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酰胺固相萃取-HPLC法同时测定中药材中16种合成酸性色素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健 冯睿 +6 位作者 胡青 于泓 张甦 方琳 诸艳蓉 毛秀红 季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1-1036,共6页
目的针对中药材及饮片染色现象,建立同时测定金橙Ⅰ、亮蓝G、亮蓝、柠檬黄、日落黄、亮黄、金橙Ⅱ、酸性橙10、赤藓红、酸性红73、苋菜红、酸性红18、诱惑红、曙红钠、羊毛绿、酸性黑1等16种合成酸性色素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用甲醇... 目的针对中药材及饮片染色现象,建立同时测定金橙Ⅰ、亮蓝G、亮蓝、柠檬黄、日落黄、亮黄、金橙Ⅱ、酸性橙10、赤藓红、酸性红73、苋菜红、酸性红18、诱惑红、曙红钠、羊毛绿、酸性黑1等16种合成酸性色素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用甲醇-0.1%甲酸溶液提取后,再经聚酰胺固相萃取去除大部分基质干扰,采用Agilent ZORBA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20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结果在丹参、山茱萸、槐米、黄连四种基质中,这16种色素在50 ng/m L至5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中前14种色素可定量,定量检测限为1.13~8.77 mg/kg,回收率为61.4%~112.0%,相对标准偏差为1.2%~5.4%。结论本方法适用范围广,已应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中药材 酸性色素
下载PDF
碱-酶水解结合分散式固相萃取提高大豆异黄酮活性总量测定的准确性
2
作者 顾文 黎晨曼 +3 位作者 孙震 庞月红 冯永巍 沈晓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通过碱性甲醇溶液超声提取,结合杏仁来源β-葡萄糖苷酶水解及聚酰胺分散式固相萃取步骤,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豆异黄酮活性总量的方法。样品中的丙二酰及乙酰类大豆异黄酮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基本型苷,并在β-葡萄糖苷酶的作用... 通过碱性甲醇溶液超声提取,结合杏仁来源β-葡萄糖苷酶水解及聚酰胺分散式固相萃取步骤,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豆异黄酮活性总量的方法。样品中的丙二酰及乙酰类大豆异黄酮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基本型苷,并在β-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脱去糖基转变为相应的苷元。样品中12种不同形式的大豆异黄酮转变为仅含3种大豆异黄酮苷元(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后,以聚酰胺粉进行分散式固相萃取,C_(18)反相色谱柱(2.1 mm i.d.×50 mm,1.8μm)分离。结果显示,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及染料木素在3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3种异黄酮苷元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总异黄酮的回收率为94.3%~102%,相对标准偏差(RSD,n=6)小于5.0%,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该方法通过检测样品中的全部苷元来计算异黄酮总量,有助于降低异黄酮检测在分离度、准确度及检测成本上带来的挑战;考虑异黄酮在体内的转化吸收机制和生理效应,以苷元总量计能更科学地反映实际的异黄酮活性水平,避免因通过苷和苷元的简单加和而造成对异黄酮含量水平的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聚酰胺(PA) 分散式固相萃取(d-spe) Β-葡萄糖苷酶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