁 田凤兰 《中国建筑防水》 2021年第10期8-12,共5页
制备了一种兼防渗水和抗菌功能于一体的高分子复合卷材。通过抗菌性能和可焊接性比较,优选了有机无机复合型抗菌剂;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确定树脂基体HDPE和LLDPE的配比,当HDPE:LLDPE=70:30时,片材的拉伸强度高、延伸率大;综合考量产品的应... 制备了一种兼防渗水和抗菌功能于一体的高分子复合卷材。通过抗菌性能和可焊接性比较,优选了有机无机复合型抗菌剂;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确定树脂基体HDPE和LLDPE的配比,当HDPE:LLDPE=70:30时,片材的拉伸强度高、延伸率大;综合考量产品的应用性能,确定片材厚度为1.5 mm、无纺土工布规格为300 g/m^(2)。该高分子复合卷材可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环境和医院建设工程的地面防渗水及污水或垃圾填埋场的防水防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复合卷材 防渗 抗菌性能 医疗环境
下载PDF
新型聚醚砜-聚氧化乙烯/聚四氟乙烯复合膜的制备与锂离子传导性能研究
19
作者 谢一凡 陈咨丰 +1 位作者 郭晓霞 房建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93,共4页
通过将氯封端的聚氧化乙烯(PEO-Cl_2)、双酚A(BPA)和4,4′-二氯二苯砜(DCDPS)进行缩合聚合反应,制备了PEO含量不同的聚醚砜-聚氧化乙烯的无规共聚物和序列共聚物。将所合成的序列(无规)共聚物添加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后与多孔聚... 通过将氯封端的聚氧化乙烯(PEO-Cl_2)、双酚A(BPA)和4,4′-二氯二苯砜(DCDPS)进行缩合聚合反应,制备了PEO含量不同的聚醚砜-聚氧化乙烯的无规共聚物和序列共聚物。将所合成的序列(无规)共聚物添加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后与多孔聚四氟乙烯基膜(ePTFE)进行复合,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力学强度的复合膜,研究了锂盐掺杂量和PEO含量等因素对锂离子电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未添加增塑剂和电解质溶剂的情况下,这些复合膜仍然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电解质膜 聚醚砜-聚氧化乙烯 聚四氟乙烯 复合膜 电导率
下载PDF
化学和湿度传感器用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
20
作者 高德玉 RB-海曼 +4 位作者 B-托马斯 李红 侯静 刘宇光 郑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207-209,共3页
使用紫外辐射溶液聚合方法研究了化学/湿度传感器用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制备的膜厚度在5~100μm区间可控,信号响应好,可重复.
关键词 聚合物膜 制备方法 紫外辐射溶液聚合方法 湿度传感器 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